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0月29日下午2時許,筆者送罷孫子上小學后,來到正在修繕中的林州文廟。由于殿室關閉,來這兒的香客只在文廟左側擺放的桌上奉獻供品,并向“萬世師表"的孔子叩頭致敬!</p><p> 之后向正殿墻外走去,看有什么碑刻沒有。很幸運……碰到三塊殘碑和一塊柱礎石。躬身細看碑面,果然有文字:這太好了,太有文化價值了!</p> <p>我便抓緊時間,跟關心市"文廟廣場"建設的熱心人士張國聲(市作協副主席、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聯系,說明此地發現與文廟相關的碑刻,要他找幾個人過來,并囑咐他帶瓶礦泉水,以備洗碑面。不一會兒,他便帶胡錄學(市紀檢委原副書記、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張振海(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市考古專家、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等三人來到現場察看……</p><p>△圖為張國聲在用礦泉水清洗石碑,辨認碑文。立者為筆者,遠處照相者為胡錄學。</p> <p>筆者(右一)在擦洗碑面后,稍停片刻,</p><p>就把有文字的碑刻,用手機拍了下來。回來后,經仔細辨認,把三塊殘碑上的文字抄錄于稿紙之上,以備撰寫美篇用。</p><p> </p><p>△以下為筆者辨識出的三塊碑刻文字:</p> <p class="ql-block"> ☆ 殘碑可辨識文字1</p><p class="ql-block"> “剏(創)修學署記</p><p class="ql-block">予司鐸林慮之二年夏五月,撤前任亡友郭竹圃道南舊齋,建學署於明倫堂後,得……三十楹。……大學生石君士標、李君賓如,廩生李君萬秋……諸生。而告之曰:僕家允濱,廉吏之後。環堵……監等……廿嵗,山右十……公……楊生……綿薄,夙夜繼……徂冬,厥工乃成。客有笑於側者曰:……署如置郵(?),雪泥鴻爪……何安是休不……采……杞人之憂?然……貲徟,……生如……私言……假不……室……"</p><p class="ql-block">☆巜林州舊志匯編》總一二八六(頁)(2021~06~01 抄錄至美篇,以得該文全貌。)</p><p class="ql-block"> “ 衛濟世/《創修學署記》</p><p class="ql-block">予司鐸隆慮之二年夏五月,撤前任亡友郭竹圃道南舊齋,建學署于明倫堂后,得三十楹。董其事者,邑太學生石君士標、李君賓如、廩生李君萬秋也。冬十月落成,進諸生而告之曰:“仆家沇濱,廉史(吏?)之后。環堵蕭然,四方糊口。濫竽講席,廿載山右。十上公車,垂楊生肘。老博儒官,來依林藪。故署傾摧,居籍良友。主人自賢,深慚處久。乃竭綿薄,夙夜經營。鳩工庀材,百堵斯興。自夏徂冬,厥工乃成。如營家室,惟固惟誠。”言未已,客有笑于側曰:“先生迂哉!官為傳舍,署如置郵。雪泥鴻爪,過而不留。矧茲冷宦,何安是求?不為巢燕,乃慮居鳩。愚公之計,杞人之憂。鼓瑟膠柱,求劍刻舟。徒遺姍笑,妄費綢繆。”先生喟然嘆曰:“吁!是何言與?概人生如寄,何物非虛?以公之言,天下廣居;以私言之,吾愛吾廬。但念居停,夏屋渠渠。久假不歸,心實愧予。而況來者,更將奚如?舊室既頹,僦屋莫假。寒儒艱難,挈妻焉舍?誰復似我,寄人宇下?湫隘暴露,保無怒罵?予雖固陋,推己及人。以我之恕,成友之仁。我友竹圃,購寓艱辛。今我為此,爰得所因。敢將衷曲,為君直陳。”客聞而喜,謂“不予欺。先生之意,我殊未知。今發吾蒙,誠有如斯。”愿以此意,敬告來茲。”</p><p class="ql-block"><br></p> <p>☆殘碑可辨識文字2</p><p>“……環曲……生……之意義,……河南試……計開……修費……百千萬文。自捐錢十千……文……門……從……監生常□仲 廩生李夀椿……生員黃志超……</p><p>道光二十四年歲次甲辰年十一月……”</p> <p>☆殘碑可辨識文字3</p><p>“……王起英 任大旺 楊得寶以上各錢一千五百文</p><p>………郭懷棟 李子重 楊文學 □九星</p><p>崔成寶 原國楨 郭九成 王學恭</p><p>莊化興 郭中喜 尚緒□ 原國□</p><p>陳子貴 □□□ 原三讓 李文運</p><p>郭九齡 傅永德……以上各一千文</p><p>李九明 □宗會 李萬倉 楊作山</p><p>鄧現成 黃太學 鄧九存 黃春旺</p><p>李□聰 黃文會 李進福 楊□成</p><p>李文昌 劉永安 郭文邦 楊聚旺……</p><p>□□乙未嘉平月 穀旦 建(?)”</p><p> </p> <p>在現場,胡錄學講述了文廟、小禮堂、四所(市委招待所)南樓與北樓等歷史掌故。他還說:文廟前的一大片地方,還應該埋有龜形碑座和其他明清及民國時期的不少石刻物件……</p> <p class="ql-block">晚上7時許,我市文物考古專家張振海傳來消息:經查《民國林縣志》資料,認為碑刻“剏(創)建學署記",與縣志中記載相吻合,雖碑刻文字殘缺,但可以此為依據證明,在林州文廟院內創建縣級"學署"的這段厚重的歷史,包括作者與年代的確認!</p> <p class="ql-block">后張國聲專門就這幾塊殘缺刻碑的保護事宜,與市城建局陳志斌局長進行了反饋。</p> <p class="ql-block">昨天(11月3日),筆者又去文廟前,看到前面說到的幾塊刻碑,已被陳志斌局長安排的工程隊妥善移至文廟的右后檐下。</p> <p> <附> 今日(11月4日)上午,筆者再去文廟處,拍下幾張"文廟廣場"建設工地場景的照片。以讓微友了解其程進展。</p> <p>文廟被"封閉"了起來……</p> <p>修繕文廟山墻的支架搭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鏟車正準備清理文廟南側近的地面垃圾……筆者還向司機說,若挖出什么地下石刻物件,可要報告給相關單位。</p> <p>有關工程人員也來到施工現場……</p><p>△圖中右下方的三位女士,其中中間那位叫趙麗云,是負責文廟香客管理的。</p><p> </p><p> 據她講:那幾塊殘碑和柱礎,是從靠南邊挖地基以安裝供暖設備時,從地下挖出來的!</p><p> 這樣看來,有關部門,應以文廟為中軸線,在其前方及兩側,需劃出一定寬度的紅線來,以保護地下可能存有的有價值的古代文物!</p><p> 文廟廣場興建,對林州市民與香客,確為好事一樁!祝愿廣場早日建成!</p><p> 保護和利用相關文物,是中華文化建設的必要舉措!希望看到更多地下文物的安然出土,以使民眾了解林州的豐富而輝煌的歷史!</p><p>(筆者<太行李樹>李銀生 13837219510</p><p>于11月4日下午4:30撰寫完畢,后經修改成文,于11月5日9:10發往朋友圈有關微信群。)</p> <p>☆后續報道:11月5日下午2時許,筆者又一次來到"文廟廣場"建設工地,挖掘機正在鏟平存有垃圾的地面。而在文廟正面左前方挨臺階處,一個碩大的龜形碑座靜臥在那里。</p> <p>龜的頭部頸部已殘缺……</p> <p>但其尾部卻保存完好,也很精致!</p> <p class="ql-block">而在文廟右前方角落處,一塊長約2米、寬約1米、厚約0.5米的較完好的石碑平躺著。</p><p class="ql-block">筆者就找了些簡單工具,把能清除掉的塵土擦掉,仔細看時,部分文字較清晰地顯示了出來:</p><p class="ql-block"> “重修林縣儒學碑記</p><p class="ql-block">……縣東南修文(廟)……久遠,修圮……師……門……坐……大成殿後,無不□然……宰斯土,下車謁……禮昭……月起至十……左右,若崇聖祠、名宦祠、忠孝義悌祠自在,鳩工……遑燕息!不百日……文廟……夀考作人之地。而林慮人材間出之區,迄勝國忠孝莭義……風世者代不乏人。……有風有教化,而後有人必……武……有學校而後……</p><p class="ql-block">(大清)道光廿有一年歳次重光單関月”</p><p class="ql-block">圖為碑文題目:"(重)修林縣儒學碑記"</p> <p>落款(時間):“(大清)道光廿有一年(注:公元1842年,距今178年)……"</p> <p class="ql-block">筆者以為這一碑文意義重大,就又給張國聲打電話,讓他請張振海等人前來,以讓他們辨識并確認這一重大出土碑刻的歷史價值!</p><p class="ql-block">△圖為文物考古專家張振海在辨識碑文題目。</p> <p>△一同辨識碑文的張國聲(右)及安陽日報記者陳煜杭(中,立者)</p> <p>筆者(左一)與他們合影,以作留念。</p> <p>在另一處,看到斷為兩截的石碑,一面的姓名較多,可辨識出的有近80人:</p><p> 李芳圖 李武元 王爾□ 李文□</p><p> 李坤載 王□銑 王爾選 張天平</p><p> △/商人王泰來 鄕耆任治國 ……人員秦白甫/</p><p> </p><p> 蔡 芃 李□機 李□培 侯大凱</p><p> 李□楚 秦建邦 黃君賢 侯九經</p><p> 申育九 張公義 段□惇 魏□沂</p><p> □從容 李麟翔 劉昌化 劉昌爵</p><p> 李抱緩 侯九禮 李順成 王 功</p><p> △/黎陽(現"浚縣”)王元正 方武章</p><p> 徐法才 劉漢文 閆□銑 郭其光/</p><p> 黃作模 □執中 尚其士 郝鴻光</p><p> 郝鴻霓 郝從周 郝大楷 牛雁升</p><p> 劉毓偉 劉毓英 劉毓奇 趙華昭</p><p> 趙□瑞 董□仲 郝淮樞 □醇修</p><p> 任茂國 元 昶 □瑞祥 趙□瑄</p><p> 傅如德 張有光 常□傑 劉 瑜</p><p> 李 瑄 楊允執 韓自明 張名賢</p><p> 李宜生 栗大經</p><p> △/安陽 袁夔□ 趙開來 郭 榮</p><p> 邢遠脩……</p><p> 田光榮 郭慎修 馮?軔 張田輝</p><p> 李綿祚 李慎徽……</p><p> △作工縂巡 趙完璧 王玉林</p><p> 趙清源 刊 ”</p><p> </p><p><br></p><p><br></p><p><br></p><p> </p><p><br></p><p> </p> <p>而在下午4時后,國聲、振海他們在翻看另一面時,僅能看出少許姓名。</p><p>看來,這殘碑的正反面刻寫的,應是修建某建筑時的參與人員或捐款人員。</p><p>☆今日最大收獲是:我們發現了道光廿一年《重修林縣儒學碑記》,連同前幾日出土的《剙(創)修學署記》,可以說林州文化教育史上劃時代的大事,有縣級"儒學",又有縣級“學署”,林州重視文化教育由來已久。這也是林州70年來重大的地下文物考古發現,值得為之高興,為之欣慰,為之叫好:林州厚重的歷史文化名不虛傳!</p><p>(筆者<太行李樹>李銀生,又撰寫后續文字,以饗關心林州古文化的各位微友,并于11月6日11:15發往朋友圈及其他微信群)</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8日上午9:30~1020,筆者邀請林州作協副主席、住建局陳志斌局長等人,來文廟院內外,視察已放置在地的清代遺留的學暑殘碑等石質物件,并就將來移置區位做了預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桓仁|
哈尔滨市|
洛川县|
威宁|
靖边县|
辽宁省|
灌云县|
温泉县|
博客|
家居|
花垣县|
闽清县|
黄浦区|
高州市|
象山县|
徐水县|
会东县|
平湖市|
波密县|
夹江县|
云和县|
伊吾县|
嵊州市|
云安县|
临猗县|
开江县|
化德县|
明水县|
鲁甸县|
农安县|
抚州市|
思南县|
博客|
兴安盟|
柳河县|
渑池县|
类乌齐县|
张家口市|
铜陵市|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