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小雪了秋漸行漸遠,南下冷空氣裹挾著寒風驟雨想把江南的秋帶走,而江南偏偏對秋深深的眷戀與不舍硬生生地賴在暮秋向人們展示著最后那么一點秋色而不愿與秋天告別。</p><p>我們一行跟著周總就是為了賞今年最后一抹秋色到被稱之為徽州的江南。疫情妨礙了我們出行的腳步,那就“窩邊草吃吃”吧,這是我今年第四次到踏進徽州。</p><p><br></p><p><br></p> <p>皖南歙縣深渡鎮陽產村位于群山里之中路難行,我們的車開到山腳下由當地司機分兩輛車駁我們上山,那司機車開的生猛,整個團隊沒幾個不暈車的,我是暈的連眼睛都睜不開,只要一睜眼眼前的一切天旋地轉。??</p><p>陽產村依山而建,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們就地取材,采周邊青石鋪路,取紅壤碎石木材筑巢而居,一切因地制宜幾百年下來形成了錯落有致質樸壯觀的土樓群。土樓完全沒有傳統徽派建筑的粉墻黛瓦,沒有高聳的馬頭墻,沒有精美的木雕磚雕,兩三百年前建的房子比比皆是。奇了怪了皖南雨水多空氣潮濕這種紅壤石子房咋就能經歷幾百年呢?!</p> <p><br></p><p>我們的地導鄭大姐七十多歲,走山道如履平地。村里的導游是村民按戶排隊輪流擔任。</p> <p>這民宿老板說他們家的平臺是陽產村拍攝土樓與曬秋的最佳地兒,看??你說呢,呵呵呵!曬秋匾里的塑料“辣椒”是鮮艷可好不真實哦,我倒是喜歡匾里沒有塑料制品沒有紅紅綠綠只有秋果的那種。</p><p>老太太是老板的娘,看到這么多人笑的可燦爛了。</p> <p><br></p><p>皖南山居,這家不大的民宿是外地人在此經營的,外墻保留原來的樣子,內部裝修則有翻天的變化,看官看片子就能感覺到了吧!年輕的老板說現在沒有接散客,一般是幾位好友在此住上三日五日的,散散心放松放松,看樣子房間不多費用不低哦。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愿這位年輕人一切順遂。</p> <p><br></p><p>看見下圖右下角的房子呈T型的嗎?導游鄭大姐說因為缺了的一角地基是別人家的,沒法子蓋成中規中矩的長方形只能就著地基砌成了T字形,還看到一房子的一邊呈三角形的可能也是地基的原因??</p> <p><br></p><p><br></p><p>鳥和魚攝??</p> <p>休寧萬安古鎮始建于三國時期臨橫江,發達的水路北上可至安慶東連新安江奔浙江而去連通著徽州與浙江,自古這里商賈云集熱鬧非凡,是徽州與浙江物資交易的集散地,可想而知那時候的風光與繁華,明清是萬安古鎮的鼎盛時期。</p><p>隨著現在經濟的發展運輸方式變了,人們更愿意選擇快捷方便的公路運輸放棄了水路運輸,萬安古鎮的許許多多碼頭已無用武之地棄之不用,碼頭臺階上長滿青苔小草,昔日的繁華沒了蹤影,留下的不僅是廢棄的碼頭還有冷清與寂寞老人與狗。跟當地人交談中得知,哪怕是三十年前這里也不像現在這般冷清,現在古鎮的年輕人要么外出工作學習要么居住到生活條件更好點的新區。</p> <p>鳥和魚攝??</p> <p>陶行知先生的外婆是萬安人,陶先生的啟蒙教育就是在萬安,現在的萬安人在皂莢巷內設陶先生啟蒙館,陶行知的老師姓吳,啟蒙館正是吳家的宅邸。而今不要說參觀啟蒙館就是來萬安古鎮的人都寥寥無幾屈指可數。</p> <p>這間理發店看上去有年頭了,年長的理發師,年長的顧客,年長的老鄰居,三個老男人其樂融融交談甚歡。小店不大,店里的東西擺設看上去亂七八糟雜亂無章,卻是鎮上難得一見交流場所。</p><p>理發師幾十年的老手藝忒熟練,有條不紊的忙碌著,可能他不會城里人的新式發型,但刮個胡子啥的剃個短發啥的手到擒拿,城市里理發店的年輕理發師好多不會用刮胡刀刮胡子哎。小店門口停著收廢品的三輪車,應該是躺著等刮胡子老頭的,他或許就是古鎮的街坊,閑下來到小店刮個胡子順帶休息聊天。坐在一邊的看客或許是寂寞難耐的鄰居沒地兒去,溜達到這兒聊聊天解解悶。</p><p><br></p> <p><br></p><p><br></p><p>休寧木梨硔村,網紅地兒,地處山脊,三面懸空,說是“黃山最美的高山村落”,其云海景觀是一大特色。為了給攝影者提供方便特地在最佳拍攝點弄了個平臺。</p><p>平臺有木梨硔簡介,有意思的是上面有拍攝指導并標注了光圈和iso的數值,看來到這里拍攝的攝影愛好者有不少如我一般的菜鳥哦??</p><p>夜里滴滴答答的雨聲沒有停息,一早起床發現云海海了去了,大家登上平臺,除了看見近處的一點點樹竹子外啥啥都看不見,大有:云深不知處,哪識木梨硔。等啊等啊沒有等到云開沒有等到雨后初晴,回吧!</p><p>回去的路上光顧著拍照與大部隊走散了,打開導航看離我們住的民宿相距不到100米,可就是看不見只得求助當地老鄉。</p> <p>鳥和魚攝??</p> <p>出發前周總一再關照大家不要帶拉桿箱,說車只能開至半山腰然后得徒步上山到木梨硔。果然山路難行特別是下雨天,幸好有挑夫,10元/包,請挑夫代勞嘍,上山下山我就晃著兩條胳膊,盡管如此上山時還累的氣喘吁吁兩條胳膊都覺得嫌重嫌多。</p> <p><br></p><p><br></p><p>婺源建縣的1000多年一直隸屬于徽州,只是近幾十年歸了江西,其文化民風民俗飲食特別是建筑還保留著徽派風格,粉墻黛瓦高高的馬頭墻隨處可見。</p> <p><br></p><p>婺源菊徑村,2019年春天曾經來過,一年多過去怎么著現在登上高處拍照要收費了?!挺會創收的,都是攝影人惹的禍,誰讓端著相機的人到處得瑟呢。</p><p>等了差不多兩小時天是等黑了,不過沒有等到煙花表演,沒有等到”車軌”專用車,自己還沒帶三腳架那就將就著拍嘍,拍了兩輛車的車軌其中一輛開著開著還停在了路邊,呵呵呵!挺好的,想跟別人一樣都不可能。</p><p>后來知道這里整治過了,不僅登高拍攝要收費,煙花表演車軌專用車還要另外付錢滴,村民就在固定地點放煙火,開專用車(照明燈是紅色的)。看看人家煙花車軌專用車都是設計好了的只等銀子入賬一切按部就班走起。想想也是沒有經濟效益誰陪你們這些個吃飽了撐的攝影人玩啊!</p><p>我說嘛人家拍的車軌拍出來是紅色的我的咋不是紅色的呢,當然我不想后期把車軌做成紅色的。</p><p><br></p> <p><br></p><p>婺源石城網紅拍攝地,地處山凹里四周環山,拍個晨霧啥的絕佳處,很多攝影雜志視頻上都有展現特別是晚秋季。待到我們去的時候因為連連下雨沒有晨霧沒有晨曦,就這樣還有不少人端著相機登高拍攝。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沒有霧就人造唄,一團一團的煙騰空而起。呵呵呵!</p> <p><br></p><p>婺源察關村始建于唐,說愛釣魚的始祖,將魚竿插在溪邊,第二天長出了枝葉,“插竿”后來慢慢演變成了”察關”。</p><p>察關村水口祭酒橋,因“無欄”與“無男”音近故村里人婚嫁從不走這座橋,近年來很多很多的攝影人來此打卡,我看過的片子有牧翁騎在牛背上過橋的趟河的,有牽著牛扛著犁過橋的,還有給牛洗澡的等等,當然所有這些表演是得付銀子的。</p><p>我還是喜歡牧翁牽著牛扛著犁的那個狀態。</p> <p>常說眼見為實,但有時候看到的不一定完全真實,上一張圖?是我在橋上面拍的,畫面上牧翁在潑水好像給牛洗澡,下圖??才是真相牧翁是在潑水但沒有潑向牛根本就沒有給牛洗澡這一說,想想也是這么冷的天哪有在河里給牛洗澡啊!所以啊有圖有真相很難說,得看所處的位置和角度得全方位的看。</p> <p>我們大家都在橋上拍千篇一律的時候關關走下了橋,她的拍攝角度獨樹一幟不同尋常,這張片子全隊只有她有。</p><p>關關攝??</p> <p><br></p><p><br></p><p>出門這幾天雨一直下,沒有看見太陽沒有陽光,沒有拍攝到光影交錯的片子,實際上也無所謂,遇見的就是最好的,拍一些別人所沒有的挺好,沒有遺憾。或者說因為這一次的“沒有”留下了下一次的期待與盼望,為下一次的“有”留下了期盼與空間。</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用相機記錄走過的山山水水,用相機收藏旅行中的趣聞趣事。路還很長,繼續前行繼續記錄繼續收藏。???</span></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襄城县|
扶沟县|
永吉县|
昌图县|
桐乡市|
平邑县|
西和县|
大安市|
耒阳市|
长寿区|
望谟县|
凯里市|
贵州省|
布拖县|
雅安市|
青川县|
利川市|
安陆市|
合肥市|
淮安市|
阿荣旗|
图木舒克市|
丰都县|
恩施市|
商都县|
简阳市|
文登市|
文安县|
林芝县|
安陆市|
时尚|
安岳县|
常山县|
江华|
兴安县|
仪征市|
精河县|
湘潭县|
米泉市|
南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