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輞川錫水洞古會是藍田縣境內第二大古會。己亥年農歷二月初七,我和幾位朋友前往輞川溶洞景區的成山嶺的半山腰,道家第五十五福地錫水洞,逛古會。跪在洞內韓湘子像前,撲面而來的仙氣讓我有種飄飄然然美是成仙的靈感。</p><p>來這里燒香參拜的上萬香客,他們從四面八方云集于此,就是給神仙韓湘子燒爐香,磕個頭,許個愿,祈求來年萬事平安。</p><p>韓湘子河南南陽人,公元803年(長慶3年)考中進士,官至大理寺丞,后因看破紅塵,出家云游,在一位老道的點化下來此修煉。韓湘子塑像給人的感覺慈眉善目,他坐在山崗上正在吹笛。在他的旁邊臥著一只梅花鹿,站著一位端著茶水的童子。韓湘子善吹笛,他的笛聲悠揚悅耳,使得童子忘了獻茶,梅花鹿臥地不起。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關系。</p><p>每年的農歷二月初六、初七,在洞內給韓湘子過古會的時候,在這里燒香磕頭后,找一個偏僻的地方,雙目微閉,雙手合十,就可以聽到笛聲,但是你必須心誠,因為心誠則靈。</p> <p>相傳韓湘子在錫水洞成仙之后,點渡妻子林英駕祥云從長安到此和自已一起修練。韓湘子的舅舅家在湯峪鎮石門村、姨姨家在藍關街辦的榆林村。每年錫水洞古會來臨之時,石門、榆林村村民都要打著道旗,敲鑼打鼓,排著長隊,浩浩蕩蕩地來錫水洞為外甥韓湘子進香。做各種道事活動,弘揚道法,為錫水洞古會增色添彩。</p><p>每年天氣干旱時節,石門、榆林兩村村民都要來錫水洞韓湘子塑像前,跪拜祈求,嘴里念念有詞。這時仙家韓湘子總能顯現,給藍田廣大地區普灑甘露,滋潤土地,使藍田這塊大地總能得到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天下太平。</p><p>拜完仙再看景,錫水洞270米長,分三大部分,三個洞口像是開了三個門一樣,我們先進西側洞,洞內有一塊約五平方米的平臺,洞穴內呈現連環形,在這潔玉般的洞廳中,有一巖縫,巖縫旁有一小草狀的水繡,極為精致,像藍田美玉的工藝品,像小孩子的玩具室。甚是新奇,洞內的景觀真是美輪美奐,讓人無不感嘆!</p> <p>站在洞外空中平臺,放眼望去,青松翠柏,河流山莊,遠峰近景,盡收眼底。我們走到平臺東頭,發現一坑泉水,嘩嘩朝外溢流,拋下坡巖,這使我想起當地人講的傳說:當年韓湘子來此修練時,用九環錫杖捅開錫水洞,再用錫杖捅開一條暗河,從藍橋河引水于輞川山谷,使輞川山谷的旱田變水稻田,富裕一方的經典故事。</p><p>山下泉從山外來</p><p>九環錫杖巧通開</p><p>仙人緲緲留陳跡</p><p>洞口陰陰長綠苔</p><p>瀑布一條飛漱滟</p><p>峣峨萬丈俯蓬萊</p><p>阿翁曾煉丹砂處</p><p>樹掛啼猿曉夜哀</p> <p>下得山來,仰望長空感嘆!看見空中的景象給我嚇出一身冷汗,在距離地面200多米高的上空,兩山之間有一條鋼絲,鋼絲之上有一人正在走鋼絲表演,只見那人手拿根竹桿,向對面凌云洞方向緩緩走來,真是藝高人膽大!后面還有人在鋼絲上騎自行車,騎摩托車精彩表演。此節目博得觀看者陣陣喝彩。</p><p>拜完神仙,看完景點,欣賞完空中精彩表演,感覺腹內饑腸轆轆,走到小吃灘位前,真是眼花潦亂,涼皮、粽子、神仙粉、洋芋粑粑樣樣俱全。最有特色還是藍田的饸饹面,來一碗饸饹面,調上香菜、油潑辣子,不吃眼都饞。此次逛錫水洞古會,讓我們記憶深刻,留戀往返。真乃是</p><p>仙洞內飄飄然然</p><p>山谷中熱鬧非凡</p><p>再想來此看美景</p><p>來年此時在輞川</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 朱亞平,男,陜西藍田人,1962年出生于藍田堯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1975年參加工作,在藍田文化和旅游戰線上工作47個春秋,現已退休,愛好文學,喜歡寫作,曾在《今日頭條》《騰訊新聞》《陜西法治網》《鄉土藍田》《藍田作家》《二都河文學》等平臺上發表多篇文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兴隆县|
拜泉县|
常德市|
绵阳市|
双辽市|
临海市|
邛崃市|
朝阳区|
滨海县|
弋阳县|
遂宁市|
吴川市|
金塔县|
荃湾区|
沁源县|
永济市|
高平市|
轮台县|
景东|
隆林|
靖州|
礼泉县|
鄯善县|
托克逊县|
兴隆县|
靖远县|
延庆县|
那曲县|
黑水县|
郑州市|
文成县|
晋城|
会东县|
浑源县|
洛南县|
子洲县|
昆明市|
耒阳市|
友谊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