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前海北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末本來不打算出去,留給上班族吧,讓忙碌了一周的他們,也享受享受大自然的美。然而,當我拉開窗簾的那一瞬間,就有點兒按捺不住了。那湛藍如洗的天空,溫暖如春的陽光,五?彩繽紛的樹葉,太誘惑人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邊走進廚房,一邊自言自語, 今天不能跑了,到處是人,沒法玩。認認真真泡了一壺紅茶,老老實實坐在陽臺椅子上,斯斯文文打開《死于威尼斯》。這本書是我一個月前就開始讀的,入秋以來,幾乎天天瘋跑,迷戀于京城秋色,如癡如醉,不能靜下心來讀書。今天更是如此,半天功夫,也沒看幾頁,不是抬頭望著窗外發呆,就是低頭瀏覽朋友圈遐想。索性放下書,拿起手機。打開微信,聽到好友語音留言:現在有點兒事,馬上就辦好了,想出來玩嗎?哈哈,正合我意,約吧。三下五除二搞定:北海北門站牌見,逛胡同,品美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北海北門一下車,就看見好友福姐已經站在約定的地方,等著我,手里還拎著兩袋葵花籽。這瓜子可不是一般的瓜子,而是地安門大街網紅瓜子,一袋是給我買的,好感動。福姐像親姐姐一樣,拉著我的手,一路碎步,路過郭沫若故居、恭王府,穿過一個胡同,沿什剎海路來到前海北沿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里完全商業化了,傳統與現代并存。時尚小店,北京老字號,隨處可見,今天正逢周末,游人如織。福姐說先帶我去看幾個老四合院吧,她和豪哥得空就去,是豪哥最愛去的地方之一,保你喜歡,豪哥是福姐老公,一位有品味的北京爺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個院落一看就是深宅大院,規模不小,高高的灰磚院墻。院里還住著人家,大門開著。我輕手輕腳,順著墻根往里走,看見墻上的一段粉筆字時,立馬駐足,不敢再往里走。言語很糙,話里話外帶有辱罵性。大意是警告院內住戶,隨手關門,以防游客進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里面比較寬敞整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家四合院院落也很大,看見大門開著,就不由得走進去,吸取以前被罵的教訓,先將相機裝包里,把頭探進去,睜大眼睛,左顧右盼,屏住氣,一有響動,迅速后退。串胡同,最好不要帶相機,容易惹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進了兩段走廊,雖然沒看到居民,心里還是怯生生的,沒有膽量繼續往里走,隨手拍了兩張照片,迅速離開。里面也是房間挨著房間,走廊狹窄干凈。有一個房間的門,上半部分整體是玻璃,房間里的物品一目了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前海北沿,這里的四合院 ,有好多是深宅大院,元、明、清三朝時期,許多達官貴人就住在這一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金絲胡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金絲胡同位于西城區東北部。東起銀錠橋胡同,西端南折至南官房胡同。從東北向西南傾斜。大金絲胡同北有小金絲胡同,與北官司房胡同相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名稱由來。北京胡同的名字很有講究。據記載,大、小金絲胡同,明朝時期,有一家織染所,職掌內承運庫所用色絹,供應內廷和外廷。色絹,是一種染有顏色的絲織品。清朝時期,稱之為金銀色絳胡同。民國期間,“色絳”訛為“絲套”,析為兩條胡同。寬者稱大金絲套胡同,窄者小金絲套胡同。1965年去“套”,簡稱大金絲、小金絲胡同。大金絲胡同的名稱大概跟織染所有關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貓小院是一家網紅餐館,刷爆朋友圈,福姐說,她前幾天帶著孫子來這里吃過,飯菜一般,貓咪可愛。光顧這里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年輕人和小孩子,都是沖著可愛的貓咪來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據說來這里擼貓可以減壓。難以想象:在充滿貓味的餐廳吃飯,會是何感受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海十六號,原來是一家四合院,現在改建成私房菜館,也是一家網紅餐館。環境優雅,裝飾別致,具有小資情調。據說這里的飯菜做的精致講究,價格也不菲,有人說一個人要是吃飽了,得花500元,大眾點評提示人均消費160左右。我們只是看了看,拍了拍照片,來這里吃飯的都是些年輕人,聽服務生說,需要提前預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十六號院走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十六號院餐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3號院 ,據《北京文物古跡辭典》記載,該院始建于明天啟年間,距今已有400余年歷史。明代稱靜海寺,清代為槐寶庵,明清兩代均為皇家寺廟,是什剎海邊眾多寺廟中的一個,清末成為民居至今。也有人說,這個寺廟原來是私家寺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很幸運,在大門口碰到一位住在胡同里的大姐,她正在整理山東大蔥,說話隨和,態度非常和藹。她告訴我,這里還住著40戶老北京人。還告訴我,可以進來,就是沒什么可看的,往里也都是這樣。我大大方方走了進去,拍了幾張照片。走廊狹窄擁擠 ,雜物放置有序,地面還算干凈。怎么看,都沒有了原來寺廟的一點點痕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瞧,這狗狗的項鏈,還是山桃核做的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煙袋斜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煙袋斜街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非常繁華,始建于元代。清朝時期主要經營煙具,裝裱字畫和販賣古玩玉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現在變成了一條旅游打卡街,和大多數地方的步行街一樣,充斥著各種名堂的小吃,手工藝品等,適合年輕人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煙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屬西城區廠橋地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名稱由來。說法一,當時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煙或水煙。由于煙袋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斜街上開起了許多煙袋鋪,因此得名。說法二,煙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煙袋。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桿兒,東頭入口像煙袋嘴兒,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象煙袋鍋兒,得名煙袋斜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整個一條街,只看到一家店鋪,與煙有關。各種樣式的鼻煙壺,工藝精湛,琳瑯滿目。店主不讓拍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乾鼎老酒博物館,名字響亮,進去后,小小的一家店鋪,墻壁隔板上,只有幾件酒器物件,多數和酒器沒什么關系。恕我不懂,左看右瞧,愣沒看出有何貴重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清郵政店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從煙袋斜街牌樓出來,穿過鐘樓、鼓樓大街,來到趙府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趙府街,是政府統一改造后的居民胡同,灰墻灰瓦紅門。胡同干凈整潔,多了高墻內幽靜,少了鬧市中的喧嘩。胡同里有好幾個公廁,里面一塵不染,設施齊全,蹲坑、坐便、洗手盆,洗手液等,應有盡有。一位胡同大姐說,她家有八間房,生活很方便,房間里暖氣、衛生間、浴室都有,很舒適。電費一度5毛錢,我說政府真好,約等于不要錢。她抬頭看著我,笑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里有一家比較老的副食店,里面賣的全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食品,油鹽醬醋等。其中最有名的是二八醬,榨菜和韭菜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來這里買東西的人還不少呢,排了一長溜的隊。我買了一瓶二八醬,一斤13元,一瓶20元。準備回家涮火鍋。福姐反復叮囑,麻醬不要擱冰箱里,盡快吃,除了涮鍋,還可以做麻醬面,可以蘸饅頭片,面包??片等多種吃飯。好嘞,記住啦!謝謝福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聽老北京人講,在計劃商品時代,每家的購貨本上都有半斤這樣兒的二八醬,八分錢一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福姐說這兒的麻醬好吃,她們家一直在這里買。小時候,媽媽讓她來買麻醬,她總是一路上,邊走邊吃。把蓋子擰開,食指在瓶子里狠狠蘸一下,放嘴里輕輕一舔,可好吃呢。有時到家差不多能剩少一半兒,可沒少挨大人的罵。聽著福姐深情的講述,一種甜甜的味道,在她的記憶深處悠悠蕩起,臉上洋溢著幸福,那是一種久違了的樸素而純粹的幸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八醬,果然好吃極了。給面包片上厚厚的涂上一層,就著吃,可香呢。不過癮,用一根筷子插到麻醬瓶子里,使勁款一下,放在嘴里,舌頭一舔,香不可言。還不過癮,改用小勺,舀滿滿一勺,放進嘴里。頓時,整個上顎,舌身和上下牙齒全粘連在一起,沒法說話,咕嚕咕嚕,半杯水下肚,還好,活著,哈哈,二八醬好吃,可不要貪吆。忽然,想起了一句話:貪婪是萬惡之源。正如巴爾扎克說的:貪心好比一個套結,把人的心越套越緊,結果把理智閉塞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適可而止,永遠是我們人生旅途中的行為準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八醬是用2份花生醬和8份芝麻醬進行調勻,然后放入“料水”進行攪拌。料水配方:大回、桂皮、香葉和小茴香,用水煮開,沸騰后再煮幾分鐘即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喜歡北京胡同,不僅僅是對胡同的建筑感興趣,更想了解胡同里的生活。就像南方人對陜北窯洞及窯洞生活好奇一樣。以后沒事就去串胡同,相信總有一天,胡同人會喜歡上像我一樣熱愛胡同的外鄉人。和他們一樣熱愛胡同文化,尊重胡同風俗人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美食推薦:鴉兒李記雜碎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鴉兒李記雜碎湯,料多味正,良心價格。尤其是鴉兒李記燒餅,號稱是全北京最好吃的燒餅,窗口外排了長長的隊,等著買燒餅。確實好吃,皮脆里酥,燒餅里面全是一絲一絲的,軟軟香甜,沒有硬塊,我一口氣吃了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真心感謝福姐,一路辛苦陪伴,一路耐心講解!期待下次胡同約起!</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沽区|
霍州市|
靖西县|
新丰县|
兰考县|
广水市|
昌图县|
昆山市|
大关县|
岳西县|
普安县|
博客|
安义县|
尚义县|
双桥区|
凭祥市|
定襄县|
平江县|
修文县|
朔州市|
大悟县|
双柏县|
双牌县|
巴塘县|
青铜峡市|
双柏县|
梧州市|
连城县|
泰和县|
长子县|
通化县|
临夏市|
郑州市|
全州县|
琼海市|
连城县|
上杭县|
巴林右旗|
清丰县|
兖州市|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