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1月27日下午,第三屆“校長沙龍”暨“守正創新 引領未來”教師隊伍建設經驗交流活動在烏海市實驗小學舉辦。</p><p> 本次活動由海區教育局主辦,烏海市實驗小學承辦。海勃灣區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基礎教育室相關人員,海區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中小學教研員,區屬各中小學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參加活動。</p> <p> 本次活動以“守正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旨在促進我區中小學校長、副校長的專業化成長,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培養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切實提高我區各學校辦學水平。</p> <p> 實驗小學為所有參會人員準備了會議相關材料以及教師書寫的特色書簽。</p> <p> 活動第一項,烏海市實驗小學史美娟副校長就實驗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路和做法進行匯報。一是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全校形成強師德、鑄師魂,潛心教學,淡泊名利,揚紅燭精神的良好氛圍。二是層級培養,確立了“名師”、“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等五個層級,引領教師圍繞“課程與課堂”、“教師基本功”等四個方面進行專業提升。三是采取評價激勵機制,讓每一位教師感到自己很重要,內心很富足,激發自我價值的實現。</p><p> 多年來,實驗小學不斷發展、創新,憑借一支師德優良、業務精湛的優秀教師隊伍和積極向上的“蘭亭精神”,在促進教師和學生全面發展的路上,越走越扎實。</p> <p> 活動第二項,烏海市實驗小學四名師徒代表就教師成長歷程進行交流匯報。</p><p> 張泰然老師的匯報以“一朝師徒名 一生師生情”為主題,從“師恩難忘”、“為師當盡責”、“亦師亦友,師徒情深”三個方面,深情闡述了烏海市實驗小學及師父王艷霞老師、徒弟閆艷霞老師、教研團隊在其成長期間帶來的幫助和支持。</p><p> 張泰然老師說:良師難尋,益友難尋,一朝師徒名,一生師徒情。在實驗小學這個大家庭中,還有很多像張泰然老師一樣優秀上進的骨干教師,也有很多像王艷霞老師一樣的傾囊相授的師父們,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和堅守,才能為教育教學工作譜寫新篇章。</p> <p> “傳承是一種美德”,閆艷霞老師是烏海市實驗小學“傳幫帶”青藍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在短短的8年間,閆老師快速成長為一名教學成績優異,具有個人特色的優秀教師。在閆老師的成長過程中,學校的支持、團隊的幫助、師父的建議和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前人毫無保留的傳,后人精益求精的承,教育教學的美好明天指日可待。</p> <p> 郭倩老師以“一路播撒,一路繁花”為題,講述了自己工作十七年以來的成長歷程。從自己當徒弟時,師父教自己精心備課,到從同事身上汲取力量,反復推敲自己備的每一節課,再到參加市級能手比賽時,學校老師的群策群力。成長中的點滴進步,每次沉淀,都是今后教學中依然堅持的夢想,她也會像前輩一樣,將實驗小學的傳、幫、帶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p> <p> “眾人拾柴火焰高”,團隊的力量是一個人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基石。郝彩霞老師從自己工作經驗中總結收獲,在身后強有力的隊伍支持、幫扶下,勇往直前,不斷提升自我。有這樣齊心協力的團隊,對每一個教師來說都是一件幸福的事。</p> <p> 在聽取烏海市實驗小學教師工作隊伍匯報及師徒代表匯報后,全體參會人員分組前往致遠樓東展室、潤澤樓名師工作室參觀我校師生教案、學生作業、雕塑作品、書法作品等展示。</p> <p> 會議第四項議程,烏海市衡實中學副校長宋繼煥介紹辦學工作經驗。宋校長以“薪火相傳,助力青年教師成長”為主題,介紹了“青藍工程”、幫扶活動、校本培訓等學校6項基本工作,就如何培養青年教師成長問題做深入分析。</p> <p> 活動第五項,烏海市教育局謝局長對此次活動做了總結,也對我區各學校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p><p> 一、各學校要盡快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制定和完善本校的教師層級培養方案,明確培養目標、培養任務、培養措施、培養期限,助力教師成長。</p><p> 二、關注教師的師德培養。師德是一個教師的必修課,也將伴隨教師的一生,各學校要將師德培養轉化在具體的行動中,弘揚榜樣的力量。</p><p> 三、各學校要培養教師學會和家長溝通,把家長拉攏到我們身邊,和我們站在一起,共同形成教育合力。</p><p> 四、因地制宜,拓寬渠道,加強教師培養。</p><p> 五、教研室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通過磨課指導,助力青年教師成長。</p> <p> 活動最后,邢振紅局長以一段《點亮生命燈火》的視頻,指引青年教師要以青春之火創造青春的民族,以青春的自我,創建祖國青春的教育。青年教師心中要有一盞理想信念的明燈,奮力前行。</p><p> 刑局長還布置了今后的工作任務。一是嚴抓師德師風建設,凈化教育系統環境。二是要做好冬季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各學校要認真落實文件要求,嚴防死守,做好疫情防護。</p> <p> 正如于漪老師所言,教師之職責在于懷著對每個學生生命敬畏的虔誠,手持火種,點燃他們精神成長的燈火。因此,教師應切實擔當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使命,擔當起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并在教育實踐中取得良好效果。真正踐行教師責任大如天,追求永無止境。</p><p> 編輯:周倩宇 張燕</p><p> 審核:史美娟</p><p>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章丘市|
蒙城县|
九台市|
泽普县|
贵定县|
福泉市|
孟村|
个旧市|
泰兴市|
乐至县|
大宁县|
咸丰县|
若羌县|
灌南县|
龙门县|
南投县|
尤溪县|
和平县|
柳州市|
德钦县|
裕民县|
清水河县|
临颍县|
垫江县|
华池县|
瓦房店市|
赣榆县|
辽宁省|
北安市|
金溪县|
分宜县|
许昌县|
沂水县|
乐陵市|
太仆寺旗|
新沂市|
阜阳市|
建平县|
肃宁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