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丹東19中,位于丹東振興區興七路25號,主樓建筑在日據時期,是日本安東中學校(男學校)校舍。</h1><h1> 日本安東中學校,校舍面東坐西,北依桃源山,南瀕鴨綠江,規規矩矩一字中間高聳,兩側錯落排列。顯著特征是,主樓正面,三層到頂同框瘦條高窗,并列縱貫,采光極佳,幾不見墻,昭示著93年前樓舍設計建造者的教學所用的良苦用心。日據時期,是所謂''新六道溝''中段的地界。也是當時''新六道溝''地面上的最高建筑。</h1><h1> </h1><h1> 20世紀10年代至20年代中期,所謂的日本''大正''年代中末期,日本經營南滿附屬地成果初定,羽翼漸豐后,在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的統籌下,日本人在安東及東北有一個大興土木集中興建學校的過程。</h1><h1> 日文圖文譯文顯示:'' 大正14年(1925年),安東中學校是繼新京(長春)商業、奉天、撫順、鞍山中學之后,在滿洲設立的第五所中學校。新校舍竣工時間是昭和二年(1927年)。''也就是說,當年東北排名第五。</h1><h1> 除了安東中學校,男生學校,附帶說一下,這一時期在安東,根據日本''安東會''的圖片資料記載,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安東事務物所還主建了以下學校:</h1><h1> 大正七年,1919年,安東大和小學(前身是明治39年的''安東日清學堂),新校舍建立,現在是遼東賓館棄所;</h1><h1> 大正14年,1925年,安東尋常小學校,遷入新校舍,現在是振八街丹東一中校址,校舍存一半;</h1><h1> 大正13年,1924年,滿鐵安東事務所出資,為慶祝日本東宮御成大婚,將安東神社''移轉''至鎮江山,大正14年,1925年,安東高等女學校新校舍在原安東神社遷出處地址落戶竣工,現為丹東六中校址;</h1><h1> 安東中學校校舍建立算是較晚的,跨入了昭和年代二年,1927年,距今已有93年,但它的本校極其附屬寄宿建筑均超前述學校。</h1><h1> 經過這一番苦心運作,一二十年前,日本在日俄戰爭后的安東,中日合辦的''日清學堂''、''墾親學校''的早期寄人籬下的初期權宜教育模式宣告結束,日本人在他鄉拿自己不當外人,認認真真,毫不含糊地辦起了教育,覬覦之心畢現。</h1><h1> </h1><h1> ??安東中學校遠眺。</h1> <h1> ??日本安東中學校。</h1> <h1> ??. 日本安東中學校學生在學校門口。學生統一著裝,日本式戰斗帽,長帶方型觸屁股書包格外扎眼。</h1> <h1> ↓丹東十九中。日本《安東會》拍攝。</h1> <h1> 《滿洲建筑》第八卷“安東中學校新筑工事概要”記載:安東中學校,磚瓦鋼混三層樓,總建筑面積1975平,總延展附屬面積4101.75平。設計滿鐵建筑科,監督滿鐵安東地方事務所,施工長谷川組,設備供應商島松商店。</h1><h1> 安東中學校昭和2年(1927)6月6日開工,同年10月22丹竣工,耗工時139天。</h1><h1> ??安東中學校新筑工事概要。</h1> <h1> ??,當年安東中學校承建方:土木建筑協會長谷川組。位于建國后的安東商場西門對面,當年那里是土木建筑單位群集之地。</h1> <h1> ??,長谷川組出張所,即分支機構,代辦所意思,位于站前。據說它的總部位于大連。</h1> <h1> 日本安東中學校,25年始建,27年遷入新校舍,45年垮臺,共存世20年,是當年日據安東地區唯一一座日本教育制度模式的男子中學校。100余年前安東縣,安東中學校男學生的身影經常晃悠在江橋埠頭、五經街市場、鎮江山麓等,連中日軍警都高看一眼,很牛逼的一群人。</h1><h1> 當年東北淪陷時期,日本人在滿鐵附屬地實行“雙元制”教育制度,即分為中國人教育和日本人教育。日本人學校沿用日本學制,即幼稚園~~尋常小學校(6年)~~高等小學校(4年)~~中學校(男子5年)~~高等女學校(女子4~5年)~~職業學校、師范學校、高等專門學校及大學;中國人學堂分為公學堂、普通學堂、普通中學、職業學校丶師范(師道)學校。例如當時安東,類似日本安東中學校那樣的純粹的現代意義上的綜合類過渡備升遴選后備高等人才的中學校,根本沒有,林科學校(后來一高曾經4中),商科學校(后來3高曾經3中),工科學校(后來2高現在14中),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中等職業學校。從教育制度的設置層面看,是落后了的。</h1><h1> 但是,像日本安東中學校之類,也不絕對排除中國人考試入校,只是從未有過。據建國后的大連沙河口婦幼保健院院長蔣志南回憶:''1937年,我在大連朝日小學讀五年級時,隨全家遷到安東,我就轉到安東大和小學(今遼東賓館棄所編者)上學,這個學校只有我一個中國人。''小學校控制如此之嚴,何況安東中學校。</h1><h1> 安東中學校20年間,有四代日本人校長任職:首任南部一郎,二任伊藤善吉,三任柚原益樹,四任太久保*,連同“安中先生”辛島太吉、田松龜吉、沼田春之助、宗本升、緒方勳等住宅位于現在的山上街紅軍部隊駐地西側。</h1><h1> ??日本人龜田繪就的《安東市街地圖》,圖中指示了當年安東中學校校長和部分教師住宅。具體位置在山手町附近,即錦江橋以左,當年這里是有身份的日本人居住區。</h1> <h1> ??,當年安東中學校的學生實行寄宿制,日本人為此專門在鎮江山西側,修建了“江月臺”寄宿舍,供學生等居住。</h1> <h1> 昔日的安東中學校,學生一律實行寄宿制,為此,滿鐵特意在鎮江山西麓,僅靠''滿鐵社宅''的山手町,修建了學生、教職員工寄宿舍,取名為''江月臺'' 。江月臺即現在的''山上賓館'',座山望江,風景旖旎,幽凈秀麗,其自身建筑群,華麗多樣,甚至蓋過安東中學校校舍本身,不敢讓人相信這是一個中學校的附屬生活寄宿建筑。以至于建國后長時間作為安東省、遼東省、安東市、丹東市的涉外接待賓館。</h1><h1> 日本侵華盤踞安東,上世紀20年代前后大正時期至昭和初期,建造的四座學校之一安東中學校,無論從建筑本身看、寄宿生活配套設施看,還是從日本滿鐵重視程度看,或者是從日本固有的大男子主義遺風看,確實是無出其右。研究偽滿教育史的有關人士也承認,當時日本在東北的學校,包括安東,建筑質量、就學率,均高于日本本土,</h1><h1> 可是好景不長。45年8.15光復后,安東中學校壽終正寢。1945.9.10日,一支近30余人的蘇聯軍隊乘車從本溪湖出發來到安東,這支小隊蘇聯紅軍是調查日本在安東的產業分布狀況以便''接受''的技術性隊伍,日本人的印象這是''臟兮兮''的一支小部隊,這只隊伍的長官住進了站前的安東酒店??,其余的則住進了安東中學校校舍。日本人沒有想到,苦心經營20年的供奉有''御影''的設施先進的教育圣殿,竟然住進了''臟兮兮''的蘇聯人。</h1><h1> 世事有常,建在別人家園上的再好的建筑終歸要回歸主人。建國后抗美援朝期間,安東中學校校舍一度成為志愿軍的后方醫院、護士學校。 </h1><h3> </h3><h1><br></h1><h1> </h1><h1> 1962年,安東八一小學從菜市街遷入日本安東中學校; </h1><h1> 1967年,50軍進川支左,軍人子弟隨軍,丹東八一小學主要生源枯竭,加之文革時期,八一、育才丶育鵬類的老百姓稱之為“八旗”式特權學校,聲名狼藉,于1969年增設初中班;</h1><h1> 1970年,振興區福民小學、濱江小學初中班,并入八一小學,至此,丹東19中學校正式問世。</h1><h1> 21世紀20年代即將過去,安東中學校遺址已是113年,同一屋檐下,仍完整無缺,為我所用的日據校舍,在丹東仍存“兩個半”:現在6中主樓,19中主樓,一中半拉樓。放眼丹東,現在中學校的硬件設施早已遠超昔日安東中學校,但與房地產業連姻掛鉤的商業化趨向顯現。據說一中遷入哈蟆塘金山,19中遷入一中遺址,19中校舍充當實驗小學分校。百年六道溝振八,教育大潮涌動之中,與房地產勾肩搭背的一股逆流,撫今追昔,令人感覺到一絲絲隱憂。</h1> <h1>??. 安東八一小學,首任校長任瑞章。</h1> <h1> ??. 當年丹東八一小學教師。</h1> <h1> ??. 當年安東八一小學學生,抗美援朝烈士遺孤,50軍付軍長蔡正國之子蔡小東,與母親張博,繼父董鳳奎(時任230醫院政委)家庭合影。</h1> <h1> 當年丹東八一小學的主要生源來自丹東駐軍50軍。當年50軍是安東地區最大的人數最多的陸軍駐軍單位,某種程度上說,沒有50軍,就沒有八一小學校。附帶說一下50軍,50軍抗美援朝由“偏師”躍為英雄部隊,回國休整再返朝直至歸國十余年駐軍丹東,與丹東人民魚水情深。當年50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里的影響力和統帥心目中的地位,究竟有幾分,看下面的珍貴的合影照片邊知分曉。</h1><h1> ??. 1967. 3.21日,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接見軍隊軍以上干部,當時的50軍第一付軍長鄭志士,站位緊靠毛主席正身后,可見股肱依重!50軍斷后阻擊,有''背''有''靠'',這是朝鮮戰場上,漢江阻擊戰50個日日夜夜證明了的。僅僅二個月之后,50軍調防入川。此照片生動解讀了當時最高統帥的戰略構思和對50軍的依重。</h1> <h1> ??. 毛主席正身后站立者,時任50軍主持工作第一付軍長鄭志士。</h1> <h1> ??. 1967.5.28日,北京京西賓館,中央軍委會議,楊成武代總參謀長講話,宣讀命令:丹東駐軍50軍入川支左。</h1> <h1>??. 1967/2017,50軍調防入川50周年之際,當年安東八一小學就讀的50軍子弟,回訪母校。</h1> <h1> 1967~~2017年,隨50軍入川整整50周年的安東八一小學當年學生,回到母校,追思紀念當年難忘的學校生活。</h1> <h1> ??. 1967年隨50軍入川的八一小學學生,50年后重回母校。</h1> <h1> 參考:《滿洲建筑雜志八》,《日本侵華教育口述史》,《滿洲安寧飯店》部分圖文,日本安東會部分圖文,50軍子弟鄭大爺回憶錄。</h1><h1> 202012.26日</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原阳县|
苏尼特右旗|
岳普湖县|
洪洞县|
美姑县|
沅江市|
杭锦后旗|
祥云县|
和林格尔县|
鄂托克旗|
台江县|
鸡泽县|
松江区|
应城市|
哈巴河县|
时尚|
曲靖市|
大同市|
砀山县|
乳山市|
阿城市|
丘北县|
金沙县|
定兴县|
马龙县|
南开区|
苍溪县|
镇原县|
鞍山市|
富源县|
泗阳县|
神木县|
乾安县|
海淀区|
大埔区|
嘉义县|
肇庆市|
巴青县|
石林|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