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雖巳深秋,軍大校園中的銀杏樹林,依然綠蔭蔥蔥,枝繁葉茂,欣欣向上!</h3> <p> 二軍大,畢業整整四十年了,謹以此篇致學校畢業后尚末回過母校的同學們。</p> <p>母校最大的變化 一 海軍軍醫大學(取自網絡)</p> <p>"冂”字型大樓為圖書館科技大樓,大約是原胚胎教研室生化教研室的區域,正對著向往西移動的學校大門。</p> <p> 圖書館大樓的右邊是新建的軍大會堂,這個位置大約是原梯形教室的位置。</p> <p> 大樓頂端和大學校門兩處標牌的不同,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新時代"開始了。</p> <p>全景:學員宿舍,大操場,圖書館大樓(取自網絡)</p> <p> 軍體館,原來的風雨操場。(取自網絡)</p> <h3> 西門,離我們學員宿舍最近的門,好像向西往外挪出去了一些。</h3> <p>新建的學員宿舍(取自網絡)</p> <p> 學員宿舍樓前的操場</p> <p> 新操場與老操場一樣,仍然是每年開運動會和閱兵的地方。下午下課后看到許多學員在鍛煉,和我們當年一樣。樹蔭下的這幢樓是后勤保障樓,教職工、學員食堂,小賣部,文印室,銀行等。</p> <p>學員宿舍樓的北面,每間寢室都有了空調。學員宿舍緊挨著河邊往東一直排到了原八一大道的位置。</p> <p>學員宿舍(取自網絡)</p> <p> 新建的第一教學館,位于"冂"型大樓的后面,位置大約是在原文化廣場的地方,有一年同學聚會,留校同學帶著參觀過,里面主要是教室,包括梯形教室。</p> <h3> 學員宿舍對面最早的教研室大樓。</h3> <p> 原學員宿舍對面的"369"教研室,現為第二教學樓。當中還隔的一條小河巳填平,道路拓寬到教學樓前。</p> <p>似有我們的身影。</p> <p> 這片杉樹林是我們參加學校勞動時種下的樹,現已長成林,原靠近大學衛勤樓的后面。這也成為校園變化后辨明方位的標志,</p><p><br></p><p><br></p><p><br></p> <p> 這是學員樓后面的、與長海一河之隔的小河浜,當時河水是黑色的,現在河道經過挖淤清理,河水干凈了,并架上石板鋪成了路。照片盡頭的廣告牌處是連接大學與醫院的橋。見下圖。</p> <p> 這是廣告牌處下面的橋,一側通往大學(遠處),一側(欄桿處)通向長海醫院。</p> <p> 河水的顏色比以前好多了。</p> <p> 在河上架起石板修成路,從原來八一大道過河的橋過來,主要為工作人員和車輛進人校區和去醫院。</p> <h3> 這條河上路被稱為虬江大道。</h3> <p> 這個位置是開在中原路西片區的邊門,到長海醫院要過一座橋的地方。</p> <p> 河上架起起石板修成了路,這是從中原路西側的邊門進來,可見遠處路盡頭的高樓就是大操場上建起的高層住宅。</p> <p> 標有黃線的馬路就是原來是大學到長海的橋,現在是大學邊門出來后通往家屬區的路,所以設了紅綠燈。照片中高層建筑的位置是原長海醫院幼兒園,現是蓋起了家屬樓。</p> <p> 這就是原大學校門的地方。現巳市政拓寬為中原路,顯示翔殷路與中原路交叉的十字路口。</p> <p>原大學校門,位于現在的翔殷路中原路北邊。(取自網絡)。</p> <p> 縱向路為中原路,高架橋后面(北)即為原大學校門的位置。高架橋是在翔殷路上架起,為中環線。</p> <p> 高處拍攝的中環路和中原路翔殷路路口。靠中環線的帶粉紅色涼臺的建筑所在地就是大操場的位置,現為地方的商品住宅。中環線高架在翔殷路上架起。</p> <p> 這個商鋪房的區域就是原學校大禮堂的位置,直到2013年拆除。中原路拓寬的寬度就是到原禮堂邊緣的地方。</p> <p> 這里是大學對面的家屬院~蘭花村的位置,蘭花村的房子巳全部拆除,蓋起了高層家屬樓。</p> <h3> 有上海地鐵8號線翔殷路站到軍大和醫院,還算方便。</h3> <p> 護校樓被隔在院區外單獨一幢,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建筑,難怪還"健在"。</p> <h3> 大學招待所,現在的錦雪苑。</h3> <p> 由于建起了封閉的中環路,將大學和家屬區隔開了,要過馬路,只有走地道了。</p> <p> 翔殷路二軍大路段設了二個地下通道,這是靠梅花村的地下通道,紅色高層為宿舍樓,長海醫院退休的三級以上教授都住在這里。</p> <p> 長海醫院的飛機樓,歷史保護建筑,原是病理科和臨床部分科室的實驗室,現巳成為校史館。</p> <p> 飛機樓前。校史館以前毎周四下午對社會開放參觀,但在疫情前就巳很長時間不開了。</p> <p> 飛機樓的北側原是長海醫院的梯形教室,也就是照片中高樓的所在位置。現高樓為病房大樓。</p> <h3> 原大學圖書館,現為長海影像樓。</h3> <p>在校時為大學圖書館</p> <p>原圖書館的內景</p> <p> 這是長海醫院最老的病房大樓,靠長海路的正門。從這進去到病房,有一下中(心血管內科)、三下中(呼吸內科)……等,但現在都不存在了,唯獨此樓還在。</p> <h3> 病房樓墻面上多了空調,仍能看出這幢建筑的風格,花紋圖案很精細。</h3> <h3> 病房樓前小圓盤還在,沒有太大變化,只是樹更茂盛了。</h3> <h3> 老病房大樓的對面,沿長海路建了中醫醫院。</h3> <p> 長海內的公園還在,風景不錯。</p> <h3> 在長海路上的醫院大門巳建起白玉蘭廣場和病房大樓。</h3> <p> 急診樓。</p> <p> 門診樓。</p> <p>從院志上取到的長海原平面圖</p> <p>從東方肝膽醫院病房大樓的取景(2015年)</p> <p> 這是連接各病房大樓的長廊,這個地方相當于原長海梯形教室和大學圖書館(影像樓)之間的位置。</p> <h3> 左邊通向內、外科樓,右邊通向白玉蘭廣場,前方通向急、門診樓,醫技樓。</h3> <h3> 長海的草坪上樹起了許多長海大師的塑像,這是燒傷科方之揚教授。</h3> <h3> 胸外科蔡用之教授。</h3> <p>長海全景。以下是部分給我們上臨床課的老師(取自網絡)</p> <p>仲劍平教授(普外學科)</p> <p>馬永江教授(泌尿外科)</p> <p>方之揚教授(燒傷學科)</p> <p>華積德教授(普外學科)</p> <p>喻德洪教授(肛腸外科)</p> <p>孔慶德教授(放射學科)</p> <p>周廣智教授(神經內科)</p> <p>王景陽教授(麻醉學科)</p> <p>尉挺教授(心內學科)</p> <p>周岱云教授(消化內科)</p> <p>崔若蘭教授(腎內學科)</p> <p>劉本俶教授(血液內科)</p> <p>汪偉業教授(感染學科)</p> <h3>軍醫系七七級二中隊學生名冊。</h3> <p> 我們課余時間去的五角場巳今非昔比,這里已成為上海市的商業副中心之一,可與徐家匯媲美。中環線在五角場環島一跨而過,過了五角場后轉為封閉的地面道路并經過軍大界區后在中原路再為高架路。遠處有紅標題的現建筑是原朝陽百貸商店的位置,現是萬達廣場。</p> <p>在五角場環島上,中環高架路橫跨而過,被稱為"鴨蛋”造型的上蓋。</p> <p> 母校你好!披著秋風,我們投入你的懷抱。上課的鈴聲,總在耳邊響起,教室的燈光,仍在心里照耀,醫語的教誨,使學子終身受益。 </p><p> 校園里結滿歲月的驕傲。銀杏樹下,物巳全非,但不變的是對軍大的情感,感恩改變了我們每一名同學人生軌跡的母校!愿這組照片給全國各地的同學們帶去對母校的記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县|
凤台县|
壶关县|
呼和浩特市|
融水|
武宣县|
石城县|
江门市|
离岛区|
铜山县|
武城县|
盐池县|
石景山区|
天长市|
红原县|
勃利县|
柘荣县|
石城县|
漳平市|
浠水县|
桃源县|
泸溪县|
绿春县|
红河县|
来宾市|
高淳县|
镇宁|
时尚|
科尔|
哈密市|
阳东县|
安乡县|
龙井市|
资兴市|
庆云县|
浑源县|
涿州市|
博野县|
双桥区|
汝阳县|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