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正值冬日暖陽時,附小教研拓新篇。</p> <p> 為了如實地評價前半學期教學質量,查找并發現問題,促進教育教學發展,元寶山區附屬實驗小學于2020年11月10日召開了期中考試質量分析會,會議分兩場進行,11月11日下午結束,會議由李艷敏副主任主持。李春雷校長,董學軍書記、劉洋副校長、王艷波主任及五個教研組的全體語、數、英、道德與法治、科學教師參加了會議。</p> <p> 會議在熱烈自由的氣氛中進行,19名教師積極主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獻計獻策,很實在的結合期中考試成績對本組期中前的教學進行了反思與總結。分別從試題難易,命題目的,命題內容,學生掌握情況,答題規范,成績對比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理性的、客觀的分析,同時提出了今后的改進措施。每個方面都做得很到位。??</p> 慧美課程—語文學科 <p> 二年級組的王麗麗老師代表二年級語文組,重點談了期末的努力方向和實施方法: </p><p> 1、繼續規范學生的書寫和聽課習慣。</p><p> 2、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p><p> 3、加強閱讀訓練。</p><p> 4、提高習作能力。</p><p> 5、確保及格率,提高及格率和優秀率。</p> <p> 三年級組崔敏老師代表全組認為:“不滿足才是向上的車輪”。針對學生出現的問提出了全組人的教學設想:</p><p><br></p><p> 1、繼續夯實基礎知識。</p><p><br></p><p> 2、繼續加強詞句訓練,重視朗讀指導和訓練,強化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p><p><br></p><p> 3、在習作中激發學生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繼續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p><p><br></p><p> 4、定期做一些綜合性較強的習題,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p> <p> 崔艷艷老師向大家作四年級語文期中考試質量分析報告。崔老師從命題思路分析、學生成績分析及今后要改進的措施方面做了具體規劃:</p><p><br></p><p> 1、繼續加大聽說讀寫教學的力度,使字詞句訓練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對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必須進行強化訓練.</p><p><br></p><p> 2、培養學生審題和語言表達能力</p><p><br></p><p> 3、多與家長聯系,密切配合,抓好中下學生的學習.</p><p><br></p><p> 4、狠抓后進生,采用多種方法幫輔,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p> <p> 五年級語文組的杜艷華老師:圍繞“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積極探索,闡發觀點提出了相關策略。</p><p> 1、夯實基礎.</p><p> 2、加強課文背誦積累,改變以往的重背誦輕默寫的檢測手段。</p><p> 3、必須加強培優輔差,對學困生加強課下輔導,課上多關注。</p> <p> 苗艷麗老師代表六年級語文組作了報告。她提出了本組的幾點看法:</p><p> 1、組內教師要加強合作,做到資源共享!只有都提高了,這個整體才真正地提高了。</p><p> 2、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放在首位,精講多練,一課一得!</p><p> 3、注重語言積累的靈活性!</p><p> 4、重視運用語言的訓練。 </p><p> 5、測試訓練也要有針對性。</p> 慧美課程—數學學科 <p> 二年級組的數學潘樹新老師找準數學的發力點:教育教學中,關注數學的本質,關注學生的興趣,關注學生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讓孩子親近數學,熱愛數學,堅持計算能力的訓練和學生讀題審題習慣的培養,做到持之以恒!</p> <p> 孟蕾老師用精準的數據,透徹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努力的方向: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鐘要質量要成績;關注審題和理解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學‘計算’是重中之重,必需長時間的訓練!</p> <p> 張乃怡老師代表四年組運用大數據的統計對比,做了精細的質量分析,我們既要追求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并提出了一些做法,為確保增值而戰!</p> <p> 邵英嬌老師透徹地分析了五年級學生的整體成績,提出了今后全組人努力的方向:</p><p><br></p><p> 1.狠抓學習習慣培養。</p><p><br></p><p> 2.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p><p><br></p><p> 3.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把學生的計算滲透到每天的作業中,相信每位學生定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p> <p> 六年級組的龐海英老師根據試卷特點和學生的成績情況,對今后的教學提出了易行、操作性極強的規劃:</p><p> 1.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 </p><p> 2.應多關心“優秀生”“待優生”“邊界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給予多一些關注,加強對他們的輔導工作,及時給予補缺查漏,確保有效地提高三率,以提高教學質量。</p><p> 3.利用好錯題本,一天一練,一天一清。</p><p> 4.加強計算能力的培養,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法寶。</p><p> 5.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p><p> </p> 慧美課程—英語學科 <p> 王春艷老師從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加強對單詞、短語的聽寫、背誦的同時,注重把詞匯教學融入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強調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更要注重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夯實基礎,從課上延伸到課外。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方法對了,就會水漲船高,整體提升 !</p><p><br></p><p> </p> <p> 張麗娟老師代表四年級英語組,結合學生和教師現狀認為:平時要加強學生多讀多寫、多背多練,扎扎實實抓好基礎教學, 注重知識的積累與運用。創設情境,讓學生活用英語,要對學生加強交際能力的訓練。把教材教活,讓學生學活。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多鼓勵,多表揚,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自信心。</p> <p> 五年級組的朱麗娜老師認為:強化學生的口語和聽力,利用好“一起小學生”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們要注重多途徑,多形式的口語訓練和適當的聽力訓練!</p> <p> 馬婧老師結合成績數據,認真的分析了六年級的學情,英語成績還有提升的空間,要有極強的責任意識,認為在未來的后兩個月有很多事情要做,并闡述了本組的問題及策略。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首先要實踐,其次要注意知識的積累和運用,要經常的接觸、反復的運用,實踐越多提高也就越快,學生的各種能力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培養起來,只要有心,只要用心付出,就一定有收獲!</p> 慧美課程—道德與法制 <p> 李紅玉老師認為《道德與法制》今后在教學中應多聯系生活實際,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常識緊密結合起來;走出課本,走進生活 ,加強生活技能題的訓練,鍛煉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去總結答題的能力尤為重要!</p> <p> 康桂茹老師主要對學生答題出現的問題與老師的教學進行對比分析,提出了以后工作中的幾點設想:</p><p><br></p><p> 1.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p><p><br></p><p> 2.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p><p><br></p><p> 3.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p><p><br></p><p> 4.繼續適當增加一些學生對生活事例的理解與考查,?綜合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p> <p> 路遙老師重點從考試效果、學生答卷方面對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期中質量做了詳實分析。提醒我們在今后教學中要多注重學生綜合能力訓練與提高!</p> 慧美課程—科學課程 <p> 滕淑輝老師代表四、五年級組對上學期期中科學學科的質量作了分析報告。通過測試,反映出學生們存在的問題是:識記內容掌握不牢,今后要加強學生背誦的能力;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掌握不夠靈活;作為一名科學教師要精心備課,要認真研讀教材,精準把握每一課的知識點及重點、難點;及時查閱相關資料,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和補充。同時更要改善課堂結構,去提高課堂效率!</p><p> </p> <p> 六年級科學組的張玉敏老師說出了本組努力的方向:</p><p> 1、用愛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這比什么都重要,要有一顆愛他們的心,和他們成為朋友。</p><p> 2、多給學生鼓勵和贊美</p><p> 教師一句 激勵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p><p> 3、教師要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由于科學課的學科特點是,知識內容深而廣泛,因而一名好的科學老師就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科學知識素養,不僅要對書本中的知識要掌握的非常好,還要具有科學技術與生產之間關系的知識。</p> 慧美課程—精致課件 <p> 一份份詳實的質量分析報告凝聚了老師們的心血,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老師們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p> <p> 最后,李春雷校長發表了語重心長的講話,對期中前學校的教育工作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路走來,看到的更多的是進步!李校長用樸實的語言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鼓勵!</p> <p> “行而有思,思而行遠”。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確定目標,腳踏實地,全力以赴,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一定能上新臺階!在全體附小人的努力之下一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p><p><br></p><p><br></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巴塘县|
水城县|
郯城县|
呈贡县|
阿瓦提县|
万年县|
梁平县|
河源市|
金堂县|
营山县|
永胜县|
安龙县|
丽江市|
山丹县|
桑日县|
营山县|
安陆市|
三明市|
滨海县|
平顺县|
奎屯市|
吐鲁番市|
石阡县|
垫江县|
青阳县|
大庆市|
黔东|
华亭县|
邵东县|
胶南市|
宁蒗|
江津市|
启东市|
克拉玛依市|
金坛市|
凤庆县|
东海县|
松潘县|
漳浦县|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