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里,是我們這次"玖久幸福快車"專列的最后一站。一百零八塔,位于寧夏青銅峽市,它是寧夏的一座小城,位于黃河由西向北奔流的大拐彎處。據介紹,始建于西夏時期的喇嘛式實心塔群,是我國現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齊的喇嘛塔群之一,總面積6980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3年,一百零八塔被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百零八塔,塔群隨山勢鑿石分階而建,共分十二階梯式平臺,由下而上逐層增高,依山勢自上而下,形成總體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總計一百零八座。這是世上稀有的大型塔陣,以其獨特的建筑格局,神秘的西夏歷史和深遠的佛教文化聞名遐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古建筑就好像一座無言的豐碑,向我們述說著曾經發生過的歷史史詩!如果你仔細欣賞,會發現古建筑散發一種獨特的美!真切地用心去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爬到108塔最高處,西夏塔對面是黃河的大壩。最上面的一塔有5米多,其余2.5一3米。塔身有四種,覆缽式,葫蘆式,圓筒式,折腹式。塔座是八角束腰式和十字折角式,塔剎是一致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據說,初建時外表還有層薄泥塑,現己不存。塔是實心的,但考古人員在做修復時發現了佛教絹畫和經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百零八塔,聞名中外,除了它自帶神秘的西夏歷史吸引無數游人之外,它的建筑格局、蘊含的幽深的佛教文化,也是引得眾人來此朝拜的重要原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古人的智慧真是讓人驚嘆,整個塔群只有最頂端的一座塔較大,其他的塔均是依著山勢分階建造,從第一層往下,每層的塔都逐層按比例縮小,不同層級的塔身又是不同的外形,可謂是獨具匠心,蔚為大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說起108,在歷史名著中常出現,如施耐庵《水滸傳》中108好漢,《紅樓夢》共一百零八回。在佛教中,108代表著圓滿之意,所以佛教的法器、法事、建筑,甚至是念珠,都喜用108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34, 34, 34);"> </b><b style="font-size: 20px;">這座塔群是佛教的紀念塔,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為了去掉人生眾多的煩惱,善男信女要戴108顆貫珠,念108遍經。據說,只要上了塔,圍繞塔轉三圈,遍可消除煩惱,帶來吉祥和好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站在佛塔群的最高處,居高臨下,面對著的黃河,很美,可以感覺的到,在很遠的過去,這里經居住著一個野性、強大的民族——黨項。可惜時光流轉,現在這剩下這塔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廣場旁,還塑有笑口常開的彌勒佛,還有八大金剛站在兩旁,金燦燦的發亮,看得出來這是近幾年,才新雕塑的,望著這樣的組合,確實有點新穎,感覺有點滑稽怪怪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從銀川沿黃河往上游去中衛,除了108塔景區,這一路便是黃河上游風光,青銅峽市的黃河樓、青銅峽水電站,這一段黃河水質好得多,沒有下游那么渾濁不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又來到景區的黃河碼頭,從這里可直接乘坐游艇,游覽青銅峽黃河大峽谷。這是黃河上游最后一道峽谷,傳說大禹治水來到這里,劈山成峽,黃河水一瀉千里,此刻夕陽西下,晚霞與河水互映在峭壁上,呈現出一片青銅色,青銅峽由此而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國家4A級景區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景區內有青銅峽攔河大壩、寧夏水利博覽館、一百零八塔、大禹文化園、十里長峽、鳥島、牛首山西寺、中華黃河壇等眾多景點,都座落在黃河兩岸,集中展現了黃河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以及塞上江南風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據說,乘游船行駛在滾滾的黃河上,朵朵浪花從身邊飛過,進入峽谷,一路都有賞心悅目的美景,一幅幅動人心弦的畫卷。河道側不遠處,水鳥戲著蘆葦,快艇飛馳而過。因時間不夠,我們就沒去乘坐游艇游黃河大峽谷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據介紹,青銅峽大峽谷,是由賀蘭山余脈、牛首山相夾而形成,全長8.6公里,谷寬600一800米,谷深200米,最窄處僅90米,素有“塞上三峽”、“黃河小三峽”之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里有古今水工的倩影、有鳥島與觀音安坐的祥瑞、有天書懸壁、牛首鐘聲的景韻、有濱河依山坳的“世外桃源”。觀音臺、三道溝、睡佛山、青銅峽石刻,兩岸山石“土色如金”,峽谷在藍天碧水中互相映襯,獨具特色,與南方的峽谷截然不同,植被很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黃河水,流經九曲匯青銅,峭壁凝暉夕照紅。十里長峽山水相依,兩岸懸崖峭壁,奇景紛呈。每一個景點都是一部厚重的歷史,每一個景觀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銅峽。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黃河上游建立最早的工程之一,它的建成,結束了寧夏兩千多年來無壩引水的歷史。充分利用黃河水資源,實施自流灌溉,極大地推動了寧夏的經濟全面發展,成就了</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天下黃河富寧夏、塞上江南寧夏川”</b><b style="font-size: 20px;">的美譽!</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莫力|
天台县|
平阳县|
龙陵县|
翼城县|
安岳县|
清徐县|
宿迁市|
南昌市|
乌拉特后旗|
贺兰县|
阳原县|
商南县|
甘泉县|
茶陵县|
商洛市|
云龙县|
类乌齐县|
朔州市|
交城县|
同德县|
武威市|
呈贡县|
舒兰市|
高安市|
瑞金市|
白山市|
环江|
聂荣县|
枣阳市|
瑞安市|
台东县|
察隅县|
兴化市|
达孜县|
桂东县|
丹东市|
宜州市|
迁西县|
永州市|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