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行》尋秋若爾蓋大草原</p><p> 那年的一個秋天,兒子自駕車,一家人去欣賞高原的景色,目標是若爾蓋,那里有廣袤的松潘草原。</p><p> 過了成都,一路北上,經綿陽,出劍閣,達碧口進入甘肅,再沿白龍江右岸朔流而上。白龍江雖然寬不過三五十米,但兩岸的山色迥異,左岸樹木青秀,花開叢間。鳥鳴深處,時見山泉。而右岸則是黃土高坡,幾無植被,花不長,鳥不落,一片干澀景象,顯得缺少生氣。白龍江水自西北向東南滾滾而下,江中多有大小不等的灘石,水流從石上漂過形成無數朵朵白色傘花,向上游一眼望去,一條長長的不寬的江,活像一條披著鱗甲的白龍,正依山行水,想是直奔東海。兩岸河沿尚可見到河水沖刷倒下的樹木,其中有一種很特別而不知名的權木,集簇叢生而葉極細小,非常一致的向下游傾伏,但伏而不移,可見扎根之牢固,恰也證明了白龍江在洪水發怒期間是十分兇悍的。一條白龍所向披靡,一去千里。腳下飛沙走石,掀起波濤萬傾。兩岸草木躬傾,蟄伏了多少生靈。到了水流拐角轉身的地方,龍角觸擊山石紛紛滾落江中,留下更高更大的浪花。</p><p> 白龍江是我記憶里深藏了半個多世紀的神秘,當年為知道它在哪里,問了很多的人全不知道。那是五十年代,國家頒布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其中有一條規定是,白龍江以北糧食畝產要求極低,而白龍江以南畝產量要求高很多,一江之隔要求畝產量盡有如此大的區別,讓人著實想看看白龍江的所在,白龍江不屬名川大山,無處可尋問,便把它收藏在記憶之中了。不料今日親臨其境,見水如見龍,氣勢如英名,真是開了眼界,多年的神秘也得以揭曉。</p><p> 沿江上行過了郎木寺,到了瑪曲后進入了松潘大草原。原上公路寬闊而筆直,一望數十公里杳無盡頭,幾十米寬的一條公路,伸向遠方盡成了模模糊糊的一條細線。汽車急馳,雖門窗緊鎖仍覺?;IL。前窗望去是低垂的蘭天白云,給人的錯覺就是蘭天白云在遠處與地面相接,馬上就駛到了一個天地合一的地方。但不管怎么加速奔去,天還是天,地還是地,這種天地相逢的感覺又移向遠方了,不斷誘人前行,再看看計程表已經走過了百余公里,除了大草原上,去那里行車還會有這樣的神奇呢?車窗兩邊看去是無際的草地,曲河流水在莽原上蜿蜒,黑牛白羊撒落在秋草之中,成群成對或星星點點,遠遠眺去,像是草原上布滿了黑白棋子,草原就像是一個大大的盤棋,牧人們趕著牛羊正在棋盤上移動博弈。沿途一派秋的景色,盡收眼底。到了一處有幾個藏包的地方,不遠處有一土崗,遍是錦幡,上空有數鷹盤旋。我們停下車來,想看個究竟,問了藏胞才知道,那個土崗是藏民實施天葬的地方,這不禁讓我們肅然起敬,雙手合十而告別。</p><p> 行到一個小鎮就餐,鄰桌四五藏男,個個身高體闊,土缽作碗,筷子粗長,大塊的牛羊肉用藏刀自剜,一口一刀,一刀一口,雖然聽不懂他們的話,但能體查到他們的奔放和豪情。相反,飯店的藏族女服員,個個溫和禮貌,服務周到,知道我們是漢人便為我們擺放了普通的碗筷。是高原的風把她們吹成了可愛的格?;?,給來飯店就餐的人許多溫馨,甚至讓人流連忘返。都說藏家兒女,男人是雄鷹,女人是格桑花,這次秋行有了實實在在的所見。故把這次秋游寫成《秋行》以記之。</p><p><br></p><p><br></p> <p>《秋行:尋秋若爾蓋大草原》</p><p>秋寒秋雨秋風涼,秋里尋秋秋路長。</p><p>一剪秋情秋不盡,處處秋山紅綠黃。</p><p>秋鳥無名秋語脆,秋花無主秋自芳。</p><p>秋天秋地皆秋色,盡收秋客兩秋窗。</p><p>畔行秋水叫白龍,直奔東海氣沖沖。</p><p>春潮夏雨發情時,兩岸秋山一洗空。</p><p>若爾高原秋水綠,松潘草地秋風速。</p><p>秋草蒼黃秋雁飛,天作穹廬云作幕。</p><p>原上一騎秋風生,縱橫莽原四蹄輕。</p><p>但使龍城該將在,能敵胡馬百萬兵。</p><p>摩天接地秋原上,藏家兒女秋氣爽。</p><p>長鞭卷出日頭升,一馬放的秋羊壯。</p><p>昔人遇秋動秋腸,牽愁掛恨似秋娘。</p><p>今游藏地眺秋野,人間最美是秋光。</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保德县|
盐池县|
太原市|
岳普湖县|
宁国市|
桐梓县|
高阳县|
遂昌县|
年辖:市辖区|
五河县|
连平县|
阿克|
五原县|
武乡县|
大连市|
延吉市|
泰安市|
孝昌县|
阳新县|
邵东县|
天全县|
盐亭县|
荔波县|
安康市|
弥渡县|
万源市|
潜江市|
桓台县|
沭阳县|
林西县|
右玉县|
临桂县|
资源县|
大洼县|
苗栗市|
大冶市|
城步|
桐梓县|
开原市|
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