<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游戲背景??</b>隨著大班主題活動《各種各樣的橋》的開展,我們同時相對應的戶外建構也在進行中。孩子們在聽了橋梁專家茅以升爺爺的故事后,都暗暗決定在建構區要搭建自己心目中的橋。孩子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建構經驗,能通過壘高、鏤空等搭建出自己比較喜歡和滿意的橋。</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游戲實錄</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場景一??</span>這天,戶外活動時間到了,孩子們迫不及待地進入到活動場地,準備開工了。昊辰、瀚霖來到積木架旁挑選自己需要的積木,運到搭建場地后再次返回挑選。他們搬來了兩根圓柱型積木后,隔開一定的距離立好了,隨后又搬來了長木板想搭上“橋面”,可是,木板一頭搭在一根圓木上后,昊辰發現圓木離得有點遠,木板搭不上;于是他放下木板,挪動了圓木,再搬起木板,進行第二次嘗試。結果圓木還是有點遠,夠不著。怎么辦呢?昊辰又喊來了軒寧幫忙,昊辰搬起長木板,軒寧移動圓木,終于木板搭到了兩根圓木上,一個橋面搭好了!</p> <p>倆人繼續合作,像前面一樣,一人搬木板,一人挪動圓木,緊挨著搭好的那個橋面繼續搭建,很快一條長木板型的橋搭好了。最后一個“橋面”,搭起來有些費勁,圓木緊挨著搭好的圓木立好,再搭木板的時候發現木板有點短了,“我們搭得不行,這塊木板又短了。”軒寧說。“那是因為我們搭得不一樣齊。”昊辰趕忙說。瀚霖搬著木板,昊辰、軒寧又把搭好的圓木挪動了下,最后這橋面才算搭好了。一層建好了。這時,他們三發現旁邊的靈萱和玉萱搭了個雙層橋,于是,三個人立馬又行動起來。第二層搭建時,立上了第一根圓木,搬運圓木的昊辰、軒寧先把搬來的圓木和立好的圓木一比高矮,然后再在合適位置放好,并把長木板一根一根排起來,很快,二層橋搭好了。因為他們的橋比靈萱和玉萱兩個女生搭的長,三個男孩子迫不及待地喊其他小朋友來欣賞,好好享受了一翻別人羨慕的目光。</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解讀與分析</b>??</p><p>在搭建的過程中,孩子們自主進行了分工合作,使游戲能夠非常順暢的進行,遇到困難大家能一起積極地去克服,很快的解決問題。在搭建的時候孩子們學會了簡單的目測和比較,比較的方法讓游戲減少了更換材料的次數。</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場景二</b>??昨天的反思分享,孩子們發現搭建立交橋用木板太多,長木板不夠用。今天孩子們在規劃時討論二層立交怎么搭?沒有能拐彎和更長的木板怎么辦呢?木板數量不夠多怎么辦?“我們用別的材料搭橋吧”,劉彥辰一邊和小朋友討論,一邊向我投來了詢問的目光。我向她微笑著豎起了大拇指。“對,那我們增加什么材料合適呢?薯片桶?”孫銘玥說。</p><p>“行是行,可薯片桶比戶外的這個積木高,不合適。”陳云開說。“用班上建構區的清水積木吧!”韓明睿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好,班上的清水積木半圓形的多,能行。”大家一拍即合,決定把班上的清水積木和薯片桶運下來。劉彥辰、陳云開等小朋友配合段老師一起從班里運來了輔助材料,楊老師又提供了搓衣板。</p> <p>搭建活動開始了。在搭建好底層的橋體后,用班上半圓形的清水積木連接拐彎處,孫銘玥輕輕連接,剛想搭上去,又慢慢放下,再搭上,又放下。</p> <p>然后朝正在做裝飾的劉彥辰喊到:“劉彥辰,快來幫幫忙,我害怕碰倒了橋,我們一起搭下吧。”劉彥辰答應著跑了過去,孫銘玥輕輕地放平一邊,右邊還差一點就夠著了,劉彥辰趕忙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接,可是兩個人的力度不一樣,“嘩”橋體的一邊倒了,他倆失望的喊出:“哎呀!”兩個人互相看了一眼,默契的把倒塌的橋身修補好,又小心翼翼地伸出手一起搭建拐彎處的橋體,只見他倆屏住呼吸,把半圓積木輕輕地搭在縮短了距離的橋體上,輕輕松開了手,終于將立交橋拐彎處成功搭好了。</p> <p>兩個朋友高興地歡呼尖叫地跳了起來,“耶,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他們的歡呼聲引來了其他組的小朋友的參觀,“哇,這座橋好漂亮!”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解讀與分析</b>??</p><p>輔助材料的添加,增加了孩子們游戲的興致,為游戲節省了擺木板的時間,孩子們耐心細致的游戲,遇到問題能夠主動邀請小伙伴幫助,并能默契的解決問題,表現出了良好的合作品質。</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場景三</b>??戶外建構區活動時間到了。今天藝凡、靈萱、玉萱、昊辰、軒寧自由組合,準備建構立交橋。經過分工后開始搭建,有了上次的經驗,搬來幾根長型積木比較高矮后先立好,木板也先做了長短比較,然后再搭建,這次底層橋體的搭建速度明顯較之上次快了。</p> <p>玉萱又將木板的那頭挪動了一下,再次嘗試搭上,可是還是不夠長,于是抱著木板匆匆跑回了材料架,又換了一塊木板,重新來到了立交橋前,一搭,結果還是有些短,這時靈萱也搬來了一塊木板,搭上一頭試了一下,發現還是短,于是玉萱小心地把木板拿了下來,立在自己的胸前,想把木板送回材料架,這時,靈萱也抱著木板在原地站了幾秒鐘,一抬頭,木板正好跟她的下巴一樣高,太長了,然后她也朝材料架走去,我的視線也追隨著孩子們去材料架挑選木板。</p><p>玉萱從材料架上小心地取下一塊木板,沒有著急走開,而是把木板立在了自己的胸前,抬頭比了比,然后搬起木板來到了樓房前,將木板一頭搭在已搭好的橋體上,另一頭也剛好搭上。</p> <p>靈萱再次跑向了材料架,同樣取下一塊木板后,又把它立在了自己的胸前,然后來到搭建的地方,玉萱這時候也搬來了一塊木板,搭上一頭,又去搭另一頭,可是木板有些短,靈萱說:“玉萱,你的有些短,夠不著,我的這一塊行。”于是玉萱搬著木板,往后退了退,靈萱來到了前面,將木板的一頭搭上,然后又輕輕地將另一頭搭上,剛剛好。靈萱又一次成功的將木板搭上了。玉萱向靈萱投來羨慕的眼神“靈萱,你好厲害!”接著大家又小心翼翼地搭建了下橋的橋體。</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解讀與分析??</b></p><p>能夠對自己所選的材料進行長短比較,孩子們已經積累一定的經驗,減少了更換材料的次數,為孩子們搭建節省了時間。玉萱不但學會了材料之間進行比較,而且還學著材料和自己身體進行比較,隨著活動的進行,供挑選的長木板越來越少,把自己身體當作尺子,有效地減少了挑選材料的時間。</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反思</b>??</p><p>1、生活經驗是孩子們游戲的源泉,能將生活中的經驗遷移到游戲中。搭建木橋時,幼兒想到了集體活動中看到的各式橋的樣子,橋墩結實,橋面筆直,橋洞的間隙也不一樣,這樣就和我們實際生活中一致了。生活經驗的遷移,使搭建的橋更加形象逼真。</p><p>2、實踐中習得知識。游戲中孩子們學會了比較,學會了目測,學會了用一些自然的工具進行測量,靈萱豎起木板抱著,把自己身體當成測量工具,木板和自己比一比,到自己的下巴處,再去找一塊長的木板時,她豎起木板,比較了一下,木板超過了她的下巴,知道這塊木板比前一塊長,游戲中增長了知識和能力。</p><p>3、輔助材料的添加,讓搭建更加精彩。搭建立交橋拐彎處時,增加了半圓材料、薯片桶、洗衣板。底層的橋體是用木板搭的,孩子們發現木板數量不夠。添加了班里的清水積木和薯片桶還有洗衣板后,不但搭建起來快捷、輕便,立交橋不容易倒塌,而且還解決了材料不夠用的問題,用不同顏色的材料搭建的立交橋更加形象,顏色混搭美觀,讓幼兒耳目一新,讓游戲更加富有樂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焦作市|
高台县|
宾川县|
河南省|
平山县|
玉山县|
惠安县|
武功县|
新津县|
剑河县|
蒙阴县|
千阳县|
平遥县|
连山|
延边|
专栏|
海原县|
临桂县|
南岸区|
濉溪县|
南涧|
双桥区|
东源县|
临高县|
沭阳县|
台南市|
罗田县|
措美县|
区。|
冷水江市|
北碚区|
黄山市|
宿迁市|
衢州市|
许昌市|
密云县|
武邑县|
黄石市|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