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唐朝大詩人王昌齡的《出塞》中的名句流傳至今,國人都會吟誦,但好多人并不知道龍城在那里,現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龍城天水,飛將故里秦州。從秦州新城的建設到西關古城的保護,看看這坐有三千年文字記載史,二千七百年建城史的龍城風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位于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交界地帶,氣侯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北方山川的雄奇,也有南方水色的秀麗,自古以來就是一處適益人類生存的地方。天水曾名上邽、成紀、秦州,據傳是伏羲和女媧誕生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稱。天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老工業基地之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初冬的一天,自己從秦州天河小區坐22路公交車,不到一小時到瀛池大橋附近下車,這里是秦州老城與新城的分界地帶。前面立交橋附近就是天水郡。這里應該是秦州新城的起點。近年來,天水城市建設變得快速,按照“東西延伸、相向對接、南北優化、舊城更新”的總體思路,天水有序啟動了成紀新城、穎川新城、東柯新城、麥積新城、秦州新城、空港新城、社棠工業新城、三陽川新城等八個新城,拓展中心城區面積,實現城市連片發展?,F在就來看看秦州新城的變化吧!</span></p> 一,正在崛起的秦州新城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秦州新城東起瀛池路,西至藉口鎮鐵爐村,規劃建設用地20.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約17.5公里,規劃常住人口24萬人。東接秦州主城,西聯甘谷。秦州新城以全長15.87公里的秦州大道為主軸,除此之外,北山公路、南濱河路西延段等道路縱橫交錯,路網密集,通達八方。投資6.98億元雙向6車道的秦州大道,于2018年建成通車。隨著天水郡立交大橋與天潤大橋的通車,投資4.2億元的藉口大橋,也即將開建。秦州新城交通干線已經初步建立。<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年12月份開建的天水軌道交通二期線路也經過秦州新城,等輕軌建成后,這里的交通將更為便捷。</span></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郡是一個古老的地名,二千多年的歷史變遷,天水郡的名稱一直存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前114)置,治所在平襄縣(今甘肅通渭縣)。東漢永平十七年(74)改為漢陽郡,并移治冀縣(今甘肅甘谷縣南)。三國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移治上邽縣(今天水市)。隋開皇三年(583)廢。唐武德元年(616),改為秦州,天寶元年復天水郡,并為隴右道治所。天水郡治成紀縣(今天水市區)。乾元元年(758年),取消郡建制,一律置州。至此天水郡不復存在了。但在天水原郡所在地,一個鄉鎮卻保留了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今天,這就是現今秦州新城主城區的東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立交橋的東南部,原天水信號廠的地盤上,一棟棟高樓爬地而起,這里是東煜廣場,總占地132畝,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地上建筑面積為38.5萬平方左右,地下建筑面積11.5萬平方左右。商業部分總建筑面積為15萬平方左右,含有酒店、辦公、寫字樓,商業步行街等,住宅樓總高27層。東煜廣場已經基本建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立交橋的東北部,是正在建設中的天水世茂國際生態城,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75.3億元,占地面積224畝,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由成都世茂新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包括五星級酒店,高端商住,公寓等綜合類物業,打造集旅游、文化、教育產業于一體的國際生態城。據介紹,世茂天水五星級酒店是世茂國際生態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是未來天水市西大門的標志性建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這里正在建設之中,部分高樓主體已經聳立空中,過去雜亂的樓房街區已經淹沒在大開發的熱潮中!難尋往日場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參觀完天水郡的部分地段后,沿街區順雙向六車道秦州大道向西行進,大約20分鐘左右來到了原西十里附近,這里以沒有郊區的痕跡,周邊都是高樓大廈,特別是秦州大道南面的福田.天水中心,幾乎占據了原西十里的大部分地盤。項目占地約220畝,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由蘭州福田地產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天水福田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建設,是集商品住宅、購物、餐飲娛樂、金融、辦公、培訓、住宿、旅游、電子商務、社區服務、文體、休閑于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 福田·天水中心位于天水西出口,緊鄰秦州西客站、新天壇醫院、秦州區醫院、連霍高速、秦州區印象文景園,區域優勢得天獨厚。項目規劃配套國際購物中心、酒店、歐式風情商業街、高端智能寫字樓、高端住宅等多種產品,傾力打造天水西大門的城市綜合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福田.天水中心主體建筑,大部分都以封頂,有些還在加緊建設中,這里塔吊林立,工程車輛不斷,電焊火花到處閃現,還是一個熱鬧的大工地。但過不了多久,這會是秦州新城,人們生活的一處美好的福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秦州印象文景園步行街是天水以秦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商業綜合街區,是文化旅游和商業深度融合之地,是秦州新城的大型商業綜合體。秦州印象文景園整體布局以秦漢主題文化為核心,注入傳統文化元素,以秦文化脈絡、歷史與傳說脈絡、二十四節氣脈絡貫穿整個商業街區,全面體現天水悠久的文化底蘊,亦是西北首座秦文化主題的體驗商業街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秦州印象文景園步行街占地212畝,總規劃建設用地187畝,總建筑面積約40.6萬平方米,總投資16.8億元。包括廣場、商業區和住宅區三個主要功能區。在仿古建筑群中,有各種秦文化元素符號與歷史故事場景,歷史錢幣,古鼎,古地圖不經意間就會出現在眼前,二十四節氣與古代人物結合的雕塑,分布在街區之中,在購物休閑之余,對歷史文化也能加深了解。這里已經是一處成熟運行幾年的街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里周邊街道兩邊已經比較繁華,學校,醫院,市場,企業的招牌不斷閃現,如赤峪市場,秦州區人民醫院,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華天電子科技園,新天壇創傷骨科醫院,長城電工天水二一三電器有限公司等等。面臨天定高速出入口,是天水的西部門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汽車西站是屬國家交通運輸部立項并按國家一級客運站標準籌建的甘肅省交通主樞紐站,是天水市重點城市設施公益性建設項目和天定高速公路出入口處的標志性建筑。占地面積17181平方米,總投資3500萬元?,F以建成并投入使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秦州新城還有一些大項目正在建設,位于秦州區太京鎮灣子村和藉口鎮四十鋪村的天水江南市場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約1067畝,計劃總投資3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奠定天水在西北地區的農產品批發以及商貿物流核心地位,也將有力帶動和輻射本地及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和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該項目由廣州江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現已經開工建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裝配式建筑產業園是甘肅建投和天水市秦州區政府共同打造的集產業園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檢測施工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集群基地。項目位于天水市秦州區關子鎮與藉口鎮之間,計劃總投資約7億元。天水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呈東南——西北走向,規劃建設總面積3100畝,一期建設區總面積1200畝,區域總體為一狹長帶壯地形,總長度6.2公里,最寬處0.8公里。渭河一支流藉河、G30天定高速和310國道縱貫整個項目建設區域。一期項目已經基本建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市職教園區建設項目位于秦州區藉口鎮白草灘村,距主城區10余公里,這里是藉河北岸的狹長河谷川地,依山傍水,自然恬靜,是建校辦學的理想之地。項目規劃占地1267畝,總投資約26.3億元,總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規劃在校生規模1.5萬人,建成后每年將為社會輸送各類建設人才4000人。據了解,大部分建筑已封頂,力爭今年年底完成建設任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藉河大橋項目,位于秦州區藉口鎮,北起職教園區一號路,南至國道316,用地面積約89879.2平方米。建設規模大橋全長981.318米,項目北起職教園區一號路,南至國道316,道路紅線寬30米,雙向4車道,為城市主干道。大橋與藉口鎮職教園區二號路為分離式立交,與秦州大道為半互通苜蓿葉型立交,共設置8條匝道,匝道總長2018.187米。總投資計劃4.2億元。計劃工期為2021年1月15日至2023年1月15日,總工期730日歷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據了解,藉口鎮作為秦州新城建設的重點區域,還有多個1億元以上的項目。分別是天水現代物流園、藉口棚戶區改造及安置點項目、天水糧食倉儲物流產業園、天水引洮供水工程水廠及蓄水池工程、秦州區藉口糧庫、天水秦州商貿城、天定高速藉口互通立交、天水果蔬市場、天水城鄉公交總站、秦州大道及310支線藉口段城市道路建設項目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些大項目建成后,將極大的提升秦州新城在天水同步發展中的地位,提升天水對外對內發展的軟硬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從天水汽車西站繼續向西前行,沿途小區,門店,學校不斷閃過,約二十多分鐘,來到了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天水市第三中學新校區,新校區占地近300畝,新建校舍8.73萬平方米,校區主要分為三塊,以從東門向西延伸的智明大道為分界,南邊是教學區,北邊東西分別是運動區和生活區。按照可容納75個教學班,3750名學生的寄宿制,省級示范性高中標準建設,建有教學樓、科技實驗樓,體藝樓、學生宿舍樓、食堂等校舍,和標準足球場、花園、湖泊等配套設施。2019年秋季開學已經投入使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天水市第三中學北部,是已經建成通車的天潤大橋,天潤橋由北引橋、主橋及南引橋三部分構成,全長1.2公里,設計寬度25.6米,雙向四車道,大橋主橋采用獨塔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方案,斜拉索采用雙面索,密索體系,扇形空間布置,分別布置在人行道兩側,索塔高接近70米。天潤橋建成通車。使秦州新城藉河南北兩岸干道終于閉合,形成了完整的回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潤橋附近也是正在規劃中的天水軌道交通二期工程的起點,據了解,軌道二期工程總投資64億元,由天水市三中至五里鋪(不含)段、陽坡東站(不含)至潁川河口段組成,線路全長21.597公里。項目計劃2020年12月20日開工建設,2023年12月19日完工,工期1094日歷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是天水市第三中學東邊的大型住宅小區,山水新城。小區分南北兩區,共有二十多棟高層電梯樓。已經建成多年,是一處成熟的小區,現有多路公交車在這里經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過山水新城,向北行進,來到了藉河生態公園。這里原來是藉河河道的灘涂濕地,近幾年開發為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公園。公園內植被茂盛,亭臺樓閣在縱橫交錯的小道邊不時出現,環顧周邊,高樓大廈聳立,在初冬的季節,微風吹過,黃葉飄飄,給人一種“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的感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過藉河生態公園,向北就是佳水岸小鎮。佳水岸小鎮,北靠秀美青山,南臨藉河及“濕地公園”,西接 天水天潤大橋,東連已建成的百萬平米的住宅社區??傉嫉孛娣e112畝,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投資18億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佳水岸小鎮是有獨特文化商貿特色的水岸商住地,也是秦州區改變北山生態和人文環境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是甘肅省新建的十大文化旅游小鎮之一。以其獨特的山水文化風情成為天水市的一張新的城市名片,一個天水原生態的城市會客廳,成為秦州新城區的門戶景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伏羲工坊是佳·水岸小鎮的一處特色美食民俗風情體驗區,這里集聚了天水的眾多特色美食,可謂是應有盡有。工坊內部環境很有特色,風格復古,在裝飾方面注重文化與美食的結合,不乏文藝氣息。共三層,整體布局分為明清區,民國區,三線區這三大區域,各區特色鮮明,美食種類豐富,口味各異。雖為室內,卻儼然呈現出集市的熱鬧。打鹵扁食、馓飯、呱呱、涼粉、老北京爆肚、成都肥腸粉、煎餃...應有盡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鎮集餐飲、文化、生活、民俗、旅游、藝術、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兩岸文創商旅體驗 ,是天水文化體驗的較好商業街區、是天水周末度假好去處,城市消費目的地,建成兩年多以來,這里人氣逐漸旺盛,已經成為本地與外地人員游玩的打卡地,提升了天水秦州新城區的城市品位、完善了秦州新城區的城市功能。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書店像是一座城的靈魂,有了它,靈魂就有處安放。一本好書,可以照亮人生;一家好書店,可以照亮一座城市,而擁有逾千年歷史底蘊的天水,更需要與城市的精神生活契合的書店,佳水岸小鎮麗澤書院就是這樣有品味的書店,整整三層的營業面積,在這書的世界中,你可以找一個坐位坐下,靜下心來邊品咖啡邊看書,拋開一切煩腦,享受時光思考人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佳水岸小鎮,游樂園,影城,酒店都有一定的檔次,一到周末,這里很是熱鬧。小鎮傍邊的藉河風情線三期工程正在施工,用不了多久,一個碧波蕩漾,山青水秀,實至名歸的佳水岸小鎮就會出現。它背靠青山,面臨綠水,真正實現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參觀完佳水岸小鎮后,沿傍邊的藉河河堤向東行進,整個藉河河道中,工程車輛來往不斷,大型施工機械遍布,這里正在進行施工。這是藉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三期項目,全長5公里,概算總投資約3.1億元,起點為秦州區天潤橋上游500米處,終點至藉河一期工程“天水湖”1#橡膠壩。目前,各施工標段正在加緊施工。三期項目建成后,不僅將實現藉河城區段全線景觀化,還將與渭河景觀帶連成一線,使秦州、麥積兩區形成長達近30公里的城市綜合景觀,將極大地提升天水城市品位,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促進天水旅游業發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藉河兩岸新建的大型社區高樓連片,過往車輛來回穿梭不停,這里已經是一幅鬧市的圖景。天水戶籍人口371萬,常住人口337萬,是甘肅第二人口大市,加之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外地人到天水購房置業的需求旺盛,所以房地產業發展很快,全國大型房企入住天水的也有不少,如萬達,碧桂園,世茂集團等等,房價也是居高不下,秦州區每一平米均價在1萬左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行進不到半小時,走過天慈橋來到正在修建的天水市解放廣場,位于秦州區上億廣場西北側,據資料介紹,”廣場長80米,寬53米,采用中式對稱布局。解放碑高13.6米,旗桿高12.4米,廣場入口與城市道路相接,北側緊鄰藉河,廣場周邊采用雪松圍合形成半封閉空間,突出廣場莊嚴、肅穆的紀念氛圍?!爆F在廣場地面已經基本鋪裝完成,據介紹明年元月完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億廣場位于天定高速公路北側,新老城結合部,占地面積60畝,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在西北地區建設的首個臺灣文化主題的大型商旅綜合體。由現代商業街區和雙子星高層組成,內含六大業態,十大主題,由億豐集團和士林國際強強聯手,打造以臺灣時尚風情全方位文化展示和天水本土特色旅游商業為核心的兩大品牌特色,涵蓋吃喝玩樂購于一體的體驗式消費之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億廣場已經是天水秦州新城地標性的建筑,開業兩年來,吸引到周邊大量的人們到這里休閑,購物,娛樂,享受這里的各種美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秦州新城只是八大新城的一部分,從一個側面也能看到,天水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在祖國飛速前行的過程中,天水也在大步向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近年來,天水市城建圍繞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大城市的奮斗目標,拓展城市規模,加強河道治理、生態修復,努力構建綠水青山、風景宜人的生態宜居城市,不斷推動了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在城市建設中,圍繞國土空間規劃,全面推進八大新城建設,根據八大新城的功能定位,超前規劃實施市政道路管網、公用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項目,拓展城市空間,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在已完成的天水市第四版總體規劃綱要中城區規劃范圍已增加到380平方公里,城市開發建設可用地面積達到148平方公里,發展大城市的框架正在逐步形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時間已近中午,在上億廣場一家餐館中,隨便吃了點東西休息一會,然后乘公交車離開這里,到下一站西關老城區去看一看那里的變化。</span></p> 二,保護改造中的秦州西關古城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歷史文化名城的主體在秦州舊城區位于藉河以北的階地。藉河河谷呈東西帶狀延伸,南北兩山分峙南北,呈現出“兩山夾峙,一水中流”的自然環境格局,并對古城形態產生巨大的影響,受地形條件限制,天水古城自東向西依次由東關城、大城、中城、西關城和伏羲城(又稱小西關城)五個部分組成。干道均為東西向,并以一條主干道貫通于五城中,使五城緊密相連,巷道多為南北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西關一帶是古城風貌保存較好的地區。穿過西關標志性建筑西關大牌樓,從山陜會館下車,向北行進首先來到了后街清真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后街清真寺創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歷經明、清和民國多次擴建重修,是我國西北地區歷史最悠久的伊斯蘭教建筑之一。為甘肅省唯一的國家級文物保護清真寺。后街清真寺建筑合理,雄偉壯觀。該寺歷史上地理位置因在秦州城西關東北角,故又稱西關清真寺。寺北原毗鄰天水舊城墻北垣,城墻拆毀后,始臨今人民路。1970年代因清真寺正門改在后街澄源巷,后通稱后街清真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寺內建筑除禮拜大殿,大都是近年重新修蓋的,進入寺院,古柏、大殿、木樓相互掩映,莊嚴肅穆,惜在“文革”中,遭到嚴重破壞。牌坊、山門、“姆拉樓”被拆、數株古槐、香柏被砍伐。據國家文物局專家在天水考察后說,在全國三萬余座清真寺中,此類宣禮木樓建筑僅有兩座,被拆毀,實在可惜。禮拜大殿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成化四年(1468年)擴建,保存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禮拜大殿由前殿五間、后殿三間、前卷棚外廊三部分組成,通長22.3米,進深19.3米,使用面積430平方米,全殿內只有兩根粗大明柱,系具元代減柱遺風的明代宮殿式木結構建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寺內現存石碑五通,但最珍貴、歷史價值最高者是“秦州重建清真寺樓碑”和“清嘉慶二十四年”督憲禁止永不在寺裝糧碑。秦州重建清真寺樓碑,鐫立于“明嘉靖癸卯歲”(1543年),距今已有460多年歷史。該石碑為漢白玉琢刻而成,通高1.82米(碑額高0.58米,碑身高1.24米),寬0.65米、厚0.15米。石碑保存基本完整,文字清晰。石碑正面漢語《秦州重建清真寺樓碑記》、用歐體楷書寫就,共19行;背面為阿拉伯文碑記,共34行。后街清真寺還珍藏一顆重約千斤的朱砂紅色隕石,視形狀俗稱“牛心石”,現置于大殿對面照壁前,甚為珍貴。寺內還藏有豐富的阿、漢文匾額、楹聯、題字和經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街清真寺傍是西關古街澄源巷。澄源巷是天水極重要的一處古街區,其在天水的文化地位相當于西安的回坊,巷內商鋪鱗次櫛比,人口稠密,煙火氣息深隆,市井紅塵之景不知沿續了多少春秋!這里可謂一步一景,那些墻角的一草一木,那些舊門前的苔痕,無一不在訴說著這條古巷的過往、現狀和未來。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漫步在充滿市井生活的巷道,舉目就能看到歲月流過的蒼桑圖景,在澄源巷118號院子的小門樓上,有唐宅古門幾個字,90號院門上寫著元代建筑,千年古宅門。歷經多少年代,受過無數風雨侵蝕,它們還堅強的佇立在古巷中,到現在這里都一直住著市民,過著鬧中取靜平凡的生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澄源巷街道的一側立著哈銳宅院的石碑,寫著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字樣,門口幾個工人正在維修房屋,走進里面就是一處大雜院,但不失古建筑的風貌,給人一種陳舊甚至破敗的感覺。哈銳宅院位于澄源巷(13、15、17號,舊門牌編號)院內。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一進三院,大小房屋40余間。前有大門、硬壁、垂花門,中有過庭,后有兩層木構樓兩間。該宅院的整體布局、梁架結構及其工藝精美的磚雕木雕為研究天水市乃至隴東地區的清代古民居提供了重要材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哈銳(1862—1923),字銳庵,回族。清光緒翰林院庶吉士,詩人,學者,近代實業家。1895年簽分刑部四川司主事,不久,因母歿返里,守孝三年。1898年回京供職時正值“戊戌變法”與“庚子之變”。變法失敗后受恩師翁同和(光緒帝師)牽連,被慈禧開缺回籍,,于同年10月返回故鄉。1902年重返京師。1905年報牒吏部。1906年起,先后任四川壁山、宜賓、樂山等縣知縣。辛亥革命后,1917年返回天水興辦實業、開設天水炳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以“雄雞”為注冊商標。1920年天水炳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入生產,產品熱銷西北各地,時年哈銳57歲。他還熱心地方教育以及穆斯林公益事業,因業績突出,功勛卓著,品德高尚,望重鄉里,民間稱“哈瀚林公”。1992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哈銳集》,收錄了哈銳的部分詩歌、散文、楹聯及書法等作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澄源巷21號、23號、42號。(現在有些院落新門牌與舊門牌并存,此處指舊門牌編號)三坐院落均為明,清時期建筑。是清進士、直隸廣平知縣張慶麟故居。三大院落,21號院、23號院并列在巷南,42號院在巷北。有大小建筑24座70間。2003年被列為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張慶麟(1818--1868年),字云卿,號曉峰,清秦州人,道光已酉(1849年)科舉人,咸豐十年(1860年)庚申科進士,同治元年(1862年)壬戍科殿試,委以知縣,于同治六年(1868年)戊辰任河北省廣平縣知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據了解西關古城保護利用項目,澄源巷區域內房屋征收正在進行,這一區域包含在西關古城一期保護利用項目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從澄源巷向南行進,就來到了天水自由路,2020年自由路街區被甘肅省政府批準為,甘肅省歷史文化街區。秦州區自由路老街深宅,古屋高門,青瓦粼粼,一株600余年的古槐樹參天而立折射著天水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古老。雕花的朱紅木門早已褪去昔日的浮華,深宅大院不再是官宦商賈的居所,而成為了尋常百姓的家園。</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從自由路向西行進不一會,就到了西關名城保護一期工程重點施工區域。秦州區西關片區是天水目前唯一遺存的古民居群,片區內有著眾多古街、古巷、古樹、古民居。民居多為明清到民國時期建造,采用院落式布局,兼備了北方院落的雄厚和江南園林的秀麗,其建筑中的木雕和磚雕藝術別具一格,歷史文化特色濃郁,天水民居特色突出,具有很高的歷史人文價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該建筑群因歷史久遠,許多古民居、古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現存的歷史建筑已是木朽墻危,建筑破舊,雕飾損壞,匾額散落,淪為城市危房。如前面看到的澄源巷,還有這一帶大量的街道民居,所以急需維修改造。以保護歷史文物,傳承優秀古代文化文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為了對這一歷史性街區進行搶救性保護,天水市啟動了天水西關片區綜合保護與利用項目,建設范圍東至大眾路、西至雙橋路、南至南明路、北至成紀大道??傉嫉孛娣e56萬平方米??偨ㄖ娣e42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2億元。改造安置居民4700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項目計劃分為兩期實施,一期澄源巷、自由路和三新巷片區,建設范圍東至大眾路、西至雙橋路、南至解放路、北至成紀大道,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96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8.03億元,改造安置居民1049戶。一期項目已經開建一年多時間,好些院落修復完工,在這片區域內看到的景象是,框架結構大都基本完工,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從材料,工藝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即保持了原有建筑的風貌,又使古建筑展現出新的氣象。但還有一些街區還未改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是崔家巷內已經修復完工的一處大院,磚雕,影碑,門樓修繕一新,裝重大氣,朱紅的大門喧示著原主人的身份,大門的門楣上刻有“商德昭世”幾個大字,這里原主人一定是與經商有關吧!進去看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進入院內,四合院式兩層南方園林式古樸建筑,在花木掩映中分外使人注目,這是一坐由兩坐四合院結構相連的二層木結構建筑,庭柱護攔木雕富有古韻,翠竹花樹在山石小橋流水的襯托下,給這平添了一絲詩意。據這里一位負責人介紹,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加裝了電梯,接通水電暖網。未來這里很可能成為一處文化商業街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順臺級進入樓上,亭院全景給人一種更為典雅裝重大氣的感覺,雖然是改造建筑,但那種深沉內斂的北方古建之風撲面而來,木結構為主,立柱橫梁,斗拱前出,院落式的建筑群,青瓦與淡紅色的木質色彩,無不宣示著它的特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期保護改造項目片區內共有大小街巷15個(有的巷道已消失),院落229個,其中重點文物保護院落有62個,包括1個國保院落后街清真寺,4個省保院落張慶麟宅院、哈銳宅院、汪家大院、張氏民居,以及李廣故居、趙氏天水堂等11個縣保院落和46個保護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據資料介紹,將在一期澄源巷、自由路和三新巷片區構建“一街十巷”,達到恢復天水古城“大街小巷、阡陌交通”的人文環境與歷史風貌。同時,設置雙橋北路入口、城墻遺址、天水堂、飛將故里、秦州劇院、澄源巷廣場等節點;考慮古街空間的完整性,將自由路作為貫通古城的主軸線,打造一條傳統文化街區,通過增加牌坊、古亭古廊等,以及高低錯落的古風韻圍墻,達到完善古街空間完整性的目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街,古巷,古屋,古樹,是天水這坐歷史文化名城的靈魂所在,它們聚集凝結著這坐古城的文化血脈。保護是為了發展與傳承,那些精美的磚雕木刻,富于地方特色的古屋,生長幾百年甚至千年的古樹,承載著悠久的歷史,記錄著時代風云經過的不同畫面。就在這里有甘肅最早的共產黨員葛霽云的故居,有近代愛國民族實業家榮德生在天水的辦事處故地,有中華民族英雄李廣的故居等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星巷51號,53號院落是甘肅籍第一個共產黨員,西北地區早期黨的負責人葛霽云的故居。葛霽云,又名葛昊,曾化名葛濟平,1896年出生于天水。葛霽云小學未畢業就考入省立第三中學(天水中學)。1920年秋,被保送到北京交通大學學習鐵路管理?!拔逅摹边\動期間,葛霽云認識了革命先驅李大釗。投身于“五四”運動。1924年,葛霽云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在北京組織了天水學會,創辦《新時代》季刊。同年,離校后與共產黨員南漢宸先后在天津、北京、上海、河南等地積極傳播“十月革命”的火種,為在各地建立黨的組織而積極工作。上世紀三十年代,葛霽云在蘭州,寧夏,新疆等地作統戰與地下工作,其間還到過莫斯科學習,并被派往西班牙工作。1939年回國后在新疆工作。1941年,葛霽云在新疆被軍閥盛世才殺害,時年45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星巷中后端有面粉大王”榮德生在天水建面粉廠時曾用于做辦事處的舊址。據介紹,該院歷史上是趙家祠堂11號院,屬明清建筑。1942年,榮毅仁的父親榮德生為躲避戰亂派自己的女婿來天水建面粉廠時,買來做了辦事處。目前,對于該院的維修已完工。大門右側,天水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立于2002年6月的漢白玉“保護院落”牌子重新上墻后看上去清晰如昨。雕工精美的垂花門,右側一端有夔龍盤繞,內有樂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水民居繼承了秦漢唐宋建筑的優良傳統,所以顯得樸素典雅,古風猶存。天水民居既有北方民居的厚重和嚴謹,也有南方民居的輕巧和靈動,這在西北乃至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具體地說,在院落布局方面,天水民居以北方常見的四合院為主,同時又融進了南方民居常見的小天井,并對其進行組合和變形,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樣式,極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從三星巷向南就到了西關主街解放路,一期古城保護與改造項目在解放路的北邊,二期項目分布在解放路的南邊。趙氏天水堂就在解放路臨街的北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天水堂趙姓堂號,秦始皇滅趙國后,把代王嘉派往西戎,趙姓隨之遷往甘肅,趙嘉之子趙公輔裔孫世代居住在,由此形成一個望族,至漢代此族的趙充國封侯入相,功成名就。由此系趙氏望天水,后并以此為堂號。故“天水堂”、“天水郡”成為趙姓的著名堂號和名望。趙匡胤建立宋朝,趙姓遂為國姓,被《百家姓》尊為中華第一姓。后世把宋朝稱為“天水一朝”,天水堂從此更加名垂青史,譽滿全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站在趙氏天水堂附近就能看到解放路中間有兩株蒼天古槐,虬枝繁茂。據說,這兩株約有600年的古槐是為李廣戰死疆場的英靈而植的招魂樹,樹的北邊就是飛將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人(今天水)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擊匈奴有功,授中郎。漢景帝時,授隴西都尉,參與平定七國之亂。歷任七郡太守,鎮守北疆。漢武帝即位,授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帶兵攻擊匈奴。由于眾寡懸殊,負傷被俘,輾轉返回長安,出任右北平郡守。英勇善戰,使得匈奴畏服,稱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飛將巷9號院傳說是李廣出生的宅院,它與天水暫存的其它明清古宅不同,門庭高闊,影壁皆鑲有精美磚刻浮雕,木結構垂花門上斗拱結構生動,雕工精細,一進大門就能看到一眼古井,至今保存完好,據資料介紹,是明代所鑿。但也有人說李廣曾取井水食用,后來填埋,明代又鑿,水井深度4丈有余。 1958年實行公共食堂時,有上千人吃飯取水,水位不退,實為巷內奇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院內有北廳房、南廈房、東西廂房,形成古樸幽雅的天水四合院,結構嚴謹,改造維修已經結束,修舊如舊,最大限度保持了建筑的原貌,房屋庭柱上原有的名家楹聯也得到了完整的保存,花草樹木,各種盆景點綴其中,構成了一幅如江南園林建筑的美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房屋中已陳列了很多古代家具器物,房屋墻上掛著一些名家書畫作品,無論王昌齡詩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的追思,還是李廣墓楹聯中“勇無敵,忠無雙,列傳一篇為英雄千古絕唱;生不侯,死不葬,佳城半畝壯桑梓萬姓豪情”的愕惋,都傳遞著對這位一代名將的贊譽與思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評價李廣:①“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雹凇坝掠诋敂?,仁愛士卒,號令不煩,師徒鄉之?!?lt;/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千百年來,李廣的英雄事跡可謂家喻戶曉,一代代的人們懷念他,傳唱他的功勞,大都寄托著國人對他嚴于律己,身先士卒,頑強抗敵,忠誠愛國品德的認同。特別是遇到外敵入侵之時,就自然想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的名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人是院落的靈魂,院因人而生,院因人而顯。而天水的老院子,已經不單單代表著建筑,他們往往具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回憶與榮光。如哈瑞故居,張慶麟宅院、葛霽云故居、飛將軍府、等等,在姓名與院落關聯的那一刻,院落就與其主人一同領略著歷史的風騷。一個院落是一組故事,一個院落是一段歷史,一個院落是一道風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據介紹,西關片區二期項目育生巷、忠義巷、自治巷片區建設范圍東至大眾路、西至雙橋路、南至南明路、北至解放路,占地面積29.5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41萬平方米,改造安置居民2500多戶,項目總投資22.74億元。計劃打造一街三坊九巷,一街指南明街,長960米,寬6—8米;三坊指織錦臺坊、西廂張氏坊、民族風情坊;九巷指南店子巷、惠民巷、漆家巷、務農巷、白家巷、育生巷、忠義巷、自治巷。并建設地下停車場4處,面積6500平方米,約1630個停車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等一期二期工程完工后,將會是古城得到很好的保護,并得到合理利用,古城定將換發新顏,展示悠久的文化,迎接海內外的人們到這觀光旅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是西關古城維修后幾處重要節點的效果圖。留住歷史文脈,激活古城發展的內在動力,創造天水輝煌的明天,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記憶,期待未來的天水,越來越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飛將巷向西不遠處就是伏羲城,坐在伏羲廣場休息一會后準備返程,順便理一理全天的所見所聞。從秦州新城的發展可以看到一個新城市正在崛起,從秦州古城西關片區保護改造可以看到老城的新貌,在新舊變化中可見,龍城天水隨著時代的步代正在大步前行,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與雙循環發展戰略實施的今天,天水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大地灣八千年文明之光,輝映天水再次超越前行,伏羲創世的神話會在這片土地上延續!一個在近代落后的地方,一定會在未來趕超奮進!天水的未來是美好的,它一定會恢復歷史上往日的榮光。</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县|
洪湖市|
安化县|
阿鲁科尔沁旗|
淮安市|
雅江县|
太和县|
五河县|
宝丰县|
海南省|
道孚县|
广宁县|
龙州县|
儋州市|
宜黄县|
平定县|
奇台县|
抚顺市|
泗水县|
民和|
青龙|
和静县|
鸡东县|
和平区|
尼勒克县|
孟津县|
德化县|
松溪县|
沭阳县|
报价|
柯坪县|
马山县|
吉安县|
乌审旗|
马关县|
乌兰浩特市|
文山县|
上栗县|
沙雅县|
肥东县|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