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27日,農歷十月十三日,小娘舅九十壽辰慶典,在兒子、兒媳、孫子的精心安排下,在蘇浙會茂名南路店隆重舉行。宴請賓客不收禮,白吃白喝贈禮品,別出心裁,一反常態,兒孫孝順,老人欣慰,賓客敬佩。今天,老爺子格外高興,穿著孫媳婦特意購買的紅羊絨衫,精神抖擻,神采奕奕,滿臉紅光,鶴發童顏,福星高照!我們高興地看到,老人家走過風雨九十年依然健健康康,身板硬朗,這是范家人的福氣,也是范家人的驕傲。讓我們衷心祝愿老壽星松柏長青,日月常明,福同海寬,壽比南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娘舅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他出生第二年,外公外婆應聘擔任大通紗廠細紗車間的機修工頭頭和拿摩溫,舉家搬遷,定居崇明,住在堡鎮大通紗廠職工宿舍35號。小娘舅由大10歲的姐姐、我的母親帶大,倆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相陪玩耍,一起長大,姐弟情深,血脈相連。小娘舅在上海讀書期間,學校離我母親香煙橋的租屋、后來是下海廟附近借的房子距離很近,禮拜天學校放假,他經常走路去看望阿姐。我老媽都會露兩手,燒兩只可口小菜,熱情款待和犒勞犒勞小阿弟。母親心靈手巧,不僅燒得一手好菜,而且經常變換著花樣,我和小娘舅都愛吃她燒的小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娘舅是堡鎮小學和私立民本初級中學畢業生,他上一年級時,堡小在杜少如的舊居內,上二年級時,堡小搬到民本中學校園里了,就在關帝廟大雄寶殿的東北邊。1945年抗戰勝利,小娘舅初中畢業,考入上海中正中學高中部暑期班(寄宿生);1947年考入浦東洋涇土木工程職業學校;1949年解放后,該校合并到上海市立工專學校;1951年,小娘舅大專畢業,分配在上海市工務局設計處;1954年,中央建工部成立給水排水工程設計院,并設立上海分院。當年就將原上海市工務局技術處的全部技術人員歸并到上海給水排水工程設計院。文革時該院與建工部脫鉤,成為上海市市政工程設計院,小娘舅為該院測量室測量隊隊長。小娘舅參加工作后,認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不夠,感到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他堅持白天上班,晚上讀夜大學,在工作中邊干邊學邊充電,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自學成才,由大專生升格為大學本科生,是市政設計院首批聘任的高級工程師之一,曾任該室主任工程師。他是設計院的業務尖子,負責過楊浦大橋、南浦大橋、控江新村等上海市重點工程的測量工作。退休后也閑不住,曾擔任專家組組長,代表上海市政設計院,對新疆烏魯木齊繞城高速公路重點工程進行設計工程監測驗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娘舅忠厚老實,善良本份,為人低調,寬人平和,隨遇而安,慎待人生。他在工作上認真負責,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在業務上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盡心竭力;在政治上不靠前不落后,不樹敵不深交,潔身自好,明哲保身,并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小娘舅一生事業有成,愛崗敬業,孝敬父母,忠孝兩不誤;伉儷情深,相伴意長,相濡以沫,彼此尊重;家庭和睦,夫妻和諧,四世同堂,孝子賢孫,教子有方,一對兒女、孫子和甥女個個都有出息。小娘舅一生平平安安,一世健健康康,一生順順利利,一生福祿壽俱全,美滿幸福。小娘舅身上凝聚著許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的為人處事是范家當之無愧的楷模,他是我們晚輩學習的好榜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娘舅是周邊左鄰右舍齊聲稱道的大孝子。外公高血壓中風,全身癱瘓,大小便失禁,臥床不起,小娘舅和外婆精心護理,悉心照顧整整八年,享年87歲。病人雖然長期臥床,身上穿的衣服褲子總是干干凈凈,床上蓋的被頭和墊的床單褥子都是清清爽爽,沒有一點異味,更為驚喜的是背部和屁股上沒長一塊褥瘡,醫生護士見了都是豎起大拇指稱贊,敬佩。凡是外婆做不動或做不了的事情,事無巨細全靠小娘舅,他事必躬親,白天上班,下班回來就照顧全身癱瘓的病人,花費的心血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為了保持老人的血脈通暢,避免生出褥瘡等疾病,每天堅持為老人翻身、擦洗、換衣、消毒、按摩、理發修面,床上床下的伺候,八年多來,天天如此,打破“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傳說。外公走后,外婆失去依靠,沒有收入來源,經濟拮據,沒有勞保和醫保,雪上加霜,全靠小兒子接濟,獨自扛起贍養老人的重任,長達十年之久。外婆晚年小毛小病不斷,都是小舅媽陪同去醫院看門診,老人家臨終前期得了感冒,發燒咳嗽,小舅媽帶著外婆到地段醫院看病,庸醫按感冒治療,不見起色,小病拖成大病;小娘舅就用自行車推著老人,到橫濱橋北邊的第四人民醫院就癥,診斷是肺炎,吃藥打針,小娘舅天天用車馱著外婆到醫院吊鹽水,然后再推車送老人回家。來回折騰了好多天,終因地段醫院的誤診,失去了寶貴的治療時間,沒能挽回外婆的生命,走時享年97歲,小娘舅陪伴母親走完人生最后一段里程,他以實際行動履行了: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7年反右斗爭中,興起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引蛇出洞。小娘舅工作單位的領導指定他作為知識分子和非黨人士的典型代表大會發言,未曾料到小娘舅的發言語驚四座,發自肺腑的歌頌偉大領袖毛主席,歌頌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贊美社會主義好,通篇講話滿滿的正能量,找不到半點錯頭。關鍵時刻,小娘舅經受住了組織考驗,有驚無險,順利過關,逃過一劫。解放后歷次政治運動中的批斗和改造對象,先是社會上的國民黨殘渣余孽地富反壞右,后是黨內的叛徒、特務、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再是知識分子,舉國上下都成了驚恐之鳥,人人自危!小娘舅作為社會上對知識分子謔稱的“臭老九”,區區一介草民,小小平頭百姓卻能安然無恙,毛發無損,全身而退,安全降落。確實很不容易,很不簡單,令我刮目相看,佩服的五體投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人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擁躍參加支內支邊上山下鄉運動,幾乎觸及家家戶戶的神經,我們范家也不能置之度外,獨善其身。先是,工務局內定的支援東北建設名單上,小娘舅赫然在列,被外婆知道后堅決反對和阻攔,說是在上海呆得好好的,去那么遠的東北做啥?老人家親自找到工務局領導,訴苦求情,大打悲情牌,軟磨硬纏,硬被老外婆攪黃。后是,我的二娘舅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二娘舅是招女婿,入贅沈家,他是上海鍋爐廠鍋爐車間的技工,哈爾濱鍋爐廠成立后請求上鍋廠支援,二娘舅調到該廠。他上有年邁體弱的老岳母,下有還未上學的一子二女,妻子在街道工廠工作,微簿的收入根本無法養活全家,她的母親只好在弄堂口擺康樂球卓,掙點辛苦錢貼補家用。哈鍋廠領導根據二娘舅家庭實際困難,大發慈悲,照顧他從生產車間調到供應科,擔任長駐上海采購組釆購員,業務和家庭兩頭兼顧,此乃不幸之中的萬幸。再是,我的小阿姨跟隨丈夫從上海螺絲釘廠支內、調到成都標準件一廠,全家長途跋涉,遷徙四川,定居在人生地疏,舉目無親的成都,小姨夫一直做到退休,苦盡甘來,他居住的成標一廠職工宿舍樓拆遷(沒有獨立廚衛的一室戶),分上一套二室一廳的電梯房,遺憾的是他辛苦了一輩子、都沒來得及好好享福就因病去世,撒手人寰!最終漂泊在外,流落異鄉,客死他鄉,悲上加悲,夫婦倆人在第二代中算是運氣較差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范家外甥,第三代小輩中的老大,1965年參加高考,因政審不合格名落孫山,正巧,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政治處,在崇明商品糧戶口,即城鎮戶口的應屆和歷屆高中畢業生中招生預備干部,我就報名應聘,成為上海支邊青年。支青、知青,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中央定性上海支青為上海移民,不是知識青年,不能享受知青回城政策,我在新疆一共呆了45年,2011年落葉歸根,新疆是我夢牽魂繞的第二故鄉。大娘舅的女兒是“老三屆”高中畢業生,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從紅衛兵到上山下鄉的知青,分在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插隊落戶當農民。大娘舅心疼女兒,動用各種關系,千方百計將女兒從關外調回關內,調到上海附近的浙江湖州小三線兵工廠,后又隨夫調到浙江衢州,種田農民變成了產業工人,這在當時看起來是件令人羨慕的美事,其實是害了女兒!人算不如天算,計劃沒有變化快,1979年,中央決定老三屆復戶回城,身份已變的表妹無緣享受政策,成了一大缺憾。我們晚輩里只有小娘舅的兒子運氣最好,沒有吃多少苦,上山下鄉就分在上海郊區崇明縣北堡鎮的鄉村插隊落戶,沒有多久調入市屬工交公司崇明車隊當售票員,后當駕駛員,過渡過度,很快就調回市區公交公司。六七十年代的公交公司是一個“只進不出”的好去處,收入高、福利好、夠體面、“旱澇保收”,尤其是工交司機,有過“萬人爭考一個崗位”的招聘盛況。1966 年文革爆發時的高中初中六屆中學生、這一代在中國有個專有名詞稱之為“老三屆”,這些人被剝奪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掐指一算,這些人也是“插隊落戶”的主要族群,后來當然不乏突破先天不足的精英,例如改革開放之后以 30 歲之齡進入大學就讀之士,大多數“老三屆”卻成為現在社會上最弱勢、最沒有專長的族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小娘舅有緣相識,有幸相知。論輩分他是我的母舅,論讀書上學,咱倆是堡鎮小學和民本中學的校友,是我的學長和前輩。他讀初中時的教室就在民本中學辦公樓的樓下,15年后我讀高中時的教室也在該樓的樓上,是巧合還是天意?應該是上天注定。我和小娘舅情深意重,他對我的出生和悲慘遭遇深表同情,我倆年齡相差只有15歲,代溝不算嚴重,很容易溝通交流。我們經常聯系,關系融洽,見面時無所不談,暢所欲言,相談甚歡,相映成趣。崇明堡鎮、大通紗廠、堡鎮小學、民本中學是我倆永遠的記憶,揮之不去,忘之不卻,是永遠說不完的話題。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對我來說,小娘舅是我唯一健在的親人,今生和母舅的緣分只有一次,下輩子再也見不到,他在,我還有個去處,可以經常看看他,拉拉家常,敘敘舊,一起懷念故鄉,一起思念親人,一起想念我的母親,所以,我要倍加珍惜,要多加孝敬!借此機會,向小娘舅送上最真誠,最溫馨的祝福,祝老人家生日快樂,精神矍鑠似南海云鶴,身體康健如南山勁松!</p> <p class="ql-block"><b>老壽星小娘舅</b></p> <p><b>壽翁</b></p> <p><b>四世同堂</b></p> <p><b>祖孫三代全家福</b></p> <p><b>兒子、孫子與爺爺老壽星合影留念</b></p> <p><b>晚輩們與老壽星合影留念</b></p> <p><b>兒媳婦、孫子、重孫女向老壽星敬酒</b></p> <p><b>祖甥三代</b></p> <p><b>女兒是爸媽的貼心小棉襖</b></p> <p><b>老壽星左邊:孫子、親家公</b></p> <p><b>范家姓范的晚輩們與老壽星合影留念</b></p> <p><b>女兒、侄媳、外甥媳婦與老壽星合影留念</b></p> <p><b>外甥、外甥媳婦與老壽星合影留念</b></p> <p><b>侄兒、侄媳與老壽星合影留念</b></p> <p><b>外甥與老壽星合影留念</b></p> <p><b>侄媳與老壽星合影留念</b></p> <p><b>外孫女和外孫女婿向老壽星敬酒</b></p> <p><b>親友與老壽星合影留念</b></p> <p><b>兒女親友向老壽星敬酒,紛紛送上最真摯祝福</b></p> <p><b>兒女親友向老壽星敬酒,紛紛送上最真摯祝福</b></p> <p><b>親家公和親家母與親友共同舉杯暢飲長壽酒,喜進長樂餐</b></p> <p><b>重孫女在頑耍</b></p> <p><b>生日蛋糕</b></p> <p><b>老壽星在切生日蛋糕</b></p> <p><b>老壽星在切生日蛋糕</b></p> <p><b>老壽星生日許愿、吹蠟燭</b></p> <p><b>老壽星與大家齊唱生日快樂歌</b></p> <p><b>老壽星向親友們拍手致謝</b></p> <p><b>饋贈禮品:杭州定制的長壽面一盒、王家沙壽桃和定勝糕一件(兩盒)</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崇仁县|
乌拉特前旗|
资源县|
砀山县|
龙门县|
温泉县|
纳雍县|
江油市|
西丰县|
大姚县|
万年县|
大冶市|
民和|
海盐县|
田林县|
格尔木市|
张掖市|
环江|
保德县|
云林县|
汉沽区|
玉龙|
库尔勒市|
会泽县|
东平县|
郎溪县|
吉木萨尔县|
十堰市|
霍山县|
南岸区|
湘乡市|
崇仁县|
邯郸市|
房山区|
天全县|
晋州市|
盐山县|
三亚市|
大关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