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 style="color: rgb(168, 123, 69);">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一飯之恩,千金酬之……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源遠(yuǎn)流長的文化里,不僅留下了眾多的感恩詩詞,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慈母之恩,“人多知遇獨難求,人負(fù)知音獨愛酬。常恐此心無樂處,王成年少在并州”的知遇之恩等等,還記載和傳說著許多以善相待、感恩圖報的義舉。</b></p> 桑下餓人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春秋時期,晉國大臣趙宣子在路上見到一個人躺在桑樹下,詢問之下,才知他是餓壞了。趙宣子就將食物送給他吃,可他卻留下一半。趙宣子問他為什么,他說:“我離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還活著。現(xiàn)在離家很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給她。”趙宣子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為他準(zhǔn)備了一籃飯和肉。一次,靈公想殺趙宣子,在飲酒之時埋伏了甲士殺他,搏殺中,靈公的一位武士倒戈幫助趙宣子,帶他脫險。趙宣子很奇怪,武士回答說:“我就是桑下的那個餓漢。”趙宣子再問他的姓名和家居時,他不告而退。</b></p> 棠棣之花 <p><b style="color: rgb(62, 62, 62);"> 戰(zhàn)國時期,聶政和母親、姐姐一起生活,以屠宰謀生。韓國大夫嚴(yán)仲子與韓相俠累有仇,聽說聶政的俠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求他為自己報仇,聶政拒絕了,嚴(yán)仲子依然盡了賓主之禮才離去。聶政等到母親去世,守孝三年后,為了報答嚴(yán)仲子的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于階上。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遂以劍自毀其面自殺。聶政的姐姐為了不讓弟弟的聲名和事跡埋沒,到聶政暴尸之處痛哭自盡,讓聶政的事跡傳遍天下。郭沫若曾根據(jù)這個故事,創(chuàng)作了話劇《棠棣之花》。</b></p> 摘纓之會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楚莊王設(shè)宴招待大臣,酒酣之際,派美人出來為群臣斟酒。突然一陣風(fēng)來,將座上蠟燭都吹息了,有人就趁黑拉了拉美人的衣裙。美人告訴莊王,剛才有人對我無禮,我已經(jīng)把他的帽纓摘下來了,趕緊點燈,讓這個人現(xiàn)形。楚莊王說,是我讓大家飲酒的,喝醉了有點失態(tài)是正常的。于是讓在座的人都把帽纓摘掉,才重新點燈。三年以后,晉國與楚國交戰(zhàn),有一位大臣舍生忘死,驍勇異常,殺敗了晉軍。楚莊王驚異于他的勇敢,他回答說,自己就是宴會上對美人無禮,被摘了帽纓的人,感念楚莊王的大度,因此愿意肝腦涂地,報答莊王。</b></p> 顧榮施炙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西晉名士顧榮,有一次應(yīng)邀赴宴,見烤肉者垂涎,便將自己的那份讓給他吃。同席者恥笑顧榮,他說:“一個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讓他連烤肉的滋味都嘗不到呢?”后來,戰(zhàn)亂四起,他逃難南遷。每到危難之際,總有一個人隨身保護他,顧榮問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當(dāng)年的“受炙人”。</b></p> 漂母飯信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xí)武,卻仍然無以為生,迫不得已,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jīng)常饑一頓飽一頓。淮水邊上有個為人家漂洗紗絮的老婦人,人稱“漂母”,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對她說,我將來一定會好好報答您。婦人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夠養(yǎng)活自己,我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是為了你的報答么?”韓信深受感動。后來,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后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后以千金相贈。</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心懷感恩,所遇皆是溫柔。感恩不僅是一種處世哲學(xué),更是一種人生智慧。人生在世要懂愛、知愛、付出愛。值此感恩節(jié)之際,校團委祝大家歲月靜好、闔家幸福、好人一生平安!</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永城市|
涪陵区|
惠安县|
桦川县|
海丰县|
久治县|
广元市|
龙胜|
锡林浩特市|
云梦县|
吴堡县|
集安市|
上饶县|
独山县|
新竹市|
方山县|
辽中县|
海伦市|
新和县|
会同县|
马山县|
太康县|
张家港市|
铜陵市|
云安县|
利津县|
赣榆县|
平陆县|
阿勒泰市|
金昌市|
眉山市|
黎川县|
陇南市|
阳西县|
酉阳|
韶山市|
友谊县|
临潭县|
调兵山市|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