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是2020年12月4日,晴朗,來蘇州學習的第五天。</p> <p> 早上,給我們做講座的是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正高級教師丁杰,報告題目是《從經驗到證據——蘇州教研轉型的思考和探索》。</p><p> 丁杰院長說:“教研轉型,是新時代基礎教育內涵發展的需要,勢在必行。”丁院長結合蘇州教研實踐,從為何轉型、如何轉型和轉型效果三個方面進行講解。報告深入淺出,結合時代背景、教育背景闡述了轉型的必要性。</p><p> 現在的蘇州教研蘇州正從從經驗教研轉向基于全面質量的實證性教研、從個體教研轉向基于調查研究的數據式教研、從學科教研轉向基于課程統整的全要素教研、從嵌入教研轉向基于質量監測的一體化教研、從傳統教研轉向基于“互聯網+”的大數據教研,在促進教研內涵發展的同時,助推蘇州教育的內涵式發展。</p> <p> 對于如何轉型,丁院長闡述了“1234567”方法,即突出一條主線(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實行兩級管理、打造三支隊伍……深化六項改革、建設七大中心。</p><p> 丁院長要求做教研老師的教育理念也要轉型,要從分數指向到素質取向,從學科指導到課程育人,從經驗之源到科學之法。</p> <p> 講到分數和素質的關系,丁院長語重心長的說:“沒有分數過不了今天,只有分數到不了明天!”</p> <p> 下午的講座是蘇州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李利教授做的《互聯網+時代的教育創新》。</p> <p> 李教授一上來,就打破了傳統的培訓慣例,她一開始就要求我們拿出手機掃碼進入小程序“雨課堂”,參與互動,回答問題,通過幾次這樣的手機互動,讓我直觀明晰的認識到用手機上課的優勢:快捷、容易營造課堂氣氛、增進了同學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將手機充分用于學習,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p> <p> 很多老師對于這種教學方式存在疑問:如果課堂都讓學生拿手機回答問題了,那么知識如何講授?難道要學生自學成才?針對這個問題李教授詳細的做了問答,他是通過將課程內容提前錄制好把相關的教學資料、ppt和參考資料提前放在網站上,讓學生去提前預習,這樣就大大的壓縮了傳統的知識講授的時間,從而解決了討論占用時間太長沒有時間講授知識的矛盾。</p> <p> 當今時代,移動互聯網大行其道,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成為使用最為廣泛的移動網絡工具,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一工具為教學服務,利用這一平臺更加有效的傳遞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激發其學習興趣成為當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p><p> 聽了李教授的講座,深深的感覺我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從今以后我一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利用智能設備去傳授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它成為課堂教學的利器而非禍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大余县|
孟连|
措勤县|
普陀区|
如皋市|
永州市|
东乡县|
商水县|
柘城县|
湘阴县|
祁阳县|
太湖县|
资溪县|
黄浦区|
绥滨县|
通辽市|
新巴尔虎右旗|
大石桥市|
昌图县|
安国市|
精河县|
咸阳市|
苍溪县|
平江县|
交口县|
麦盖提县|
舟曲县|
自治县|
江津市|
苍山县|
南靖县|
五寨县|
靖边县|
陆川县|
文成县|
无极县|
泸定县|
溧阳市|
个旧市|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