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自然景觀博大雄渾,集山岳景觀、森林景觀、瀑布景觀于一體。蒙山風光奇譎瑰麗,綿延75公里的山脈,聳立著許多巍峨山峰,千米以上山峰14座,蒙山山勢峭絕瑰譎,奇巖險峰千姿百態,造型變化無窮,溝壑縱橫幽深,泉鳴澗流,形成"空中峰亂云霞色,谷底泉喧霹靂聲"的景觀。<br> 蒙山氣象變化萬千,不論日出海上,月掛枝梢,虹飛霞舞,白云繾綣,皆成景觀。 蒙山歷史文化悠久。蒙山地杰人靈,名人輩出,是書圣王羲之、智圣諸葛亮、大書法家顏真卿、顏杲卿和算圣劉洪等歷史名人的故里。<br><br> 蒙山旅游區分為龜蒙、云蒙、天蒙和彩蒙四個景區,龜蒙景區(平邑縣)龜蒙景區主要有群龜探海、百壽摩崖石刻、蒙山文化廣場、翠竹園、九龍潭、白云巖道士林、高山濕地景觀、讀景壁、攬勝亭、蒙山吊索橋、瞻魯臺等景點60余處都各具特色,觀后回味無窮。 蒙山登山大賽 春季層巒疊翠,林?;ǔ保倩ㄊ㈤_;夏季飛瀑流水,云霧飄渺,堆綠積翠;秋季漫山碧透,紅葉似火,碩果盈枝;冬季銀裝素裹,玉琢冰雕,天地莊嚴。千峰萬巒銀妝裹,卻向東蒙看霽雪。 <p>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曾結伴游蒙山,寫下"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的佳句。蘇軾游蒙山詩曰:"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云蒙漏澤春"。</p> 2000余年來,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鬃釉啻蔚桥R蒙山,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之說。楚國老萊子、戰國縱橫家鬼谷子、漢朝史學家蔡邕等曾隱居此山。 蒙山主峰,海拔1156米,是山東省第二高峰。與泰山遙遙相望,被稱為“岱宗之亞”。 臥龍松:古松角嶄髯張,作俯臥狀,頗有蒼龍凌波之勢,有詩贊曰:老干橫披欹一壑,蒼髯直上聳千峰。破天風云驚南起,始信山中有臥龍。 小魯亭孔子登臨蒙山,深有"登東山而小魯"的親切感受,為他以后施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做了思想鋪墊。戰國時縱橫家、軍事家王禪曾在蒙山修業授徒,留下了名揚千古的"兵法"鴻著。 龜蒙頂為蒙山主峰,因酷似一神龜伏臥于云端天際而得名。 蒙山為國家AAAAA級旅游區。全國30條精品線路和123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蒙山旅游區均名列其中。 玉皇殿 奇峰羅列,皆匍匐而北拱,眾壑逶迤,俱幽冥而含翠,魯國故土盡收眼底。它雄踞東天,氣勢磅礴,風光壯美。 主要景點有東魯在望、瞻魯臺、玉皇殿、小魯亭、孔子小魯碑、觀云亭、蒙山度假村、蒙山轉播臺、觀日峰、玉柱峰、群龜探海、海誓山盟石等。 登上極頂,眼前豁然開朗,但覺云生袖間,霞籠眉際,峰巔于足下,昂首于天外。 蒙山佛道共修,但以道教最為興盛,山下有千年古觀萬壽宮,山中有白云巖清虛觀遺跡,山上有高聳入云的玉皇殿。無數道教大家都在蒙山留下了足跡如老子,老萊子,莊子,鬼谷子等等,這里便成了道教文化名山。 一座山,受到歷代文人墨客、帝王將相和圣人先賢的爭相吟誦,這不僅是沂蒙山的靈秀與榮耀,更是其獨立于三山五岳之外,華夏大地之盛世風光! 圣賢亭 鳳凰石 佛掌崖 巨蟒石 群龜探海 蒙頂之側巨石參差其狀如龜昂首,遙望似欲蹈海,新雨過后山風襲來煙云濤濤若隱若現,見猶如群龜遨游東海實乃天下一大奇觀。 萬壽宮 位于蒙山南麓,原名古蒙祠,宋代改為道觀,名玉虛觀,顓臾王廟,后易名萬壽宮。北宋宣和五年,宋徽宗趙佶曾封古顓臾王為英烈昭濟惠民王,故古蒙祠曾改名英烈昭濟惠民王廟。宋代盛行道教,萬壽宮道眾達310人,道觀建筑最具規模。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均在此舉行盛大的廟會,游客云集,香火旺盛。 福壽康寧寶鼎位于蒙山文化廣場中心,整個寶鼎采用純天然青石制作。鼎高9.99米,直徑6.19米,周身鐫有“福、壽、康、寧”四個大字和999個壽字,重606噸,是目前我國最大、最高的的石制盛鼎。寶鼎與蒙山壽星遙相呼應,其主題象征著中華民族國運昌盛,中國人民萬壽無疆,蒙山旅游事業蒸蒸日上。 百壽摩崖 天然而成的巨石上鐫刻有真、草、隸等各種字體的壽字九十九個,另有一個天然的壽字隱現其中,共計百壽。中心大壽字臨摹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之真跡,自高9.9米,為全篇同齡。該摩崖石刻集中中國書法之大全,以彰顯蒙山長壽養生文化。 偉人峰 自主峰龜蒙頂向西北舉目遠眺,林海環抱之中有一崮,宛若一巨人仰臥,眉目清晰,神態安詳。其形態與一代偉人毛澤東極為神似,其上松林恰好一面黨旗覆蓋,黨徽栩栩如生。更為奇巧的是該石崮腳下有一村莊名“毛家崮”,全村村民均為“毛”姓后代,幾百年來一脈相承。<br> 鷹窩峰位于蒙山步游中路,于深壑峽谷中拔地而起,直刺蒼穹,因只有蒼鷹飛臨其上筑巢,無人能登攀,而得名“鷹窩峰”乃蒙山之魂魄也。該峰絕壁如削,峻巖森森;峰頂蒼松如蓋,峭壁之松千姿百態,或樹冠扁平開張,或枝干旁倚斜出,繞有情趣。整個山峰宛如一個巨大的盆景,令人嘆為觀止。<br> 每當夕陽西下,云歸鳥還,鷹窩峰與落日相應生輝,斑斕瑰麗,形成了“暮色蒼茫千嶂暗,萬山叢中一片霞”的奇絕景觀,實乃山水畫屏,人間奇觀。固此自古就有“不到鷹窩峰,枉為蒙山行”之說。群峰漸隱漸沒唯有鷹窩峰余暉獨掛如燒如燃魅力獨具動人心魄。 主峰龜蒙頂西北側的壽星巨雕,利用山體造型,依山就勢,雕刻而成,老壽星采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形象,突出頭部造型,大腦門,白須飄逸長過腰際,一手拄杖,一手托仙桃。 它以古代南極仙翁為摩本,采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壽星形象,慈眉悅目,笑逐顏開,近觀宏偉、慈祥、親切,遠看輪廓清晰,氣勢雄偉,緩步走出山體走向人間的效果,達到了耐人尋味的仙境神韻。 九龍潭瀑布因瀑布源頭有九條漢白玉石龍而得名。九龍潭瀑布高26米,寬83米。壩高35米,每當夏秋季節,瀑布如銀河般倒傾,落入底灘,數里外仍可隱約聽到聲音 通往龜蒙頂的索道與棧道 棧道全長2999米,有懸崖棧道和森林木棧道組成,懸崖棧道長1999米,森林木棧道長1000米,被譽為江北第一棧道。棧道途中,可以看到象鼻峰、鳳翔嶺、群龜獻寶、醉美沂蒙等景點。 森林中的木棧道 猿人石 十里松畫廊 天壽路兩側,郁郁蔥蔥逶迤連綿十幾里的松樹,遮天蔽日,蒼翠欲滴。有的如武士傲立蒼穹,有的若丹鳳朝陽,千姿百態,棵棵神奇,枝枝入畫。景區內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極高。 云霧中的索道橋 遠處是龜蒙頂和電視轉播塔 天壽大峽谷的夕陽 天壽大峽谷 峽谷內幽澗深壑,古木峭壁,瑞靄氤氳,仙霧繚繞,近瞻壽星巨雕慈眉善目、笑容可掬,遠眺朱雀湖一平如鏡、碧波映天,更有仙桃峰、神女峰、龜蛙峰、官帽峰、玄武峰等群峰競秀,構成蒙山奇觀。 深山藏古寺,心道禪修,靜與凈的極致;廣種善根,因與果的歸宿。明光寺始建于元朝,清嘉慶年間擴建,原稱“上元庵”,又名“鹿野苑”,明朝以后,為紀念明廣僧尼的高行,改上元庵為明廣寺,后稱“明光寺”。明光寺主體建筑分為大雄寶殿、觀音殿、財神殿,佛教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淵遠 山神廟 山澗風回萬壑松濤連海氣 鷹峰云斂千年月桂印潭光<br> 沂蒙民宿 蒙山之美不僅在山亦在水。沂河一級支流東汶河、蒙河、浚河等分流蒙山南北。它們的支流中大約有上百條發源于蒙山,不僅給予當地以灌溉、養植之利,并使蒙山更加生動、更有靈性。 蒙山之秋 翠竹園 蒙山人家景區位于蒙山主峰龜蒙景區東側8公里處,四周群山環抱,植被茂密,峰巒疊嶂,村內奇峰連綿,澗溪縱橫,自然環境優美,村落布局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渾若天成,內有古村居、龍門三潭、廣崮堯等景點,原始而淳樸,是一個充滿沂蒙風情的沂蒙山古村落。 蒙山人家相傳為古顓臾國時王公貴族避暑納涼之地。宋金時期,卜氏先民為避戰亂,舉家遷徙,立石為屋,以石為屋的傳統也傳承了下來。這里的沂蒙民風淳樸厚道,原生態的自然環境,與世無爭的淳樸民風,似乎隔絕了塵世的喧囂,留住了時光的年輪。 這里是沂蒙革命根據地的橋頭堡和前沿陣地,沂蒙精神在這里見證。劉少奇、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粟裕、谷牧、譚震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戰斗和工作過。 這里留有眾多的革命遺跡蒙山黨性教育基地,依托保存完好的自然環境、蒙山縣委舊址和戰斗生活物品,體現最本真自然、最可歌可泣的沂蒙精神和百姓情懷。 青龍潭 潭水呈青綠色,神秘莫測。左側郁郁蔥蔥,山水一色;右側環山棧道,鬼斧神工。映出青龍潭‘高山出平湖’的壯美景象。 沂蒙山的長壽之鄉 龍門三潭 洗心潭:一潭碧水清,通天石壁寒。到得絕塵處,自當無俗念。滌慮潭:兩岸石壁起,一潭清水靜。飄然塵世外,頓覺周身輕。明真潭:恰水晶世界,是天堂絕塵。何處能解惑?至此方明真。<br> 蒙山號稱"山多高,水多高",很多古井、名泉坐落、流淌于海拔千米左右的山顛,其中明廣寺的碧玉泉、雨王廟的雨王井、白云巖的金泉、玉皇頂的玉皇泉,其水位之高、水質之甘美清冽,皆享有盛名。 小公館 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115師市直機關、費北縣委、行署駐地;解放戰爭時期是蒙山縣委駐地。 蒙山麓區分布著各類水庫150余座,在其兩側形成兩個人工湖群,猶如顆顆明珠鑲嵌于蒼崖丹嶂之間,澄明晶瑩。 沂蒙山天蒙旅游區地處沂蒙山山脈東段,位于臨沂費縣,總面積約240平方公里,集山岳景觀、森林景觀、瀑布景觀、人文景觀于一體,景區內峰巒疊嶂、群山環抱、林木繁茂、溪洞縱橫、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高達98%以上。 中國瀑布(因所掛崖壁輪廓酷似中國版圖而得名)為江北極為罕見的三疊式瀑布,水流從高約百米的懸崖上一躍而下,飛泄時如銀河倒掛,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瀑布氣勢磅礴,蔚為壯觀,與雄偉的山峰、青翠的林海構成一幅絕美的自然畫卷。 瀑布左側石崖中間有一石門被水簾所掩,故亦稱水簾洞瀑布,相傳是戰國時期孫臏、龐涓在此跟鬼谷子王禪學藝稟修煉得道成仙的地方。 云蒙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蒙山北麓的核心景區。景區內風景優美、森林密布,山中可見奇峰怪石、瀑布溪流,是絕佳的避暑勝地。 金剛門,位于云蒙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入口處,為一座佛教主題廣場,全稱般若波羅蜜金剛門,門柱由八尊整石雕鑿的金剛塑像組成。青除災、辟毒、黃隨求、白凈水、赤聲火、定持災、紫賢、大神八尊金剛整石塑像為門之立柱,各領一尊吉祥神獸。券頂端坐慈、悲、喜、舍四菩薩,其間分布梅花鹿、漢龍護衛之經壇與寶剎。 筆架山 蒙山大洼風景區 大洼因西鄰蒙山主峰龜蒙頂,北依云蒙峰,東靠三柱峰,四面群峰環列,中間平凹,故名大洼。大洼翠峰疊嶂,峽谷縱橫,泉瀑飛鳴,山野村寨,家家有竹,戶戶流泉,一徑通幽。這里是東夷文化的發祥地。 蒙山有全國著名的寫生基地,遠離城市與喧囂,讓藝術家親近自然,不僅能讓創作者拋開浮躁,放下名利,這對藝術作品回歸自然有極大的促進作用。<br> 天緣壁,此壁天然形成多角度可看到多對情侶深情親吻。金口道真情求天界來凰,玉言傳厚意引世間真鳯。 天緣亭 鬼谷子春秋戰國時期隱居在蒙山腳下參玄悟道、叱咤風云的鬼谷子王禪老祖,還有他的四位弟子的故事。蘇秦、張儀、孫臏、龐涓被后人稱為鬼谷四友。 蘇秦、張儀是戰國時期最為耀眼的政治新星,最出色的兩大外交家。在這里,東夷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相映成輝。 鬼谷子村的小瀑布 東山書院始建于1313年,為元代初期的名門望族后人康恭所辦。書院師資雄厚,學子云集,盛行元、明兩代,造就了當時官至禮部侍郎的康若泰、官朝列大夫的李彥博等。2011年在蒙山鬼谷子村再度重建。 三疊泉 蒙山金伯利鉆石礦景區 這里曾開采出180萬克拉的金剛石,在這里,有鉆石主題博物館;在這里,有金剛石露天開采礦坑;您還可以親身見證鉆石的產出過程,親手尋找屬于自己的那塊美麗寶石! <p>這里是名副其實的寶地,是獲得富貴、權利、永恒愛情的福地;景區內有千余畝的愛情主題花卉廣場—鉆石花鄉,讓您體驗暢游花海的浪漫,留下每一個精彩的瞬間。</p> 鉆石礦坑 山東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由蒙山龜蒙、云蒙、天蒙、彩蒙、孟良崮、金伯利、沂蒙石林、沂水溶洞、莒南天佛九個園區組成。蒙山是一座古老的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地學史書",它記錄了大地28億年以來的滄桑巨變。 孟良崮戰役紀念館,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經過浴血奮戰于孟良崮一舉殲滅了國民黨精銳部隊整編七十四師及援軍一部,共3萬余人,擊斃該師師長張靈甫,孟良崮由此而名揚海內外。新孟良崮戰役紀念館于1984年為紀念著名的"孟良崮戰役"而建。<br> <p>紀念館后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將軍骨灰撒放處,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鐫刻著在孟良崮戰役中犧牲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沂蒙精神,薪火相傳,紅色基因,譜寫新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常熟市|
旺苍县|
新余市|
陇南市|
吉木萨尔县|
湘潭市|
红原县|
牡丹江市|
新营市|
丰顺县|
凤城市|
昌都县|
怀宁县|
瑞丽市|
临洮县|
三穗县|
佛坪县|
太保市|
曲松县|
武隆县|
龙里县|
紫金县|
佛冈县|
安义县|
濉溪县|
亳州市|
望江县|
孟村|
宁河县|
新竹县|
鄂温|
绵竹市|
泉州市|
尚志市|
通辽市|
杭锦旗|
易门县|
保康县|
东阳市|
恩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