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劉六樹</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6年,是部隊落實精簡整編、大抓基層建設的重要一年。軍區規定,各級首長和機關干部必須下連當兵或代職一個月。當時,我任54軍后勤部軍需處副處長,主持軍需處工作(處長空缺)。8月16日下午,軍黨委辦公室夏凡生秘書打電話給我:“韓軍長準備到162師浚縣農場的生產連隊當兵,叫你一同前去。”接完電話后,我心里非常激動。能陪軍長到農場當兵,既是份內的事,也是一種榮耀。</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8月17日,我隨軍長一同前往162師浚縣農場。路上我問軍長:“我們兩個都當兵呢?還是一個當兵,一個代職呢?”軍長說:“反正我要到連隊當兵,你是當兵還是代職,由你自己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經過三個小時的行程,我們到達了在浚縣農場執行生產任務的484團5連。連隊干部在匯報了有關情況后,將軍長安排到4班當兵。當時該連副連長回家探親,我便提出代理副連長,主要考慮我對軍長還負有安全保衛任務,同時也便于關照。就這樣,我履行副連長職責,軍長則和4班的戰士同吃、同住,同勞動,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韓老兵”。在連隊的頭幾天,軍長早上都堅持和戰士們出操,但由于年紀大了,體力跟不上,跑步很吃力。后來連隊就安排他一周出兩次操,軍長卻利用其余的早操時間當起了“小值日”,負責打掃班里的衛生。當時農場正建部分新房,連隊每天用老解放牌汽車到浚縣縣城拉磚塊和水泥。我有意安排軍長坐駕駛室,但他堅持不坐,硬是每天和戰士們一起站在車廂上,來回一趟弄得灰塵滿面、汗流浹背,讓戰士們激動不已。磚頭水泥拉完后,軍長又和戰士們給農場耕地運送了幾天土渣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時,軍長和大家打成一片,經常與干部戰士聊家常,談心說笑,詳細了解部隊的建設情況。就這樣過了半個月,我與軍長商量,建議一起到炊事班再當半個月兵,他立刻同意了。在炊事班,從擇菜、洗菜、切菜到做饅頭、包包子,軍長樣樣都想學,樣樣都搶著干。特別是每天給戰士們分菜,是軍長的“常活”。戰士們都說:“軍長分菜,不偏不向吃了高興。”</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6年9月7日凌晨2點多,軍司令部機要處余君民參謀匆匆趕到農場,給軍長送來了一份中央特急電報。軍長在蚊帳里打著手電筒看完電報后,立即穿上衣服,和我打聲招呼就回軍部了。第二天又回到了農場。在擇菜、洗菜的時候,軍長告訴我,中央特急電報通報了毛澤東主席病危的消息,他是回去參加軍黨委會的,大家統一思想,明確態度,不論發生什么情況,軍隊都要堅決聽從黨中央的指揮。9月9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正式公告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下午,我就隨軍長返回軍部。在開完毛主席追悼會的第二天,軍長就打電話給我:“小劉,我們當兵的時間還差7天,明天再去農場。”于是,我又跟軍長到484團5連補完了一個月的當兵生活。</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跟隨軍長下連當兵的經歷,使我至今記憶猶新,一生難以忘懷。盡管只與老軍長共同工作、生活了短短一個月時間,但從他的身上體現出的心系基層官兵的深切情懷,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身先士卒的領導風范和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深深地打動并影響著我。這是老軍長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緬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蒲江县|
南澳县|
长丰县|
常德市|
深水埗区|
惠水县|
衡山县|
宽城|
太白县|
资讯
|
河津市|
裕民县|
祁东县|
揭阳市|
金华市|
镇远县|
临夏县|
鄄城县|
英山县|
越西县|
朔州市|
恩平市|
永川市|
神农架林区|
宝丰县|
通道|
望江县|
吉水县|
修文县|
新龙县|
临清市|
临汾市|
浦东新区|
崇义县|
泰顺县|
抚远县|
开阳县|
江源县|
读书|
灵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