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曾經在三年前站在美州大陸的最南端,阿根廷烏斯環亞。</p> <p class="ql-block">標志牌上的文字說明,這里是泛美三號公路的終點。離布宜諾斯埃利斯3079公里,離美卅大陸的最北端阿拉斯加更有近二萬公里之遙。</p> <p class="ql-block">背景中的雪山是智利和阿根廷的界山。此時此刻遙望800公里外的南極大陸方向,希望有一天能夠踏上這塊地球上最后的凈土。</p> <p>無奈德雷克海峽的驚濤駭浪,航程中必然經歷翻江倒海的暈船傳說,使我這個念想至今只能停留在念想的階段。既然南極之"難",何不退而求其次,來次北極打卡呢?</p> <p class="ql-block">說走就走,去年的12月13日,經過在通往阿拉斯加的門戶西雅圖的二天休整,乘坐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S117航班,19.45分從西雅圖塔克馬機場出發,22.35分抵達極光之都費爾班克斯。</p> <p class="ql-block">扺達費爾班克斯機場后,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做地曠人稀,我們在候機樓所見到零星的旅客人數,還不及樓內景深處展示的動物標本多。</p> <p>我們通過途風預訂的酒店雖離機場不遠,但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徒步行走是萬萬不可能的,在這里出了大門就是食物鏈,四條腿的狂野動物們可不怕直立的人類,能跟它們硬剛的只有帶槍的獵人。好在電話聯系后,酒店幾分鐘就派車到機場出口處接站。</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前臺,一只北極狼,狼視眈眈的迎接我們的到來。途風網訂購的酒店,雖不奢華但也配置齊全精致溫馨。</p> <p class="ql-block">我們之所以選擇12月中旬冬至節氣前,來訪阿拉斯加,原因就是在這時間段,太陽即將直射南回歸線,而此時身處北緯60度以北的阿拉斯加,離太陽最遠,將更真切的感受極夜現象。真正讓我們度過5天"暗無天日的"日子。這是第二天早上的酒店門前,11點半太陽還懶在地平線上不肯出來。</p> <p>而同時段在酒店右手的樹梢上掛著的月亮,不比太陽遜色多少。</p> <p>上午11.48分費爾班克斯的太陽,大致也就升到這個高度,就要開始下降的節奏,開始又一個黑白輪回。</p> <p>途風聯系的地接12點正時來到,按排我們接下來的5天行程。</p> <p>在以后的5天時間這輛皮卡,將是陪伴著我們兩個除了去北極圈之外,在費爾班克斯的代步工具。</p> <p>其后二個晚上途風安排了木屋極光之旅,遺憾的是漫長的等待,沒能感動歐羅拉女神,只是用手機放在雪地上拍了一張星空照片。</p> <p>第三天前往北極圈,我們選擇了乘飛機飛往位于北極圈內的凍腳鎮,然后乘坐極地巴士從公路返回費爾班克斯的交通方式,這樣可以用二個小時的飛行時間,替代去程8個小時的車程,以節省時間、體力,減少疲勞。在阿拉斯加,這種小型機場據說有成百上千。</p> <p>在機場候機時看到的,真實版的警察與小偷。</p> <p>由于候機室到停機坪也就幾步之遙,登機時當時所穿的衣服明顯少于其他乘客。</p> <p>落坐后才知這種小型飛機與大型客機的具大差別,機內溫度比室外高不了多少,趕緊套上外套以抵御極地之寒。</p> <p>這架十人座的飛機還沒滿座,空了兩個位置,自我安慰載重減少更能確保航程的安全。</p> <p>放眼機艙外連綿的群山,扶著云彩頂著積雪,遺世而獨立地伸向遠方。</p> <p>白茫茫的連綿雪山曠廣又壯美,蕭煞而震撼,雪原如此多嬌,引我等游客盡折腰。</p> <p>經過近兩小時的飛行,在沒有看到任何參照物的情況下,飛機降落在北緯70度,阿拉斯加北極圈內寥寥幾個定居點之一的凍腳鎮。</p> <p>走出機艙,真正的踏上了這北極之地,美國人稱之為最后的邊疆,北半球最后的一片凈土。</p> <p>走在冰雪跑道上,本來腳就有傷,現在更是步履滿姍,寸步難行。</p> <p>怪不得飛機降落前沒有看到什么建筑,原來整個小鎮也就一座商店兼餐廳,一間住宿營地一間郵局,一個加油站。</p> <p>所渭的加油站也就幾個存放油罐的板房和臨時建筑。一百多年前這里可不是這個樣子,淘金熱的興起使這個荒漠曠世之地人丁興旺熱鬧非凡。隨著金礦的枯竭,一切又歸靜寂,后來又由于石油的發現,才重新恢復了人氣。但巳不復往日的喧嘩。</p> <p>室外天寒地凍,小鎮簡陋的歺廳里且是溫暖如春,在等待用歺的時候,同行的旅友交流甚歡,除了我倆是來自國內且年齡最大,其它大都是在美國東、西海岸工作學習的年輕華人,還有一位在西雅圖工作的臺灣小伙與他的四位家人。不管來自何方,或者工作、學習在東海岸或西海岸,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我們都是在通往阿拉斯加的門戶西雅圖,中轉抵迏阿拉斯加的。他們都對我倆的勇氣贊嘆有加。</p> <p>凍腳鎮的名稱也有傳說,在19世紀末的淘金熱中,淘金客面對冷到極致的北極天氣吐糟說腳都凍僵了,干脆就叫凍腳吧,"科特福德"小鎮地名就此定格。在此北緯70度唯一郵局為親友寄出了名信片后,沿著道頓公路,踏上返回費爾班克斯的探索之旅。</p> <p>在這荒蕪人煙的極寒之地,阿拉斯加石油公司的輸油管道直接著地而鋪,與我們將要行駛的道爾頓公路,像兩條絲帶在廣袤的阿拉斯加荒原上伸向遠方。</p> <p>建于50年前,全長666公里的道頓公路全部由礫石鋪成,在這條俗稱的死亡公路上,管理方善意的提醒駕乘者路上不會有任何歺廳、商點、加油站。只有森林、苔原和山脈。</p> <p>行駛在漆黑茫茫的北極曠野,道爾頓公路延綿漫漫似乎沒有盡頭,只是偶而遇見阿拉斯加石油公司具大的油罐車。</p> <p>下午五點的北極地區天空巳經是一片漆黑,終于抵達北極圈標志點,隨行的二輛極地車打著車燈,才能看到訖立在荒野中的北極圈標志。</p> <p>在這特殊且唯一的標志前,盡可能的留下不同的影記,同時也獲得了進入北極圈的鑒證。</p> <p>又經過四個小時的車程,到達由原石油補給點改建的育空營地。所謂營地也就是幾間板房和幾個油罐。在這北極不毛之地,一切以簡為原則。</p> <p>經營育空營地歺廳的老板是個臺灣人,墻面上掛著中外游客的到訪感言,來一碗牛肉面、一碗三文魚面,暖暖中國胃。</p> <p>歺廳里用歺的客人,大部都是華人。怪不得整個歺廳散發出濃濃的臺灣牛肉面味。</p> <p>育空營地旁的印第安小屋門前,小小的圣誕樹在這荒涼蕭煞的極原之地透著淡淡的溫馨。</p> <p>在育空營地感受極夜、極地、極寒地帶駕馭雪地摩托風馳電擎般的驚險刺激。傾聽在這萬籟俱靜的北極荒野,摩托引擎發出的美妙轟鳴。</p> <p>經歷九個多小時在道頓公路的堅難行駛,終于在凌晨三點前安全返回費爾班克斯,臨別前與托馬斯極地巴士的司機和導游合影告別。</p> <p>在等待極光時間之外的白天,雖然是極夜季節,日出日落也也就在三小時左右,我們也沒閑著,去郊外深林雪場乘座狗拉雪橇,也是這趟旅程的精髓。迎著晨曦(其實是中午12點前的陽光)前往郊外雪場體驗狗拉雪橇的刺激。</p> <p>與費爾班克斯其他的公共場所一樣,在雪上游樂場的室內,同樣少不了墻上掛著和桌上供著的野生動物標本。</p> <p>干萬不要懷疑這些標本的真實性,因為在這里,由于豐富的野生毛皮資源獲得的便利,使得造假成本將遠遠超過真材實料的制作費用。</p> <p>雪橇起動前,與工作人員在露天狗窩前,挑選合適的犬類。</p> <p>出發前先和二哈親密接觸聯絡感情。</p> <p>皚皚白雪覆蓋了夏日翠綠的樹木,二哈拉著雪橇靜靜地前行。厚厚的積雪像棉花糖一樣,坐在雪橇上只聽到叮當的鈴聲和雪橇與積雪摩擦發出的聲響。</p> <p>隨著行駛速度的加快,在這北極荒原的原始森林,穿著最厚實的衣服,也有種被凍懵了的感覺。</p> <p>駕馭雪橇的小姐姐彪悍又可愛。在零下三十度氣溫並高速行駛的途中,臉部沒做任何防護而神態自若,而我們手套、雪鞋、護耳帽、護目鏡,幾乎穿戴上了所有的防寒裝備.且差點凍成狗。</p> <p>40分鐘后,終于"凍"並快樂地結束了這項驚險、剌激、又帶有些自虐的活動。</p> <p>位于費爾班克斯以南20分鐘車程的北極村,又是一個北極打卡的好去處。</p> <p>北極村前的停車場邊,超大的圣誕樹和巨無霸的圣誕老人像巳經搭建完畢,人們在樹下做著迎接圣誕的準備工作。</p> <p>相傳這里是圣誕老人的故鄉,門口散養的圣誕老人的馴鹿仿佛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p> <p>在村口的雪地里玩雪撒歡。</p> <p>這里同樣也有極地郵局,可以購買紀念郵品寄給遠方的親友,商店內陳列著琳瑯滿目的圣誕禮品。</p> <p>在紀念品商店,購買來自圣誕老人的禮物,並與之合影留念。</p> <p>途中路過的商業街區,在這里用了自助午餐,並在隔壁超市里買了些菜蔬食品和咖啡。以解決沒有行程時,在酒店里飲與食的現實問題。</p> <p>菌菇、小龍蝦、帝王蟹腳,生菜合計20美金,熬粥,煮面,足以滿足二人一天的熱量平衡。</p> <p>有時在房間里閑得實在無聊,可以前往寬暢的大堂休息打發時間,大堂咖吧全天開放。</p> <p>室外冰天雪地,室內溫暖如春,在這溫馨的氛圍里休息、飲茶、發呆。也不失為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p> <p>座落在市區一個小山坡上的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p> <p>阿拉斯加極地博物館就座落在費爾班克斯大學內。這座獲得芝加哥美國建筑獎的建筑,其設計靈感來自于北極積雪覆蓋的場景。白色的建筑風格在陽光照射下,發出耀眼的光芒。是阿拉斯加主要的文化地標,堪稱極地白色之美。</p> <p>藏品豐富的展館,是游客了解神秘北極世界的最佳去處。</p> <p>早期西方殖民者的生活狀態。</p> <p>狩獵時代以及淘金時期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和生活、生產場景。</p> <p>不同的展廳展示了北極特有的動物標本。古生物模型。</p> <p>與鎮館之寶大棕熊親密接觸,萌萌噠的動物標本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在極地博物館門口遠眺,山彼下遠處的費爾班克斯機場上空,一架飛機正在飛向遠方。由于靠近公路、臨近機場身處高坡,使得以任何交通方式進出費爾班克斯的人們,都會看到極地博物館,這座充滿特色的地標建筑。</p> <p>到阿拉斯加,我們最大的心愿當然是看到極光,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且骨感。幾天的零點守候都沒有等到極光的出現,明天我們將返回西雅圖,今晚將是我們邂逅極光的唯一機會。我們驅車2小時來到60英里外的珍娜溫泉,泡著溫泉,抱著希望期待歐羅拉女神的降臨。</p> <p>珍娜溫泉山莊是一家集酒店、歺廳、溫泉與一體的設施先進的度假中心。</p> <p>山莊內有室內和室外的泉池,而且這里的礦泉水可使游客達到放松和活化身心的效果。</p> <p>而在冰天雪地的室外泉池泡湯,且是另外一番韻味和景象,零下30度的低溫和溫暖的池水引成強烈反差,池水蒸騰出的渺渺氣霧使得池畔的松樹就像一座座冰雕。</p> <p class="ql-block">在休息大廳,中外游客把等待極光的時刻,打發成圍爐夜談的聚會和燭光舞會的派對。</p> <p>將近午夜,極光終于姍姍來遲,怱忙中用華為手機攝下了曇花一現的極光時刻,在這徽弱的極光下的菜鳥照片中,隱約能看到北斗七星的影子。</p> <p>其中嘗試拍攝極光下的人物確每每不能成功。</p> <p>羞羞答答的極光躲在云層里不愿意以強烈的面容視人,我們只能耐著性子守候等待。</p> <p class="ql-block">凌晨一點后極光終于爆發,歐羅拉女神沒有辜負我們的耐心等待,我們也終于在導游和其他游客的指導下拍下了比較滿意的照片。</p> <p>憒憾的是無論怎樣嘗試,都拍不出人景合一的佳作。</p> <p>由于極光出現時間的短暫,而每一次拍攝曝光后,要返回室內檢查拍攝效果和相機保溫,人景合一還是算了吧。把最美的風景留在心里是最好的詮釋。</p> <p>短暫的五天北極之行終于完滿結束,在返程的費爾班克斯機場,依然和來時一樣人影稀疏。</p> <p>返回西雅圖的機艙內,機艙燈光效果布置的像極光似的即景溫馨。雖然這次北極之行只看到短暫的極光。但是我們玩得很充實,北緯70度凍腳鎮之行,乘坐極地巴士馳騁道頓死亡公路,飛越北極圈,駕馭雪地摩托,乘坐狗拉雪橇。每一項都挑戰著我們的年齡極限,阿拉斯加、不知道我們..…能否再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夏邑县|
嘉峪关市|
共和县|
绥中县|
长乐市|
雅江县|
德安县|
长葛市|
怀化市|
沐川县|
富顺县|
永平县|
淳化县|
克拉玛依市|
泉州市|
涡阳县|
宁德市|
古田县|
吴桥县|
嘉义市|
当雄县|
梧州市|
邹城市|
连城县|
搜索|
永平县|
郸城县|
鄱阳县|
五河县|
无极县|
瑞丽市|
岳西县|
府谷县|
凤台县|
尼玛县|
太仓市|
呼图壁县|
道孚县|
阿拉善左旗|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