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為進一步發(fā)揮名師的引領示范作用,提升碑林區(qū)地理教師的教研水平,切實提高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質(zhì)量。11月25日上午,由碑林區(qū)”名師+”研修共同體聯(lián)合陜西省碑林教師進修學校組織開展的初中地理名師送教活動在西安市第八十二中學舉行。碑林進校劉樹江副校長、碑林區(qū)中學地理楊許紅“名師+”研修共同體所有成員、碑林區(qū)地理“種子教師”、部分指導老師和西北工業(yè)大學附中“名校+”教育聯(lián)合體的全體初中地理教師參加了活動。</p> <p> 活動由碑林區(qū)中學地理“名師+”研修共同體主持人楊許紅老師主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鐵一中分校王若丹老師執(zhí)教中圖版七年級上冊《氣溫的空間變化》一課。王老師通過搜集學生在旅行過程中拍攝的反映一地氣溫特點的景觀照片,并制作成快閃視頻,創(chuàng)設旅行情景。利用代表景觀,設置拋錨式探究問題,即“這些照片反映了我國冬季南北氣溫有何差異?夏季南北氣溫差異大不大?”;緊接著對比等高線地形圖引入等溫線圖這一學習工具,引導學生通過讀圖得出具體數(shù)據(jù)說明我國氣溫分布特點;然后通過等溫線的延伸,啟發(fā)學生思考影響因素,并設計實驗去探究影響因素;最終將這節(jié)課所學應用于生活,即寒假和暑假旅行途中的服飾安排。本節(jié)課設計應用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尤其踐行了情境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和整體性原則,為與會老師生動展示了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p> <p> 課后與會老師對王老師的課進行了討論點評,辛有群老師認為王老師非常具有親和力,指導讀圖的方法有序有效,教學態(tài)度嚴謹,注重學習生活中的地理。</p> <p> 王江老師認為教師基本功很強,備課充分,教學理念先進,課堂的難度把握好,建議小結的節(jié)奏如果能慢一點更豐富。</p> <p> 李顏老師認為授課教師敢于嘗試,落實地理學科素養(yǎng)非常扎實,一節(jié)課內(nèi)嘗試了多種教學方法,包括快閃,貼圖等活動的疊加。</p> <p> 活動的第二部分是鐵一中分校蔡新老師做了專題講座《提課標之要,勾教學之弦》。</p><p> 講座主要分為兩大部分:(1)解讀課標,把握綱要;(2)探索教材精微,理解教學內(nèi)核。重點以中圖版教材為例全面分析了教材與課標的密切聯(lián)系,引導一線教師充分理解課標,加強與課標互動,同時強調(diào)了依據(jù)學情,整合教材,設計教學。蔡新老師利用此次教研活動進行了一次碑林地理教研問卷,作為后期教研活動參考的重要依據(jù)。</p> <p> 最后楊許紅老師做了總結性發(fā)言。她認為王若丹老師課前旅行情境拋錨式引出本節(jié)重點知識,結束部分設置較為真實的假期旅行情境,重視將知識應用于生活,落實課程標準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理念。蔡新老師對課標的解讀精準深入,對于一線教師如何研讀課標給予了一定的方法和指引,希望與會的老師能夠在埋頭上課的同時能夠重視課標的學習和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前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p> <p> 本次送教活動聚焦課標研讀,結合課堂教學,對如何落實課標進行了有效示范,內(nèi)容充實,環(huán)節(jié)緊湊,引發(fā)了與會教師對于課標研讀和落實的強烈思考,達到了預期的效果。</p> <p>撰稿:楊許紅</p><p>審核:劉樹江</p><p>編輯:孔芳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山县|
南宁市|
九寨沟县|
冕宁县|
芦溪县|
大连市|
武城县|
娄烦县|
舒兰市|
济南市|
南部县|
鄂温|
盐山县|
长岛县|
碌曲县|
蕉岭县|
永德县|
广西|
永年县|
阳山县|
黄石市|
江口县|
南岸区|
永昌县|
正安县|
女性|
五家渠市|
邯郸市|
余干县|
高安市|
财经|
秦皇岛市|
会东县|
灵川县|
墨竹工卡县|
长寿区|
孟连|
曲松县|
镇平县|
达拉特旗|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