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國畫是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弘揚與傳播中國畫藝術,楊秀臣老師與其教學團隊多年來一直堅持中國畫的公益教學,成果顯著,受益眾多。公益群長期邀請國內各流派專業畫家授課,教學范圍從山水到花鳥、人物、走獸、果蔬、草蟲;涵蓋工筆、寫意,包羅各種畫法與技巧、通過作品示范使學員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理論知識和繪畫技巧,不僅拓寬了學員的視野,也更加激發了學員學習國畫的熱情。歡迎喜歡國畫藝術的愛好者入群學習交流。<br> 本張作品成品圖(尺寸:25cmx25cm圓形,墨色用中墨,宣紙為熟宣,筆為楊老師的小楷筆) 本張作品九宮格示范完成稿 步驟圖解: 1)用鉛筆輕輕的按九宮格的比例把物象用2B或4B鉛筆輕輕的在紙上勾出來,勾得時候不要太清析,只要能看出來就可以了。 2)調墨:盤子里面放少量的水(專門調墨的勺一小勺就可以)毛筆蘸足墨汁后在盤子里刮幾下后使筆成扁平狀后用筆的一邊蘸墨后用另一邊去蘸清水,然后用筆在盤子里調墨,感覺不夠可以再加墨,直到毛筆蘸調好的墨在盤子的邊緣上拖過去后可以淺淺的看到盤子就可以了。 3)書法用筆先畫上面的小石頭,注意線條不要一筆到頭要有頓筆(顫筆),墨要足,懸崖處的線條不要太軟,順便把皴筆皴出來,畫水口,畫石臺 4)山石畫完后畫點在水里的小石頭,畫小石頭時類似用毛筆寫“口”字 5)皴山石,注意墨色與山石輪廓墨色的一致,也可以山石的上部墨色稍淺點下部稍重點,注意線條不要太直要有彎曲有弧度。 6)畫亭子,注意位置要擺正,不要畫歪。線條要松不要太緊,頂部在畫得有立體感。柱子要畫全。亭子里面有欄桿,柱子皴筆。 7)畫出瓦片,注意瓦片要一片片畫且片片要有錯開感,不要一排排畫 8)畫船蓬。船蓬、遮陽蓬、窗戶、窗簾,線條要有彈性。窗戶里面有茶壺、茶杯放在一桌子上。再畫船蓬上的席子,注意席子上的線條不要太隨意,要有起收筆,線條雖小但也要筆觸到位。注意船蓬里面的席子線條要虛不要太實。 9)畫船頭。注意線條要松、要仔細。船翹起來后下面還有船體的一部分要畫出來。跟水接觸的部分線條更要虛。船體上的鉚釘畫出來。船板的線條要水平。 10)用重墨畫出竹桿,竹節上面長點下面的會短點。船蓬頂部的席子也用前面的方法畫出來。 11)畫船上面的竹葉。竹葉是畫面中最重要的部分。線條要呈扇面樣散開。注意竹葉的聚散,要一組組畫,感覺筆里面的墨少了可以蘸點水,等前面的竹葉線條快干時可以用現在稍淡的墨再去畫。隨畫隨蘸水,要有濃淡區分,也要有過渡。畫出山體邊上的小路,線條要水平注意路的路線彎曲的程度。竹葉不要遮住小路,與船體接觸的地方要畫好。竹葉的墨色要多畫幾個層次。 12)用同樣方法畫山體上面亭子下面的竹葉。畫出山石上面的水口,小的石塊用淡墨染一下以突出水口。 13)畫出船體上面竹葉中的竹桿。線條要上長下短,想讓竹桿彎時從竹節部位出彎。注意粗細、聚散。畫完后馬上用紙蘸一下畫過的竹節讓它與竹葉相融。 14)用中墨偏淡的墨色畫水,畫時注意線條要有動感,讓它有水流動得感覺。線條要有長有短,到船體時水要有迂回的感覺。 15)皴山體。筆頭按扁,去擦山體。在皴筆中間去擦線條。 16)用淡墨染一下部分山體。亭子瓦片三分之一部位一片片去染一下。水也在三分之一處染一下。竹葉也用淡墨染一下。注意過渡。山體陰面也淡淡得染一下,讓山體有層次感。 17)用清水再畫一上亭子左邊、船體上面的竹葉。 18)點苔,大小不一但形狀要一致,方向一致。 19)感覺山體線條不太顯得話可以復勾。 20)注意整體畫面線條不要太重否則顯得畫面太臟。船體窗簾里面用淡墨稍涂一下。船體再收拾下線條,完成。 <p>本篇主講老師:孫金湘</p><p>美篇編輯:術赟瀟</p> 為方便學員學習,公益群課后會上傳課程錄屏到群文件,請學員10天內及時下載。另有百度盤鏈接分享供學員永久保存學習。為幫助學員更好的理解課程內容,每次課后會做專題文字和圖片說明,發布在“楊秀臣青綠山水工作室”微信公眾平臺。請大家合理安排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br><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喀喇沁旗|
宝山区|
清徐县|
黄石市|
芜湖市|
玉溪市|
福泉市|
阿克苏市|
丰顺县|
夹江县|
财经|
多伦县|
谷城县|
新兴县|
陆川县|
黑水县|
临洮县|
社会|
施秉县|
峨眉山市|
八宿县|
玛沁县|
西贡区|
疏勒县|
比如县|
淮滨县|
分宜县|
江源县|
台中县|
合水县|
德格县|
聊城市|
阿拉善右旗|
德保县|
乐安县|
沈丘县|
四平市|
花莲市|
福清市|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