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冬寒似乎凍結了文思,幾時,沒有過明媚的墨香從指畔溢出,想讓思緒在低溫里結晶成花,在慵懶中貪眠一季。秋冬之際,蘇醒了情緒邀約這案頭的知己,再輕輕撿拾起會心的詞句,收集我錯落的言語,為秋天,為辭別,在這清幽的夜色里安靜收筆。</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題記</b></p><p><br></p> <p><br></p><p>工作告個段落,周末帶著兒子回老家陪父母。周末是一個可以慵懶,可以隨意,可以不看時間的詞,是一個為家人服務的詞。一會兒給爸爸打理果樹、一會兒給媽媽打掃衛生、一會兒給爸爸整理書房、一會兒聽著混世小魔王和爸爸繪聲繪色地講著學校里面的故事……讓他去做作業了,他還在聚精會神和小姨玩著“王者”,把他小姨殺得“片甲不留”,我正要數落的時候,我媽說:“大哥不要說二哥,你小的時候比他還淘……”,我爸爸哈哈大笑起來:“你媽說的對,我們家皓予就是比你強,你看人家期中考試,全校第一……”。爸爸說他的財富就是有七棵果樹和六個兒女。</p><p><br></p><p>正和父母閑聊中,天空飄了雪。隔著窗看,這溫柔的張揚,讓萬里江山惟余莽莽,真是落盡瓊花天不惜。覺得興奮,這是老家初冬的驕傲登場。</p><p><br></p><p>正離去的秋與冬似乎只隔了一夜,這個初冬,雪來的好像有點太急,畢竟小雪節氣還沒到、還未發帖邀雪嘛!開門枝鳥散,玉絮墮紛紛,也好,省略了我的千呼萬喚,這雪便霸氣蒞臨。舉目,滿眼潔白。此刻,我也提筆飛花落墨。想讓心情與雪花一起飄飛成美麗。</p><p><br></p><p>除了少時在老家和在東北求學的幾年間,很少有冬天的文字與雪莞爾相遇,這次,我就在這雪里種花,卻不是梅,我沒有妙筆,卻也可以在冬雪的衣襟上綴一束溫馨的艷麗。文字的世界就是奇妙,它可以超越自然,穿越時空,它可以回歸煙火,倚案孤燈。自由穿梭于繁華和寂靜,可以在簡寧素色的時光里,銀碗盛雪。</p><p><br></p> <p><br></p><p>中午坐在飄窗上,把在老家收集的樹葉和干花按照品相分揀出來,平直堅韌的做書簽,寫一句詩在上面,其他的剪成喜歡的形狀粘貼在盆花剪枝下來的枝丫上,做成小樹的樣子插在空香水瓶中放在每個臺燈下面,夜晚開燈特別漂亮,艷麗玲瓏的準備裝飾相片墻的邊框。</p><p><br></p><p>這樣的時光過得很快。讀馮驥才的散文,寫春夏秋冬四季就是古詩的起承轉合,說的真好,但愿這冬是漂亮的結句,內涵著這一年的感悟和余味。想念秋天,雖然還在落葉卻是冬的主場了。不喜歡離別,也不沉溺于留戀,心里卻總把一份念包裹著直到化為無形,浸潤滲透于心。</p><p><br></p><p>梁實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多大風雨我都去接你。”是啊,緣來相惜,即便是緣去,也不要太在意,莫嘆情深緣淺,心間不生怨恨。相信一份清澈如水的緣,始終是時光深處最美的懂得,同時也堅信,那一抹靜默相伴,也依舊是歲月凝香中醉人的嫣然。而我,不送是你看不到的目光和惦念,接你是風雨里微笑的等待和關切。對秋如此,對人亦是。</p><p><br></p><p>記得看師姐畫一幅墻畫,諾大的一堵墻,要畫滿云和天,重復的顏色不停的堆砌,近處絲毫看不出效果,直到幾個月后那堵墻成為那個主題公園的一道風景,站在幾十米外看,美極了。</p><p><br></p> <p><br></p><p>翻閱,是誰把舊時的光陰裝訂成冊,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做了精美插頁,心緒成線,鎖住厚厚的書脊,絲絲縷縷連接著書頁上那些深深淺淺的記憶。關于冬天,有一段歲月,最深的印象就是兩扇朱紅的漆門,一身大紅的錦緞。</p><p><br></p><p>如若,這世間有一條路,值得傾盡一生去追尋,那么,應該是那條叫作“心”的路。這條路上,沒有行色匆匆的腳步,沒有車水馬龍的街頭,走在這條路上,可以不用去在意太多的耳語,可以不用理會眾多的紛擾,任你心緒萬千,它永遠以波瀾不驚的姿態再現。</p><p><br></p><p>我總是這樣,只有在寫文字時,心才會在寧靜中安歇。不期望在每一個時刻心情都如止水,只希望心里有讓自己依戀的風景。于是,這清澈的文字便成全了一切期待的眼神,無需傾心勾畫,只隨意揮灑,那炊煙,那家,那樹,那遠方,就在字里行間親切而生動起來,成了內心里固若金湯的家園,靜逸而安然。</p><p><br></p><p>童年,那個像花鵲一樣的年齡,冬天的記憶總停留在與雪嬉戲的時光,那時,爸爸工作的地方是現在的歷史古跡衙署,舊時的衙門。雪天,站在雪里,在大紅漆門前蹦著高去夠那個獅子頭門環,跑得快了總會被那一尺高的門檻絆到,在大樹下推雪人,悄悄去大會議室,聞那卷柜里散發著的油墨味。沒有什么玩具,雪是冬天最好的玩伴。</p><p><br></p> <p><br></p><p>那時單位生活小區叫做家屬院,常去樓下范爺爺家,因為喜歡他家來的那個遠房親戚,小保姆巧蓮,她會在灶爐里烤土豆給我吃,喜歡聽她唱黃梅戲,唱女駙馬“人人夸我潘安貌,原來紗帽照嬋娟。”唱的那么嬌柔靈俏。喜歡她給我編滿頭小辮子,幾天都舍不得拆。她從范爺爺家出嫁那天,下了好大的雪,大人們說這樣的天氣是吉日,她穿著大紅綢緞的棉衣,上了落著雪的婚車,我躲在一邊哭了,眼淚冰冰的涼。</p><p><br></p><p>老家,一直如此,四季分明的交替著,聽老人們數著二十四節氣,從年初就數到了年尾。風霜雪雨自然地來,自然地去。不擅養花的我喜歡那茵茵的綠色,在老家家里養了不少綠色盆栽,這一年,這些花草生長的格外旺盛。一個秋天幾乎花開不斷,梔子花,米蘭,三角梅競相綻放著。那悠悠的香氣讓滿室芬芳。</p><p><br></p><p>有一天,四歲的小侄女進來,一進門就叫“呀,是真的!”我抱起她問“什么是真的啊?”她奶聲奶氣的說“媽媽說我乖,可愛,就會花見花開。”我在她白嫩嫩的小臉上使勁親了一下說“對啊,媽媽說得對。”臨走她搖著小手和這些花,和魚缸里的小魚一一道別。 這個精靈的小人兒似乎讓我頓悟一樣的感嘆,原來一草一木都是懂得世道人心的,你有一顆真純善待的心,它就用生命綻放出美麗和芬芳回報你的溫柔相待。</p><p><br></p><p>閑適的文字是把玩 ,靜謐的文字是休禪。而靈感是個來去如風的幽靈,有時會有一些奇思妙想只是一閃念,是光速,我試圖用筆捕捉它的奇妙,多數時侯是落空,但是那些個如煙花散落的光影卻存留在心中,美麗著思緒的夜空,我憑借著記憶描摹,星星點點,也可以斑斕畫卷。而此刻并沒有什么靈感,只想把隨著雪落下的思緒輕描淡寫。</p><p><br></p> <p><br></p><p>聽風聽雨,圍爐看雪,多少人眼中的文藝標識,而這一聽一看里包含著怎樣的心境,它似乎有文藝的看點,卻不是擺拍的畫面。晚明蜀人張岱,在西湖獨自枯坐看雪,大雪三天,天與雪,上下一白,湖心亭一點,余舟一芥。他是在真正享受那份孤清,那是歷經繁華后,清空了所有欲求的輕松,我想這應該是看雪的最高境界了吧。</p><p><br></p><p>稼軒詞有兩首中都有聽風聽雨,但心境卻完全不同,一首行香子中是“客來時,酒盡重沽,聽風聽雨,吾愛吾廬?!绷硪皇孜鹘轮惺恰奥狅L聽雨小窗眠,過了春光太半,往事如尋去鳥,清愁難解連環?!蓖粋€聽字,前者是一種輕松灑脫,而后者是一種病中的閑懶清愁。文字是文字者的情懷。而我的文字就是對自己的自語,無需表達多么清晰,因為自己懂得。</p><p><br></p><p>其實我的內心住著一個務實的主人,文字多數時候能安撫情緒,然后陪我對坐于安靜的時光里,將心情溫柔地整理,再和著茶煙裊裊的氤氳,緩緩落筆,娓娓道來。我也以文做畫,工描寫意,是常用的手法,工描就踏踏實實的落筆,寫意就如夢如幻的暈染,我的文字,我的云水江天,我的風光無限。</p><p><br></p><p>愛著風花雪月,愛著詩意纏綿,寫盡幽懷,也不離季節,愛著舞文弄墨,愛著溫情浪漫,道盡清歡,卻不離人煙。我把心緒寄存這個雪天,那是凝結的雨漫游冬季,帶著我文字里的心香同雪花共舞。</p><p><br></p> <p><br></p><p>很久沒在文字里絮叨,思緒像蒙太奇的跳躍,沒有頭緒。自己知道,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去了來了,都在心里鋪展的畫布上,一點一點拼接成畫,隔著適當的距離看,那就是風景。</p><p><br></p><p>冬天的清晨,等待陽光,今天的陽光昨天的雪,在這個初冬,又將成為記憶的符號留在這里,像臺燈下那一株長滿干花落葉的小樹,是我留著的這個秋天的樣子。</p><p><br></p><p>這個秋天已臨近尾聲了,回首,嫣然,明媚無傷,有些銘記,用山高水長來溫柔陪伴;有些深情,用風花雪月來唯美成全。此時,我寫下這無序的篇章,這就是我在四季的風景里采集的花草,是我的幽思,我的心語,我的追憶,此刻,就讓它散作香塵,于夜風里輕揚。留下的最欣然的結句就是:感恩歲月,安然靜好。</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若尔盖县|
临海市|
张家港市|
长春市|
分宜县|
阳谷县|
富裕县|
竹北市|
漾濞|
六枝特区|
新泰市|
交城县|
凤庆县|
庐江县|
屏东县|
赤壁市|
哈巴河县|
英山县|
兴山县|
延寿县|
太白县|
吉水县|
简阳市|
铁岭市|
衡东县|
轮台县|
遂昌县|
浙江省|
太仓市|
竹山县|
武山县|
奉贤区|
昌邑市|
阿拉尔市|
松原市|
漯河市|
安宁市|
永平县|
格尔木市|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