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七日,與胡、康二位同事結伴,開始西安八日游。</p> <p> 西安,是我國著名古都,歷史上先后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一種說法:看近幾年的中國去廣東,看近幾十年的中國去上海,看近百年的中國去北京,看上下五千年的中國則去西安。以下對主要景點逐一記述。</p> <p> 陜西歷史博物館。</p><p> 位于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有三個展廳,七個單元,按歷史進程分:人猿揖別、鳳鳴岐山、東方帝國、大漢雄風、沖突融合、盛唐氣象、告別帝都。將自西周起,經秦、西漢、西晉等至隋、唐,歷經14代王朝的歷史進程——展開、展現了舊長安的輝煌與燦爛。</p> <p> 乾陵。</p><p> 自古流傳語:南方才子北方將,陜西黃土埋皇上。七十二位帝王,葬于悠悠八百里秦川。乾陵,以山為陵,依梁山而建,座北朝南,氣勢宏偉壯觀,堪稱唐代帝王陵墓代表作。在此合葬著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有語云:“兩帝一陵一世界,三山一景一美人”。</p> <p> 陵園分內城和外城,平面布局模仿唐長安城。地面建筑有門闕、述圣紀碑、無字碑、華表,以及司馬道兩旁的石人、石馬、石獸、石駝鳥等數十個 ,并有六十余尊石像。這六十余尊石像,是各國前來吊唁高宗的使者。令人婉惜的是,現今呈現在游客面前的石雕客使像,頭部全被盜墓者鑿去,人物雕像失去了頭顱,整個雕像便黯然失色,好在這六十多個無頭軀體,由于雕技高超,從軀干可看出各民族特征。</p><p> 置身乾陵,感受到的不僅是厚重的歷史,還有藝術靈感和中國文化傳統。</p> <p>武則天無字碑</p> <p> 法門寺。</p><p> 從乾陵趕到法門寺,已是下午,還沒下車,就看到高大恢弘的建筑。</p><p> 法門寺門前是山門廣場,空曠大氣,山門及兩側回廊與廣場簡潔圍合,體現了佛學的包容,中華傳統文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p><p> </p><p><br></p> <p> 法門寺院,因安置有釋加牟尼佛指骨舍利著名于世。寺院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帝年間,距今約1700年。寺名屢變,自唐代后,寺院定名為法門寺。寺中有高塔,初名“阿育王塔”,后改“真身寶塔”、“大圣真身寶塔”。</p> <p> 黃帝陵。</p><p> 距西安約200多公里,座落在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沿途是蜿蜒平坦的柏油路,兩側時有掩映在小村落間的窯洞閃過,與我之前腦海中的陜北圖像大相徑庭:黃土高坡、紅棗綴枝、金黃小米……</p> <p> 黃帝的腳印</p> <p> 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偉大的部落首領,是開創中華民族文明的祖先。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矢。妻教養蠶,史官倉頡創造文字,其臣大撓創干支歷法,樂官伶倫制作樂器。</p> <p> 壺口瀑布。</p><p> 位于山西省臨汾市吉縣的壺口鎮與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的壺口鄉交界處,兩省隔河相望。是中國第二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滔滔奔流至此,河槽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來,狹如壺口,故名。</p> <p> 黃河之水,匯集此處,猶如萬馬奔騰,形成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勢,順壺口而下,水霧繚繞,震天動地,蔚為壯觀。河槽兩側,水流形成階梯式小瀑布群,配上大型表演《黃河大合唱》,勾畫出一幅大河奔流的壯麗圖景。</p><p> 黃河瀑布景區,有一群牽驢人,靠一頭毛驢和幾套陜北風情服飾謀生。專供游客拍照,也成了壺口瀑布一道特別的風景線。</p> <p>延安棗園革命舊址。</p><p>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咱陜北有一個好延安。好延安里紅彤彤,住著朱德毛澤東……”,自小唱著紅歌長大,一首《想延安》,讓我對革命圣地充滿向往。</p><p> 導游小姐操著陜北口音的普通話介紹:棗園又名“延園”,原是陜北軍閥高雙成的莊園,土地革命時期沒收歸人民所有。中共中央來延安后,于1941年加以修建,1943年峻工,共修窯洞二十余孔,平瓦房八十余間,禮堂一座。1943年毛澤東、張聞天、劉少奇等先后遷居棗園。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劉少奇、張聞天、彭德懷等在此領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進行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p> <p> 兵馬俑。</p><p> 秦始皇陵,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驪山北麓,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園東側1500米,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建立在秦兵馬俑坑原址上的專題博物館。</p> <p> 有一號、二號、三號俑坑,共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真馬大小的兵馬俑8000個,一號坑最大,面積約14260平方米,坑內兵馬俑6000余個,戰車、步兵相間,戰袍武士俑,手執弓弩,兵俑神態自若,各具特色,隊伍整肅,裝備齊全。生動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帥大軍,橫掃六國,北卻匈奴,南平吳越,統一中國的偉業。</p><p> 李白有詩贊曰:</p><p> 秦王掃六合,</p><p> 虎視何雄哉!</p><p> 揮劍決浮云,</p><p> 諸侯盡西來。</p> <p> 華清池(華清宮)。</p><p> 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p><p> 自古周、秦、漢、隋、唐,這塊風水寶地,都是帝王的行宮別苑。此地因溫泉湯池著名,特別是唐玄宗與楊貴妃鐘情的游樂場所。</p><p> 歷史上,華清池發生了許多大事,在中國古代史上享有盛名。當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西逃,就住在五間廳。中國近代歷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里。蔣介石兩次到陜西,都以華清池為行轅。</p> <p> 遠眺驪山,酷似一匹青蒼駿馬,山上林木蔥郁,松柏長青,美如錦繡,所以又稱“繡嶺”。驪山的半山腰,修有一座亭子,是在蔣介石當年藏身的“虎斑石”處修建的“兵諫亭”。</p><p> 此時此景,不禁想起唐朝杜牧,路經華清池,抵達長安時的有感慨詩作:</p><p> 長安回望繡成堆,</p><p> 山頂千門次第開。</p><p> 一騎紅塵妃子笑,</p><p> 無人知是荔枝來。</p> <p> 大慈恩寺。</p><p> 位于西安市區南,是唐代長安城內最宏麗的皇家寺院。建于唐太宗時期,是太子李治為追念母親文德皇后而建,并由西行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擔任“首任主持”。</p><p> 為供奉從印度請回的經像和舍利,玄奘法師親自督造修建了大雁塔。寺院內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依次是大雄寶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其中,大雁塔內和玄奘三藏院分別供奉的佛舍利和玄奘法師的頂骨,是大慈恩寺的“鎮寺之寶”。寺院中軸線以東是塔園,共有舍利塔九座,供奉著自清代以來本寺九位高僧的舍利子。</p> <p> 回民街。</p><p> 位于西安著名美食文化街區的鐘鼓樓后,是西安風情代表之一。由北廣濟街、北院門、西羊市、大皮院、化覺巷、灑金橋等組成。</p><p> 時間緊,我們只逛了回坊風情街,在鼓樓邊上,長約500米,南北走向,青石鋪路,兩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飲、或器物,均由回民經營。有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岐山面、餃子宴、灌湯包等。</p><p> 導游推介,我們品嘗了“賈三灌湯包子”、“孫家老鋪肉夾饃”。灌湯包子主料選用牛、羊肉和肋條肉,用羊骨頭熬成的湯和調料湯打肉,蒸熟后“皮薄如紙、餡嫩含湯、調料香濃”,這時你才能真正發現包子的文化和文化的包子。</p><p> 味道:嘹咋咧!(陜西方言:好得很!)</p> <p> 背景音樂《西安城歌》歌詞:</p><p> 渭河的岸上有個咸陽樓,秦始皇站在樓上頭,文王建灃,武王建鎬,灃鎬二京在灃峪口。西隔壁住了個糟老頭,人們叫他漢高祖,東隔壁住了個唐明皇,風流千載千載風流。李白在我家的門口拴過馬,胡姬貌如花一醉能消萬古愁,杜甫娶了一個詩經的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東湖柳西鳳酒,蘇東坡在鳳翔做太守,臨潼山風火戲諸侯。東西府古道上走馬牛,長安城米太貴,白居易馬嵬坡前三叩首,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九九耕牛遍地走,年年灞柳綠滿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高碑店市|
贵定县|
金川县|
磴口县|
蒙山县|
海原县|
梅河口市|
东安县|
拉萨市|
东乡族自治县|
扶风县|
景谷|
图们市|
鹿邑县|
潜江市|
犍为县|
敖汉旗|
新巴尔虎右旗|
芦溪县|
定南县|
新乡市|
西峡县|
鹤峰县|
海门市|
阜平县|
温泉县|
灵台县|
开阳县|
广州市|
巩义市|
宝应县|
民丰县|
大竹县|
泰州市|
伊吾县|
原阳县|
泊头市|
荣昌县|
云霄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