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兒時</p><p>搖籃旁</p><p>祖母一聲一聲唱</p><p>“紅米飯,南瓜湯……”</p><p>仿佛那是人間最美的味道</p><p><br></p><p>大些</p><p>書桌邊</p><p>母親一遍一遍講</p><p>八角樓 燈光亮</p><p>好似那里是人間天堂</p><p><br></p><p>從此</p><p>我總在想</p><p>紅米飯南瓜湯為什么這么香</p><p>八角樓的燈光為什么這么亮</p><p><br></p><p>今天</p><p>我踏上井岡</p><p>追尋兒時的味道</p><p>解開童年的問號</p><p><br></p><p><br></p><p><br></p><p><br></p><p><br></p> <p>今天,我們將赴一場心靈之約。因為激動,很多人竟一夜無眠,天一亮都趕往了學校。</p> <p>換上紅軍服,挎好行軍包,笑寫在了臉上!追夢,帶上一顆虔誠的心,追夢,帶上滿腔的熱忱。</p> <p>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山路十八彎,走來頗為不易,一到目的地個個又成了精神小伙。</p> <p>開營破冰,教官為我們講述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從朱毛會師到三灣改編,從五次反圍剿到北上抗日……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就此誕生。</p> <p>學校黨支部副書記為我們做動員講話。</p> <p>紅軍為什么能打勝仗,就是因為堅持了共產黨的領導,把支部建在連上。我們給自己的隊伍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亮劍隊,“遇山開路,逢敵亮劍”是我們的口號。</p> <p>“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研學的每一餐都充滿神圣感,儀式感。盤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每當想起這些,我們便會對眼前的食物心懷感恩。</p> <p>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有四萬多名烈士長眠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聆聽先輩故事,感受革命精神。</p> <p>講解員阿姨動情地給我們講起井岡幽蘭——伍若蘭的故事。因為心懷信仰,危險時刻,她毅然把敵人引向了自己;因為心懷信仰,她經受住了敵人的嚴刑拷打;因為心懷信仰,她忍痛舍棄了腹中的孩子,獻出了自己年僅26歲的生命!</p> <p>有一個青年,從湖南一路走來,他來,黃洋界響起了炮聲,八角樓亮起了燈光,中國革命從此有了希望。他就是毛澤東。</p> <p>走過他曾走過的地方,撫過他曾駐足的花木,我們仿佛看到他在燈下為中國革命思考著,思考著……</p> <p>偉大的井岡山精神是如何締造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一槍一炮,一碗一瓢,一筆一字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p> <p>聆聽炮火的聲音,接受思想的洗禮。看“朱德的扁擔”,眼前浮現挑糧小道上那一抹抹身影;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心中泛起陣陣漣漪。這就是我們的紅軍,官兵同甘共苦,和百姓心連心!這是共同的信仰,這是勝利的保證!</p> <p>晚會過后,一場別開生面的篝火晚會拉開了帷幕。</p> <p>我們唱起來,跳起來,嗨起來!盡情地釋放自我,展示自己。小合唱變成了大合唱,雙人舞跳成了集體舞……</p> <p>八百里巍巍井岡,山勢連綿起伏。九十多年前,紅軍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他們在這里生活,他們在這里戰斗……今天,我們踏上紅軍曾走過的路,循著他們的足跡,探尋著。</p> <p>行至山頂,在毛主席詩詞碑前,我們留影紀念。</p> <p>下午是團體活動。“動力圈”怎么動起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p> <p>我們一家人,我們一條心,我們一起拼,我們一定行!</p> <p>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是這次研學最后教會我們的道理。感恩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感恩老師,教會我們知識;感恩伙伴,陪我一路成長。</p> <p>紅米飯為什么這么香?</p><p>星星之火為什么能燎原?</p><p>今天我們踏上了井岡山,</p><p>似乎找到了答案。</p><p>明天的路在何方?</p><p>我們似乎找到了方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荆门市|
基隆市|
右玉县|
西宁市|
宜兴市|
云浮市|
罗源县|
通山县|
江口县|
休宁县|
吉木萨尔县|
丹寨县|
宽城|
姜堰市|
莱芜市|
廉江市|
达州市|
囊谦县|
石嘴山市|
汉沽区|
高碑店市|
馆陶县|
呼和浩特市|
准格尔旗|
虹口区|
闸北区|
伊宁市|
休宁县|
巩留县|
泽普县|
平昌县|
原阳县|
丰县|
平罗县|
胶南市|
库伦旗|
甘德县|
衡山县|
甘孜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