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下一站未知|格聶行&蓮花湖伍須海穿越記

Joyce(我是那個留白)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想念,就大聲說出;想愛,就勇敢追逐;</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夢想與激情,那些不曾開口的故事,</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融化在每一次行走中,</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現在,又該出發了。</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去拉布吉康吧?!去他念他翁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去亞莫措根吧?!去格聶轉山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多變的目的地,最敷衍的行前準備,長時間靜默無聲的微信群,直到各自出發。仿佛神游般,踏上川西大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最終計劃的行程:理塘進格聶轉V線,格木村出轉進亞莫措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然而,走線看緣份,實際行程與亞莫措根擦肩而過,走了幾百公里之外的蓮花湖穿越線,到九龍縣伍須海溜達了一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不懼突變,風雨兼程,在隨緣的山野,享受就對了。</span></p> <p><b>Part 1 集結,可愛的伙伴們</b></p> <p>口口聲聲的少帶點東西,卻還是人人卡在托運20公斤的分界線上下。</p><p>飛機餐似乎比以前可口了一些,身在機艙心已飛在成都的街頭。</p> <p>落地成都只為一件事,吃!鳴謝朋友圈活躍存在卻數年未見的編外友人美麗同學,預定了大餐耗兒魚,接風洗塵為進山存能量。</p> <p>集結地在理塘,飛往稻城ing。</p><p>空中的風景,云霧中的雪山,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p> <p>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小而全。設有“高處景觀臺”,可以一覽全景。</p> <p>逗留在機場各處,留下第一張不完全集體照,自左向右:</p><p>自稱弱雞卻越走越勇的氛圍擔當凱博;</p><p>掌控大局操心脫發的計劃擔當行走生活;</p><p>不在戶外就在戶外路上的行動擔當Tina;</p><p>憑借意志力前行的精神擔當小莉;</p><p>能走能吃持高山大廚證的全能擔當肉肉;</p><p>混隊伍里回來犯拖延癥的記載擔當留白;</p><p>出發前受手傷身殘志堅的財務擔當星星;</p><p>腿長腳快霸氣十足的牛氣擔當蒼老師。</p><p>(Ps:凱博同學,你的口罩呢?)</p> <p>照片外還有已在理塘適應海拔一周有余做功略最認真的學霸擔當小七、能探路會識峰的專業擔當Kai;</p><p>以及稍晚才抵達的每月都走長線的自由擔當相見、常常游離的偵察擔當巡導。</p> <p>稻城機場去理塘的路上,有一些小景,海拔4K+的天空,空氣也變得格外清新。</p> <p>集齊了伙伴,上集市買物資。在菜市場穿梭,收獲牛肉、土豆、白菜、萵筍等等不計其數;配齊油鹽醬醋,20塊買了個超值的大鍋……各種準備就緒。</p> <p>都說理塘是天空之城,翻譯成白話也叫“理塘是高反之城”,有小伙伴開始有點高原反應了。</p><p>街上的房子,房頂的裝飾,路邊的轉經筒,空中的經幡……一切都是那么親切而美妙。</p> <p>休整的休整,逛街的逛街。一行人在外面晃,特意參觀了318旅行記憶博物館。</p><p>娘娘們織著妮熱,柔軟細膩色彩鮮艷。</p><p>博物館是志愿者服務形式的,三個樓層,溫馨且安靜。</p> <p>熱情的館內小哥,帶著我們一路參觀全程介紹。</p><p>可知經幡的紅黃藍綠白分別代表火、土地、海洋、生命、天空?</p><p>可知從“上路上路”到“我的世界之外”,經歷“漫長之路”、“塵土與夢想”,到達“烏托邦”,成就“我是誰”?</p><p>各種珍貴的照片和前人留下的物品,攢起點滴旅行回憶。</p><p>來理塘,值得來此看一看。</p> <p>晚餐好好補一下,進山就沒這么好的伙食了吧~</p> <p>回酒店,蒼老師切著牛肉,行走生活還在聯系向導和路線的事宜。雖然離明天出發已不足十小時,但是關于怎么走還是各種問題。之前聯系說好的全都不作數,重來重來重來,且必須“按我的來”……某些地某些人的不靠譜一直知道,這回更是加深體驗。掰透到半夜,既來之則安之,進山隨緣吧。</p> <p><b>Part 2 格聶C轉V,那么美一般愛</b></p> <p>格聶的介紹,網上鋪天蓋地不再贅述。</p><p>我們只涉足了C線的一丟丟路,看了看海子就正兒八經的進了V線。全程海拔3900米~4902米,累計爬升1784米,總徒步路程54公里(軌跡因手機問題記錄略有缺失)。</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D1.理塘--虎皮壩新冷古寺 ?? 3900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氣: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徒步路程:約等于0公里</span></p> <p>對,今天不走路,今天是坐車觀光。</p><p>一早磨磨唧唧,大伙精神狀態都還好。車子載上大包小包,駛向第一站格聶之眼。</p> <p>路邊停車步行進入,有幾個小“水塘”。</p> <p>云有點多,倒影清澈。</p> <p>這灘水顏色有點混沌。</p> <p>中午時分就抵達著名的格聶之眼,牛兒們嘻戲的天堂……</p> <p>沒有小飛機,努力拍出“眼”的樣貌。</p> <p>借集體照補全隊友身影,背后遠處正對的是6204米的格聶峰,再往右邊有5699米的肖扎。</p> <p>繞著格聶之眼逆時針轉一圈,被大山包裹,雪山下牛兒自由的食草,陽光通透。</p> <p>逗留片刻后,繼續車行,沒有多久便到了今天的營地——虎皮壩新冷古寺。</p> <p>安營扎寨,營地很好,平坦空曠,水源很近,風很小。</p><p>才午后一點多,一搓人選擇留守曬太陽,一搓人去了老冷古寺,我和另外幾個小伙伴在小喇嘛的帶領下去了一個叫“米湖”的地方。</p> <p>小嗽嘛指著營地的河對面,說在那個方向。走到河對面的路并不遠,也很好走,路上有一些小溪流,約一個小時后爬了個小坡,就到了。</p> <p>湖不大,湖水清澈泛黃,陽光來時倒影湖邊的山樹,伴著細細的沙石,閃閃發光。云朵飄來,遮擋了光茫,坐下吹著風,等待云開日出。</p> <p>一路快走回營地,終于等來了向導,一個年紀很小的藏族男孩,稱呼小哥。</p><p>去老冷古寺的伙伴還沒有回來,我們搭好天幕,起灶做飯。蒼老師展現了杰出的刀工,肉肉操持日益增進的廚藝。</p> <p>展示下20塊錢買來的超值鍋,以及今日晚餐。</p> <p>晚飯時間,大家都回來了。圍坐在天幕下,吃飯喝茶,看傍晚的天空和山峰,夜很快就來臨了。打開營地燈,我們的一個個小臥室,稀松又有規律,點綴在夜幕下,溫暖而治愈。</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D2.虎皮壩新冷古寺--夯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途經最高海拔 4463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爬升593米,下降605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3900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氣: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徒步路程:12+公里 耗時:6H</span></p> <p>清晨霧氣繚繞,新冷古寺清清凈凈。</p><p>今日正式拔營出發,進山了。</p> <p>小哥要趕馬,昨晚說好的安排又臨時變卦了,人手不夠,于是我們全程都是自給自足、自我放飛。</p><p>前面的路,循跡在軌跡線上,過橋、爬坡、找路,大家一路跟得很緊湊。</p> <p>走過南坡觀景點,那是一片很大的草甸,停下來拍拍照,看看不知名的花,滿眼黃燦燦。</p> <p>一個叉路口,左邊緩坡是常規V線去夯達的,相對爬坡少路程短,右上陡坡可以往C線笑基隆帳方向,爬坡多但風景好些。</p><p>我們爬向了風景好的方向,在坡頂小歇玩耍補充能量,等后面的伙伴。</p> <p>小歇過后,小莉考慮體能情況,決定返回叉路口按常規路線走,行走生活陪同。其余人繼續爬坡前行。</p><p>越往上走,就看著離雪山越近,景色也更優秀起來。</p> <p>然后,就看到我們想看的啦,就這么近這么親切。合影呀,我們同時互拍也是可以有的。至于背影,那其實是我們集體在仰望……</p> <p>在C線上走了一段時間,算算時間該找回營地的路了,九十度轉彎切下山,并沒有明顯的路跡,只是看大致方向。下坡太嗨切過頭,又爬坡上行……走著走著,走到了溝里……沿溝尋路,在枝枝叉叉和一條不大不小的溪流中穿梭,探索到地圖上那個叫“過橋”的地方。終于柳暗花明抵達夯達。</p><p>小哥和他的馬比我們晚到,果然是“嬌生慣養”的小馬。</p><p>行走生活和小莉稍晚的時候也從另一條路抵達匯合,據說走錯了點路……</p> <p>夯達營地讓大家又驚又喜,蒙古包、小賣部,還有一個遮陽休息亭,桌椅齊全。小賣部的東西全部良心價,可樂啤酒應有盡有。</p><p>趁著太陽還很好,各自曬著帳篷、墊子,喝著可樂、啤酒。</p><p>蒼老師在考察了蒙古包后,拉著行走生活和星星三人去享受生活,住蒙古包不扎營了,其余人選擇扎營。(營地費一頂帳篷20元、一間蒙古包200元)</p><p>做晚餐的條件相對好,有桌椅可用,有木地板可堆放食材。一鍋牛肉、一鍋菜飯,從天亮吃到天黑。</p> <p>飯后休息亭里一堆人聊天,蒙古包里一堆人串門喝茶。電信手機尚有信號,移動只剩羨慕。</p><p>夜色褪去青澀,大家紛紛入帳休息,住蒙古包的朋友美滋滋的伴著呼嚕睡去,小七和Kai不知在研究什么,直到夜深。</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D3.夯達--黑湖</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途經最高海拔 4612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爬升730米,下降21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4600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氣: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徒步路程:12+公里 耗時:6.5H</span></p> <p>據說這天路程很輕松,但我們不能太早到營地,因為小哥和他的馬兒會在后面慢慢走……</p><p>小莉休戰,定了摩托車中午出發直接去黑湖營地與我們匯合,其他人十點準時出發了。</p> <p>路很平坦,粉色的草(花)遍布在小路兩旁,是少女般的氣息。形色app沒能識別出花兒的名字,作為農盲的我自然也就繼續無知下去了。</p> <p>行行攝攝中,一個叉道走上一個緩坡,潮濕的泥土上橫七豎八的樹干,在高高低低的枝叉上行走,猛然發現小七卻在河的對面。甄別了下軌跡后,大部隊路線有誤,需要返回過橋……</p> <p>并沒有返回到正經的過橋點,而是在半路直接插下,也是很幸運的在亂草叢中找到了可以過河的地方,一根粗壯的樹根。</p><p>走到對的路上,一路上行都是樹林,沒有風景,只能低頭數地上零落的樹枝,追趕不見身影的小七的步伐。</p><p>在與小七重遇后,午休進食曬太陽。那個誰,徒步背個傘的,拿出來借給姑娘們擺擺造型吧!</p> <p>吃飽喝足,曬夠了太陽,才慢悠悠的起身出發,風景平平。</p> <p>看,前面那個山型,像極了他念他翁。</p><p>嗯,是挺像的呢~但要放大P一下……</p><p>還是認真走路吧,小心牛,慢過河。</p> <p>途經一藏民家,招呼我們喝酥油茶,幾個可愛的孩子,熱情的小姐姐和媽媽。</p> <p>男人們盤坐成一排,邊品茶邊評論著面前的糌粑和那些叫不準名字的面食,仿佛下鄉體驗生活的美食家。</p><p>美食家客串完,繼續走啊,不到二小時就到了黑湖營地。</p> <p>營地范圍內有很多小木屋,上著鎖,隔著半透明的簾子可以勉強看到屋內。</p><p>先去遙望了一下黑湖,四處找合適搭帳的地方。未果,地面大小石頭,沒有一塊平整,倒是千挑萬選看中了兩間小木屋,想著能住里面自然是好的。等來小哥哄著開了這兩間屋的門,女生們和高反著的凱博、星星住了間大點空氣通透些的,其他男生的那間小點。(兩間木屋100軟幣)</p><p>柴火燒起來,飯菜煮起來,我的奶茶喝起來~</p> <p>就寢不久,就聽見嘎吱嘎吱動物咬東西的聲音,強烈疑似是高山鼠,而且就在身邊頭頂位置。一邊內心慶幸搭了內帳,至少動物們不會爬到身上來,一邊擔心它們會不會竄進包里……男生們并沒有搭內帳,不知是怎樣的內心讓他們度過這一晚的,總之是整晚不得安寧。</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D4.黑湖--娘卡措</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途經最高海拔 4902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爬升348米,下降216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4770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氣: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徒步路程:11.5+公里 耗時:8H</span></p> <p>黑湖到娘卡措,本是很近的,學霸擔當說這附近有很多海子,去探索一下吧。于是乎,我們開始了瞎走的一天。</p> <p>猶豫要不要和大部隊一起走的凱博,被門口的百米小坡勸退了回去,結伴小莉和小哥一起走,據說二個多小時能到,實際也走了近五小時。其他人朝著有海子的地方繞行山路,沒有明確目標,也說不清看到的每個海子在哪里、叫什么。</p> <p>在海子邊發呆、拍照,在山頭上數海子的數量,爬得高看得遠。各自走著自己的路線,每個人都是別人視線中的風景。</p> <p>越過奇異的石巖路,手腳并用穿越石海,上山有歡快,下山就有多歡快。</p> <p>最多的地方可以一覽十五六個海子,當然每個都不算大,水也不夠藍不夠綠,太陽公公的工作不太專心。即便如此,我們仍然熱情的享受著這一山一水的眷寵,喝著“下午茶”,聊著有的沒的。</p> <p>貌似附近的海子也看得差不多了,啄磨著往營地走。在往哪條路上切的問題上,討論一番后,走上了一條遍地是花的山坡,有種勝過海子的美。</p><p>然后,走散、匯合、再走散、再匯合,在山脊上、在山腰上、在山谷河流中,十個人散落在整個山間,用遙遠的身影點綴別人的眼。</p> <p>感覺走了很久很久,在上上下下坡中,在方向左左右右中,在走過頭橫切回的輪循中,終于終于走到了常規路線上。</p><p>剩下的兩公里路,大家都很安靜,不再交談,只管散漫的前行。靜默,有時候代表思考,有時候代表情緒。</p><p>遠處看到了娘卡措營地,一望無際。</p><p>走近,落霞清美,風很冷很冷。</p> <p>這是唯一一天小哥比我們到得早。據說擔心我們回不到營地還出去找了一圈,也有溫情之處啊。</p><p>和肉肉找了一個相對風小的地方扎營,離小哥選的地方有百米遠,有三個男同學也過來了,其他人不高興動彈,于是這晚營地分了兩個陣營。可能大家都有點累了吧,不愿意跑來跑去,也不想起灶煮菜,兩個陣營就分開解決晚餐了。</p><p>這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中秋節和國慶節雙節合一的日子,在與世隔絕的山里,儀式感還是要有的。月餅可不能少,還得是喜歡的口味,配著簡單的方便面、大白菜和一路背來的兔腿,在雪山湖泊下慶祝了節日。</p><p>百米外的伙伴們,也搞了“豐富”的簡餐,出前一丁和肉罐頭。</p> <p>十五的月兒圓又亮,在娘卡措上泛起圈圈光暈。風小了些,沒有傍晚那么冷了,就這么待著、看著,突然想念那個喧囂的塵世。</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D5.娘卡措--熱梯(海拔4180米)--車行格木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途經最高海拔 4785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爬升22米,下降658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氣: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徒步路程:13公里 耗時:7.5H</span></p> <p>今天要結束格聶的行程了,據說晚上的格木村要什么有什么,很是期待。</p> <p>出發前好好的欣賞一下這個措,清晰壯麗的雪山和靜謐安逸的海子,大自然渾然天成的畫卷。</p> <p>為了留下這畫面,大家更顯神通,蹲著趴著,或是三個人疊在一起……</p> <p>路不難走,就是有一些爬坡有一些沼澤有一些橫切,僅此而已。</p> <p>路上時不時有些花花草草,讓人治愈。</p><p>路上有一些娛樂時光,讓人歡喜。</p><p>路上留有我們的身影。</p> <p>再一次兵分兩路,為了少上上下下,一直在橫切,多走很多路。不在軌跡上,就靠方向感,沼澤地很多,可謂不在橫切的路上走就在沼澤地里蹦噠。</p><p>時不時觀察下地形,商討下路線。</p><p>下了很深的山谷后,終于走到一片牧場,數不清的牛馬,前方有一個象工廠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熱梯了。</p><p>遇上好心的藏族小伙,摩托帶走了只剩腳在走路的小莉同學,我們飛奔下山。</p><p>匯合,格聶再見。</p> <p>山下已經等待的小伙伴,商量著找了車,開往格木村。因為對小哥并不滿意,所以我們計劃去格木村重新開始。</p><p>到了格木村,是誰說的什么應有盡有?分明什么也沒有,陷入失望。</p><p>當然,晚餐還是豐富的,移動是有信號的,蒙古包的通鋪還算是方便的,除了大蜘蛛時不時出現外,一切都還好。</p> <p><b>Part3 突變,何去何從;幸福,從天而降</b></p> <p>格木沒有馬,經過多方咨詢說可以到先到巴塘,那里有專業帶亞莫措根的村民,并且言之鑿鑿已經全部安排妥當,只等我們早上過去。</p><p>尚未睡醒就被call了起來,說今日修路晚了會堵車,提早出發避免耽誤。內心隱隱覺得不那么真切,還是火急火燎的收拾好出發。</p><p>去往巴塘的清晨,又怎么預料數小時后的變數。</p> <p>巴塘的水果極其誘惑,巴塘的建筑也有特色,九點多的時候我們就如約到達。補早餐、買物資、逛市集。</p> <p>得到消息此處無法進山!What?</p><p>致電昨日聯系的向導,本以為他在村里,豈料馬路對面的人接起了電話……</p><p>理由是公安不讓進山,生氣、疑惑早點怎么不說?!交涉未果,大家都明白,被坑了……</p><p>也許某(sai)些(qian)手段是會有效果的,事后也有事實證明的確如此,不過在經歷了理塘那晚的交涉、格聶小伙一路相愛相殺、格木到巴塘等等所有的事情后,對亞莫措根再無期待,心已不再。</p><p>在一家家具店門口,一群不知去哪兒的難民,坐著站著挪著小方步。腦子里快速的翻閱著附近可以走走的路線,百度一起來幫忙,該去哪可以去哪?</p><p>小七仍然執著的要想辦法上亞莫措根,周折著又聯系了個向導,人少重裝直接進還是可行的,于是和Kai、相見三人一組決定嘗試一下,后話是他們成功看到了美麗的亞莫措根。</p><p>巡導在熱梯就先行離開了隊伍,走C線去了;小莉在格木村搭了一輛私家車,回理塘了;蒼老師因突發事件從巴塘撤出,回家了。剩下六個人最后決定去走蓮花湖穿越,就此隊伍重組。</p> <p>要去蓮花湖也不算容易,巴掌大的地方找個車頗費周折,好容易說清地方談好價坐上車,車子在各個街道反復繞圈,管你是不是包車只要有空位就想拉客。不多說話,任憑折騰,差不多一個小時,車子終于開始駛出巴塘……</p> <p>路過姐妹湖、偶遇路邊彩虹,本是放松時刻。司機師傅的一個嗑睡震醒了全車人,看著車駛上逆行車道又措手不及地掰回正道,看著司機一口氣買了十瓶紅牛,我們屏住呼吸面面相覷……</p><p>哪里找來的司機,是昨晚上沒睡覺嗎?好恐怖!</p><p>“師傅,到理塘我們要去吃飯!”那時是下午三點。打著吃飯的借口,關照司機休息一下,內心獨白:小命要緊。</p><p>以這樣的方式又回到理塘,吃了一鍋魚,邊吃邊啄磨。與司機協商不再前行到此結帳未果,看似鐵了心要賺完這單生意。那行,這回也該清醒了,就繼續走吧。現在不散伙,到時讓你散不了,誰又能知道后面是誰坑誰呢。</p> <p>從白天到黑夜,才發現這路程那么長。新都橋繁華似錦,在車里都能感受到歌舞升平的氣息。司機開始耍脾氣,“你們就住這兒吧,往下都沒有住宿的地方了”,我們也動過住下的念頭,但是并沒有找到合適的,要求按計劃前行,第一回合;從城鎮到小村,一個不知名的道路上開了二家飯館,司機說要去吃飯,并指著對面黑漆漆的雜草地說“你們不是有帳篷么,住這里吧”、“我最多再開40公里”……我們沒有接話,行走生活說萬一晚上真的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沒有水,于是去店了買了十瓶礦泉水,豪氣的往車上一扔,司機撇了撇眼,第二回合;從有人的街到無人的山道,抵達沙德,路燈有著蓮花的外形,離蓮花湖最近的鎮子,遇一人說往下沒有住宿了,司機又帶著我們看了兩家“賓館”,未果繼續開,第三回合。接下來的路真的不太好開,夜已深,路不熟,那個叫林場的地方究竟有什么也未可知,耳邊充斥著抱怨“到里面沒地方住沒人管你們”,靜默不對話,我們只想安全抵達目的地,且做好了晚上景區路邊扎營的心理準備。</p><p>終于在路邊看到了蓮花湖的指示牌,沿著指示方向彎進了山路,開了沒多久到一處三叉口。一姑娘看到車便上前來問,原來是蓮花湖村里的小丫頭,到這里來等她的客人,我們趕緊詢問情況,問有沒有住宿,丫頭很熱情,說家里床已客滿,如果我們帶了睡袋不嫌棄可以睡地上。</p><p>嫌棄?偷著樂還來不及呢!當然,偷著樂的還有司機,終于可以把我們扔掉了,整整12個小時啊!我們堅持到最后,不知道司機心理是不是滿滿的無奈……</p><p>坐上小丫頭的車,約二公里就到了位于蓮花村的她家,我們連連驚嘆這地方沒人帶是找不到的,掩飾不住的慶幸巧遇了小丫頭。丫頭和她的爸媽熱情的招呼我們,房間很大很干凈,有廁所有洗漱池,還有好吃的。本以為要露宿街頭,卻突如其來如此的幸運,怎一個爽字了得。</p> <p><b>Part4 蓮花湖伍須海穿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b></p> <p>位于康定的蓮花湖,和位于九龍的伍須海,都是有名的風景區。他們之間的穿越,必是有趣的。</p><p>高原遇見江南線,林中穿、草間飛、溪里跳、巖下睡、石上翻,十八般武藝齊齊亮相,必是精彩的。</p><p>全程海拔3592米~4914米,累計爬升1579米,總徒步路程33公里(軌跡因手機問題記錄略有缺失)。</p><p>行前功課基本為零,一切都是新鮮的。</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D1.蓮花湖--荷花海牧場營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途經最高海拔 4068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爬升469米,下降21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4056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氣:晴轉小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徒步路程:12.4+公里 耗時:6.5H</span></p> <p>睡下已是午夜,安穩的一覺醒來,仔細欣賞了小丫頭的家。在這個村子里,蓮花湖的小丫頭遠近聞名,可接待來此的客人。我們問另一隊游客怎么找到這家的,答案是抖音,瞬間刷新對抖音的看法,原來它還真不是個一無是處的APP。</p> <p>小丫頭為我們準備的早餐,滿滿的一桌。青稞餅、土豆、蘿卜,還有某同學一口氣吃完一盤的雞蛋白菜,配上稀飯,每一樣都那么樸實而可口。</p> <p>昨晚與小丫頭說了穿越的想法,早上丫頭和她的家人就幫忙安排好了。車子、向導、物資暫存統統搞定,簡直淚流滿面。出發的時候丫頭又是塞吃的又是問東西帶夠沒,暖寶寶要不要、防曬霜要不要、面膜要不要、調味料要不要……臨上車還給了一大包蘋果。</p> <p>就這樣,車把我們帶進林場,進入蓮花湖入口,開始了穿越之旅。這里其實是月亮灣景區,不少附近的游客來此玩耍。我們似乎是走在景區核心處的對面,視野被樹木遮擋,只能透過空隙遙望。</p> <p>清純的湖,湖里有山有云也有草,湖中五彩斑斕,雖無月卻非虛得其名。</p> <p>奔流的湖水啊,不知來處也不懼去處。</p> <p>路上有一些游客,去往山腰處的野溫泉,混跡在人群中前往。</p><p>沒多久就有一處小溫泉,看見有人在泡腳丫子,我們也下去體驗了一下。泉眼處滾燙而有力的沖擊,洗去幾日來的疲憊。</p><p>普通小路上升約一小時,走過大草坪,到達野溫泉,很多人在此逗留,溫泉蛋、溫泉面,二串冷肉串換三個迷你包子……被商家坑得很高興,歡聲笑語中繼續前進。</p> <p>沒有了游客的山,又恢復了安靜。</p><p>路很平常,古舊蓮花寺怎么看也就是個“遺址”,開始過橋。</p> <p>這是個神奇的橋,看似很簡單,站上去才發現,天眩地轉,那是風和流水在對話。</p><p>于是,技術派、盲人派、落水派、看戲派紛紛上演,大聲的笑著別人、黑著自己。</p> <p>再然后,emmm……,林中穿來了,一人高的樹林,樹林,還是樹林,此處沒有照片!因為林子太密太雜。穿了二小時的樹林,樹枝會打臉,視野僅半米,路是看不清的,偶爾走叉給自己徒增難度。</p><p>走出密林,是空曠的牧場,離營地二三百米,迎面跑來一紅衣男士,急切地與我們述說,原來他的隊伍翻過前面的啞口后有隊員高反嚴重需要幫助。</p><p>快速溝通后,我們的向導達瓦、白馬等先行上山救援,我們在牧場營地扎營等待。</p> <p>牧場有很多小木屋,都是非常矮小的,有些堆滿了草垛。木柵圍欄,圈起一片地。傍晚和日落,完全不一樣的顏色。</p> <p>陸續有幾個村民急急的前來上山幫助人員下撤。</p><p>我們起灶洗菜做飯,辣子雞、白米飯,煙熏火燎。外面下起了雨,老天并不友好。圍坐在小木屋,黑漆漆的聊天,等待救援的消息。</p> <p>夜,十點,挪出屋子扎上帳篷睡覺。一夜迷糊,對講機響了整晚,直到凌晨四點,人平安。</p><p>對于這段插曲,此處省略一萬字,畢竟不是親歷全過程,也不作評論。</p><p>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是所有人的追求。</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D2.荷花海營地--不知名山洞營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途經最高海拔 4546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爬升550米,下降78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4544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氣:多云轉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徒步路程:6.7+公里 耗時:5.5H</span></p> <p>清晨醒來,空氣清新,沒有下雨。山那邊薄霧彌漫,拔營收拾。不知達瓦他們何時會返回,計劃著閑逛一下,也許就此要出山了。</p><p>然,還沒收拾完就看到遠處的身影,他們回來了!趕緊準備了吃的,讓他們歇息。折騰了一晚還精神抖擻,真是厲害。</p><p>出發,一次又一次過河,在沼澤地里開辟道路,松軟的草垛,每一腳都會陷落、彈起、再重復。間歇穿插灌木叢、碎石路,如果不是遠處的雪山,我一定會以為身處江南的某個山丘中。</p> <p>從叢林里殺出,一片平坦草原,就地午餐補給。天陰下來,時不時下點雨,一片云散開,又亮起來。</p><p>再出發就是爬石頭,過河流,這是一條檢驗跳躍和平衡能力的路……</p> <p>石頭平臺上,望出去的光景,哪里象是高原的山……</p> <p>哪里是路?哪里都是路!</p><p>想怎么走都行,只要能過得去。</p> <p>穿過一條大溪,被告知這里就是今天的營地,就是我們站立的腳下。沒有一處平整的地方……</p><p>變天,又下起了大雨,有傘的孩子就是會得瑟,糾結著如何扎營。</p> <p>達瓦他們說上面一點有個不錯的山洞,我們欣然前往,十分鐘的路、跳了一條河,看到了山洞。和概念中的山洞并不一樣,準確說是有一個很大的天然屋檐,地上也是沒有一處平地。</p><p>沒關系,小天地可以修繕,石板一塊塊地搬,重新布局,一處做廚房,另一處做臥室。地方不夠,六頂帳篷縮減成三頂,根據帳的大小重新匹配入住者。我、肉肉和Tina三人擠了一個帳篷,好在三個都是小個子。星星和行走生活將就一晚,凱博仍然單帳,但給了個占地最小的。</p> <p>搞定睡覺大事,烤火、煮飯。淋了雨,又濕又冷,對面的天空云層密布。</p> <p>廚房簡易,坐著、蹲著在高低起伏的石頭上,晚餐隨意了些。吃完就轉回臥室區,煮了茶喝,再各自鉆進帳。</p><p>男人說了幾句話就沒有了聲音,大概秒睡了。</p><p>三個姑娘坐在帳內,搜羅了各種食品,什么龜苓膏、果凍、魚肉腸……統統吃了一遍。躺下,是需要勇氣的,該高的地方凹、該低的地方凸,哪里不舒服手墊一墊。畢竟,能弄成這樣已經非常不容易了。</p><p>輾轉反側。</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D3.不知名山洞營地--又是不知名營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途經最高海拔 4914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爬升465米,下降916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4083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氣:多云轉陰轉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徒步路程:7.5+公里 耗時:7.5H</span></p> <p>伙伴們,起床啦~</p><p>一聲呼喊,大家從帳內爬出。雨停了,是一個沒有陽光的日子。</p><p>今天的主題是翻啞口,翻啞口前先翻翻石海,大石小石落玉盤,一個個小身影,散落在漫天的石堆里,各管各走,偶爾手腳并用,偶爾回望。</p> <p>紅旗是前人留下的,成為我們的風景線。</p><p>前面就是啞口了,啞口上的瑪尼堆,是一種標志吧。</p><p>翻過啞口,應該是可以看見天池了。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一片白茫茫,拍了張背景是白色的集體照,準備下啞口。</p><p>突然,聽見呼喊,“看!天池!”</p><p>尋聲望去,山神眷顧,為我們散開了厚厚的云霧,天池一點點展開,呈現在眼前,久違的喜悅,久違的呼喊,久違的興奮。</p> <p>一路下坡,到底時回望了下走過的路,一堆石頭和一片草,看不見路跡,卻哪都是路。</p> <p>走過一條狹窄的溝壑,在一小塊平地上小歇。肉肉和Tina走得很快,一路自稱為“弱雞”的凱博,在溝里亢昂的走錯了段路,又林中穿了一番,勢如破竹。可憐了星星還未痊愈的手,雪上加霜。</p><p>歇著歇著,又下雨了,坐著坐著,撐起了傘。4個人撐一把,只是個意思。</p><p>之后的路,全是危險路段:過橋、陡坡、懸崖、峭壁、河流。當然,比之前的路有趣得多。</p> <p>高處的視角更加寬闊,路上的蘑菇個兒碩大,青苔斑駁。</p> <p>今天的營地比昨日稍好,雖然是斜的,但能容得下我們所有帳篷。</p><p>邊上有個真正的山洞,洞口是偌大的自然天幕,可以遮風擋雨。</p> <p>把所有的食材全部煮掉,鏟子不見了,達瓦現場削了一根;只有一個鍋,肉肉同學一波一波的煮著。大家七手八腳,點了二堆火,黑夜中嶄亮。</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D4.又是不知名營地--伍須海景區(3708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途經最高海拔 4086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爬升28米,下降395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氣:太陽雨轉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徒步路程:6.5+公里 耗時:2.5H</span></p> <p>整夜的雨未停,清晨不愿起床,外面是水墨丹青。</p> <p>出山的路只有二個多小時,一路淅淅瀝瀝的雨,太陽偶爾露頭。過一條大河之后,路就越來越好了。偶爾有一些灌木、沼澤和溪水,大部分是普通的叢林,樹木橫七豎八。</p><p>走過一片舒緩的軟草地,看到伍須海,進入成熟的景區。</p> <p>伍須海的樣貌,伴著太陽雨,如畫卷般映入眼簾。</p> <p>休整后走出景區,在門口坐車直奔九龍縣城。</p> <p>在縣城,匯合了小丫頭,和達瓦、白馬他們一起吃了散伙飯,感謝他們帶給我們的驚喜與快樂,感謝他們一路陪伴。</p> <p>回成都的路上,折多山的車排成長龍,按序前行。偶遇了云海,嘆息只能車覽,但大家很知足,因為這一程的經歷,足以銘記。</p> <p><b>Part5 散伙,走在成都的街頭</b></p> <p>當晚就迫不及待的去吃了串串,山里出來什么都美味。第二天找了兩家大眾點評高評分的店,北上廣人均五六百的美食,這里僅需一二百,且小食暢飲,味道正宗。</p><p>伙伴們陸續返程,肉肉和我在最后離開。</p><p>最后一晚,大雨中奔跑三公里去吃飯,狼狽的進店,借充電寶、借剪刀剪褲腿……吃飽喝足漫步成都街頭七公里回酒店,很拼很浪很任性。</p><p>走在成都的街頭,唱起那首老歌,回憶滿滿。</p> <p>遇見,都是注定;</p><p>從來,沒有復轍;</p><p>山,一直在那;</p><p>愛,只在心中。</p> <p>感謝所有這一程遇見的人,無論是坑是愛是熱情還是冷酷。</p> <p>End</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孝义市| 宣化县| 陆河县| 余江县| 梧州市| 巴彦淖尔市| 调兵山市| 余庆县| 文成县| 湟中县| 增城市| 彰化县| 长顺县| 万荣县| 汨罗市| 民勤县| 吉水县| 彭州市| 历史| 徐州市| 巴东县| 铁力市| 淮阳县| 万源市| 忻城县| 台江县| 疏勒县| 五台县| 城市| 张家口市| 柳江县| 平昌县| 永德县| 蕲春县| 乌拉特中旗| 中阳县| 阿克苏市| 黔南| 辽源市|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