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霞浦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縣,屬福寧府,今隸寧德市,地處福建省東北部,曾是閩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于地處沿海,呈半島型區域,全縣陸地面積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9592.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05公里,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居全省首位。大小島嶼400多個。綿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島嶼、港灣成了霞浦地理特色。是中國東南沿海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港口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的沿海經濟開放縣,是福建最早開放的對臺貿易口岸,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素有“閩浙要沖”、“魚米之鄉”、“海濱鄒魯”的美譽。</p> <p>據《霞浦縣志》,“清置霞浦縣,縣境西南有霞浦江,東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這是山以江名,縣以江名。”</p> <p>它位于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北連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東與臺灣島隔海相望,是連接沿海兩大經濟發達地區的必經之地。福寧高速公路和溫福鐵路橫貫全境,軍用機場投入使用、民用機場即將動工建設,三沙港并入寧德港擴大開放,距離溫州、福州的陸路交通里程均為160公里,凸現閩東北“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的雛形。</p> <p>霞浦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海洋魚類700多種,灘涂生物200余種,</p> <p>霞浦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呈三級階梯狀下降,西北峰巒聳峙,最高峰“目海尖”海拔1192.4米;中部丘陵連綿,低山、平原、盆谷交錯;東南港灣眾多,主要有“兩洋三灣四港”。</p> <p>在霞浦縣鹽田鎮鵝灣村附近的灘涂有一片小小的紅樹林,隨著潮起潮落,或露出灘涂或與海水渾然一體,再加上三兩只小漁船點綴其中,四五只白鷺起起落落,另有一番風情。</p> <p>“紅樹林”俗稱“海榕樹”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主要生長于熱帶、亞熱帶陸地與海洋交接處,具有防浪護堤的作用。</p> <p>樹林把灘涂隔成了一條條蜿蜒曲折的水道,小船行駛在這天然植物組成的水道上,構成了一幅美妙絕倫的丹青水墨圖案。疏密有致,清新靜謐,如夢似幻。</p> <p>鵝灣紅樹林,位于霞浦縣鹽田畬族鄉中貝村鵝灣自然村,而鵝灣的村名,只因其海灣形似鵝頭而得名。20世紀70年代,為了防洪固堤,村民們從外地引進紅楓樹種,因此形成了的一片大約六十多畝的紅樹林。</p> <p>如今株株枝繁葉茂,是閩東保護最為完好的海上森林。紅樹林,又稱海榕樹,主要生長在熱帶、亞熱帶陸地與海洋交界的海灣泥灘上,具有防浪護堤作用,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p> <p>這片紅樹林高低錯落,疏密有致,極具觀賞價值。近年來,慕名前往旅游的人,紛至沓來,想一睹這海上森林的容貌,為了滿足游客的需求,讓攝影愛好者能選擇最佳角度,抓拍潮起潮落時,靈動的海中森林。</p> <p>村民們選擇不同地點,建立鵝灣攝影點,這些攝影點,有的建在灣內東西兩側的小山包上,不管順光、逆光皆均可拍攝。</p> <p>從山包往下拍攝成片紅樹林的漁耕風景盡收眼底,漁民撒網、捕魚的小船穿梭林間,在一座座吊腳樓襯托下,構筑一副副另類的丹青水墨畫,在“兩信潮生海接天”之時,小小的港灣竟現“魚蝦入市不論錢”漁家收獲的繁忙景象。</p> <p>而大自然的神工,賦予海浪有了靈性,一波一浪地從遠處匆匆趕來,它們一路“”嘩嘩”地洶涌高歌,當進入灣內后,似乎有成了溫順的綿羊,它輕輕地,有節奏地拍打在岸邊巖石。</p> <p>徐徐的海風輕輕地吹著,海浪輕輕地搖著停于樹林旁的小船,而一波一波的海浪形成柔美線條,點綴著一副漁耕場景的水墨畫,成群的白鷺時而飛翔在紅樹林上空,時而停在樹上,給畫面增添幾分動態感。</p> <p>而在這里觀景不受天氣影響,晴天的水面倒影、雨天云霧繚繞各具特色。</p> <p>我趕上晴朗的天氣,但海上霧也不是很重,有些煙雨蒙蒙,此情此景,不禁讓我想起“煙雨蒙蒙訪舊蹤”。</p> <p>這正是我用鏡頭作畫的好時機,小船、魚網,恰當的水面反光,進入鏡頭的都是一幅幅水墨畫。</p> <p>當云退霧散,滋養紅樹林的那片海,蕩漾著迷幻般的光彩,小船、魚網的不同布局,竟讓我陶醉了,陶醉在這夢幻般的水盈世界中。</p> <p>醉了,霞浦的鵝灣,一個我之前從來不知道的地方,我會再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许县|
马鞍山市|
桃园县|
武鸣县|
莱芜市|
阜阳市|
吉木萨尔县|
博野县|
九龙县|
崇信县|
通河县|
安岳县|
新晃|
横峰县|
乐东|
东宁县|
开化县|
井研县|
印江|
广平县|
沽源县|
柳林县|
汝州市|
东兴市|
永仁县|
崇文区|
井冈山市|
都匀市|
大安市|
庆安县|
芜湖市|
洞头县|
乌审旗|
新乡市|
张家川|
永德县|
柯坪县|
乐都县|
五指山市|
张家口市|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