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紅河大地——生物多樣性的永恒家園</p><p> 圖/文 楊保綱</p> <p> 一條古老、神奇、美麗的河流賦予了這片土地最貼切響亮的稱謂——紅河。紅河流經的區域在地質上被稱為“紅河斷裂帶”,北起青藏高原,穿越云南及越南北部伸入南海,是東南亞一條顯著的地質地貌分界線。“紅河斷裂帶”是特提斯構造演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歐亞板塊與印澳板塊的分界線,也是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分界線。紅河以東為滇中高原,地勢相對平緩,紅河以西屬于橫斷山脈哀牢山南段,河谷深切地勢起伏較大。因其錯綜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及地質條件,加之優越的濕熱氣候條件,孕育了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全州有林地面積211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64.07%,天然林面積122.64公頃,森林覆蓋率57.32%。</p> <p>(紅河,是一條古老、神奇、美麗的生物地理分界線標志。)</p> <p> 一、紅河生物多樣性獨具特色</p><p> (一)分布有完整的熱帶山地植被垂直帶譜。最高金平西隆山海拔3074米,最低紅河與南溪河交匯處海拔76米。分布著我國最完整的熱帶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帶譜,共有9個植被亞型,47個群系。由熱帶、亞熱帶、溫帶以及它們之間的過渡類型構成,因而也成為我國植被類型最為豐富、復雜、多樣的地區之一。</p><p> 從低海拔河谷到高海拔山頂,依次分布有濕潤雨林、季節雨林、山地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山頂矮林,以及灌叢等植被類型。從河谷走到山頂,相當于從海南到長白山的全部植被類型。</p><p> 熱帶雨林是世界上植物多樣性最富集的,紅河州80%以上的植物種類分布在熱帶雨林中。特別是濕潤雨林,是云南乃至中國濕熱性最強的雨林類型,與東南亞赤道地區的典型雨林相似,以龍腦香科植物為代表,被認為是典型雨林向北緯分布的極限,是我國大陸唯一分布的。</p><p> 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在紅河南部海拔2000米以上廣泛分布,是我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植被類型,也是我國罕有的濕性常綠闊葉林,樹干、枝干均被厚厚的苔蘚覆蓋。海拔2700米以上是苔蘚矮林,樹干扭曲、奇形怪狀。河谷地段發育著干熱河谷植被與河灘灌叢,這些植被類型極具特色,有著和非洲“薩瓦納”大草原性質一樣的干熱河谷稀樹草叢景觀。</p> <p>(紅河干熱河谷稀樹草叢,與非洲“薩瓦納”大草原一樣性質的自然景觀。)</p> <p>(望天樹,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熱帶雨林的標志樹種。樹高可達80米以上,身材頎長,有“美男子”之稱,在雨林中如鶴立雞群,雄偉壯觀。)</p> <p> (二)擁有極高的生物多樣性。據科學考察,紅河州約有高等植物7500種,約占全國高等植物3.2萬種的23.4%,約占云南1.7萬種的44.1%。其中,種子植物5667種,約占云南省1.4萬種的40.5%,是中國種子植物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云南生物多樣性居全國之冠,紅河州植物多樣性居全省之冠,是我國植物種類分布最多的州市。</p><p> 動物也十分豐富,有陸棲脊椎野生動物690種,兩棲爬行類127種,鳥類45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02種(一級21種,二級81種)。以國內罕見的印支虎、黑冠長臂猿、白頰長臂猿、蜂猴、倭蜂猴、巨蜥、綠孔雀、灰孔雀為代表。靈長類和兩棲類是紅河的一大特色。特有種類豐富,近年的科學考察研究還不斷有新種發表。動物種類略低于西雙版納,列我省第二。紅河、珠江兩大水系及李仙江、藤條江、南溪河等支流密布,異龍湖、大屯海、長橋海、三角海等高原湖泊星羅棋布滋潤著紅河大地,形成豐富的自然濕地資源,成為眾多水鳥與兩棲動物的棲息地。</p> <p>(倭蜂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我國僅分布于滇東南熱帶雨林中。)</p> <p>(巨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棲息在熱帶森林河流中。)</p> <p> (棲息在長橋海濕地中的水鳥。)</p> <p> (三)珍、瀕、古、特植物極其豐富。紅河共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82種(一級25種,二級57種),列入國際保護附錄40余種,居全國首位。特別是一級保護植物更是遙遙領先,其他地區一級保護植物都在個位數以下。植物特有現象十分顯著,滇東南特有226種,是我國三大物種特有中心之一。如:紅河蘇鐵、紅河木蓮、大圍山杓蘭、大圍山秋海棠、屏邊叉柱蘭、河口瑞香、蒙自合歡、綠春玉山竹等。</p><p> 這里經歷多次冰川變化,但因錯綜復雜的地形減緩了冰期對植被的影響,局部地區成為了植物避難所。這里還是我國著名的第三紀古老植物區系的避難所,保存了極為豐富的古老植物類群和許多古老孑遺植物。如: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多心皮、柔荑花序植物,單種寡屬種植物等。</p><p> 最引人注目的是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蘇鐵科植物,它是地球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也是世界最珍貴的一類重點保護孑遺植物,被稱為“植物界的大熊貓”,在紅河地區分布有14種,占世界22種的63.2%。紅河蘇鐵、長柄叉葉蘇鐵、多岐蘇鐵、綠春蘇鐵是紅河特有種,滇南蘇鐵、長葉蘇鐵和南盤江蘇鐵是云南特有種。這在中國是唯一,在世界也極為罕見。</p><p> 其次是豐富的蕨類,僅桫欏就有10種,占我國14種的71%。1972年尼克松訪華,贈送中國一棵北美紅杉,寓意美國的強大,周總理回贈一株中華桫欏,意味中國歷史悠久。這桫欏就采自紅河的大圍山。</p> <p>(紅河蘇鐵,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極危種。紅河大圍山特有種,分布極其狹窄,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猶如絕壁上釘下的楔子,最能體現和代表紅河“剛毅堅卓”的精神。)</p> <p> (四)極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這個特點解釋了為什么紅河的生物多樣性特別是植物多樣性會如此之豐富。</p><p> 紅河地處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向東南亞和華南的過渡帶上,正好處于從南到北的古熱帶生物區與泛北極生物區的交匯帶上,熱帶與溫帶兩大植被系統在此相溶交錯;又是日本生物亞區—中國亞區,中國—喜馬拉雅亞區的雙重過渡帶上,是東西植被成分的結合點;同時,紅河是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哀牢山南緣與云貴高原滇中高原的交匯處與結合部,著名的生物地理分界線“田中-楷永線”與紅河斷裂帶基本吻合,所以又是新特有類群和古特有孑遺類群的交匯過渡區。因而成為我國最為重要的多種區系交匯點,多種生物區系在這里交匯、聚集、過渡。</p><p> 氣候上主要受太平洋季風影響,北部灣暖濕氣流沿紅河河谷進入并覆蓋影響本區,特別紅河南部是云南省熱量最豐富,雨量最充沛的高溫潮濕多雨地區,水熱條件十分優越,年降雨量1700—2200毫米,最高達3300毫米。河口縣新街鎮沿紅河河谷向北,氣候逐漸從濕熱過渡到干熱,因而在此空間又分布有濕熱和干熱兩套植被系統。</p><p> 由于地質變化與風化不同,在同一區域并存著發育演替背景不同的兩套植被系統—石灰巖植被和土壤植被。</p><p> 熱帶與溫帶,濕熱和干熱,石灰巖與土壤幾套發育演替條件截然不同的生態系統在此并存交溶,反映出本區極其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加之區系成分極為復雜,形成了紅河地區植被類型極其多樣,物種多樣性、特有性極高的現象。</p><p> 最近,《美國植物學報》發表一項研究成果:再次證實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在200萬年前是沿著古紅河入海的,并首次提出雅魯藏布江也是沿古紅河入海的,因河流襲奪演變成現在的走向。這為紅河流域生物多樣性極高的原因又提供一個佐證。</p><p> 二、紅河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意義重大</p><p> (一)科學研究與保護價值。紅河植物區系以馬來西亞區系為主(以龍腦香科、肉豆蔻科、桑科為標志),屬于我國植物區系中的北部灣植物地區,包括滇緬泰地區、北部灣地區、滇黔桂石灰巖山地區滇東南石灰巖亞地區、云南高原地區、古熱帶植物區。東亞植物區系中除中亞外14個類型亞型均有。在世界12個生物多樣性中心、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中,紅河是東亞(包括中國和印支半島)的關鍵地區,分布有許多具有中國和世界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類群。</p><p> 紅河南部是我國生態系統類型最多樣,野生動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區域。這里是第三代古熱帶植物區系的避難所,聚集了動植物的孑遺古老、珍稀瀕危、特有多樣于一身。是我國古特有植物中心之一,是我國乃至世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乃至世界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的關鍵地區之一,是滇黔桂喀斯特與越南北部熱帶亞熱帶垂直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和代表,是中國重要模式標本產地。也是我國蘇鐵科、龍腦香科最豐富最集中的區域,桫欏科、紅豆杉科、木蘭科、蘭科等植物極其豐富多樣,這些物種都是國際上有重大影響,有重要科學研究和保護價值的中國特有種,是我國重要的野生生物物種基因庫,因此具有極高的不可替代的科學研究和保護價值。</p><p> 由于紅河在世界植物區系研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特殊價值與地位,榮獲了多項桂冠和贊譽:“動植物王國的基因庫”、“動植物王國的王冠”、“古老孑遺植物的家園”,“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是名符其實的“植物王國”、“世界花園”和“植物多樣性中心”。</p> <p>(熱帶雨林中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p> <p> (二)生態戰略安全價值。紅河在國家生態戰略“兩屏三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中,參與維護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紅河流域的生態安全任務,是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紅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群是國務院對長江流域生態安全監測評估的保護區之一。是中國、越南、老撾三國交界綠色大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提供生態安全保障,對開展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合作,增強我國在國際多樣性保護中的話語權,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重要意義。</p><p> 三、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p><p> (一)建設最全面完備的保護地體系。紅河州建有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等自然保護地36處,總面積30.6萬公頃,自然濕地面積2.28萬公頃。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前共有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自然保護區10個,面積18.37萬公頃,是我國自然保護區體系建設最完備,自然保護區數量最多的州市。優化整合后保留有三個國家級、二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8.88萬公頃。這些保護地匯集了紅河最精華的天然森林資源,保存了最神秘、最獨特、最美麗的自然生態景觀,保護了紅河境內85%以上的野生動植物種群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p> <p>(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分布在紅河自然保護區群中,是我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植被類型。)</p> <p>(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樹干、枝干,乃至地表被厚厚的苔蘚覆蓋。)</p> <p> (二)全力推進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云南建成“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總要求,按照云南省委“打造全國最美麗省份”的部署,紅河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出“綠色是紅河最靚麗的底色”,號召“為打造全國最美麗省份增添紅河光彩”,要求“建設秀美山川美麗紅河”。紅河林草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抱定“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理想信念,真抓實干。“十三五”以來,累計籌資108.83億元,完成營造林綠化29.9萬公頃,實施“城市兩園建設”工程,建成15個城市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實施“城市通道面山綠化三年行動計劃”等生態建設與修復工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7.32%,較“十二五”末增加了10個百分點。</p> <p>(長橋海濕地。紅河人的心海,自然、寧靜,也是眾多水鳥的棲息地。)</p> <p> (三)以生態產品打造宜居環境服務于民。森林是制氧固碳的天然工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通過大氣循環改善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紅河州成為全國首個覆蓋全州13個縣市的“中國天然氧吧城市”,屏邊縣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哈尼梯田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州有120個行政村被授予“國家森林鄉村”稱號。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空氣更清新了,環境更美了,紅河人民在生態保護建設中體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p> <p>(濃密的森林資源,高濃度的負氧離子,純潔清新的空氣形成最難得、最舒適、最高質的人居環境,是生態旅游與休閑康養發展最具競爭力的硬實力。)</p> <p>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縱深推進,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觀逐漸深入人心。明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將在昆明召開,紅河大地必將引起國際國內更大的關注與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也將會得到更長足快速的發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漳州市|
驻马店市|
包头市|
两当县|
麟游县|
玉龙|
沽源县|
平阴县|
孟连|
罗山县|
巨鹿县|
奉节县|
伊金霍洛旗|
上饶市|
柘荣县|
长武县|
广安市|
吉水县|
永昌县|
鄂托克旗|
永康市|
龙山县|
广西|
图们市|
清镇市|
红桥区|
肇东市|
治县。|
赤水市|
临桂县|
凤冈县|
凯里市|
日喀则市|
丹阳市|
濉溪县|
孟州市|
宁陵县|
汕尾市|
阳朔县|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