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年重陽節(jié)前后,廣西桂林好友孫洪先生給我發(fā)來多幅圖片,我久久地觀賞揣摩,玩味不已。</p><p><br></p><p>桂林是一座風光秀麗的山水城市。</p><p>美麗的漓江和桃花江流經市區(qū),形成凝碧染翠的城中四湖:杉湖,榕湖,桂湖,木龍湖。孫先生家就在桂湖岸畔,站在他家的露臺上,白天遠眺,層巒疊嶂環(huán)繞,俯視近前,鑲嵌在玉帶樣桂湖上的跨湖大橋、游艇和漁舟盡收眼底。夜間,更是山黛水明,星火相映,流光溢彩,璀璨奪目。</p> <p>重陽節(jié)的前一天,孫先生給我發(fā)來兩幅照片,是他在自家擺滿盆景花木的露臺上拍的。畫面上,老秋時節(jié),疏朗的綠葉中,一枝抹紅的花蕾含苞欲放生機盎然,幾顆沉甸甸的金色果實懸墜枝頭光燦耀眼。照片的遠景是桂湖,湖橋下一只游船耕著雪白的浪花徐徐前行。</p><p>他在圖片上注明說:“迎重陽,今晚曇花將伴佛手開放?!?lt;/p><p><br></p><p>曇花,這幾年從朋友圈中多次觀賞到,比較熟悉了。印象中,曇花的花萼是金黃色的,抱在蓓蕾外面,孫兄發(fā)來的曇花花蕾是大紅色的,或許是燈光的效果。</p><p>那金色的果實應是佛手吧?</p><p>這佛手,我還是初次看到。</p> <p>第二天是重陽節(jié),午夜時分,孫兄又發(fā)來多幅圖片,并在圖片上附加文字說明:</p><p>“8點曇花含苞待放”;</p><p>“10點曇花徐徐展放,游船經過桂湖”;</p><p>“12點曇花吐蕊全然怒放”。</p><p><br></p><p>在三顆金色的佛手陪伴下,兩朵潔白的曇花在夜幕中綻放了!金色與潔白組合,一個高貴,一個潔凈;一個尊實,一個清靈。這兩種花果給人以另樣的美感。</p><p><br></p><p>孫兄守候到深夜,又精心構圖,用圖片和文字記錄著曇花開放的過程,隨即發(fā)與我分享,讓我心生感動。</p><p><br></p><p>我請孫先生發(fā)幾幅佛手特寫照片過來。</p><p>昱日,大清早兒,孫兄發(fā)來5幅圖片。</p><p>一幅是兩枚青色佛手,上面有文字:“同枝一開一和兩佛手?!绷韼追峭幻斗鹗值恼掌?,仔細觀察,顏色卻有差別,前三顆佛手金黃的“指尖”還帶點青色,第四顆則完全成熟,像純金打造,金燦燦的。</p> <p>看得出,孫先生不僅深愛生活,且頗有審美情趣。他一直跟蹤拍攝自己精心養(yǎng)護的佛手和曇花等花卉,這些南國佳麗對于身居山海關外的東北人,是難得一見的珍稀花木。這之前,他還給我發(fā)過臘梅開放的圖片,當時正值沈陽大雪,我又轉發(fā)到朋友圈,朋友們嘖嘖稱奇,點贊叫好。</p><p><br></p><p>我感嘆:桂林美,漓江美,美麗山水養(yǎng)育了愛美的桂林人,愛美的桂林人又把美好傳播給親朋好友,這就像一塊彩石投入秀美的漓江之中,讓美的漣漪不斷地擴散,使更多更多的人分享到桂林的美!江南的美!祖國錦繡山河的美!</p><p><br></p><p>孫兄是位閱歷豐富的人。</p><p>他似乎知道我還想要什么,很快,又把一份佛手的文字資料發(fā)給我。</p><p><br></p><p>佛手,長在長江以南各地。</p><p>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p><p>每年4至5月份開花,花色潔白、香氣撲鼻,并且一簇一簇開放,十分惹人喜愛。</p><p>10至11月結果,果實長得橢圓形,開始青翠,到了果實成熟期,果皮鮮黃,皺有光澤,頂端分歧,形狀有的如伸指形,有的如握拳形,有的又握拳又伸指,狀如人手,惟妙惟肖。一果多“指”,使人聯(lián)想到千手觀音,此樹由此得名“佛手”。</p><p><br></p><p>成熟的佛手不僅顏色金黃,還能時時溢出芳香,許多江南人家喜歡用佛手作盆景,用以美化家居,消除異味,凈化空氣,抑制細菌。</p><p><br></p><p>佛手不只有不同尋常的觀賞價值,還有藥用價值。它的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辛、苦、甘、溫、無毒;入肝、脾、胃三經,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種藥用功能。對老年人的氣管炎、哮喘病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對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脹悶,有顯著療效。</p><p><br></p><p>看到這些,我情不自禁地感嘆道:“佛手雖為一株草木,但渾身上下都是寶??!”</p> <p>就在我細細品咂佛手的時候,我忽地覺得,似乎少了點兒什么,遺失了點兒什么。</p><p>對了,孫兄在向我薦賞他家的金色佛手的同時,還特別提到,這天晚上,與佛手沁人的芳香相伴的,還有潔白的曇花綻放。</p><p>金色的佛手和潔白的曇花兒,在重陽之夜連袂構成了金玉雙馨的奇美之景,不該賞了佛手,忽略了曇花的。</p><p><br></p><p>我想讓孫先生再發(fā)幾張曇花開放的圖片。</p><p>因為,我也是很喜愛曇花的操守和品格的。</p><p><br></p><p>這幾年我一直搜集曇花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記得幾年前,我的老同學蕭坤女士在給我發(fā)曇花夜放的圖片時,講過這樣一件事:一位相貌清秀的女老師,從讀中學的時候就喜歡潔白的曇花,精心養(yǎng)育,從未間斷。她大學畢業(yè)后,當了省城一個重點中學的教師,幾十年中帶了一撥又一撥學生,每當曇花欲放時,她就把學生邀到家里,曇花放在屋廳中間,學生們圍坐在地板上、沙發(fā)上,桌沿上,等待曇花開放。一邊等待,她還一邊動情地講到:“曇花開放是暫短的,又是潔白的;在宇宙的長河中,一個人的生命也是暫短的,也應該是潔白的……”她教過的學生大多考上了重點大學,有的擔任了重要職務,回來看她的時候,幾乎都沒忘記在老師家夜賞曇花的事,沒有忘記老師的諄諄教誨:“做一個像曇花兒那樣潔白的人。”</p><p>我聽了這個故事很感動,一直想寫點什么。</p> <p>不久,江蘇常州李偉先生給我發(fā)來一幅六朵曇花午夜競放的圖片,我久久地觀賞品味圖上的曇花,回想著那個初夏的雨天,我與他在常州紅梅公園相識,在園中一座留有蘇軾足跡的佛塔下,聽他講述大宋好官蘇東坡夜渡常州,為了不打擾官民,竟忍著寒冷,住宿在河畔涼亭里的故事……蘇子在朝為民爭策,落野為民謀利,一生顛沛,不辱清名。</p><p><br></p><p>想到這些,不禁心緒濤濤,浮想聯(lián)翩,一首贊美曇花的清麗與潔白的小詩《曇花吟》落于筆端——</p><p><br></p><p>翡翠叢中幾金毫,</p><p>夢中美女甜甜笑。</p><p>纖纖玉指透清輝,</p><p>裊裊幽香送漫妙。</p><p>誰花能有千日紅,</p><p>幾人光鮮百世耀。</p><p>當羨曇花一夜美,</p><p>惜寫人生一瓣嬌!</p> <p>佛手與曇花給人昭示了兩種值得效法的榜樣:</p><p><br></p><p>對別人,你能像金佛手一樣有用,你雖然是一棵草,也會像黃金鑄造的一樣寶貴;對自己,你能守身如玉,一塵不染,你生命的花朵雖然開放的暫短,但幽幽的清香與潔白的姿容也將被人們永久的追尋與仰慕!</p><p><br></p><p>我正要給孫先生發(fā)微信,請他再發(fā)幾幅他家曇花開放的照片,就在這當口兒,他給我發(fā)來了一幀三種物像組合的圖片:</p><p><br></p><p>一個哥窰瓷瓶上放著一個佛手;佛手旁放著一個紫紅色蘋果;在佛手和蘋果對面,是一尊笑逐顏開的笑佛瓷像。那笑佛的眉眼、嘴巴都笑成了彎月線,那是發(fā)自心底的笑,是暢快淋漓的笑,是純真無邪的笑,他身上寬大的袈裟的紋線似乎被他的笑聲掀動的氣波所鼓脹,所抖動。我看著看著,也不由心動啞然一笑,進而又心情舒暢地大笑起來。</p><p><br></p><p>我又細細地端詳起這幅圖片:佛手是金燦燦的,蘋果是紅艷艷的,笑佛是什么顏色?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是月白色?是象牙白色?是美玉白色……都可以,但又都不精準,恍惚間,笑佛的白,我似乎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對啦,孫洪先生發(fā)給我的,那夜幕中綻放的曇花不就是這個顏色嗎:潔白,清麗,高雅,一塵不染,暗香飄逸……又在恍惚間,那潔白的曇花幻化成一尊潔白的笑佛,那白瓷笑佛又還化成一朵潔白的曇花,這樣想來,好像有了幾分禪意,金佛手,白笑佛,紅蘋果似乎都有了意象,相互間有了內在的聯(lián)系,又分別表達著幽深的蘊籍……</p> <p>說到禪意,我想到另一位和尚朋友,他叫如三,是安徽省滁州市瑯玡寺鐘樓主值和尚,兩年前,我去瑯玡山風景區(qū)游覽,追尋歐陽修足跡,觀看醉翁亭,品賞刻有蘇東坡手跡的《醉翁亭記》古碑時,與如三相識,并作為微友交往至今。</p><p><br></p><p>于是,我把孫先生的“佛手、蘋果與笑佛”的圖片發(fā)給他,并附加一段話:“如三先生,這是廣西桂林一位朋友發(fā)給我的。他家露臺的佛手結出金果,他將白瓷笑佛與金色佛手、紫紅的蘋果放在一起,拍了一幅照片,我覺得這圖片頗有審美情趣,還有幾分禪意,看了讓人從心底發(fā)出暢快會意的一笑,笑后又對如何做人行事產生諸多的聯(lián)想和深思,故轉發(fā)與你分享。”</p><p><br></p><p>過了一會兒,如三先生給我回了四個字:“善緣和合。”</p> <p>我敬佩桂林孫先生的人生認知和審美眼光,我亦敬佩滁州如三先生四字佛門復語的博大精深和點睛筆力。二位先生賦于了一幅看似普普通通的物像以深刻廣遠的悟境:平平安安的人生(蘋果),是源于對別人有用(佛手)和對自己清白(曇花)的相融相和、知行合一的結果,佛手與曇花的“和合”,不就是完整美好人生的形象寫照嗎?對人有用,對己清白,這不就是人生的最大“善緣”嗎?人生能向此境界相向而行,這不就是日趨“圓滿”,可望“正覺”,終將修成“正果”嗎?!佛門無內外,行善便是佛,這大概就是笑佛拜佛手的禪意吧!</p><p><br></p><p>于是,我口占一首——</p><p><br></p><p>曇白笑佛喜開懷,</p><p>金佛手前仰面拜。</p><p>只緣盈枯皆為寶,</p><p>清白做人功常在。</p><p>(20201103定稿)</p> <p>作者簡介:</p><p>空谷幽蘭,曾長期從事傳媒采編等文字工作。著有新聞、經濟、史傳類著作多部。近年來主要從事歷史文化采集和微信散文詩歌創(chuàng)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海口市|
隆德县|
石楼县|
兰州市|
建始县|
德州市|
墨玉县|
鹤壁市|
喀喇|
文登市|
平泉县|
利川市|
西昌市|
阳原县|
福建省|
自治县|
怀来县|
赤峰市|
青冈县|
津市市|
波密县|
法库县|
大田县|
吉安市|
桃江县|
泸溪县|
田林县|
广南县|
扎囊县|
扶风县|
湾仔区|
达日县|
石河子市|
杭锦后旗|
太和县|
建湖县|
寻乌县|
翼城县|
包头市|
镇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