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日前,山東省蘭陵紅色歷史文化研究會萬欣會長、秘書長孫啟發l一行專程自駕到達武夷山,追尋父輩的足跡,尋找父輩當年在南平時期的戰友及后人。同時,與生活在福建省的蘭陵藉的革命前輩和紅色后代聯絡,開展蘭陵紅色歷史文化研究。</p><p> 到武夷山之前,他駕車從蘭陵縣出發,先后拜會了杭州、寧波、舟山等地的從蘭陵縣(原蒼山縣)走出來的老軍人及蘭陵藉的革命后代。在武夷山期間,他與生活在福建省的山東蘭陵縣的革命后代探討了參與蘭陵紅色歷史文化研究會的工作等事項。希望革命后代們挖掘整理父輩的革命歷程,研究父輩在魯南的戰斗經歷,為蘭陵紅色歷史文化增添豐富內容。</p><p> 在武夷山期間,萬欣會見了部分生活在福建的山東蘭陵藉的革命后代,拜會了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的老戰士。</p><p> 在武夷山期間,萬欣一行還參觀了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博會,游覽了武夷山風景區秀麗的山水。</p> 從福州市專程趕來會面的山東南下干部的后代盛愛民的祖輩與萬欣的祖輩是蘭陵縣的知名人士,他們的父輩和我的父輩曾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共同在沂蒙老區魯南大地上浴血奮戰。會面中,共同回顧了父輩們在魯南時期的艱難歷程和南下福建后的工作和生活。盛愛民感慨賦詩:千里武夷會,濃濃家鄉情,當年父輩情,吾輩當繼承。 探望南下福建,支援福建林業的老兵王福振。<div> 王福振,山東單縣人,1948年12月至1954年曾在三野七兵團后勤部通訊隊任通信員。1954年轉業回鄉,1958年響應號召南下支援福建林業。</div> 南下老兵王福振為蘭陵紅色歷史文化研究會書寫點贊。 南下老兵王福振聞知萬欣的前輩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家中還有父輩為中國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提筆寫下了這幅字。<div> 萬欣的祖父萬春圃是蘭陵縣大爐鄉的大地主。擁有200多畝良田和500多畝山場。20年代初在本村組織民團,擔任臨沂縣第七區聯莊會會長。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建起一支抗日隊伍,并獻出槍支、糧食、豬羊,裝備和支援抗日部隊。這支部隊被編入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特委控制的人民抗日義勇隊。1943年,萬春圃領導的邊區縣游擊支隊與蘇魯支隊合并,編為魯南軍區五團,他被任命為魯南軍區副司令員。新中國建立后,萬春圃任濟南市政協副主席。</div><div> 1939年2月,中共魯南特委機關在大爐突遭日偽軍500多人包圍,萬春圃主動率部阻擊敵人。戰斗中,他的19歲的兒子萬國英不幸中彈犧牲,萬春圃強忍悲痛高聲呼喊:“國英是為國家民族解放而死的,死的光榮,他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萬欣的父親和家族中多位長輩都在八路軍隊伍中英勇戰斗,抗擊日寇,直至中國革命的勝利。</div><div> 1939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到達抱犢崮山區,司令部設在萬春圃的家中,萬春圃獻出自家的糧食和木材供應軍需,并向至親好友籌集糧食十幾萬斤和銀洋300元,支持抗日。</div> 參觀茶博會。 游覽武夷山風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汉寿县|
延边|
定结县|
锡林浩特市|
新民市|
安阳市|
丹巴县|
昌图县|
上饶县|
和平县|
察雅县|
区。|
鄂托克前旗|
株洲市|
马龙县|
错那县|
辰溪县|
阿坝县|
旺苍县|
阳春市|
梅河口市|
遂川县|
宣城市|
福建省|
江华|
五指山市|
雷州市|
安陆市|
广丰县|
青铜峡市|
于田县|
宜阳县|
将乐县|
长海县|
六枝特区|
眉山市|
广灵县|
阿克苏市|
江油市|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