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鄉村鄉土記憶,知青回娘家啦啦啦。</p> <p>公元二O二O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莊三知青人歡聚在知青人的娘家……莊行東風村。今天,星期天,這一大幫人相約金秋走走看看回娘家。這一幫人有下鄉知青及回鄉知青33人,懷著感恩之心,帶著依念之情,高興啊,激動啊!從市區,從南橋,從莊行,匯聚到了曾經讓知青人灑下汗水乃流下淚水的勞動之地方,當年的莊行三大隊,如今的東風村。</p><p>此時此刻的我,仍然沉浸在幸福快樂之回娘家場景的氛圍里,東風村父老鄉親的淳樸熱情,村領導的好客友愛,乃東風村的新面貌,深深地打動了今天之回娘家的莊三知青人。今日之,拍照多多,話聊多多,收獲多多,感動多多。特編輯此篇,謹以此獻給莊三人以作留念。</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0年11月22日,今天又將是這幫知青人的歡聚日。45年前乃至早期的下鄉50年前,這幫學生從上海市區、奉賢縣城、莊行本鎮三路方面,分別于1968年至1977年的十年內,來到了奉賢莊行公社東風三大隊插隊務農。十年內總共分配來了29名插隊知青,使得當年的這個大隊掌門人,黨支部書記莫月華喜出望外,高興擔心揪心與關心熱心盡心一齊擾上這位曾經全公社享有名望的女支書身上,然而這一幫學生娃知青人有幸來到她這里報到下鄉勞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轉眼已經四十乃五十多年了,曾經的牽掛想念今日終于又一次一聚一見,傾心傾情,敘舊日敘往事,歡樂聚餐,歡樂交談,歡樂參觀,歡樂體驗,歡樂唱歌,一整天沉浸在回憶過去之知青歲月,暢談如今之知青人的生活狀態,溝通了解互通信息,互增友情之知青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今天這一幫人邀請到了村里老領導之相聚一堂,一張張照片,一段段回憶,一個個故事,一片片友情,留下了存下了。</p> <p>此次活動主題:回娘家!感恩莊三、匯報成長、情系東風。主題詞:莊三知青回娘家,喜看美麗新東風。錦旗留言詞:青春熱灑莊三,夕陽情系東風。</p><p>29人,29名下鄉插隊莊三知青,今日又回娘家啦啦啦……特別的向娘家人匯報:咱們來此莊三插隊務農無怨無悔!咱們29人中,其中有9人成長為人民教師。咱們29人中,又有主任醫師、消防局大將、高級工程師及總經濟師、私營企業主、政府機關干部、報社記者、乃至多個社會崗位上的精兵強將!為此,咱們自豪地說:娘家人,咱們莊三知青人沒給你們丟臉,為你們爭氣啦啦啦!此刻,唯有感謝還是感謝!!</p> <p>我和新老書記留影(老書記莫月華是我當年下鄉插隊時期的莊三大隊黨支部書記,新書記湯文是如今東風村書記兼村主任)</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68年一1977年,這一幫人響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偉大號召,知識青年來到了農村,當時他們的年紀只有十五或者十六歲,是一些剛從學校走出來的中學生,他們來自上海市區、奉賢縣城、莊行鄉鎮各地,他們離開家庭只身來到了這個莊三大隊,將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這片土地。這一幫人在農村插隊務農最短的則一年,最長的達九年哦。今天之相聚則是激動啊高興啊哈!走走看看新東風,倍感親切乃自豪!自豪咱曾經下鄉來到這里,如今的美麗東風村。感恩!感動!</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報告:中間這位老者就是我們這幫知青當年插隊下鄉的大隊黨支部書記莫月華,想當年,她是大隊大領導又似我們的長輩,猶如母親般對待孩子一樣對待我們這幫知青,她常常溫暖我們、關心我們、幫教我們、照顧我們,令我們這幫知青受教一生、受益終身,令我們這幫知青至今仍然銘記于心,感激不盡、感恩在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莫書記左右二位,都是當年莊三大隊班子成員,實屬莊三大隊干部,當然是我下鄉插隊時期的父母官。然又因為我下鄉半年,則被大隊列為培養干部對象,提撥我為大隊蹲點干部,即從插隊的8隊,轉為蹲點6隊去了。為此,我后四年的知青歲月就是身為大隊蹲點干部了么!在此,特別的感謝領導們的信任與培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此時此刻,今天之相聚相擁問候祝福,一切盡在不言中。祝福莫書記身體健康、幸福快樂!</p> <p>我和我的同學(沈燕、朱輝、周鈺,咱們同一中學同屆畢業,同時插隊于同一大隊)</p> <p>我與吉炳元(他是68年下鄉,是咱們下鄉插隊莊三的29人中第一人,在農村入伍參軍,后從事消防工作,退休前為上海消防局處級干部)</p> <p>我與費敏捷(他晚我一年,77年即知青插隊末班車,從市區下鄉在我插隊的隔壁生產隊,故來往多友情深,費兄勞動二年后高考入學,退休前是上海水務系統高級總經濟師)</p> <p>我與程春影(她曾經是奉賢實驗中學的校長,又是上海市名校長,終身從事教育事業)</p> <p>我與汪湘群(她下鄉后曾經是代課老師,后深造轉為正式老師,終身從事教學工作,也曾經是我母親同一中學的同事)</p> <p>我與杭愛國(她當年與我同年同月同批下鄉插隊于同一大隊,她南橋下鄉莊三,77年高考第一批次高考成功,如今是上海名牌醫院專家,高級主任醫師)</p> <p>我與樊云珠(她晚我一年從南橋下鄉至莊三大隊,是咱們莊三知青下鄉中的小妹妹,如今退休了的她,被咱們知青群友稱呼為旅游達人及K歌王)</p> <p>我與周龍官(他當年下鄉插隊于莊三8隊,后入伍參軍,隔年我也便下鄉插隊至他曾經勞動的生產隊,可以說我是他的小師弟,他退休于上海醫藥大學)</p> <p>我與朱樂及楊瑞杰(此倆人同屬回鄉知青,是我想當年下鄉在莊三的知心朋友,咱們45年來聯系不斷友情深厚,可以說他倆當年對我的幫助影響蠻大。朱哥他曾經是我下鄉插隊之大隊五金廠會計,小會計如今成長為大會計乃老會計。楊哥當年是4隊生產隊長,后成長為大隊干部乃村委干部)</p> <p>我與顧金龍(他曾經是我下鄉插隊時期的大隊黨支部副書記)</p> <p>我與馮守忠(他曾經是我下鄉插隊時期的大隊會計)</p> <p>此為今日回娘家活動儀程之荼話會現場</p> <p>老書記莫月華講話</p> <p>新書記湯文講話</p> <p>下鄉知青代表吉炳元發言</p> <p>回鄉知青代表朱樂發言</p> <p>莊三知青群代表周龍官發言</p> <p>知青人的楷模,此倆人程春影和吉炳元,上榜于東風村榮譽榜即紅色村史文化墻。</p> <p>此為他們在文化墻前留影</p> <p>莊三知青回娘家,喜看美麗新東風……瞧瞧這東風村村委會辦公綜合樓外墻上之大熒屏顯示著。莊三知青人,駐足之拍照之留影之。</p> <p>參觀東風村生活驛站</p> <p>參觀體驗驛站里面的土布制作</p> <p>參觀驛站里面的東風村軍人陳列室</p> <p>參觀生活驛站的樓上樓下,一間間屋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謂之精彩紛呈,令咱們今日之知青人,看之驚喜呀,興奮呀,激動呀,無不拍手稱快,為此驛站點贊!并興趣濃濃之拍照留念!</p> <p>瞧瞧,曾經的一個個農村妹,又坐上了織布機,象模象樣之操作體驗之織土布。嗯哼,一個個還身手不凡啊哈,回憶之那知青歲月……</p> <p>此為回娘家活動之儀程之授錦旗</p> <p>此為今日回娘家儀程之發榮譽證書</p> <p>此處為東風村馬路斜對面的莊行鎮鎮政府所在地</p> <p>此次回娘家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儀程,即是莊三知青人感恩父老鄉親,特別的慰問幾位東風村高齡壽星,以表莊三知青人之心愿,祝福東風村百姓健康長壽!</p> <p>此次回娘家活動之內容,特別的安排了午餐后二小時K歌娛樂。</p> <p>嗯哼,老書記也高興之登臺與知青人一起聯唱。</p> <p>此時,上午九點至下午三點,六個小時之一整天活動圓滿結束。此刻的東風村綜合樓會場里,莊三知青人點歌最后一首《常回家看看》……歌聲飄蕩之東風村上空,招喚之莊三知青人,來年再相會,回娘家看看。</p> <p>莊行東風村下鄉知青農齡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萬美林,1970.12--1980.06</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吉炳元,1968.10-1978.01</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閔雪華,1969.02--1978.06</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崔玉潔,1977.05—1978.02</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湯杰,1969.02—1976.06</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陳小英,1972.01—1974.09</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汪湘群,1972.01—1976.01</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鈺,1976.05—1980.1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杭愛國,1976.04—1978.02</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樊云珠,1977.07—1980.1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唐守榮1969.02—1971.12</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徐彪,1975.12—1979.04</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潘麗華,1969.02—1976.02</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孔玲玲,1969.02—1971.02</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朱輝,1976.03—1980.09</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沈燕,1976.03—1980.09</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費敏捷,1977.07—1979.09</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陸榮輝,1977.04—1980.07</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龍官,1972.02—1978.04</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張菂,1976.03—1980.08</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吳德衍,1977.05—1980.09</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陳佩芳,1970.10—1976.01</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蔡洪一,1969.03—1974.11</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程春影,1969.03—1973.01</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知青情兄弟姐妹情, 今日之腳踏曾經下鄉之地方, 想想當年看看現在。</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走走看看我們的第二故鄉莊行鎮。在此,祝福她,為她叫好,為她鼓掌,為她加油!</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走走看看我們的第二故鄉知青家園。追憶往事,崢嶸歲月;看看今天,滿懷喜悅;展望未來,希望的田野!</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時光荏冉,歲月如歌,回首知青生涯,我們不僅收獲了經歷,更收獲了友誼!回顧那青春燃燒的歲月,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親切!</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昨日的回憶,我們珍惜,因為她曾留下我們青春的足跡;今天的相聚,我們銘記,因為她又拉近了你我他心與心的距離;明日的憧憬,我們向往,因為有知青間相互牽掛的日子會更加溫馨。</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許多許多的人,不會忘記那個年代;許多許多的故事,留在了那個年代;知青,一個歷史永遠都會銘刻的群體。如今,他們成了當代人的爺爺奶奶輩。在他們一生都不忘卻的記憶里,他們的情感,就像這一張張照片一樣,牽動著那一代人火熱的心靈。</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知青,兄弟姐妹情深深,謹以此獻給莊三的知青人。</h3> <p>聚亦難之別亦難!歡樂之,感動之,收獲之,難忘之一天,令咱們這一大幫莊三知青人意猶未盡啊啊啊啊啊!相約明年之金秋再相聚,回娘家啦啦啦啦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泸州市|
浙江省|
丰原市|
合川市|
华蓥市|
阿图什市|
驻马店市|
蒲城县|
营口市|
开平市|
彩票|
介休市|
嘉祥县|
长白|
松桃|
于田县|
龙胜|
海晏县|
通化县|
嘉黎县|
盐池县|
米易县|
大洼县|
连江县|
通州区|
连州市|
称多县|
壶关县|
呈贡县|
蚌埠市|
财经|
平泉县|
蒙城县|
台中市|
福泉市|
厦门市|
治多县|
丹阳市|
莎车县|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