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河陽古民居,浙江麗水縉云縣河陽村,始建于五代末期,1000多年歷史的古村莊,其水系、道路基本保持元代村莊設計特色</p> 象征功名的桅桿 <p> 虛竹公祠,縉云首富朱虛竹之子及兄弟始建于1858年,以蘇州古祠堂為藍本,耗工四年,建筑精細,為古祠堂建筑藝術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 整座祠堂雕梁畫棟,精美絕倫,木雕、石雕、磚雕技藝高超</p> <p class="ql-block"> 尤其木雕上的人物、鳥獸、花卉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大紅燈籠在醇厚的歷史上涂抹出一縷亮色</p> <p> 廉讓之間,河陽現存最精致的十八間大院</p> <p class="ql-block"> 文翰公祠,建于清代嘉慶年間的古建筑,距今兩百多年</p> <p> 元代設計的一溪兩坑之水系</p> <p> 家門前的銅錢圖案,寓意錢進門,而做生意一出門就踏進錢眼里。鋪設時鹽鹵水浸泡的泥土,天氣轉陰就會返潮變黑預報天氣</p> <p class="ql-block"> 柏軒二翁,清代縉云首富之子朱柏軒住宅</p> <p> 河陽老祖宗自創的別具一格的象形字,牛下有田(耕)、心口合一(讀)、屋下有人(家)、云行天空(風)</p> 映月 循規 婺劇 <p> 馬頭墻,遠遠望去似馬頭仰頭長嘯,氣勢非凡</p> <p> 河陽古民居的特點是清一色的灰色建筑群落,給人含蓄,委婉的感覺</p> <p> 民居的墻頭就像是一只昂首的馬頭,黑瓦白墻,飛檐翹角</p> <p class="ql-block"> 耕鑿遺風,馬頭墻群主要建筑,建于清道光年間</p> <p> 義田公所遺址,始建于清末民初,曾是慈善機構,作為谷倉和賑災施舍場所,可惜1983年發生一場大火,房舍被毀,僅剩下前壁</p> 文化在河陽是亙古不變的主題 <p class="ql-block"> 荷公特祠,又名孝子祠,清光緒年間為表彰孝子朱得三而建的己祠</p> <p> 宋元時期,河陽曾出過八位進士,相傳八士門就是為此而建,門前一對無頭石獅子乃朱元璋所贈,取名“稀罕”</p> <p class="ql-block"> 河陽古民居建筑一街五巷的村莊布局乃元代設計,以150米長的古街為中軸線,左右各有五條橫巷,分布著五個古建筑群,六個朱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筧川村,建村1200多年,至今保存有明清時期的宗祠、古廟、古建筑等一千多間。遠近聞名的“廿八間”“十八道壇”等是村里集聚的古建筑群體</p> <p> 依古制修葺一新的石板路,古色古香,與斑駁的老墻融為一體</p> <p> "十八道壇",300年的建筑、50年的記憶,光陰在今日凝聚</p> <div> "十八間",十八間四合院、一座天井,全部用條石回字形鋪設</div> 沐浴在暖融融的朝陽下 曦映古村 寧靜的小巷 <p> 金黃的稻穗和簇新的大轉盤、樓閣、高鐵,昨日今朝明天</p> 和諧共處 <p> 仙都風景名勝區之小赤壁景區,古時又名白巖。絕壁陡峭,崖壁赭白相間,遠望猶如焰火燒過,酷似長江赤壁,故名小赤壁</p> <p class="ql-block"> 崖壁署名印海(明代邑令龔庭賓)的"小赤壁"題刻</p> <p> 小蓬萊,小赤壁前一潭碧水,多有奇石,楓柳成蔭,微波粼粼,景隨人移,恍如海外仙山,故名小蓬萊</p> <p> 龍耕路,小赤壁懸崖峭壁上歷經千萬年風化剝蝕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天然石廊,長約四百米,寬一至三米,高二至三米,高出水面數十米,以東漢劉秀被金龍救助脫險的傳說而名</p> <p> 大肚巖,頭畸小而肚大如鼓。巖上有千萬年的棕黑色尾狀水痕,酷似農家蓑衣下擺,故又名雨蓑巖</p> <p class="ql-block"> 仙都觀,縉云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祠廟建筑。祭祀東漢善醫方士趙炳。其云游仙都,適遭兵亂,瘟疫橫行,遂施方術為人治病,救人無數</p> <p class="ql-block"> 天鵝孵卵下弧形巨石交錯相依,似朵朵青芝壘疊成洞,故名青芝洞</p> <p class="ql-block"> 縉云最具獨創性、地域性,且歷史最為悠久之石橋,當數丁步橋。此為板堰丁步橋</p> <p> 一襲紅裝為寧靜的綠水青山增添了青春活力</p> <p> 著名理學家朱熹曾講學于仙都,余暇時常至此泛舟于碧潭、游憩于山野,后人遂將此潭名為朱潭,潭邊之山名為朱潭山</p> 融化在夕陽花海中的鼎湖峰 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云天,仙都的標志<br> 鼎湖峰丁步橋 <p> 仙都風景區軒轅大街</p> 仰止亭,約建于明代,當為游人瞻仰鼎湖峰雄姿的仰止之處,后廢,現為新亭 <p> 馭龍亭,亭側便是鼎湖峰</p> 不同角度呈現不同的鼎湖峰 <p> 鼎湖峰,峰巔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竭。相傳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在此鑄鼎煉丹,然后跨赤龍升天而去</p> <p> 鼎湖峰下九曲練溪,水勢平緩,倒映著兩岸山石樹木,風景如畫</p> <p> 斗巖三奇,步虛山山腰處的三塊巨石</p> <p> 倪翁洞,初旸山山腰巖洞。相傳范蠡老師倪子助越滅吳后,嫉俗遁世,隱居于此而得名。唐代小篆書法家李陽冰于759年攀書“倪翁洞”三宇,刻于洞口,立巨石之上。后人修建“憑虛閣”以保護書法,至今石刻無損,字跡清晰</p> <p> 明朝刑部尚書鞘志(號旭山)和御史樊獻科(號斗山),也曾先后隱居于此</p> <p> 初陽谷有三個石洞并連,又稱"陽谷三竅",洞中留有唐朝以來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眾多摩崖石刻,“初陽谷”石刻,為顏真卿所書</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9296bc4?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2020年10月浙江麗水、臺州7日之麗水縉云、蓮都(下)</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和县|
太仆寺旗|
武安市|
福贡县|
寿阳县|
名山县|
华蓥市|
那坡县|
子长县|
新兴县|
邓州市|
淮北市|
宁城县|
海口市|
湘潭市|
山西省|
大关县|
突泉县|
衡东县|
大港区|
聊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高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阿鲁科尔沁旗|
丹江口市|
波密县|
繁峙县|
宿松县|
长泰县|
犍为县|
易门县|
余庆县|
巩留县|
怀柔区|
西城区|
都江堰市|
永清县|
安徽省|
塔河县|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