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云是中國山水畫的重要表現內容,云隨時間、季節、地理氣候的不同而變幻無窮。畫云的傳統技法多從觀察自然界中得來,云觀之虛無縹緲,變化萬千而不可捉摸。古人根據云的形態規律總結出不少表現技法,最主要的有勾云法、空云法、濕染法、點厾法、干擦法等。</p><p>一、勾云法</p><p>極富動感的云,用濕染法無法表現其動勢形態,可用勾云法。用淡墨中側鋒相結合來勾橫向流動的線條,行筆中腕部要放松,不要猶豫。線條要圓潤自如,排列有長短、松緊的變化。再用極淡的墨或淡色順著畫好的云錯落地復勾,以顯隱約的變化。根據情況也可在云的周圍畫上淡墨或淡色來進一步烘托氣氛,一來可以表現天空,二來可以增加云的質感。</p> <p>二、空云法</p><p>先畫出山頭,但在接近下面虛處時要特別講究形狀的起伏,然后空開一段距離,再畫下部的山。中部雖不用著墨,但有白練飄浮橫托,層云游動鎖斷,反使觀者有目迷五色之感,古人所說的“知白守黑”就是這個意思。</p> <p>空云法(2)</p> <p>三、濕染法</p><p>與空云法類似,也是先畫出主要的山峰,然后在山峰與云相接的地方要虛,不可畫得太實。用淡墨濕染出墨色的層次變化,干后打濕宣紙可以多染幾次,這樣云的厚度與層次變化就會更豐富。</p> <p>四、點厾法</p><p>陸儼少先生多用此法,以表現橫式的云為主。筆鋒飽蘸墨水,撳足筆根順勢點去,積點成塊,與水墨之中仍然能見到筆跡,所以不同于潑墨。要做到用筆的大小、長短、寬窄的變化,墨色濃淡變化自然、磊落。</p> <p>五、干擦法</p><p>此法可表現云的厚度。筆鋒含極淡極少的墨,以側鋒按照云的動勢走向順勢擦出云的輪廓,干后可用淡墨渲染以增加層次與變化,注意云外輪廓的虛實與節奏的變化。</p> <p>石濤《設色云山圖》</p><p>石濤(1642—1718),清代畫家,俗姓朱,名若極,小字阿長,廣西全州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謙的后裔,5歲削發為僧,得以存生。法名原濟,一作元濟,字石濤,號大滌子、清湘老人、瞎尊者等,又自稱苦瓜和尚。工詩文,善書畫,著《苦瓜和尚畫語錄》闡述了他對山水畫的認識,提出一畫說,主張“借古以開今”、“我用我法”和“搜盡奇峰打草稿”等,在中國畫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存世作品有《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山水清音圖》《竹石圖》等。</p><p>在本畫中作者打破常規的構圖程式,而是用“截取法”直接截取景致中最優美、最有代表性的一段。以云為主題,在白云的遮掩纏繞下,半露的山體顯得尤為秀美而神秘,用留白法以水墨漬出極富動感的云態,天空用淡墨渲染,云周圍的松樹以重墨寫出,更襯托出白云的純凈和清瑩,作品意境深邃而富有詩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通化县|
纳雍县|
高台县|
玛沁县|
莱西市|
平乐县|
平乡县|
江永县|
临泽县|
铜陵市|
郯城县|
望谟县|
万山特区|
缙云县|
长沙县|
天门市|
桑日县|
海原县|
遵化市|
高雄县|
翼城县|
大洼县|
河曲县|
朝阳市|
阳高县|
固安县|
奈曼旗|
平谷区|
河津市|
南木林县|
武山县|
方山县|
湾仔区|
弥渡县|
石棉县|
鹤峰县|
扎兰屯市|
建湖县|
化隆|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