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讀書筆記】魯迅是用來品讀的</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老桃樹</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魯迅是用來品讀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全集是用來擺設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很多年不讀魯迅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沒事了上美篇感慨一番,看見一個堅韌的家伙叫“鐵丁”,是魯迅的“鐵粉”,在不斷的“以魯為師”,崇拜魯迅,品讀魯迅。每讀一篇他讀魯迅作品的文章,心中就有些許的快樂和妥帖,也有些許的傷感。妥帖的是還真的有人在不斷地不懈地品讀魯迅,并把自己的品讀傳播出去;傷感的是如今讀魯迅的少了,讀懂魯迅的更少了,美篇上這么多寫字的朋友,象鐵丁一樣“以魯為師”的屈指可數。</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身邊也有幾個魯迅的鐵桿粉絲,不只是“以魯為師”,有的甚至是“以魯為生”,被魯迅養活著。象文學院的段先生,研究魯迅一輩子,教授職稱、導師職務、論文著作甚至妻子房子孩子車子,都是魯迅給他的,不是魯迅,他咋活,哈哈。就像一部“紅樓”養活幾代研究“紅學”的家一樣,一位周先生養活了一代研究“魯學”的學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每到秋天,選定一個日期,小城里幾個讀魯迅的雷打不動的一年一次聚在一起,品讀魯迅,交流讀書筆記,暢談新的感受,算是讀后感。我很多年不讀魯迅了,但他們年年叫我去蹭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叫我去我就去,我雖不能像他們那樣從歷史的字里行間看出“吃人”二字,但我看見短袖想到胳膊進而想到全裸體進而向深處想的想象力還是有的;我雖不能像他們清楚區分“奴隸”與“奴才”的不同,但我能分清楚“戰士”與“蒼蠅”的區別。去就去吧,蹭個會還蹭頓飯,雖不能摸摸小尼姑的頭,但總比靠在土谷祠墻外曬太陽看王胡捉虱子強的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品讀會開篇,文藝女青年聲情并茂的朗讀魯迅的小說《在酒樓上》,讀得真好,聽得出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聆聽中想,挑選一些讓現在的讀者容易讀明白的魯迅作品,找些朗讀的優秀者,找些魯迅作品的感悟者,做個魯迅作品朗讀的平臺,肯定是件學習魯迅紀念魯迅最好的事,也是個商機。剛為發現一個商機而自己得意一小會兒,馬上又笑笑被自己否定了,真有那樣子的平臺,小城里除了這幾個人常登陸之外,還有誰會光顧呢?非賠死不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讀魯迅的少了,讀懂魯迅的更少了。我很多年不讀魯迅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60年代的時候,只知道魯迅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70年代的時候,讀到了魯迅的一些作品,但都是一方引用過來被利用做戰斗武器謾罵糟蹋侮辱另一方的文字。然后就很文藝的很單純的愛上了魯迅的文字,曾經餓著肚子把吃飯的錢,拉架子車送磚掙來的血汗錢,購買那時候出版的小城市新華書店里能買到的魯迅的書。每得一本集子,夜里就在油燈下讀魯迅,小村的夜很寂靜,也很寂寞,油燈頭熏得兩鼻子黑灰,魯迅的話熏得徹夜難眠。那時候的魯迅,在我心中是暗夜里的一束光,是東方啟蒙的一縷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70年代末,現代文學課程中,我把許多許多的精力放在了魯迅作品上,不用再去買魯迅了,魯迅的作品和研究魯迅的作品,不同版本不同時期,在這個中原藏書量最大的圖書館里,都有收藏。我的借書證,大部分都用來借和魯迅有關的書了。鐵塔下,龍庭前,相國寺外,包公湖邊,書包里背的,眼里看的,嘴里讀的,都是魯迅。厚厚的讀書筆記,一本子一本子的記,一度時間,還把畢業后考某個導師的研究生,去跟著他研究魯迅作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80年代初,大學畢業和現在不一樣,剛畢業那兩屆大學生,家里父母在等著,分配好的工作在等著,老大不小了得趕緊找媳婦,有點事業、干好工作、自己養活自己和養活父母的家國情懷和擔當還很傳統,事業工作和找媳婦生活是第一位的,魯迅就靠后站站吧,那一箱子魯迅的書和我的讀書筆記,都擺進了我書架下邊的柜子里,家里放錢的抽屜可以不鎖,柜子里的魯迅我是上鎖的。老婆說,上鎖的柜子里邊全是我上學時給魯迅寫的情書。</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從這時候開始,我充其量是個魯迅愛好者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高中教書的日子里,課本里還有不少魯迅。每遇到魯迅的文章,我一篇課文的課時往往比別人多幾節。把魯迅的文章反過來正過去掰開了揉碎了的講,講的學生們都會用魯迅的話罵人了,才戀戀不舍的進行下一課。沒課的時候,偷得浮生半日閑,自己在家拿鑰匙把柜子打開,把魯迅放出來,兩廂相看,偷偷約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后來不在學校工作了,加班的時候多,吃飯的時候多,可教師的情節魯迅的情節時不時的冒出來。看了許多紛繁的噪雜,看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江湖,心中不時的冒出魯迅來。然后心頭一顫,佩服這魯迅眼睛太毒,筆頭子太毒了,世間啥事,早就看透說透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教書的時候,時不時還接觸一下魯迅,換個單位,可是用不著魯迅的。諾大個單位,接觸眾多的人,沒發現誰是魯迅的粉絲,魯迅很孤獨,魯迅的粉絲也很孤獨。說個小品演員,一群人可以議論半天;說個段子,一桌子人笑得前仰后合;說個明星,熟悉到明星的星座味道皮膚。可熟悉魯迅的有多少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次寫材料,也是為了顯擺一下,在很適合的段落里,我加了幾句魯迅的話。到老板審查稿子的時候,邊看邊問,這提法是誰講的?趕緊回答,上邊講話里的,于是原文不動;這觀點是誰提出的?趕緊回答,董事長提出的,于是一字不改;這幾句話是誰說的?趕緊回答,魯迅,于是紅鉛筆一個圓圈劃掉了。我豁然明白,老板辦公桌后邊的大書架上,有一套很漂亮的魯迅全集,那其實是個擺設,是個裝飾,他應該連“14”頁也沒看到過。魯迅翻譯的《死魂靈》中,地主瑪尼洛夫的書簽,還永遠夾在第“14”頁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后來再也不敢引用魯迅了,在這樣的環境里浸淫久了,就總結印證了魯迅的許多偉大,也越發感覺到了做魯迅粉絲的孤獨。魯迅讀多了,受影響是必須的,看問題也會順著魯迅的思想走,語言跟著魯迅學更要命,一語中的,一下子說到實質,領導不喜歡,同事說高冷,孤獨啊,沒有那個魯迅迷是單位領導的紅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從此,就很少打開書架下邊的柜子了,我很多年不讀魯迅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到了我背后的書架上也擺上一套魯迅全集的時候,許多人也認為那也是擺設,是裝出來的時髦和庸俗,但誰也不知道我曾經能大段大段的背誦那里邊的段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退休的時候,那一架子書,我只帶走了魯迅全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魯迅品讀會,我還是要參加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段教授的研究成果還是要聽的,想和吳媽困覺,究竟是性本能還是為了不斷子絕孫的生命傳承,這事也是需要分清楚的。如果是性沖動,那是本能;如果是傳承后代,那是覺醒了的覺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年輕的魯迅迷橫眉冷對單位不平事的感受也是要聽的,并且還是要鼓勵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魯迅孤獨,魯迅粉孤獨,但大家在一起,就不孤獨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魯迅是用來品讀的,用思想品讀,用心靈品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只有全集,是用來擺設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0年10月31日</p><p><br></p> <p> 另:品讀獨孤梅女士的讀后感</p><p> <a href="http://www.xsjgww.com/38hsnb1m?share_from=others&user_id=7934673&uuid=80bc2b8c537af617e0758d613f705264&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7934673&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1fcfc64b410a15bec982236348a13653"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獨孤梅</a></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知秋女士談魯迅</span></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span><a href="http://www.xsjgww.com/38mvwla7?share_from=others&user_id=7934673&uuid=80bc2b8c537af617e0758d613f705264&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7934673&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1fcfc64b410a15bec982236348a13653"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知秋</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巴楚县|
眉山市|
辽中县|
新津县|
麦盖提县|
竹溪县|
海淀区|
额济纳旗|
屏边|
农安县|
垦利县|
田东县|
浦东新区|
新泰市|
射阳县|
即墨市|
江西省|
琼海市|
罗江县|
全南县|
许昌县|
寿宁县|
东丽区|
景东|
宜良县|
大关县|
独山县|
乐昌市|
柳河县|
侯马市|
晋城|
房山区|
田林县|
舒兰市|
疏附县|
许昌县|
嘉义县|
息烽县|
三亚市|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