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一桿秤——追憶父親生活點滴

郭迎東

<p>前不久,清理母親房間時,在床下翻出來了一件家中的老物件——桿秤。說是個老物件,應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記得一九七二、七三年我還在念初中,隨父母來到山東省濟南市黃河北岸的齊河縣修建黃河大橋時,父親收到奶奶去世的電報,回四川老家奔喪回來時,帶回了奶奶家中這件唯一的遺物,歷經了多少次搬家遷徙都沒有丟棄,一直保留至今。</p> <p>在中國的歷史上,桿秤也可算作是華夏“國粹”。 據民間傳說,木桿秤是魯班發明的,利用杠桿原理,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又添加“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顆星,定一斤為16兩,告誡商家不可缺斤少兩,否則缺一兩少福,缺二兩少祿,缺三兩少壽,并頒布統一度量衡的詔書。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上世紀50年代,國家才實行度量衡單位改革,把秤統一改為10 兩一斤。</p> <p>顯然,家中的這桿秤是10 兩一斤的,從秤桿上的秤星和秤砣上標示的重量顯示便知,這桿秤可秤30斤的物體重量。從秤盤上脫落的搪瓷、從固定秤砣和秤盤繩索上的油漬、從桿秤上的提紐更換成了綠色電線來看,這桿秤也是“飽經風霜、歷經滄桑”,看到了這桿秤,不禁想起了父親生前的生活點滴......</p> <p>秤盤</p> <p>秤砣</p> <p>提鈕、定盤星</p> <p>在我的記憶中,家中這桿秤使用的頻次還是蠻高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雖說還是計劃經濟,但齊魯大地物產及其豐富,且生活物質也相當便宜,但買東西得去縣城趕集,民間約定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建橋工地距離縣城五公里左右路程,當時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車,要么就只能步行。因此,我家一到山東就買了輛前輪手剎、后輪用腳倒剎的青島產金鹿牌自行車(當時騎著還很不習慣),這輛自行車成了兄弟倆上學、父親趕集、釣魚的交通工具。</p> <p>金鹿牌自行車</p> <p>記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和一位當地名叫郭慶的初中同班同學中午放學去集市逛著玩,見農戶在地攤上擺著幾籠鴿子賣,每只一毛錢,同學從口袋里只掏出了七分錢,農戶竟也賣給了他一只雛鴿。山東人做生意實在,集市上賣東西好像不習慣用秤,比如雞鴨多少錢一只,水果多少錢一框,蔬菜多少錢一堆,或者是以物換物,還有買賣大型牲口的。當地人稱建橋人為“大橋…hang的”(山東話“上”讀成“hang”,“大”字讀音很輕、很短,幾乎聽不出來,“橋”字有個拖音,現在學起來還很有意味)并很愿意與“大橋…hang的”人做生意,說是大橋人有錢,買東西不還價,我理解錢只是一方面,主要是大橋人來自全國各地,好吃,不忌口,只要能吃的東西,什么都吃,而當地人吃東西就很單調,例如吃魚只吃魚塘養的家魚,把黃河鯉魚當做上品,對喜頭(鯽魚)、財魚、甲魚絕對是不屑,更別說泥鰍、鱔魚了。一人去趕集,隔壁左右街坊鄰居都沾光,如此一來,家中的這桿秤便有了用武之地,鄰里都知道老郭家有桿秤。</p> <p>父親一生喜好釣魚,我不止一次的目睹過他自制魚竿的過程:先把不同粗細的竹子分段,邊用火烤邊用濕毛巾在竹節處按壓調直,除第一、第二根的苗子外,每個竹節還要貫通,一副魚竿有四到六根竹子,總長八到十米左右,可一根套一根象套娃似的收起來,魚鉤、魚線自然是買的,魚漂是用雞翅羽毛桿或是鴨翅羽毛桿做的。在建橋工地休息分大禮拜、小禮拜,半月才能休息一天,就這還要騎著自行車背著魚竿外出釣魚。山東齊河這地漁產特別豐厚,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公路兩側的河溝中,常常可見魚兒游動。到了入冬時節,蘆葦蕩的水不深,且很清澈,尤其是水面上結著一層薄冰的時候,能看見大個的喜頭魚在水中一動不動,如果你敢挽起褲腿忍受住刺骨寒冷的冰水下水摸魚,會一抓一個準。每每父親滿載而歸時,就會用上家中的這桿秤,秤一秤他的戰利品。</p> <p>父親退休后,家中的這桿秤可沒退休,一直發揮著它的作用。孫女剛出生時,初當爺爺時的那種心情難以言表,每月將襁褓中的孫女打好包,用這桿秤記錄著孫女最初的成長過程。</p> <p>最不可理解的事是,每當親朋好友拎著水果或禮品來家中看望父母,待客人走后,父親便拿出家中的這桿秤,但凡能顯示重量的物品都要秤一下,口中還不停的念叨:真是不該啊!這得要花多少錢?還告誡家中的人:要懂得感恩,要記得還情啊!即便是晚輩來看望他也是如此。現在我終于明白,這桿秤秤的不是物重而是人心,秤的不是別人東西而是自己的福報!</p> <p>父親是家中的掌勺人,做事認真一絲不茍,平時燒個葷菜,都要用這桿秤秤一下主料和輔料的配比。特別是自制的麻辣醬,更是深受親朋好友的稱贊,倘若當時有點經濟頭腦注冊個商標什么的,哪還有今天的 “老干媽”。尤其是過年做年飯期間,灌制香腸、腌魚腌肉、腌蘿卜干、炸丸子炸藕夾、炸翻散炸春卷、虎皮扣肉、糖醋排骨等等等等,家中的這桿秤更是他制作美味佳肴必不可少的用具。現在回憶起來“爸爸的味道”仍然強烈的刺激著我的味蕾。</p> <p>說道“爸爸的味道”,不禁又使我回想起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在南京方家營幼兒園上大班時,一個夏天的晚上我發著高燒,父親背著我去鐵路醫院住院,讓我感覺到父親的臂膀是那么的寬厚、堅實,是那么的有力量,汗水濕透了他衣裳的同時,也滲透著“爸爸的味道”……</p> <p>有首歌的歌詞是:“天地之間有稈秤,那秤鉈是老百姓,秤稈子挑江山咿呀咿而呦,你就是定盤的星……”。在我的家中,父親就是那定盤的星。他一生做人秉承著天地良心這桿秤,不為權所動,不為利所誘,誠信待人,寬厚為本,而對自己則斤斤計較。父親可以說是用祖宗留給他的這桿秤,詮釋著他平凡樸素的一生。</p> <p>隨著彈簧秤、電子秤的普及,桿秤已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成為民族記憶的符號。家中的這桿秤也終將會“壽終正寢”,成為我心中永恒的記憶,同時,父親善良耿直的品格和為人處事的性格,也終將在我的血液中流淌。</p> <p>今年是父親去世十周年,也是父親九十一周年誕辰,獻上此文以表達對父親的哀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蕲春县| 广河县| 株洲市| 潞西市| 吕梁市| 贵州省| 平果县| 根河市| 彭泽县| 宜丰县| 潜山县| 天门市| 樟树市| 延寿县| 大同县| 石林| 元朗区| 临猗县| 盘山县| 即墨市| 虎林市| 涡阳县| 尤溪县| 蛟河市| 华池县| 东方市| 绍兴县| 平和县| 彰化市| 历史| 临潭县| 炎陵县| 盐山县| 万山特区| 库车县| 宝丰县| 商河县| 巴楚县| 诏安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