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醉美川西——阿壩、甘孜環行記

楊堯定

<p>  金秋時節,駕車馳騁在漫山彩林的川西大地,擁抱蒼茫群峰的朦朧晨霧,追逐神秘高原的璀璨晚霞,是何等瀟灑!</p><p> 十月,終于成行。我們租車自駕,從成都出發,西向理縣的桃坪羌寨、甘堡藏寨、畢棚溝,北上黑水的羊茸哈德、達古冰川,再南下丹巴的甲居藏寨、中路藏寨、墨石公園,最后東進康定、木格措,返回成都。歷九天八夜,環行156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的景點和路程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p> <p>川西環行路線圖</p> <p>  由于今年雨水特多,一路上,我們不停地與落石、塌方斗車技,與封路、夜行搶時間,與海拔高度拼體力。驚心動魄、歷盡艱險。然而,川西令人驚艷的絕美景色卻每每讓我們把路途的艱辛拋到九霄云外……</p> <p>伴隨我們6人3000里馳行的“座騎”</p> <p>  桃坪羌寨坐落著名的G317國道沿線,位居阿壩州“理縣至馬爾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是川藏北線的必由之路。這個古老的羌族村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p><p> 寨子分為新寨和老寨。雖然新寨建筑外墻酷似老寨,但其基本上是為旅游觀光而生,揉合了太多現代元素,沿街多是飯館、酒吧、民宿、小商店……走過路過而已。</p> <p>羌寨圖騰</p> <p>新寨頗具現代風</p> <p>登上寨頂</p> <p>桃坪羌寨盡在眼底</p> <p>  老寨才是桃坪羌寨的精華。寨內一大片黃褐色的石屋,順陡峭的山坡依勢而建,高低不一、錯落有致。所有石屋的外墻都用卵石和片石相混筑就,多為二至三層,色調斑駁、建構有序,屋屋聯通、甬道密布。寨內以眾多碉樓為中心,借助四通八達的甬道,織就一張迷離的路網。寨子里的羌民當然進退自如,我們外人么,簡直如入迷宮。</p> <p>石屋石樓</p> <p>甬道密布</p> <p>迷宮重重</p> <p>  據說,桃坪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樓與民居為一體的古建筑群,被中外學者譽為羌族建筑藝術的“活化石”和最神秘的“東方古堡”。</p><p> 不要說,還真不是浪得虛名。這里距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鎮直線距離僅50多公里,在地震中,寨子的眾多石屋和碉樓幾無損傷,可謂固若金湯。同時,這里還是央視《圣可可西里》的主要外景地,確實神秘誘人。</p> <p>碉樓高聳入云</p> <p>石屋縱貫橫聯</p> <p>偶遇,《圣可可西里》拍攝現場</p> <p>拍拍演員午餐,也蹭個熱度</p> <p>  甘堡藏寨也位于G317國道沿線的“理縣至馬爾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同樣是一個2000年歷史的古寨。</p><p> 相比桃坪,這算得上一個大寨,數百年前即被稱為“甘堡甲穹”(藏語意:百戶大寨)。甘堡藏寨依山而建,背倚延綿青山,面臨千古沱水,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大片藏屋鱗次櫛比紅白相間,尤顯秀美。頗具特色的轉經筒、小白塔、演兵場、點將臺,更凸顯這古老藏寨的迷人風采。</p> <p>甘堡藏寨門樓</p> <p>點將臺和演兵場</p> <p>白塔和轉經筒</p> <p>  登上高坡俯瞰全寨,面對“澄江似鏈,翠峰如簇”的畫面,“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的感慨油然而生。</p><p> 不過,與這2000年古堡的殊榮稍稍有點不匹配的是,原來的甘堡藏寨基本毀于汶川大地震,此乃2008年后按原寨重建的。當然,這新建的舊寨,雖然感覺較新,但骨子里透著的,還是傳承千年的川藏古風。</p> <p>登高望遠</p> <p>藏寨精華</p> <p>  神秘的畢棚溝據說是50個國內必游的景點之一,G317國道在很大程度上因畢棚溝而名。入住和游覽畢棚溝自然是我們此行的主要內容之一。</p><p> 畢棚溝其實與被稱為東方圣山的四姑娘山僅一山之隔,直線距離不到30公里。這里現正在修公路、挖隧道,據說兩年以后將會通車。</p><p> 按著朋友的介紹,我們趁到畢棚溝的天色還早,遂沿坑坑洼洼的鄉路往山里開了十多公里,到了一個叫涼臺溝的地方,實在不敢往里開了。既怕扎胎,又怕掉溝,還怕天黑…… 當然,兩年以后,有興趣的,真可以從畢棚溝直接開車穿山洞去四姑娘山了。前景誘人。</p> <p>大山深處的涼臺溝</p> <p>  畢棚溝景區極大,占地170余平方公里。眾多景點分布在海拔2600米到3900米的區間。我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遍歷所有景點,只能乘坐景區游覽車,用半天的時間游覽了龍王海、磐羊湖和燕子窩巖三個主要景點。</p> <p>龍王海全景</p> <p>  龍王海海拔2600余米,一個群山環伺的開闊的高原湖泊。迷離的晨霧籠罩著層層山巒,寧靜的湖水在晨光下波光瀲滟,神秘莫測……</p><p> 湖邊的柵欄、湖上的棧道,水岸陡崖上的片片彩林,一一倒映在湖面,油畫般十分耐看。人行其中,真有點置身“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的畫中感覺。</p> <p>絕壁棧道</p> <p>來自上游,注入龍王海的河流</p> <p>如鏡的倒影隨處可見</p> <p>  再往上的磐羊湖海拔3600多米。周圍的山峰被云霧籠罩著,并不顯得很高。濃郁的彩林前,怡然自得的牦牛慵懶地躺在湖邊草坪上,山坡、草地、沙灘、叢樹,與平靜的湖面融為一體,給人一種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之感。真的,任何視角都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畫。</p> <p>磐羊湖棧道南望</p> <p>湖畔北望</p> <p>與磐羊湖連成一片的月亮灣</p> <p>月亮灣畔</p> <p>湖畔濕地上悠閑的牦牛群</p> <p>  燕子巖窩是我們到達的最高處,也是畢棚溝的最高景點之一,海拔3900余米。因為高海拔,我們都不敢走動太快太多,近邊觀觀景拍拍照而已,似有“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顧忌。</p><p> 按說這里抬頭就是雪山,然而山頭濃霧彌漫,雪山的毛也沒見著。倒是飛龍瀑布還能見著,只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神龍不見首。</p> <p>燕子窩巖全景,不敢遠行</p> <p>飛龍瀑布遠觀</p> <p>漫山彩林</p> <p>  按計劃,畢棚溝下來,得趕往190公里外的羊茸哈德。然而,途遇高速飛石封路。改走國道,又因修路單邊放行,堵得一塌糊涂。各種車輛綿延數公里,根本無法動彈。我們只能摸黑回趕50多公里,畢棚溝再住一宿。</p> <p>路邊落石隨時處可見,不過多是有驚無險</p> <p>  畢棚溝往羊茸哈德的行程開頭還挺鼓舞人的,路順、天晴。但轉到G347國道,過了雅克夏雪山隧道后,天變陰了,路也變得崎嶇了。</p><p> 到處在修路,滑坡、塌方比比皆是。更要命的是,很長的一段山路,海拔一直在3600米到4000米之間,渦輪增壓發動機也產生了“高反”,油門怎么踩下去,轉速就是不上來。在這海拔近4000米的荒山野嶺,滑坡塌方,石渣遍地,我們可以相信自己的體能和車技,但無法不擔心發動機罷工或輪胎被扎啊。</p><p> 這確實是一場車技、體能和心理素質的大考驗。還好,我們這一車六位外公外婆級的選手,直面困境,依然談笑風生,輕松瀟灑地接受考驗。</p> <p>遠眺G248國道邊上的康瑪爾寺</p> <p>海拔4000米的崎嶇山路(G347國道)</p> <p>接近羊茸哈德,道路坦蕩起來了</p> <p>  羊茸哈德是一個藏寨,屬于川西藏區的小眾景點,聽著名字都挺陌生的,然而她的美卻令人驚嘆。當我們駕車行駛在G347國道上,與坐落于奶子溝彩林景區的羊茸哈德民居隔河相望時,完全被她層層疊疊的綺麗色彩迷住了。</p> <p>與羊茸哈德隔河相望</p> <p>標志性的白塔</p> <p>  羊茸哈德也是汶川大地震后重建的藏族村寨。不同的是,當地將旅游作為新寨的支柱產業,村里幾乎所有民居都建成了民宿。順著彩林密布的山坡,一排排色彩鮮艷、造型別致的藏式房屋排列齊整、層層鋪設,氣勢不凡。</p> <p>寨門和城橋</p> <p>寨后山坡滿目彩林</p> <p>彩屋彩林相得益彰</p> <p>寨子里的民宿</p> <p>民宿——都是彩林惹的禍</p> <p>彩屋一瞥</p> <p>彩石圖騰——據說是愛情石</p> <p>  置身其中,漫步在高聳的白塔、肅穆的轉經筒和飄揚的經幡前,穿行在彩屋、彩林和遍地的格桑花間,真的是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p><p> 我們流連忘返,午后到的羊茸哈德,待驅車趕到十公里外黑水縣城入住時,天已向晚。美景誤事啊……</p> <p>換個視角看白塔</p> <p>彩林下的經幡、經屋</p> <p>索橋小景</p> <p>寨子通往外界的懸索橋</p> <p>羊茸哈德往黑水途中,偶遇七彩甲足,停車觀賞</p> <p>房屋也是七彩的</p> <p>  達古冰川是阿壩州繼九寨溝、黃龍之后新開發的又一景區。整個景區隱匿于崇山峻嶺之中,冰川、雪山、彩林、藏寨、湖泊,相映成趣,美麗多姿,被譽為鑲嵌在四川阿壩大九寨旅游環線上的璀璨明珠。</p><p> 景區被發現于1992年的衛星遙測。據稱這是全球年紀最輕、面積最大的冰川。</p><p> 我就納悶,諾大的冰川,咋會到1992年才發現的呢?到了游客中心才知道,從景區入口到登冰川的索道站竟然還有34公里之遙!中間要穿越無數神秘的瀑布、森林、濕地、草甸、海子、激流。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峻嶺中,也難怪,“酒香亦怕巷子深”……</p><p> 時間緊、海拔高,我們只能挑幾個主要景點稍作停留,匆匆一游。</p> <p>達古冰川景區入口</p> <p>  金猴海與澤娜措以瀑布相連,海拔約3000米,據說常有金絲猴出沒。吸引我們的,當然不是毛都沒見著的“金猴”,而是群峰掩映中靜謐地倒映著漫山彩林的神奇海子,來自澤娜措的奔放卻不囂張的瀑布,以及澤娜措平靜、開闊、悠遠的湖面。</p><p> 置身其間,近邊,是長長的棧道和神秘的金猴海;走過去,就是迷人的澤娜措。遠處,風姿綽約的藏寨在山腰的云霧中時隱時現。一切都美得幾乎令人窒息。突然想到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真有一種“冷疊群山闊,清涵萬象殊”的意境。</p> <p>神秘的金猴海</p> <p>來自澤娜措的金猴海瀑布</p> <p>澤娜措遠眺</p> <p>走近澤娜措</p> <p>  紅運坡,海拔約3300米,可以說是達古冰川的非典型著名景點,也就是一條湍急的溪流在一片紅石上奔騰而過,形成一份獨特的景觀罷了。</p><p> 紅運坡的紅石其實就是古冰川遺留的巖石漂礫。只是,石頭上附著一層紅色的藻類,故被稱為紅石。下車一游,行攝而已。</p> <p>紅運坡全景</p> <p>奔涌而下</p> <p>  達古湖及情人灘,接近冰川索道站,海拔已經在3700米以上了,是我們登頂前停留的最后一個景點。高海拔下不太敢大范圍移動,只能抓緊時間匆匆“打卡”。然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夢幻仙境般的迷離山林和謐湖魅影,卻讓人久久不忍離去。</p><p> 難怪叫“情人灘”,這么幽靜的所在,估計情人們到這里是邁不動腳了。我們這些老夫老妻么,“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p> <p>不敢遠游的達古湖彼岸</p> <p>小船悠悠情人灘</p> <p>  登臨達古冰川的索道,據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索道。由海拔3800余米的索道站上行到4860米的冰川觀景臺,花了約半個小時。云霧迷蒙,索道的轎廂鉆入云層就什么也看不見了。</p> <p>鉆進云層的纜車</p> <p>登頂步道</p> <p>  山頂剛下過大雪,漫天潔白。“漫天”,當然夸張了,其實幾十米外就什么都看不清了。氣溫極低,大約零下15度。覆蓋著白雪的棧道上結著冰,我們小心翼翼地向中心的觀景平臺走去。</p><p> 平臺圓形,四外望去,雖然看不見什么,但隱隱能感受到冰川浩瀚的氣勢。平臺邊上有幾條棧道沿著山脊向下隱去,告訴我們,山頂四周有著寬廣的觀景去處。可惜,人們只是聚集在平臺上擺POSE留影,很少走動。</p><p> “高反”的恐懼時刻懸在頭上,加上氣溫實在低,我們抖抖索索地在平臺上拍了幾張照片了事,遂倉皇下山。</p> <p>登山纜車的上索道站</p> <p>海拔4860米的山頂平臺</p> <p>  這一圈緊趕慢趕下來,也花了近5個小時,快下午3點了。下一個目的地丹巴甲居藏寨,路長道險,只能選擇經馬爾康停宿金川。250公里,5個小時的車程。</p><p> 過了馬爾康之后,天就漸漸黑了。隨后是將近兩個小時完全陌生的夜路。天黑路窄就不說了,還急彎多、塌方多,不啻又是一場夜行車技大考。還好沒下雨,否則……</p><p> 當遠遠看到金川縣城連片的燈光時,大家的心終于放回去了。</p> <p>路途彩嶺</p> <p>美景處處</p> <p>  金川到丹巴90多公里,行車約兩個小時,中午時分到達。午飯后,先游覽中路藏寨。</p><p> 丹巴的甲居藏寨名聞天下,如雷貫耳。但中路藏寨似乎有點名不見經傳。其實,若論所處地形的奇峻,碉樓建筑的奇特,整體布局的唯美,尤其一抹夕陽下的視覺震撼,中路藏寨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寨子,沒有之一。</p> <p>中路藏寨的名氣不大,古碉群的名氣卻不小</p> <p>村寨秋色</p> <p>游走寨中,到處是景</p> <p>  “中路”在藏語中是“人和神向往的地方”的意思。站在觀景臺望去,整個寨子背靠日巴龍山,面朝墨爾多山,紅白相間的藏族民居和高聳的碉樓高低起伏地散落在寬闊山間的層層秋林中,錯落相間、色彩絢麗。</p><p> 繽紛的美色中,漫步寨子實在是一種視覺和心理的享受。難怪中路被譽為“閨中的攝影天堂,中國的最美村落”。</p> <p>陽光逆襲</p> <p>山谷風情</p> <p>夕陽殘照</p> <p>古碉星芒——來自太陽的時空穿越</p> <p>就是幾棵樹也令人陶醉</p> <p>  寨子里的藏民尤其熱情好客。我們只要稍作停留或詢問,他們便邀你進屋、登樓,隨便觀賞。我們興致勃勃地玩到太陽下山才摸黑趕往甲居藏寨預定的民居卡帕瑪莊園。</p> <p>藏民屋頂上觀望村寨與花</p> <p>山川之風</p> <p>外婆級的太太們似乎患上了“無齡感”</p> <p>  我們入住的卡帕瑪莊園幾乎是甲居藏寨的最高處了,海拔2650米。這高度跟我們經歷過的高海拔相比雖然不算什么,但相對于2000余米海拔的丹巴縣城,可是“高處不勝寒”啊。</p><p> 雖然晚上很冷,但卡帕瑪莊園早起的感覺不錯。一池碧水似鏡,幾棟木屋如歌。滿山秋色、漫天云稠。一派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意境。確實美!</p> <p>卡帕瑪莊園之晨</p> <p>  “甲居”是藏語“百戶人家”之意,表明寨子很大。甲居的藏寨又是一種與中路截然不同的風格。整個山寨面臨大金川(丹巴以下稱為大渡河),無數紅白相間的藏族民居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分布在近千米海拔落差的漫山彩林中,優雅、純靜、神秘,似一幅田園牧歌式的藝術畫卷。</p><p> 走進民居,呈現在眼前的是大氣的庭院、華麗的廊柱和精美的雕檐。美得一塌糊涂。甲居藏寨,無可爭議地雄踞“中國最美六大鄉村古鎮”之首。</p> <p>甲居其實比中路低調——民居隨處散落</p> <p>奔騰的大金川在甲居的腳下像一條溫順的小溪</p> <p>走近民居,低調奢華</p> <p>走進民居,精美大氣</p> <p>  因忌憚于“高反”,海拔3500余米的墨石公園原本不在我們的計劃行程中。然而,經歷了前面一系列的高原考驗,趁著天氣晴朗,抱著走過路過不錯過的心態,我們還是停車走進了G248國道邊上的墨石公園。</p> <p>邂逅雅拉雪山</p> <p>途徑八美草原</p> <p>“中國熊貓大道”沿線,抬頭就是美景</p> <p>  墨石公園坐落中國最美景觀大道G318國道和“中國熊貓大道”的核心區,被稱為“世界地質奇觀”,擁有眾多奇異景色。</p><p> 寬廣的草甸、起伏的山巒、魔幻的墨石和迷人的藏寨相映成趣,將墨石公園構為一幅絕妙的高原風情畫。</p><p> 墨石公園實在迷人,都說趁著天色向晚,等拍暮色吧。大家于是埋頭行攝海拔3500多米的高空石林。這一圈兜下來,少說也有4、5公里,累得夠嗆,但真的盡興。</p> <p>海拔3500余米的長長棧道</p> <p>外星般的異域奇觀</p> <p>不忍離去</p> <p>在海拔3500多米的高空徒步4、5公里,三位外公級的男士依然興奮不已</p> <p>  離開墨石公園已不早了。幸而路況不錯,借著暮色,我們還拍到了貢嘎雪山的倩影。</p><p> 開著開著,天越來越黑,海拔越來越高,待拐到海拔4200余米的G318國道上時,天已漆黑。外面下起了凍雨,落下直接成冰。前擋玻璃還好說,車內開著暖氣勉強化解,后視鏡就慘了,兩片一抹黑。</p><p> 要命的偏偏還遇上了“世紀級”的大堵車。那個苦啊,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天黑、路彎、坡陡、車堵,短短2.9公里路程,竟然挪了兩個小時!還好,車多熱鬧,倒也沒什么可怕的。</p><p> 到得康定預定的酒店,真有點“苦海余生”的感概……</p> <p>貢嘎倩影</p> <p>風采迷人</p> <p>  木格措是我們川西環游的最后一個景區,官稱是“康定情歌木格措風景區”。聽著挺浪漫的,然而,“木格措”的藏語意卻是“野人海”,似乎離浪漫相去甚遠。</p><p> 木格措景區從海拔3200米到3780米。與我們一路走過的畢棚溝、達古冰川一樣,從景區入口坐景區觀光車上山,十多公里,一路景點無數,直到最高處的木格措。時間有限,我們只游覽了木格措和七色海。</p> <p>木格措晨光熹微</p> <p>  木格措景區最迷人的是那夢幻似的云靄,滿山遍野的霧凇,無處不在的彩林和童話般的湖畔倒影。</p><p> 海拔3780米的木格措,大霧彌漫。時隱時現的陽光透過濃霧,灑向湖面、水岸、叢林、沙灘,色彩繽紛、光影斑駁,猶如閬苑仙境,亦夢亦幻。</p> <p>陽光半照,美艷絕倫</p> <p>湖畔迷霧</p> <p>木格措船碼頭遠觀</p> <p>  海拔3260米的七色海,湖面平順如鏡,被四周的群峰簇擁著,水面倒影與湖邊的彩林及漫山的霧凇相映成趣。這神奇的世外桃源,像一個美艷的童話世界,令人不勝贊嘆。</p> <p>七色海看似貌不驚人</p> <p>這倒影絕對驚艷四座</p> <p>這顏色,真有點像打翻了的調色盤</p> <p>重彩濃墨的抽象畫</p> <p>童話世界,冰雪奇觀</p> <p>  游罷七色海,美若天堂的木格措和浪漫的康定情歌為我們的川西之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p> <p>康定情歌風景區—木格措大門</p> <p>  回顧這9天8夜的日與月、3000里路的塵與土,我們驅車輪以探索山山水水,持鏡頭以發現綺麗風情。一路走來,太多艱險、困苦、勞累。但在大美川西的行攝中,我們享受著友誼、親情,收獲著快樂、美景。</p><p> 再見,神秘阿壩!再見,美艷甘孜!&nbsp;</p><p> I expect we will meet again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慈溪市| 元阳县| 绥中县| 蓬溪县| 伊宁县| 张掖市| 石狮市| 游戏| 临高县| 铁岭市| 河源市| 太原市| 湖南省| 凤翔县| 定陶县| 永胜县| 布尔津县| 黑山县| 唐河县| 青川县| 大英县| 临武县| 芒康县| 禄劝| 偏关县| 锦州市| 同江市| 固镇县| 高青县| 阳新县| 大冶市| 兴化市| 宁乡县| 胶南市| 诸城市| 杭锦后旗| 射阳县| 桦川县| 玛曲县| 隆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