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世界上有許多河不只是流經一個國家</p><p><br></p><p>像這樣的河流常稱“國際河流”</p><p><br></p><p>生活在這些河流流域的人或許有著更深的羈絆</p><p><br></p><p>也或許有更多的紛爭</p><p><br></p><p>流向大海的河流,像傳送帶一樣</p><p><br></p><p>把河流沿岸地區互相連通</p><p><br></p><p>中國河流眾多,并且有很多</p><p><br></p><p><br></p><p>是連通多個國家的<b>國際河流</b></p><p><br></p><p>這些國際河流有些屬于流經</p><p><br></p><p>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b>跨國河流</b></p><p><br></p><p>如瀾滄江—湄公河、元江—紅河</p><p><br></p><p>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等</p><p><br></p><p>還有一些河流屬于分隔</p><p><br></p><p>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b>邊界河流</b></p><p><br></p><p>如我國東北地區的河流</p><p><br></p> <h3>圖片來源于《中國國家地理》2016年4期</h3></br><h3>今天就放眼世界</h3></br><h3>了解一下四個洲四條跨越多國的著名河流</h3></br><h3><strong>瀾滄江-湄公河</strong></h3></br><h3>亞洲</h3></br> <h3>湄公河發源于我國青海省南部的唐古拉山脈北麓</h3></br><h3>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h3></br><h3>出境后的河段稱為湄公河</h3></br><h3>湄公河全長4880公里</h3></br><h3>流域面積約80萬平方公里</h3></br><h3>經云南出國境后</h3></br><h3>流經<strong>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strong></h3></br><h3>加上中國共跨六個國家,在越南注入南海</h3></br> <h3>圖片來源于《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11期</h3></br><h3>湄公河流域地形可分為5個區:</h3></br><h3>北部高原、安南山脈(長山山脈)、</h3></br><h3>南部高地、呵叻高原和湄公河平原</h3></br><h3>瀾滄江出了中國的邊界后</h3></br><h3>并非為緬甸所獨有,而是<strong>緬甸與老撾</strong>的<strong>界河</strong></h3></br><h3>在老撾境內拐了個彎之后</h3></br><h3>湄公河又成為<strong>老撾與泰國</strong>的界河</h3></br><h3>老撾的首都萬象就位于湄公河北岸</h3></br><h3>南岸就是泰國的廊開</h3></br> <h3>泰國老撾友誼橋</h3></br><h3>在老撾語里,“湄公”是母親之意<br></br></h3></br><h3>湄公河確實滋養、哺育了老撾</h3></br><h3>老撾面積雖不小,但70%的面積都是山區</h3></br><h3>平原都在湄公河流域</h3></br><h3>而且老撾是個農業國家,需要大量的水資源</h3></br><h3>老撾人在湄公河及其支流上捕魚、</h3></br><h3>灌溉、運輸、交換貨物、走親訪友</h3></br><h3>至今還有50%的人的生活依賴著湄公河</h3></br><h3>湄公河在柬埔寨境內為501.7公里</h3></br><h3>在首都金邊與其支流柬埔寨的第二大河</h3></br><h3>洞里薩河相匯,它是洞里薩湖的主要水源之一</h3></br> <h3>柬埔寨洞里薩湖“浮村”</h3></br><h3>湄公河的最后一站是越南</h3></br><h3>它流入南海時所形成的沖積平原</h3></br><h3>被稱為<strong>湄公河三角洲</strong></h3></br><h3>是越南第一大平原</h3></br><h3>因為湄公河在入海口河段的分岔較多</h3></br><h3>共有九條,所以越南稱湄公河稱為九龍江</h3></br> <h3>在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有160萬公頃的土地</h3></br><h3>依靠著湄公河水</h3></br><h3>越南南方60-70%的農業人口集中于此</h3></br><h3>這里是越南稻米生產的主要產地</h3></br><h3>也是東南亞著名的產米區之一</h3></br><h3>盡管湄公河給三角洲人民帶來恩惠</h3></br><h3>但是,洪水泛濫時也會給當地人帶來危害</h3></br><h3>由于湄公河在旱季及雨季的流量有極大變化<br></br></h3></br><h3>以及主干流有不少激流及瀑布</h3></br><h3>造成湄公河的航運能力十分不好</h3></br><h3>而今年雨季短,降水少</h3></br><h3>讓近年來已經屢創新低的湄公河水位</h3></br><h3>達到近六十年來最低點</h3></br><h3>這條母親河不只關乎一國</h3></br><h3>而是牽動著整個中南半島</h3></br><h3><strong>湄公河委員會</strong>是一個</h3></br><h3>由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四個成員國</h3></br><h3>組建的政府間合作組織</h3></br><h3>旨在管理該河流相關的公共資源</h3></br><h3>因為湄公河經常泛濫</h3></br><h3>對下游四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h3></br><h3>所以湄公河委員會以防洪減災、水資源開發</h3></br><h3>為首要目標和任務</h3></br><h3>但上下游之間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完全一致</h3></br><h3>成員國也會因為跨境水資源分配、</h3></br><h3>水電開發、航運安全等等問題產生矛盾</h3></br><h3><strong>多瑙河</strong></h3></br><h3>歐洲</h3></br><h3>多瑙河是歐洲第二長河,長度僅次于伏爾加河</h3></br><h3>它發源于德國西南部,自西向東流</h3></br><h3>流經<strong>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strong></h3></br><h3><strong>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strong></h3></br><h3><strong>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strong>,最后注入黑海</h3></br><h3>多瑙河流經<strong>9個國家</strong></h3></br><h3>是<strong>世界上干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strong></h3></br> <h3>因為全球知名的那首《藍色多瑙河》</h3></br><h3>讓大家對多瑙河印象深刻</h3></br><h3>而“音樂王國”奧地利對《藍色多瑙河》</h3></br><h3>的感情特別深,幾乎把《藍色多瑙河》</h3></br><h3>當成了奧地利第二國歌</h3></br><h3>很多人對奧地利的印象</h3></br><h3>就是“這是多瑙河流過的那個國家”</h3></br> <h3>奧地利<br></br></h3></br><h3>多瑙河從河源至維也納為上游</h3></br><h3>從維也納至鐵門為中游,鐵門以下為下游</h3></br><h3>從地形上來看,多瑙河流域位于中歐東南部</h3></br><h3>三面環山,多瑙河流經的區域以平原為主</h3></br><h3>多瑙河作為歐洲最重要的<strong>國際性航運大河</strong></h3></br><h3>其發達的航運與多瑙河的水系</h3></br><h3>和水文特征關系密切</h3></br><h3>具體來看,多瑙河水系上中游支流眾多、</h3></br><h3>河網水深稠密,其中30多條利于通航</h3></br><h3>為了連接其他航道,先后開鑿了多條運河</h3></br><h3>德國修建了萊茵-美因-多瑙運河</h3></br><h3>把多瑙河和萊茵河兩大水系聯為一體</h3></br> <h3>布達佩斯,被稱為“多瑙河上的明珠”</h3></br><h3>它坐落在多瑙河中游兩岸</h3></br><h3>早先是遙遙相對的兩座城市</h3></br><h3>由位于多瑙河西岸的城市布達</h3></br><h3>以及東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的</h3></br> <h3>布達佩斯</h3></br><h3>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h3></br><h3>坐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的交匯處</h3></br><h3>貝爾格萊德附近是多瑙河中游平原的一部分</h3></br><h3>是全國最大的農業區,有“谷倉”之稱</h3></br><h3>多瑙河奔流直下,匯入黑海</h3></br><h3>形成了歐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角洲</h3></br><h3><strong>多瑙河三角洲</strong>是歐洲飛禽和水鳥最多的地方</h3></br><h3>也是歐洲現存的最大的天然濕地</h3></br> <h3>多瑙河三角洲<br></br></h3></br><h3>和湄公河流域的國家一樣</h3></br><h3>多瑙河流域也有一個<strong>多瑙河保護國際委員會</strong></h3></br><h3>委員會的目標是推動平等的、</h3></br><h3>可持續的水資源管理發展</h3></br><h3>不僅關注多瑙河河流主體</h3></br><h3>而且協調管理著整個多瑙河流域的</h3></br><h3>眾多支流和地下水資源等</h3></br><h3>多瑙河在中歐和東南歐的移民</h3></br><h3>和政治變革方面都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h3></br><h3>它兩岸排列的城堡和要塞</h3></br><h3>形成了偉大帝國之間的疆界</h3></br><h3>而其水道卻充當了各國間的商業通衢</h3></br><h3><strong>尼羅河</strong></h3></br><h3>非洲</h3></br> <h3>尼羅河發源于非洲東北部布隆迪高原</h3></br><h3>自南向北流動注入地中海,全長6670千米</h3></br><h3>尼羅河貫穿非洲東北部</h3></br><h3>流經<strong>坦桑尼亞、盧旺達、布隆迪、</strong></h3></br><h3><strong>烏干達、</strong><strong>埃塞俄比亞、</strong><strong>蘇丹和埃及等國</strong></h3></br> <h3>尼羅河有兩個源頭一個發源于2621米的</h3></br><h3>熱帶中非山區,叫<strong>白尼羅河</strong></h3></br><h3>尼羅河的另一個源頭在海拔2000米的</h3></br><h3>埃塞俄比亞高地,叫<strong>青尼羅河</strong></h3></br><h3>呼嘯的青尼羅河沖入蘇丹平原后</h3></br><h3>與平靜的白尼羅河相會,才稱為尼羅河</h3></br> <h3>尼羅河是自然送給埃及人的一份饋贈之禮</h3></br><h3>也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h3></br><h3>尼羅河流經埃及境內的全場達到了1530千米</h3></br><h3>它為埃及鑄造了一個<strong>尼羅河三角洲</strong></h3></br><h3>這條河流的兩岸,幾乎集中了這個國家</h3></br><h3>全部的耕地和96%的人口</h3></br><h3>從古代到現在,尼羅河就是埃及的母親河</h3></br><h3>可以說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埃及</h3></br> <h3>埃及首都開羅</h3></br><h3>每年北半球夏季時</h3></br><h3>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區迎來一年中的雨季</h3></br><h3>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的水量大增</h3></br><h3>尼羅河進入洪水季節</h3></br><h3>這兩條河流所提供的徑流量</h3></br><h3>約占尼羅河年徑流量的80%</h3></br><h3>每年5月到8月,都是尼羅河河流的<strong>泛濫期</strong></h3></br><h3>河水帶著東非高原的黑土奔流而下</h3></br><h3>一直到中下游地區才慢慢滯緩下來</h3></br><h3>形成一片潮濕的<strong>沃土區</strong></h3></br><h3>非常適合農作物的生長</h3></br><h3>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h3></br><h3>如何掌握洪水的規律和利用兩岸肥沃的土地</h3></br><h3>很久以來,尼羅河河谷一直是</h3></br><h3>棉田連綿、稻花飄香</h3></br> <h3>地理考題中經常出現的尼羅河流域農作物分布圖</h3></br><h3>水是生命源泉,對于很多本就缺水的非洲國家</h3></br><h3>尼羅河就是他們眼中的母親河</h3></br><h3>而這樣一條偉大的河流</h3></br><h3>已經不只屬于一個小小的國家了</h3></br><h3>它是一個大洲甚至是整個世界的財產</h3></br><h3><strong>亞馬孫河</strong></h3></br><h3>南美洲</h3></br> <h3>亞馬孫河位于南美洲北部</h3></br><h3>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h3></br><h3>亞馬孫河流經<strong>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strong></h3></br><h3><strong>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strong></h3></br><h3><strong>玻利維亞和巴西</strong>等國</h3></br><h3>最終在巴西的馬臘若島附近流入大西洋</h3></br><h3>亞馬孫河滋潤著南美洲的廣袤土地</h3></br><h3>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h3></br><h3>使這一片地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h3></br><h3>最神秘的“生命王國”</h3></br> <h3>圖片來源于《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8期</h3></br><h3>亞馬孫河發源于南美洲西部</h3></br><h3>安第斯山脈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山</h3></br><h3>它一路向東,蜿蜒蛇行,直奔大西洋而去</h3></br><h3>沿途吸納了眾多的支流</h3></br><h3>猶如植物密集的根系一般</h3></br><h3>匯成一張流域面積達700萬平方公里的<strong>巨大水網</strong></h3></br><h3>幾乎覆蓋了整個南美洲北部</h3></br><h3>而在水網漫延之處</h3></br><h3>又造就了地球上最廣袤的熱帶雨林</h3></br><h3>為大地添上一抹濃綠</h3></br><h3>如果從水系和植物區系的角度來看</h3></br><h3>亞馬孫河流域與<strong>亞馬孫雨林</strong>的范圍大體重合</h3></br><h3>又有所區別</h3></br><h3>為“亞馬孫”這個詞賦予了雙重含義</h3></br> <h3>和尼羅河不一樣的是,亞馬孫河流域的<strong>城市稀少</strong></h3></br><h3>其終年在赤道低壓控制之下</h3></br><h3>全年高溫,盛行上升氣流,易成云至雨</h3></br><h3>巴西的馬瑙斯是亞馬孫河流域上最大的城市</h3></br> <h3>馬瑙斯伊蘭杜巴大橋</h3></br><h3>亞馬孫的河水與雨林是密不可分的</h3></br><h3>對于原住民而言</h3></br><h3>“靠水吃水”也是他們重要的古老生存方式</h3></br><h3>亞馬孫河中豐富的魚類資源</h3></br><h3>和其他水生動物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h3></br><h3>如今,現代文明已經如同</h3></br><h3>洪水期深入雨林的河水一般</h3></br><h3>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亞馬孫這片原始、野性的地域</h3></br><h3>很多曾經生活在雨林深處的原住民已經走出密林</h3></br><h3>融入現代社會</h3></br><h3>或前往城市工作,或為游客擔任導游</h3></br> <h3>全世界的國際河流大約有200條<br></br></h3></br><h3>其中31條流經三個國家</h3></br><h3>21條流經四個以上的國家</h3></br><h3>其它流經國家較多的河流還有</h3></br><h3><strong>剛果河、贊比西河、萊茵河、</strong></h3></br><h3><strong>乍得河、沃爾特河、恒河</strong>等</h3></br><h3>它們有的以發達的航運業串聯整個流域的經濟</h3></br><h3>有的孕育了兩岸的歷史文明</h3></br><h3>還有的是地球動物植物的自然寶庫</h3></br><h3>國際河流,哺育著兩岸人民</h3></br><h3>不論森林、礦山、土地,還是水力資源</h3></br><h3>都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h3></br> <p><b>話題</b></p><p><br></p><p>你還知道哪些跨越多國的國際河流?</p><p><br></p><p>- END -</p><p><br></p><p><br></p><p>圖片 / 壹圖、視覺中國</p><p><br></p><p>編輯 / 干脆面</p><p><br></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vNLJlgLfOD9D3Rg2E9_sHw"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盐山县|
白水县|
三亚市|
鲁甸县|
徐水县|
秭归县|
永州市|
娄底市|
绥阳县|
礼泉县|
谢通门县|
长兴县|
滁州市|
嘉善县|
博客|
察隅县|
南溪县|
汶上县|
江都市|
宝坻区|
浪卡子县|
兖州市|
鄄城县|
温州市|
黄大仙区|
瓮安县|
五莲县|
井陉县|
竹山县|
沁源县|
新龙县|
太湖县|
呼图壁县|
宁乡县|
阜新市|
江口县|
孝义市|
蒙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