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銀杏,清華人,母家排行小七,家住縣城,閑暇時間喜歡養花種草、年輕時愛好體育運動、戶外徒步、和好友拍拍美照,寫些小文字記錄生活的點滴。</p><p class="ql-block">出鏡:銀杏</p><p class="ql-block">攝影:黃小江</p><p class="ql-block">(2020、11、14拍攝于婺源老縣城小北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北門的老城墻已是青苔斑斑,蔓藤纏繞,那些斑駁的印痕好似在向世人述說著這座老城的歷史故事。我站在老城門的口上,回望家鄉的方向,思緒萬千??</p> <p class="ql-block"> 聽母親說,土地革命時期參加紅軍的外公由于鄰村保長告密,遭國民黨部隊三路包抄,外公為掩護紅軍部隊轉移,被國民黨逮捕后從這個城門口抓進縣城的。因為不屈服于國民黨的嚴刑拷打,拒簽投降書,不出賣組織被國民黨殘忍殺害,當時身中13槍,同時犧牲的還有外公的妹夫程水來,也是一同參加紅軍隊伍的,外公的職務是班長,妹夫程水來任副班長,那是1933年,外公年僅27歲。當年有一支紅軍隊伍由母親家負責糧食以及軍費的運輸,隊伍全住在山上,稱之為“紅軍棚”的一處地方。那時候母親家境殷實,家中還雇用長年干活的工人。外公和他的妹夫犧牲之后,國民黨為了不讓當地人為紅軍隊伍提供后備資源,把母親家洗劫一空,封門閉戶,一家老幼全趕去長壽故里洪村村頭的一個破廟里,那年母親才3歲,外婆在聽到外公犧牲的惡耗傳來,悲痛中產下一子后也撒手而去,生下的舅舅也跟著外婆一同去了。母親說后來再能回家住時已記不得時間了,只是紅軍部隊回來打探消息,聽說外公和他妹夫在縣城英勇犧牲了,甚是悲痛,隊伍離開時從門縫里塞進家一封信,信的內容字字行行催人淚下??母親一生善良,提起往事總是淚眼婆娑,每次看見電影、電視里劇情相似的內容,就坐在那一直難過的流眼淚,說好像就是在演我們家中發生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聽父親說,解放前他參加過新四軍,在縣城打過戰役,炸過碉堡,進城時也是這道城門口吧。就在大部隊開拔的時候,母親的奶奶得知消息,邁著一雙小腳追去了鄉里,向部隊首長匯報了家中的情況,說我們家已經為革命犧牲了兩位壯男子,父親是從他鄉過繼來的,怕他這一走就和外公一樣再也回不來了,不舍得父親隨大部隊走。部隊首長聽了我們家的故事深表同情與理解,并且勸退了父親與太奶奶回家。父親還同我說,鄰村一位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姓林,他跟著大部隊走了。這以后便成為了父親一輩子不能從軍的遺憾!父親后來參加了工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先后把三位哥哥送進了部隊鍛練。但父親與槍結下了不解之緣,父親有狙擊手的潛力,成了方圓百里槍法最好的獵人。從小我便見家中掛著幾把槍,有火銃、獵槍、半自動步槍。只是從來不允許我們孩子碰他的那些寶貝。父親走了許多年了,他留給了我們的思想那便是一身正氣,行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一個男子漢。</p> <p> 歷史在前進,時代在變化,或許許多年以后我們的后代都會遺忘了家中的歷史,我有時會叨叨叨的和兒子說一說,先生也會在旁邊搭上幾句??</p><p> 回憶前輩的歷史故事,常感嘆我們是幸運的,謹之后輩們更需努力,當自強不息,珍惜現在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昌县|
宝清县|
七台河市|
云安县|
会同县|
海盐县|
梅河口市|
札达县|
吉隆县|
烟台市|
石嘴山市|
惠来县|
体育|
洛阳市|
达尔|
大安市|
麻江县|
汽车|
辽阳市|
临颍县|
白银市|
封丘县|
府谷县|
嘉荫县|
双峰县|
中江县|
柞水县|
寿阳县|
霍邱县|
池州市|
罗源县|
夏津县|
肇庆市|
米易县|
于田县|
蓝田县|
英吉沙县|
乌苏市|
吉木萨尔县|
定安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