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飛機準時降落在林芝機場,當接機的王導熱情的給我們脖子帶上哈達的瞬間,受寵若驚之余,真有一種夢幻般飄飄然的感覺。西藏,我終于來了! <b>綠色秘境南伊溝</b><br>上午10點45分到達南伊溝,除了懶懶的太陽光,這座4A景區的大門口靜悄悄的幾乎門可羅雀。汽車還沒駛進停車場即被工作人員攔下,原來入溝必須乘坐景區交通車,此時園內一輛車上坐了3人,他們顯然已經等待良久,滿眼企望著我們拼數發車。<br> 慌不迭地前往購票廳,雖然無游客,但體檢測溫,驗證等一項手續也不能少。待手忙腳亂爬上交通車時才發現忘記拿上沖鋒衣,敞篷的交通車開起來后,薄型羽絨服竟然有些抵御不住山溝內的寒風。 經過洛巴村,除了幾只牛大咧咧漫步于村頭之外,街道上空無一人。 深入溝內,路邊秋色愈來愈濃,車行大約20分鐘,來到南伊河觀景臺。 一座鐵架木板橋跨過南伊河亂石河灘橫亙于河道之上. 觀景臺緊靠河邊,臺基下的巨石上纏滿枯藤。 盡管是枯水期,清澈湍急的河水還是發出駭人的轟鳴聲。 對岸山坡上林木層層疊疊一派生機盎然,山腳下滿目翠綠的叢林漸變為黃色一片,分辨不出那些黃色枝葉是明黃亦或是橘黃? 疑惑間,再看眼前這片斑斑點點的橙色林葉中分明還裹著星星醉紅!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一時姹紫嫣紅,秋色燦爛。 順著觀景臺可下入河道,許多老樹枯木仍然頑強屹立于亂石灘中, 離開南伊河觀景臺,繼續上行十幾分鐘,來到一片沼澤地前。 一條帶有護欄的木板棧道引著我們進入這片神秘世界。棧道兩旁松蘿密布,猶如舞臺上的帷幔,一株紅衫枝葉探出顯得頗為妖嬈。 腳下是生長茂盛的地衣水草,一股泊泊清流漫過草地消失在不遠處的林叢間。 隨處可見長滿青苔的粗大樹根樁與倒臥在荒草地中巨大的圓木,它們似在靜靜地訴說著一段古老與滄桑……。 棧道的盡頭是一個池塘,池底水草隱現,水面飄浮著金黃的落葉。 池塘沒見到進水口,也沒看到出水口,綠色的水面上唯留下謎一樣的片片白云。 湍急的南伊曲水在谷間轟然鳴響,高山藍天,林木繁茂,淺綠的松蘿,金黃的楓葉,這里到處都在散發出秋天的寧謐與瑰麗。 中午12點鐘,交通車到達天邊牧場,司機指著牧場后方的山說,山梁那邊就是麥克馬洪線,大家都沒吭聲,沒想到國境線竟然這么近。 天邊牧場位于南伊溝景區18公里最深處,海拔3145米,游人想要進入牧場必須穿越其外圍的原始森林,路旁坡下那座藍色房頂的木屋即是原始森林入口。 原始森林內的樹木多為云杉與落葉松,高大的樹干密集的排列在木棧道兩旁,潮濕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松脂的清香味,令人當下即可感受到負離子沁人心脾的擁抱。 森林內生長著許多不知名的菌類。 木棧道并不很長,漫步不足一公里,就看見了密林外面的高山。 棧道的盡頭是柵欄圍起一方空地,柵欄外有一棵并不高大的樹,外形酷似塔松,但樹葉卻決然不同,樹冠上掛滿了哈達,原來這就是珞巴人供奉的陰陽神樹,這方柵欄圍出的空地是祭祀專用的場所。 走出森林,豁然開朗,眼前是一片開闊的草甸。 草甸內叢生禾草已經開始換上金黃色的秋裝,根莖性禾草仍在蔥綠之間。 牧場四周青山環抱,牛馬悠閑,幾間牧人小屋點綴其上,其景色風光令人留戀, 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野徑菊初黃,村橋似吾鄉。 出了森林,繼續沿著木板棧道穿越牧場草甸。途中遭遇許多不知名稱的奇樹,生長更是頗具鬼斧神工之妙。 牧場出口處聳立著一座在樹根樁上搭建的瑪尼堆,周邊還可見到更粗的樹根樁,這一切說明,南伊溝以前的環境不是這樣。 <b>丹娘鄉佛掌沙丘</b><br>在米林縣城吃的午飯,飯后驅車沿著雅魯藏布江一路東行,青山碧水,滿目錦繡。<br> 如果不是遠方的雪山,怎么能相信身處西藏高原! 下午15點40分到達佛掌沙丘,但見雅魯藏布江對岸平地兀起一座巨大的沙丘,沙丘堆起的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對岸大山的山腳。為何稱佛掌沙丘?王導介紹因其外形酷似合起的佛掌,故如此稱呼之。 關于沙丘的來由,當地人民也有美麗的傳說,不過從白色的沙丘上呈現出的優美曲線,即可證明是雅魯藏布江枯水期颶風所為,只是年復一年,需經歷千萬年變遷方可形成這一自然奇觀。 站在觀景臺放眼西望,群山環抱之中,碧水白沙相交映,沙洲如魚逆行,江水似游龍戲走,沒有浪花,沒有濤聲,唯有色彩斑斕的秋色伴著雅魯藏布江在寬谷中流淌。 <b>雅魯藏布大峽谷</b><br>過了佛掌沙丘,路面兩側山勢開始變得險峻起來。伸長脖頸一直在期望盡早看見南迦巴瓦峰。 王導充滿自信的告訴我轉過這個彎就可看到。他邊說邊打方向盤,果不其然,公路左側天邊出現一座雪山,巨大的三角形尖峰直指蒼穹,這正是我日夜籌劃想要看到的圣山啊! 拿起手機正打算記錄這一激動時刻,耳邊突然響起刺耳的剎車聲,一輛公務車傾斜著車身,飛也似的插入我們前方的空地,車還沒停穩呢,門就被拉開了,幾個年輕女子手拿長槍短炮跳下車來,瞬間占領了全部制高點。我這才明白,原來西藏所有的司機都熟悉這里的地形地貌啊! 下午16點15分,我們終于到達了雅魯藏布大峽谷游客接待中心。凡是去到大峽谷游玩的人必須在此購票換乘景區大巴。我們因為居住峽谷北岸,不進南岸景區,故只須購買30元/人的門票。 大峽谷游客接待中心的關卡后面是派鎮,這個轄管9個自然村的小鎮顯得很繁華,鎮內到處都在搞土木建設。汽車經派村大橋跨過雅魯藏布江,大橋北側還設有一處檢查站,顯見防范逃票的措施甚嚴。 由于行駛在大峽谷溝北,故此行駛間時常都可正面看到南迦巴瓦峰雄偉的身姿。 峽谷內景色風光差異巨大,河谷平原上生長著大片常綠闊葉林,奇峰高處則巖石裸露一片白雪皚皚。 公路沿著雅魯藏布江朝著大峽谷縱深而去,并隨著山勢變化不斷拔高。 行進在峽谷公路上,好似游走在一幅精美的水彩畫間。 轉過幾個山彎,來到索松村前公路觀景平臺,在這里觀看南迦巴瓦峰視角剛好。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是西藏林芝地區最高的山,也是西藏最難見到的雪山。 這里的山峰常常云霧繚繞,終日不散。因此,南迦巴瓦峰被稱之為 “相見靠運氣”,“相遇靠緣分”的雪山。 這座觀景臺已經距離索松村不遠。<br><b>索松山居內觀看日照金山</b><br>索松山居客棧在索松村的北面,過了索松村還需上行1.5公里。<br> 客棧獨立坐落在山坡的臺階地上,其本身即是一處最佳的觀景地。 下午17點20分到達索松山居,房間窗戶正好面對南迦巴瓦峰。 院子四周圍著鐵網,鐵網外陡壁下是奔流不息的雅魯藏布江。 從這里望去,大峽谷溝壑正對南迦巴瓦峰與她的七座衛峰,南迦巴瓦山體由綠變褐,漸次變白,山體的巖層脈絡走向起伏曲折分明。如果按大峽谷江面海拔最低處不及千米,自谷底算起,南迦巴瓦峰的相對高度接近7000米!噫吁嚱,危乎高哉!山川之高大險峻莫過于斯! 下午18點45分,太陽西斜,四周高山巨大的陰影覆蓋了峽谷,開始慢慢爬上南迦巴瓦峰山腳,并很快的吞噬著山體。南迦巴瓦及其諸衛峰山頂上的冰雪開始變成極亮的火焰內焰色,燃燒的山體變的通紅, 南迦巴瓦諸峰半山腰的白云瞬間變成紅云,就連大峽谷內雅魯藏布江的江水亦被映紅, 整個日照金山高潮時間不到十分鐘,峽谷內便漸漸趨向暗淡,南迦巴瓦及其諸衛峰山頂開始變為暗紅色,院內的氣溫也驟然降低了許多。 下午18點57分,除了南迦巴瓦峰巨大的三角形尖頂還泛著落日余暉外,一切景觀恢復常態,索松山居客棧大院內也安靜下來。 晚飯后,漫步院內小徑,星空晴朗,南迦巴瓦冰峰雪山一片明亮,襯出夜空無垠的深藍。黑黢黢的大峽谷內孤獨的現出幾顆村燈,唯有腳下的雅魯藏布江仍舊在不知疲倦的咆哮不停。 可能是太興奮了,躺在床上輾轉不能入睡,索性披衣來到屋外。此刻夜深人靜,但見皓月當空,一抹白云似紗巾般遮蓋在南迦巴瓦峰上,看來天人也進入夢鄉矣。 整晚似睡非睡,清晨早早便來到院內拍攝日出景象,結果手都凍得幾乎麻木了。 因為身處南迦巴瓦峰的西南方,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內是看不到日出的。 <b>人間仙境達林村</b><br>早餐后,我們離開索松山居,驅車沿大峽谷北岸繼續上行。正確的講應該是下行,離開索松山居后不久公路就一直盤旋向下,我這才發現昨晚是在山上住了一宿。怪不得王導說,這種整晚似睡非睡也是高原反應的一種狀況呢!<br> 感覺盤旋快到溝底了,汽車轉過山腳,眼前突現一片平坦的川地,公路盡頭的屋舍即是達林村了。 四周群山環抱,田野寂靜,空氣中漂浮著淡淡的牛糞味道。一陣牛鈴聲傳來,循聲望去,一隊牛兒排著隊伍走向田間,此景很像我們在巴伐利亞州瓦茨曼山(Watzmann)所見。 這里是南迦巴瓦峰正西方向,諸衛峰斜排側身拱衛,更顯南迦巴瓦峰唯我獨尊! 村頭地間一個藏族男子在擠牛奶,我們過去想與他的牛兒合影。 男子很和藹友善,平靜的與我們聊起他們的生活。我默默地想,這種恬靜、與世無爭的景象應該就是人間仙境吧!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繁昌县|
五河县|
汾西县|
梁河县|
九龙城区|
广汉市|
色达县|
平阳县|
二连浩特市|
蕉岭县|
北宁市|
华宁县|
新余市|
神农架林区|
北碚区|
中方县|
甘泉县|
沾化县|
福海县|
墨玉县|
淳化县|
东至县|
乌苏市|
施秉县|
冀州市|
鹤岗市|
白城市|
凤台县|
林芝县|
庄河市|
泗水县|
仙桃市|
瓦房店市|
莲花县|
石河子市|
鹿邑县|
舟山市|
平昌县|
扶余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