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為了提高科學、綜合實踐教師業務能力,優化課堂教學質量。2020年11月20日,由巴南區教師進修學校主辦的小學科學(綜合實踐)青年教師工作坊第二次研修活動在巴南小學舉行。</p> <p> 活動主持人龐勝松在活動開場就當前教育的熱點問題,以及教育改革,學科融合,綜合性學習等問題與大家交流,鼓勵大家基于課堂開展探索。</p> <p> 第一階段,課例觀摩。</p> <p> 第一堂課,德普外國語學校張靜老師執教科學課-《壓縮空氣》。</p> <p> 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如何讓學生理解到空氣壓縮后微觀的變化呢?張靜老師利用建模的思想,由淺入深引導學生思考。</p> <p> 張老師善于傾聽孩子的想法,抓住學生的學習邏輯,層層推進,分析透徹,啟發恰到好處,展示了一堂高效、實在、精彩的科學課。</p> <p> 第二堂課,巴南小學李采玲老師執教綜合實踐課-《幫幫小羊抗疫情》。</p> <p> 生活處處皆實踐,綜合實踐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李老師從生活出發,結合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設置情境--“羊村發生疫情”,設計方案來幫幫小羊抗疫情。</p> <p> 整個課堂學生踴躍參與,設計方案、動手制作...</p> <p> 老師們也走進課堂,深入了解學生的想法,積極參與其中。</p> <p> 通過設計、制作、分享、質疑、改進,共同來幫助羊村抗疫情。在發散學生思維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領導力和團隊精神。</p> <p> 獨立者速,眾行者遠!</p><p> 第二階段,課例分析點評,以及相關理念的分享交流。</p> <p> 魚洞二小朱宇老師向我們分享了《壓縮空氣》磨課歷程。從《壓縮空氣》的設計思路,創新點,磨課中的想法和本課還能繼續優化的方向四個方面進行闡述。</p> <p> 相同的內容,遇到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呈現。需要教師根據課堂的變化,學生的特點,遵循學與教的邏輯,及時來調整我們的教學。最后提出一個觀點:“看起來學生很踴躍、很熱鬧的課,不一定就是一堂優秀的課。”引發大家思考。</p> <p> 鄧常梅老師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理念與發展趨勢”的理論分享。</p> <p> 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深度剖析了綜合實踐和勞動教育的關系,為我們的課例研究做好了理論基礎。</p><p> 然后結合李采玲老師的課例,為老師們介紹了課例打磨的流程和綜合實踐主題活動方案的基本要素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不斷形成新的理解,新的思想。</p> <p> 最后,龐主任對今天的培訓作了總結,讓我們對科學、綜合實踐、勞動教育以及評價方式,有了更多了解。給教師們今后的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帶來了新的活力!</p> <p>制作人:施玖利、楊立力</p><p>審稿人:龐勝松</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澄江县|
当涂县|
中宁县|
大英县|
信宜市|
宝清县|
晴隆县|
南涧|
无锡市|
商丘市|
屯昌县|
香港|
葫芦岛市|
榆林市|
澳门|
榆社县|
会昌县|
宁乡县|
陆川县|
巴南区|
凤庆县|
瓦房店市|
扎鲁特旗|
阳西县|
昌江|
南投市|
类乌齐县|
津南区|
贡觉县|
安仁县|
威海市|
西丰县|
中卫市|
桐乡市|
涿州市|
乌什县|
宜兴市|
邵东县|
凉城县|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