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br></p><p> 《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在書架上已擱置數年,未曾讀過。那是孩子高中時代非寒暑假看閑書的零星記錄,還有很多都被暗中轉移了。陽光明媚的冬日里,偶然翻開,平和雅致的言語,憂傷的內心獨白,娓娓道來的悲情故事,是十分耐讀的,頗有些哲理意味。</p><p><br></p><p> 從主觀上說, 對張愛玲的作品是不夠喜歡的。如果選擇女作家,更喜歡讀畢淑敏和霍達的作品。這和從來就沒完整地讀過一遍《紅樓夢》有關,雖然那部巨作言辭優美,場景宏闊,刻畫細膩,情感主線中鋪陳著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現著皇親貴族的榮華沒落。那部巨著,多彩的工筆畫風格,絢麗斑斕、線條細膩、形象逼真,讓眾人愛不釋手。只是更喜歡水墨畫風格,意境深遠,虛實相生,遐思無限。也就更喜歡讀那些大場景與大手筆的巨作,跨越歷史的滄桑,反應時代的巨變,觸及深層的社會,剖析人性的內涵, 讓人掩卷長思的豪放派巨著。</p><p><br></p><p> 張愛玲的作品,是素色的工筆畫風格,無論長篇還是短篇,多是黯然的色調,取景于舊上海時代,繁華外表下的市井生活,細致入微地鋪陳開來,為情所困的男女主角,愛恨糾葛中彌漫著脂粉氣,人物的內心刻畫總有著無端的壓抑之感,往往都是哀傷的故事結局。</p><p> </p><p> 雖在思想層面少了些厚重的意境和情懷升華,但從文學層面來論,張愛玲作品是獨具一格的,文學造詣非同深厚。脫俗而雅致的言語風格,設計巧妙的戲劇沖突,樸實真切的內心獨白,是很經典的言情電影劇本。在血雨腥風的戰亂年代,小民眾們能游離于上海灘的動蕩時局,張愛玲的作品為茶余飯后增添了不少話題。</p><p><br></p><p> 《小團圓》可以說是張愛玲幼年成長期的自傳體,但她以第三人稱寫就,頗有些糾結的滋味,已在異國他鄉的張愛玲一定很清楚,外界對她是是非非的議論。她是一個能將生活與戲劇高度結合的作家,自身的經歷或多或少地都融入到了她的作品中。舊上海時代,出身于一個沒落的名門,復雜的大家庭,陰暗的童年,父殘酷母冷漠。不貧窮但也不溫暖的家庭氛圍中日漸成長,天資聰穎的張愛玲,文學天賦是不能被埋沒的。童年時期就能構思出小說作品,少年時代發表的作品便是轟動一時,及至成年已是上海文壇非常有名氣的才女作家,影視創作也成為當時的熱點。</p><p><br></p><p> 張愛玲的落筆以紅塵往事為多,各種層面去展現情感,所以現實中讀者更喜歡解讀作者自身的感情經歷。 她極富有文學才情,又是特立獨行的人,在最美好的青春時代,有著一顆感性而柔情的心。當時以張愛玲的才女名氣,她沒有借勢嫁于高官富豪,只是選擇了心動的人。 也注定了在最深的紅塵中,遇到了薄情寡義之人,用真情維系著一段短暫的自虐式婚姻。惘然若失的身影,閃現在滾滾紅塵中,這只能說是人生際遇的不幸。</p><p><br></p><p> 不以成敗論英雄,更不能以婚姻論女子。以婚姻的優劣來論女性,是有失偏頗的,更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以完美主義的心態來定論張愛玲。 她能從情殤的苦痛掙扎中超脫出來,依然前行,執筆成文,書寫人世。寬容與大度,使她能對得失處之泰然,在異國他鄉遭遇變故后,能堅守自我,默默將心中的痛,化為筆下的虹,永遠展現在人生的畫卷上。</p><p><br></p><p> 張愛玲是讓人敬佩的,猶如漫漫長路上只身前行的旅者,渺渺蒼穹下兀自飛翔的孤雁 ,茫茫大漠中巋然屹立的胡楊 ……那是有著多么強大的內心支撐,才能在掉隊落單后,堅守自我,依然頑強,依然前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云和县|
佛冈县|
新晃|
海门市|
北川|
宜州市|
安吉县|
长宁区|
酉阳|
建宁县|
宾阳县|
昌图县|
普宁市|
西林县|
班戈县|
方山县|
丽水市|
虹口区|
吴江市|
大同市|
专栏|
碌曲县|
左贡县|
马龙县|
岑巩县|
留坝县|
建昌县|
舒兰市|
祁连县|
客服|
志丹县|
瑞安市|
鹤庆县|
南漳县|
大宁县|
莱西市|
临泉县|
昂仁县|
夹江县|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