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不經意間七個月的“第一村醫”工作要結束了,翻看著自己穿上“藍馬甲”成為一名光榮的“第一村醫”后拍攝的3000余張照片,112篇工作報告美篇,一幕幕與村民們朝夕相伴的場景猶在眼前......</p> 啟程 <p> 2020年4月28日在淄川區衛健局,參加淄博市衛健委組織的淄博市第六批第一村醫派駐暨健康扶貧工作推進視頻會。聽援鄂英雄代表發言,被深深感動!4月29日淄川區第六批第一村醫派駐會,區衛健局車局長和吳科長主持,正好趕上疫情之年,宣布新八條第一村醫工作職責,側重偏向扶貧工作。第五批優秀第一村醫張偉主任和張德梁主任發言,他們用實際行動完成了第一村醫的任務,踏著前輩的足跡出發。東坪衛生院的宗院長親自接我們到東坪,并送到大安村衛生室,見到和藹可親的朱大姨,開啟了第一村醫的行程。時代賦予我們第一村醫光榮的使命,我們絕不讓一個人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掉隊,俯下身子、負重前行,當好健康“守門人”。</p> 進入狀態 <p> 一周多的時間,把派駐村大安村的慢病、兩病摸查表全部完成,這期間不光熟悉了村里的地形和貧困戶的健康情況,還完成了大安村的自繪地圖,更有利于以后高血壓和糖尿病重點人群的入戶走訪。一個多月把三個村的情況基本摸清,三個村都是省級貧困村,總人口1450人,在村人數690人,老年人267人,貧困人口238人。三個村以留守老人為主,經濟來源主要靠務農,子女多在外打工。</p> 宣傳衛生健康政策 健康知識講座 <p> 宣傳“門診的兩免兩減半”“住院免收押金”“出院一站式結算”等健康扶貧相關政策。進行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健康知識宣教講座,并宣傳手衛生“六步洗手法”,演示正確戴口罩的方法,同時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p> 關注重點人群 <p> 拜訪壽星爺爺奶奶們,可愛的老人。像小太陽的焦奶奶,幸福感滿滿的,說從來沒想到會過上這么好的生活,大夫來家里給看病。85歲的司爺爺除了抽煙身體棒棒的,每天都在勞動,說起種莊稼太在行了。還有百歲壽星司奶奶,給她量完血壓,拉著我的手笑著說:“這閨女可真好呀!”走時和我說再來玩。86歲的司奶奶,每次去她家,都拿起好吃的往我們手里塞,讓我們喝水,都和奶奶說自己帶著呢,才坐下讓我們檢查。95歲的張奶奶每次都是讓我先給70多歲的大兒子量完血壓,再給她量,聽到大兒子血壓很好,開心的像個孩子。祝福老人們幸福安康!</p> <p> 眼睛看不見的畢大姐,不會說話的杜大姨,生活困難的翟大姨,腿殘疾的段大姨,心臟不好的閻大姨,孤寡老人李奶奶,都是我牽掛的人。我時常去看看她們,為他們查查體,了解一下吃的藥物,進行健康指導。</p> 空白村巡診 <p> 核桃峪村8月15日巡診,劉大娘血壓控制不穩定,有冠心病,大娘說最近心口窩疼,胃里不舒服,讓我們給開胃藥奧美拉唑和嗎丁啉,仔細詢問大娘胸前區也不舒服,說服大娘跟我們一起,坐“行走的醫生,流動的醫院”巡診車,去衛生院做心電圖檢查,劉大娘心電圖顯示下壁心肌梗死,需要去上級醫院,我馬上聯系她的孩子,打120,一直陪著大娘,直到把大娘送上淄川區醫院的120車,和120車大夫交接大娘的情況,入院及時完成了冠脈造影和支架置入手術。出院后去大娘家中探望,大娘家人表示感謝,這是一個醫生應該做的事情。</p> <p> 空白村留守老人多,因村內沒有衛生室,看病就醫問題一度成為村民們最頭疼的事。“現在好了,醫生上門來給我們看病檢查,還從衛生院給我們捎藥,5天一次,刮風下雨都來。”劉大娘說。如今“行走的醫生 流動的醫院”巡診車已經成為淄川山區老百姓的“健康守護者”。當地老百姓感嘆,巡診車不僅開進了山里,也開進了老百姓的心里。</p> 家庭醫生簽約 <p> 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定期和衛生院的同事入戶走訪,每次走訪要三天走完大安村,三天走完長興村,核桃峪村小一天多走完,碰到不在家的再查缺補漏。入戶的前一天要準備好材料,規劃好路線,我對村里熟悉,知道誰在家,經常領她們走小路走訪,上坡的村民一定趕在早飯時去,住在村里只要簽約的村民,保證每一戶都要走到,關注健康狀況,查看用藥情況,健康指導,完善并檢查扶貧袋中醫療方面的材料,使村民得到更好的醫療保障,宣傳健康扶貧政策,絕不讓一個人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掉隊!</p> 醫療資源下沉 <p> 帶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有派駐單位做后盾。七個月來,為我村多位村民聯系我院相關專家、科室進行就診,涉及胸外科、普外科、眼科、皮膚科、心血管科、腫瘤科、婦科、呼吸內科、體檢中心等。為村民就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幫助貧困村民, 看病、拿藥、辦理慢性病、麻醉卡、為已故老人區醫院就診卡退費,這些對于我們來說,也許微不足道。但是對于留守的老人,他們缺少的是陪伴,也缺少溝通與出行的能力。作為第一村醫,只要他們有需要,我就陪在他們身邊,盡我所能地幫助他們。他們對我提供的幫助有說不出的感激,“贈人玫瑰 手留余香”,我為能幫助他們感到開心,這讓我感受到第一村醫工作的意義和價值。</p> <p> 多次組織專家下鄉義診,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診療。老百姓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就在11月13日淄川區醫院專家團隊在我派駐的西河鎮大安村舉行的糖尿病日義診和腦卒中篩查活動,一大早,村民早早來到活動現場,圍繞各位專家悉心問詢,現場氣氛和諧融洽。醫護人員為村民量血壓,測血糖,做心電圖超聲檢查,耐心的為鄉親們講解生活飲食注意事項以及用藥指導,面對面心貼心地為當地百姓提供健康查體服務,形成冬日暖陽下的一道亮眼風景。</p> <p> 參與衛生院的門診手術,為手術病人的安全保駕護航。</p> 助力村衛生室 <p> 助力村衛生室標準、信息化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我們醫院孫書記和醫務科張主任于5月18日來到大安村衛生室,給衛生室送來便攜式血壓計、紫外線消毒燈、自動制氧機,感謝醫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熟悉掌握村級衛生室報銷系統,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和隨訪工作,整理登記扶貧材料,貧困戶信息,就醫簽約臺帳。衛生室朱大姨住院手術時正好趕上扶貧大排查,我一直堅守大安村和衛生室,為了迎接檢查,那段時間我周末也不休息。朱大姨不在衛生室的兩個月,我就把我的聯系方式貼在大門上,我下戶時可以電話聯系我,隨叫隨到。隨時和我們醫院的專家聯系,美麗的青主任,皮膚方面問題,隨時給她微信,每次都耐心回復。還有婦科的專家,解決了李大姨的難言之隱。普外科的劉彥龍大夫,司大爺直腸腫瘤手術的主治醫生,經常咨詢,給予合理化建議。</p> 老年人查體 <p> 參加東坪衛生院為期半個月的東坪轄區老年人查體工作,負責問診和中醫辨識工作。每天習慣了早上五點起床,早早趕到查體點,大安村、長興村、核桃峪村老年人查體日,我還要負責接送行動不便的老人。查體結果出來去衛生院取回,三個村分類,把在村住的村民查體結果分出來,走訪時送到家,巡診時拿著,給每一個村民仔細分析檢查結果,健康指導。</p> 走進精神病房 <p> 走進東坪衛生院的精神病房,給我一直牽掛的小業鑫捐衣物。</p> 工作手記 <p> 我們醫院公眾號和魯中網發表我的工作手記。給退伍傷殘軍人司大爺送藥,幫助膝關節變形上不了山的貧困戶李大姨上山摘柿子。</p> 秋收時節 <p> 我剛來大安村時,小酥梨剛剛坐果,成熟后,幫忙聯系包裝箱制作,并幫助其銷售。</p> <p>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見證了玉米、小米,瓜和豆從播種到收獲的過程,力所能及的參與勞動,和村民們一起收獲,感受豐收的喜悅。</p> 述職會 <p> 11月20日在淄川區衛健局參加淄川區第一村醫述職會,醫政科吳現石科長主持會議,會上車局長發言,對我們第六批第一村醫七個月的工作給予肯定,希望我們把第一村醫精神帶到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淄川區25名第一村醫雖然在七個月的工作中并未謀面,但是一見面分外親切,因為在工作報告美篇中已經非常熟悉,大家是互相學習、共同奮斗的戰友。</p> 難忘的一幕幕 <p>給嗑傷眼角的梁大姨換藥拆線。</p> <p>夏日的瓜棚下和大娘們暢談。</p> <p>秋日的瓜棚下大娘們一起送我。</p> <p>村委門口的象棋桌是我經常工作的地方。</p> <p>街頭巷尾守護健康。</p> <p>給住在山頂拉肚子的司大爺送藥。</p> <p>去衛生院給五隊的司大爺拿藥。</p> <p>耳聰目明的85歲的張奶奶。</p> <p>三天不見就想我的邢大娘和司大爺。</p> <p>和我特別結緣的長興村的段大姨。</p> <p>像小太陽一樣,溫暖人心,幸福感滿滿的焦奶奶。</p> <p>善良的90歲的閻奶奶。</p> <p>86歲勞動不輟的朱爺爺。</p> <p>古靈精怪可愛的小月月和奶奶。</p> 結語 <p> 走之前再去三個村里轉一轉,再走一遍山路,和熟悉的村民打打招呼,告個別,留下聯系方式,保證村民們有需要能找到我。這里有太多的回憶,太多的不舍,我見證了村子從葉綠到葉落,從炎熱到寒冷;村民從陌生到熟識,從懷疑到信任。推開一扇扇門,傾聽一個個故事,用我們的話語宣傳溫暖的扶貧政策,用我們的雙手為村民驅走病痛,用我們的雙腳丈量山村的土地,用我們的理念樹立百姓的健康信念。雖不是驚天動地的偉業,確是用心、用情、用力的付出;雖灑滿汗水、布滿腳印,卻有收獲信任、收獲勝利的喜悅。村醫之行,心無止境。我會常回家看看,帶著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讓第一村醫的故事一直延續下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川市|
天祝|
长阳|
石泉县|
靖州|
炉霍县|
芜湖市|
黎城县|
皋兰县|
鄂州市|
平阳县|
招远市|
嘉兴市|
孝昌县|
泸水县|
桃江县|
张北县|
台南县|
马山县|
崇州市|
安龙县|
徐州市|
宜章县|
榆社县|
翁源县|
三门峡市|
册亨县|
阜新|
晋城|
武乡县|
崇左市|
华池县|
宁河县|
观塘区|
广州市|
汤原县|
衢州市|
乐陵市|
绿春县|
临潭县|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