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序</p><p> 一個古老的傳說,一處破落的小廟,一條筆直的大路……循著韓侯嶺下清脆雞犬之聲我們來到了這里…</p> <p>一、區位</p><p> 牛王廟位于靈石縣城東南20公里處,緊靠縣鄉公路,與南頭、溝南、宋家山、毫子頭等村為鄰。</p> <p>二、村落</p><p> 村落座西朝東,呈∩字形,前臨溝,舊村多土窯洞,新居多為平房,縣鄉公路穿村而過將村分割舊村新居兩大部分。相傳舊村頂有一佛廟(已毀)。舊村東下方有牛王廟,僅存主建筑,損毀嚴重。</p> <p> 1、舊村</p><p> 舊村位于南面的山洼里,分布在一個折疊形的坡上,因此,牛王廟古代也叫長坡村。窯洞散落期間。一棵古槐在村頂哈著腰象是護衛腳下的眾生。</p> <p> 舊村多破落的大門和窯洞。</p> <p>右上角為村中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古院落為該村喬家老院。</p> <p>村下還有一棵古槐象是與村頂的古槐遙相呼應。</p> <p>古槐如同一個指揮家在打著節拍隨風起舞。</p> <p>2、新居</p><p> 新居大多為平房</p> <p>三、古樹</p><p> 這棵古槐高16米,胸圍226公分,冠幅21米,坐落在海拔1157米的正峰原頂上,據考證樹齡約為210年。</p> <p>郁郁蔥蔥</p> <p>被歲月擰成麻花狀的樹干</p> <p>村中的這株古槐樹齡未可知。</p> <p>四、牛王廟</p><p> 相傳在唐朝初年,長坡村有個屬牛的人,村里人叫他牛牛。牛牛學會了一套馴牛的絕活。長坡村周圍十鄉八里的牛不管有多犟,多調皮,只要一到他的手里便會服服貼貼。不僅如此,他還掌握了一套相牛的本領,凡是買賣牛,只要經他過目,沒有一頭走了眼的,因此,周圍人都稱他為“小牛王”。他因牛而發成為方圓幾十里內小名有氣的有錢人。唐貞觀元年(627),長坡大旱,牛牛為了幫全村人度過饑荒,開倉放糧。牛牛去世后,長坡村的百姓為了子子孫孫不忘其大恩大德,紛紛捐款捐糧,在村里為他建了一座祠廟,取名為牛王廟,并將長坡村更名為“牛王廟”,一直沿用至今。</p><p> 上圖為牛王廟</p> <p>牛王廟</p> <p>廟前石碑顯示該廟修繕于清代。</p> <p>據同行的王志強同志介紹,這是牛王廟的正殿,殿里置放一尊牛的雕像,還擺的供品。</p> <p>五、古井</p><p> 在樹林中是牛王廟村的古井,她曾經養育了世世代代牛王廟的子民。</p> <p> 六、紅色記憶</p><p> 王之江 1928年生 中共黨員 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后在縣基干連、太岳軍區所屬部隊任班長、排長、黨支部書記、指導員、教導員等職。解放后歷任團政治處副主任、主任、團副政委、軍后勤保障政委、云南麗江軍分區政委等職。參加過強渡黃河、轉戰豫西、橫渡長江及解放大西南等戰役,現居云南。</p> <p> 王丙午(1918—2007) 1918年出生 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參加革命 曾參加過解放臨汾、太原戰役、扶眉戰役。后隨軍南下參加了解放大西南戰斗。1951年赴朝參戰,1953年回鄉先后任交口、蕩蕩嶺、西許供銷社主任。1980年退休,1983年改為離休。曾多次立功受獎,2007年病逝。</p> <p> 后記</p><p> 本期美篇得到了宋建忠、王志強同志的大力支持與協助,在此致以深深的謝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昌县|
诸暨市|
石嘴山市|
桦川县|
凤城市|
怀远县|
雷波县|
台安县|
唐山市|
深圳市|
江津市|
遂宁市|
常宁市|
大同县|
赤峰市|
桐城市|
丹东市|
甘孜|
沂南县|
宝丰县|
鹤壁市|
东宁县|
任丘市|
正宁县|
延川县|
沾益县|
桂阳县|
宜丰县|
绥棱县|
科尔|
陆良县|
苍梧县|
金乡县|
平远县|
资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西充县|
上高县|
广河县|
美姑县|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