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所謂華夏。作為華夏兒女,我們一直以我們的優良傳統文化而自豪,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已任。由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發起,落地于吳中區文化館的蘇州公共文化中心配送的惠民活動,于11月1日在吳中區文化館吳韻劇場舉行。 來自于蘇州一樸創意文化公司的張琦老師,是原青島大學外語學院老師,中國國際對外漢語老師,曾在非洲國家進行中國文化教育教學工作,本次作為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和禮儀文化講座導賞課的首席老師,張老師非常興奮,活動沒開始之前,就已經很興奮的說:“我特別喜歡給孩子上課,與他們互動,我就想讓他們知道,誰敢說中國沒有民族服裝?!如今這么多年輕人喜歡漢服,我們應該讓他們穿的明白,更加自豪!” 活動得到了吳中文化館的大力支持,之前積極溝通,劉烝老師等一大早就將場地等各項內容準備就緒。活動開始張老師首先向大家介紹此次活動的基本流程,此次活動共分成三個部分:漢服試穿、禮儀服飾講解互動、禮儀學習,每個部分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為大家介紹漢服及其相關知識,活動的內容循序漸進、豐富而有趣。</p> <p>張老師首先向大家介紹華夏含義及絲綢起源和制作過程。五經六藝具體內容,樂禮中八音展示及八佾舞內容。并全方位地向觀眾展示了各朝代服裝如深衣、曲裾、襦裙、褙子等。以及大家孰知的唐裝和旗袍其實只是漢服長河中清朝的服裝。同時向到場觀眾講解周禮中十二章服和成人禮中冠禮和笄禮。在講解過程中,小朋友們都聽得津津有味,對于漢服也產生了更大的興趣。緊接著就進入問答環節中,小朋友們個個高舉小手,王奕崢和李明澤等眾多小朋友積極地回答問題。</p> <p>既然身著漢服,自然要行古禮。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無論是儀表舉止,還是坐立行走,都要講究一個“禮”字。老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了天揖和女生萬福禮。揖禮是中國傳統的見面禮。整個過程中,小朋友們互相作揖,學得有模有樣。</p> <p>之后與所有家長一起完成了成人禮全過程。</p><p>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優字,順爾成德,壽考維祺,介爾景福。</p><p>一拜感念父母養育之恩</p><p>二拜師長前輩</p><p>三拜傳承文明報效國家!</p> <p>最后作為六藝中的射藝大家進行了熱鬧的投壺游戲和各朝代服裝分別展示,這樣對各朝代服裝大家都有了直觀認識。穿上漢服之后,小朋友們個個都成了“書生”、“小姐”,舉手投足之間都透露著一份優雅端莊,小朋友們的爸爸媽媽也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獨一無二的時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林州市|
正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阜阳市|
阿瓦提县|
浦县|
苗栗市|
新巴尔虎左旗|
滁州市|
黔江区|
西宁市|
买车|
南丰县|
鄂州市|
枝江市|
永兴县|
望城县|
漯河市|
瑞昌市|
和平县|
米脂县|
体育|
新干县|
家居|
太湖县|
加查县|
方正县|
资兴市|
大石桥市|
高雄市|
手机|
洪洞县|
广昌县|
中宁县|
阳朔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华池县|
会理县|
衡水市|
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