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p></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公社的山啊公社的水》</i></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唱人民公社的歌很多,我最喜歡的有兩首。《公社的山啊公社的水》:“天下的風光哪兒最美,公社的山啊公社的水。座座青山松柏翠,道道水邊麥苗肥。幾番烈日曬,幾度狂風吹。烈日曬狂風吹,青山綠水色不褪。山上的花果照樣紅,水邊又添稻麥堆,稻麥堆”。《誰能比得上咱》:“清藍藍的河呀,曲曲又彎彎,綠茵茵的草地望不到邊。鵝鴨嘎嘎叫呀,牛羊跑得歡。這是俺公社的水來,這是俺公社的灘。喂……哎得依嗨喲,哎得依嗨喲,公社的牲口連成群,誰能比得上咱?誰能比得上咱。”<br> 這兩首歌,都唱公社,但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著重描繪了公社的美景,曲調也非常優美。后一首彭麗媛也唱過——因為這首歌是她的老師王音璇唱響的。<br> 其實,我最早會唱的公社歌曲是《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好呀,紅旗升上了天。工農商學兵呀,樣樣都齊全。托兒所,敬老院,公共食堂供銷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共產主義早實現。”<br> 那時,我才小學二年級。當時對人民公社還有一個說法,叫“一大二公”。我理解是:“一大”就是“工農商學兵,樣樣都齊全”,包括辦食堂,辦托兒所之類。“二公”,就是公社都是集體的,大家都為集體工作了,因此“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好早日實現共產主義。從現在看,我當時的理解并不錯。可見,這首歌普及了“人民公社”知識。<br> 公社化最大的變化,就是農民變成了社員,就如周總理多次領著唱的《社員都是向陽花》:“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員都是藤上的瓜。瓜兒連著藤,藤兒牽著瓜。藤兒越肥瓜越甜,藤兒越壯瓜越大。”終于,瓜兒不再連著藤了,農民還是喜歡單干。藤兒也不再牽著瓜,公社變成了鄉政府,連過去拿工分的大隊干部也變成了“村官”。<br> 還有一首唱公社的歌,現在唱“紅歌”時也很少提起了,但那時很流行——因為好學好唱:“金花銀花遍地開,一年四季開不敗,人民公社似朝陽,光芒萬丈升起來”。我喜歡這首歌,還因為作曲是王云階,我喜歡他的《小燕子》。<br> 人民公社已經成了過去時了,也不會再有寫公社的歌曲了,但當年歌唱公社與公社社員的歌曲,卻流傳了下來。</h3><p></p> <h5>《公社的山啊公社的水》</h5> <h5>《社員都是向陽花》</h5> <h5>王音璇:《誰能比得上咱》</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江县|
原平市|
隆化县|
江源县|
通许县|
呼玛县|
沽源县|
延庆县|
铜山县|
二连浩特市|
临桂县|
青州市|
亳州市|
航空|
兴仁县|
桂阳县|
晋州市|
江山市|
龙州县|
托克托县|
天镇县|
宝山区|
肥城市|
彭山县|
阜新市|
凤阳县|
云霄县|
扎囊县|
西昌市|
武山县|
拉孜县|
乐陵市|
望都县|
皮山县|
甘孜县|
荥经县|
宽甸|
新干县|
钦州市|
舒城县|
乐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