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走山走水走人間</p><p>見春見秋見流年</p><p>風(fēng)景萬千都看遍</p><p>云間水間云水間</p><p>無數(shù)相逢與擦肩</p><p>心上獨留你一面</p><p>你來時那一眼似天地也變</p><p> ——云間月</p> <p>在塔川茶余飯后,我們經(jīng)過80公里的車程,11月16日下午到達“皖南革命搖籃”——石屋坑。</p> <p>石屋坑是休寧縣一個村落,坐落在鄣公山北麓的革命老區(qū),掩映在重山峻嶺中。它曾是皖浙贛省委常駐地,蘊含著厚重的紅色歷史。</p> <p>古老的石板橋,青色的石板路,連接起一幢幢古老房屋和與它相關(guān)的紅色故事。</p> <p>這個村里到現(xiàn)在為止還保留了三座樹皮屋,其中一座還住人,小遺憾,主人外出打工,只是看了看樹皮屋外部。</p> <p>燃燒的茶果殼,濃重的白煙飄散在村中。</p><p>聽村民介紹等濃煙過后,再把火炭搬進屋用來取暖。</p> <p>在紅色基地,必須有的儀式感。</p> <p>民宿的老板娘為我們精心準(zhǔn)備了一頓“一萬零二百五”的大餐,不過不怕,有程哥買單。冷水魚自然不可缺。</p> <p>石屋坑全景</p> <p>17日,醒來的早上下起了雨,這就預(yù)示著我們要雨爬。煙雨中,我們走向朦朧的山中。</p> <p>山中的石板路保存的相對完好,樹林間積攢著的落葉、松針旋轉(zhuǎn)著飛揚,又均勻地鋪散下去,掩蓋了盤旋到山間的小徑。</p> <p>雨爬很吃力,亦費體力,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稍不留神就會滑倒。</p> <p>這是我第一次雨爬,盡管小心又小心,最終還是被摔兩次,而且摔的猝不及防。但都無妨,爬起來依然前行,這也許就是徒步精神吧。</p> <p>這是一塊令我們興奮的牌匾,邁出這一步,意味著我們已走出安徽休寧,跨入江西婺源境內(nèi)。</p> <p>午后,雨停,瞬間晴空萬里。</p> <p>一路上,田間有村,村后有山,山上古樹濃蔭,村前有水,水倚田園。</p> <p>溪水,青山,紅葉,翠竹構(gòu)成一幅美麗山水畫卷。</p> <p>徒步中,我們多了一個“調(diào)查員”的身份。每個村落老人居多,攀談中會發(fā)現(xiàn)這些老人均是高齡,但依然下地、種菜做飯,自給自足。</p> <p>從安徽到江西,翻越三座山,累計爬升兩千多米,途徑塘窟、梅坑、理坑、小沱村,全程徒步28公里。傍晚七點,一行八人順利到達虹關(guān)村。</p> <p>虹關(guān)村是徽墨主要產(chǎn)地之一。村頭一古樟,被譽為“江南第一樟”。</p> <p>下根磅礴達九淵,上枝搖蕩凌云煙</p> <p>察關(guān)古橋。</p><p><br></p> <p>老樹古橋,老牛犁耙,小橋流水,隨處可見一樹葉紅。</p><p>醉了眼,醉了心。</p> <p>小憩一夜后的我們,體能恢復(fù)得很快,繼續(xù)徒步前行。</p> <p>嶺腳的風(fēng)景映在我們眼里,我們的背影定格在畫里。</p> <p>晨霧和著炊煙,將青瓦白墻的民居村落籠罩得若隱若現(xiàn)且不時變幻;陽光的斜射,更增加幾分斑闌與神秘。</p> <p>行走十一公里后到達官坑,此時已是我們徒步第四天。</p><p>古意盎然的民居、石徑、廊橋,全然剔透著水墨丹青的韻味。</p> <p>三眼橋,身處婺源段莘上坦村。</p><p>每年春水過后就逐漸被水淹沒,秋冬之季,石橋就又露出真容。</p><p><br></p><p><br></p> <p>它把時光穿了三個洞,然后把自己流放進時光里。</p> <p>一座接受了光陰的涵養(yǎng)的殘橋,安然落定于五百年左右的時光里。</p> <p>我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在岸上看你</p> <p>草地褪去了青澀,變成了枯黃與枯紅的色塊,顯得如此溫情,將自己纏綿成岸。</p> <p>美女與黃牛。</p> <p>一路美景一路走,18日下午我們到達此行的最后一站——慶源古鎮(zhèn)。</p> <p>放下背包迫不及待的爬到山上,去拍慶源村的全景。</p> <p>慶源古村,峽谷深幽,寬如太行之盤谷,美如武陵之桃源,故又名“小桃源”。</p> <p>一條小溪穿村而過,把慶源古村分為東、西兩岸人家。</p> <p>依河的店鋪在河邊建起供行人休息、納涼的長條靠椅,這便是慶源極具特色的美人靠。</p> <p>美好的東西總是忍不住看了又看,轉(zhuǎn)天(19日),我們又去尋慶源小鎮(zhèn)清晨的美。</p> <p>曾經(jīng)雪白的墻體,現(xiàn)已到處是斑駁的霉點,黑瓦及青石板縫隙里是厚厚的青苔。</p> <p>這鐫刻在老房子上的恬靜光陰,見證著歷史的變遷,讓人繾綣不舍、魂牽夢繞。</p> <p>“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p><p>行走在婺源的古村古巷里, 村村皆景,步步皆畫。</p> <p>五天,我們用堅持、毅力遇見了最美的丹青墨畫,也遇見了最美的自己。用美篇記錄這次婺源賞秋之旅,留下它的詩情畫意。</p><p> </p><p> </p><p><br></p> <p>轉(zhuǎn)身,歸家,卻不忍說再見。</p><p>婺源,再約一個春可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阜康市|
渝北区|
宁明县|
林周县|
卢湾区|
韩城市|
大新县|
海晏县|
洞头县|
焦作市|
普格县|
托里县|
桓仁|
盘山县|
涡阳县|
商城县|
罗江县|
商南县|
鄯善县|
板桥市|
正镶白旗|
昌邑市|
儋州市|
定陶县|
通许县|
大洼县|
沧源|
景东|
汉源县|
托克托县|
开化县|
龙口市|
临朐县|
交城县|
环江|
榆林市|
九寨沟县|
垫江县|
虹口区|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