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父輩的戰旗 保衛著和平 捍衛了正義</b></p><p><br></p><p> 2020年10月25日至26日,作為九兵團后代的一名代表,我有幸參加了由志愿軍研究會組織的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與130多名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志愿軍后代們來到了見證抗美援朝的英雄城市丹東,共同緬懷先輩的偉大功績,祭奠犧牲的志愿軍烈士。整個活動內容豐富,組織緊湊嚴密,一路走過,感概刻骨。</p> <p> 在上河口斷橋,只見兩邊欄桿處,插著各支參戰的志愿軍部隊的軍旗,獵獵飄揚,迎風招展。當我看到父輩所在的志愿軍第21軍所屬61師、62師、63師三面戰旗,感動心情一下迸發,眼前好象浮現出當年21軍父輩們浩浩蕩蕩地從這里頂著凜冽的寒風,踏著深厚的積雪,邁著堅定的步伐,向硝煙彌漫的烽火前線進發。</p> <p> 時任21軍長謝振華將軍的小女兒謝海巢和我都懷著激動的心情,向21軍三個師的戰旗(61師、62師、63師)分別致敬軍禮,向三面戰旗分別舉拳宣誓。我們心中默默思念,感懷萬千。70年前,我們的父輩蹈火赴湯,捍衛正義與和平。高奏凱歌,矗立起了不朽的精神圖騰,創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70年后我們重回故地,豪情激蕩,追憶先輩祭英靈,山河無恙。傳承紅色,血脈流淌,不忘初心再出發,續寫輝煌。</p> <p> 回顧我們21軍的父輩們入朝作戰的歷史,我們內心更加感受到和平時代來之艱難,幸福生活來之不易。</p><p><br></p><p> 1953年6月23日,21軍奉命進入東線。7月5日,61師加強185團接替了60軍北漢江至魚隱山段的防務,擔負魚隱山至文登里段防務的33師,也由21軍負責指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圖為21軍參謀長胡煒在金城前線</b></p> <p> 聯合國軍部隊發現21軍換防后,敵內部電臺傳播“共軍最剽悍的21軍上來了”。他們想趁我立足未穩,剎剎這支“剽悍之師”的威風,對我發起突擊,當晚對938.2高地到890.2高地之間的我防段陣地發起攻擊。我軍迅速投入戰斗,打響了21軍入朝后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槍。我181團和183團不愧為紅軍團,英勇的21軍指戰員不辱英雄稱號,奮起反擊,以猛烈的火力和陣前出擊將敵擊退,一個輪次的反突擊就斃傷敵300余人,俘韓軍5人。</p> <p> 隨后,為了配合停戰談判,21軍又發動了撥點戰斗。7月16日,61師主攻600高地,33師攻占603高地,以保障兵團側翼的安全。此戰仍由軍參謀長胡煒親自組織協調。15日晚上,兩個擔負攻擊的連隊,秘密接近敵陣地,隱蔽在茂密草叢中。181團7連加強團偵察排一個班及營屬火力,于7月16日19時30分出發,在火力的掩護下,越過雷區與水深1米的河溝,在距敵百米處利用自然溝與密集的小叢林區域潛伏一晝夜。17日23時30分,我炮火急襲,摧毀工事30余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圖為21軍61師炮兵團長楊益三下達火力攻擊命令</b></p> <p> 23時35分,配屬21軍指揮的33師7連發起沖擊,23時40分突破敵陣地,10班占領602高地,擊退小股反撲后,3排占領603高地。23時50分181團的1、2排與偵察班占領600號高地,隨后打垮539號高地敵連續沖擊,3班2小組前出至敵539高地前沿監視敵動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圖為181團7 連在軍直屬炮團的火力掩護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向600號高地發起攻擊</b></p> <p> 24時許,10班2小組前出至601高地與10連1小組會合,并打退敵4次班組級反撲。在占領601高地后,7連主力于18日2時21分撤出占領的陣地,3班2小組和10班2小組于18日23時30分從603高地撤回。此戰,擊斃美軍30余名,俘虜美軍3名。為防止敵炮火反擊,兩個連隊及時按計劃撤出了戰斗。</p> <p> 隨著戰事的進行,戰斗越來越慘烈。金城反擊戰緊張進行期間,一天,183團2營營長吳楓讓衛生員周榮興給一位偵察員從前沿背回來的烈士用白布包好,再讓擔架員送到后方陵園安葬。周榮興上前一看,他是團“偵通工連”(編偵察、通信、工兵共3個排)偵察班班長,被敵人的炮彈炸掉了一條腿,炸飛了腦袋。偵察員背回來的是沒有頭、沒有右腿的尸體,衛生員為這位失去頭顱和右腿的英雄偵察班長烈士,一邊包扎,一邊流淚。這位班長執行的任務是帶一個偵察兵,泅渡漢江,去聯系無名高地的朝鮮人民軍,把志愿軍支援糧食彈藥的運輸路線、糧彈供應地點搞清楚,回來再帶團運輸隊把糧彈送上去。渡過漢江后,通過敵人炮火封鎖區時,他被敵人炮火擊中,壯烈犧牲。隨同的偵察員毅然前行,和人民軍取得了聯系,自稱“我是志愿軍鋼鐵部隊的偵察兵”,圓滿完成了任務,返回時背回了班長。團偵察股長梁錫財向幾個同志介紹情況時,現場人員無不落淚。戰爭中見過很多戰友犧牲的,但是很少有像英雄班長這樣慘烈的,可惜的是如此壯烈犧牲的英雄,卻連名字都沒有留下。</p> <p> 金城反擊戰結束后,清理戰場時,183團在一個被敵人轟炸而堵塞的坑道里發現有5個戰士悶死在里面。他們像雕塑一樣神情肅穆,英雄們死得這樣悲壯,真是高山為之低頭,翠柏為之哭泣。183團的戰友們都是含著眼淚,把烈士遺體運出坑道,安葬在山坡上。1953年7月27日停戰,金城反擊戰結束,183全團從前沿陣地就抬下80多具烈士遺體。僅僅183團機炮連、6連就有近50名英烈沒有在軍檔案里留下英名。183團在金城反擊戰中犧牲的人數,是21軍在金城戰役中犧牲總人數186名的41%。(62師在朝鮮還承擔過修建志愿軍烈士陵園的任務,成立了中國人民志愿軍813(軍的代號)部隊陵建大隊,共修建了共建大小陵園18個,安葬烈士300余名,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沒有名字。)<b>青山埋忠骨,汗青照丹心。</b>這些烈士大多數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在志愿軍烈士墓前合影</b></p> <p><b>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b>幾十年來每逢說到志愿軍先烈,這位英雄偵察班長和許多在朝鮮犧牲的21軍烈士們的形象就會浮現在全軍指戰員們的面前,震撼著指戰員們的心靈,不禁使人淚沾衣襟。英雄偵察班長和所有21軍的烈士,是全軍崇敬的志愿軍英雄,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可在我們的心目中,他們就是和楊根思,邱少云一樣崇高的偉大戰士,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的英雄壯舉!</p><p><br></p><p> 金城反擊戰是志愿軍發動的一次最大規模的進攻戰,也是中國人民對西方列強的一場勝仗。此戰,共殲敵7.8萬人,拉平了三八線,迫使聯合國軍停止了戰爭。21軍有幸成為參加終止戰爭、畫上時代句號的部隊之一。之后,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陸軍上將馬.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上了他的名字。他說:“我是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司令官”。</p> <p> 回望歷史,撫看今朝,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如果有心存不軌的勢力和國家膽敢再來毀壞,那我們一定要象我們的先輩那樣,奮起戰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給予他們迎頭痛擊!</p><p style="text-align: right;"><b>(王吉寧)</b></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专栏|
万安县|
太湖县|
承德市|
龙口市|
宁强县|
望江县|
金华市|
雷州市|
环江|
仙游县|
濮阳市|
芒康县|
墨江|
榆树市|
岢岚县|
肇州县|
奈曼旗|
辽源市|
徐水县|
鹤庆县|
威信县|
应城市|
洛阳市|
亳州市|
温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奎屯市|
通渭县|
惠东县|
东阳市|
河津市|
张家川|
稻城县|
泉州市|
涞水县|
长寿区|
本溪市|
平塘县|
南召县|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