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吳老滿與水歌》</i></p> <p> 初識張貴東,是在郎寨。當時詩人王強在貴陽阿哈湖濕地公園里面搞了一個布依族特色餐飲,我們叫它郎寨。這里經常會有他的一幫詩人畫家藝術家朋友來郎寨聚會。有一天廣東東莞的農夫來了,并且帶來一幫朋友。其中有一個五大三粗,皮膚墨黑,剃著光頭,穿著有點像出家人的,給我印象極深。王強介紹說他叫張貴東,朋友圈里都習慣叫他水歌,是我們貴州著名的花鳥畫家。但我初見他那副尊容,覺得他真不像一名畫家,倒像是一個從武臺山跑出來,然后去打家劫色的綠林好漢。</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p><br></p> <p> 其實他還真不是像他外表長得像綠林好漢一樣的魯莽漢子,而是一個出身軍人家庭,從小就是根正苗紅的共產主義接班人。他父親1938年參軍,是屬二野楊勇的部隊,曾參加三大戰役,還有臺兒莊,孟良固等一系列大戰惡戰,是一名久經沙場,為解放全中國出生入死的英勇戰士。1949年隨著解放大西南的一聲號令,他隨二野部隊南下,來到貴州銅仁地區參加剿匪。當時他母親是思南縣一名婦女干部,在工作中與他父親相識相愛,并在玉屏結為夫妻。后來他父親調到銅仁,任銅仁軍分區副司令員。</p><p><br></p><p> 張貴東是在玉屏出生的,兒童時期是在銅仁度過的。1967年,文革開始實行軍管,他父親調到了貴陽軍管會任軍代表,母親調到貴陽市政府秘書處工作。他也就隨著父母親來到了貴陽,并且扎根下來。小時候,他在部隊大院里生活,養成了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敢亂說亂動的性格。到了貴陽,離開了部隊大院,住進了城市的巷子街坊里,與街上的一幫年齡相仿的青少年混在一起,他感覺生活一下子變得無拘無束了,變得又有趣又好玩,實在是魚歸大海,可以海闊天空任自由了。這樣他身上也少了一點部隊大院子弟的傲慢與孤僻,多了點與社會通融的良好習氣。</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class="ql-block"> 在那個年代,對他們這些不諳世事的孩子而言,玩是最開心的事。學習對他們來說是最提不起精神的。他對數理化最覺得頭疼,但對繪畫好像從小就喜歡。1978年,他得知龍井路小學有一個繪畫培訓班,他馬上就趕過去報名,他們這個班的指導老師是尹光中,董克俊。這倆位貴州當代著名畫家成為了他的啟蒙老師。到了1980年,他又拜貴州當代著名畫家黎培基先生為師,專門跟著他學習花鳥畫。在他前期學畫過程中,能夠相繼得到這么多貴州當代書畫名家的提攜指導,真的是太難得了。這也可以說是他的幸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了良師引路,他的學習繪畫的興趣更濃了,進步也更快了。當然他的社會交往的范圍也更廣了。那個時候的年輕人都對數理化不感興趣,而詩歌,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在社會上還是比較吃得香的。所以,當時他憑著畫得一手好畫,廣交了不少趣味相投的朋友。比喻說有詩人王強,農夫,吳立忠等,還有畫家田原,岳黔川,張同霖等。他們那幫七十年代就在貴陽混在一起的,臭味相投的難兄難弟,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在貴陽的大街小巷瞎忙瞎轉。當然他們畫畫的畫畫,寫詩的寫詩,玩音樂的玩音樂,對自己的興趣愛好一點都沒有荒廢。到了八十年代,還別說一個個都混得風生水起。只是在那個時候,他們天性活躍好動,又一個個自恃有才有貌,還會拋勾子,相互之間抬碗損友的趣事,一點也沒有少干。聽水歌講起來,那就是一個得意洋洋,津津有味得很。他們有好多什么拔釘子,炸壩的故事,把我都聽得一楞一楞的,好不羨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張貴東從來就不是一個安份的人。他1980年高中畢業就進了貴陽市政府秘書處,成為了一名國家公務員。這在當時可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好職業。可是他工作了不到兩年,就毅然決然的辭職了。干什么去了呢?他跑到四川美院進修繪畫藝術去了。</p><p><br></p><p> 學了一年多,他回到貴陽,進了一家企業搞裝潢設計,干了一段時間,覺得太枯燥了,又辭職回家專心畫畫了。1983年,貴州當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方小石先生看了他的畫,很是喜歡,于是也經常給予他一些指導。可以說張貴東從學畫開始,他的起點還是比較高的。遇到的良師都是貴州美術界的名家。在他們的提攜指導下,他的繪畫技藝突飛猛長。到了1985年,他就獲得了西南三省美展的金獎。他對花鳥畫也更加入迷了。</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一個人首先必須要解決了溫飽才可能搞你的藝術。在那個年代,藝術是買不了錢,你畫得再好也沒有人來買你的畫,也就解決不了他的溫飽。他辭掉了工作,沒有了生活來源。他只有一邊干一些填飽肚子的活路,一邊搞他的藝術創作了。那幾年,他開過腸旺面館,在民生路萊場擺過烤雞攤攤。他開面館,一天可買出去幾千碗,他擺烤雞攤,幫他殺雞的師傅就有七八個人。你們說這生意算可以了吧?但他心里始終裝的是他的藝術夢,這生意賺點錢只是為了糊囗。所以賺了點錢他又歇手不干了,又去搞他的藝術創作去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為了畫畫搞創作,可能是把他賺的錢花光了,他的生活又沒保障了,他只好又開始搞米粉加廠去了。當年全貴陽米粉店里面的米粉,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由他來供應的。同時他還搞了一個生產礦泉水的水廠,都是做得風生水起。</p><p><br></p><p> 這個時候,就有朋友開始喊他水哥了。還有朋友就說,你張貴東這么多年邊做生意邊搞花鳥畫創作,活得自在活得精彩,就像一條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并且是邊游邊晿著歌的魚。你干脆把你的筆名就改為水歌好了!這筆名確實是代表了他的生活個性和他的執著追求繪畫藝術的精神!從此,在江湖上和畫壇上,就多了一個響當當的名號“水歌”的花鳥畫家了!</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當然,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你們說水歌是不是一個搞經營做生意的人才。如果他專心一致的做他的生意,也可能他早就是我們商界的成功人士了。但這個世界上最沒有提前設想的就是“如果”。只能說他就是一個為藝術而生的人?,F在他已經是全心身投入到了對花鳥畫藝術的學習與探索之中去了。</p><p><br></p><p> 他從2000年左右開始,就潛心學習八大山人,吳昌碩,潘天壽等藝術大師的技法和他們的藝術風格。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他更加深刻體會到了我們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精深博大,也更加領會到了我們在學習與探索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過程中,也要追求自己的藝術特色與風格。雖然這條藝術創新之路非常艱難,但我們還是必須要持之以恒的去做。只有這樣,才真正的把我們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傳承與發展下去。</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水歌就曾多次対我說,中國畫必須要講傳承,但又必須要有創新。要有自己的特色。雖然難但一定要去堅持。他的花鳥畫就不局限于師承某家某派,而是直接專攻學習八大山人和吳昌碩。同時又廣泛師法歷代花鳥畫名家之長,將傳統的筆墨技法加以變化,又注重師法造化,從大自然吸取創作源泉,并完善表現技法。</p><p><br></p><p> 他的作品筆法流暢凝重,用墨大膽滯拙,尤長于亂中求序,豐富多彩;用墨濃淡干濕,或筆簡墨淡,或濃重滋潤,酣暢淋漓,極盡變化;構圖新奇,或全景式場面宏闊,或局部特寫,景物突出,變幻無窮。畫風新穎奇異、蒼勁恣肆、縱橫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鳥,蘭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筆墨爽利峻邁,淋漓清潤,極富個性。</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他雖然生活在貴陽,學畫在貴陽,但在貴州他還真的算是一個獨行俠。平時他主要還是獨守在家專心畫畫,很少與外界接觸。但是一旦看到他喜歡的畫家的作品,特別是畫壇名家大家的作品,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一次他去農夫家,看到他家墻上掛了一幅八大山人的日歷,他激動不己。觀摩了很久,想開口借回家去臨摹,但總是沒法開口?;氐郊伊?,躺在床上仍然在想著那掛歷。到了深更半夜,他實在是忍不住了,光著腳又跑到農夫家敲門。農夫開門一看是他,還以為出了什么大事,不然這么晚了怎么可能跑過來。他一問才知道是為了那幅掛歷而來。農夫都深受感動,立刻取下掛歷對他說,你別說借了,這掛歷就送給你了!水歌抱回家,大半個月不出門,就是一心臨摹大師的作品,細察大師作品中的技法。他就是這樣一個對藝術特別癡迷的人。</p><p><br></p><p> 水歌覺得一個畫家不應拘于一城一地,而是應該走出去。他幾年前就曾多次來往于深圳和廣州等地。在那里舉辦畫展。曾有一次在深圳的個人畫展上,見一穿著樸實的老人來了,在畫展上轉悠了好幾個小時,有時會停留在一幅畫前認真觀摩很久。直到下午,他走到水歌面前,問他這些畫買不買。水歌看到這老人穿著樸實,也感覺到他確實喜歡自己的畫,于是說:“老先生,這畫我不買,如果你看中了哪幅我可以送給你。”</p><p> 那老人說:“我看中了這里全部畫作,你都買給我可以嗎?并且今后每年我預定30幅你的作品?!本瓦@樣,他在廣東有了一個長期客戶,每年他都要去廣東搞一兩次畫展。而他的花鳥畫在廣東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并且得到了京城畫界的高度認同。但在貴州卻還沒有太多的人知道他的花鳥畫的藝術價值。他也就真的成為了一個墻里開花墻外香的貴州花鳥畫名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有人說,看水歌的畫,最好不要去聯想他這個人。因為你如果只見他這個人,是沒辦法想到那么美的畫作是他畫出來的。但要我說,他人長得好像粗野了點,可他的畫卻古韻古意蘊古風。其實,這就是張貴東獨具的畫風,也是能夠讓人記憶特別深刻的名片。張貴東的國畫題材豐富,其中花卉草蟲尤其為人喜愛。他的畫作基本上篇幅都不很大。但不管幅面大小,不管畫面簡單還是復雜,他都能提綱挈領,駕馭自如,筆下簡而不空,繁而不亂,畫得又那么輕松愜意,似乎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逸筆草草的表象下藏著進退自如的從容。</p><p><br></p><p> 尤其難得的是,他的畫每一筆看似隨意,實則謀局在心,揮筆之間大大方方,光明磊落,絕無敷衍茍且之處,所以每一筆都可讓人咀嚼玩味,而且愈品愈有味道。他一直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創作出既有時代精神、又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艷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凈的現代繪畫新格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水歌的花鳥畫很有古風古韻,深得雅俗共賞之譽。文人書卷氣不是他追求的主要目標,他追索的是文人與民間兩種審美情趣的中和與交融,筆墨精熟而瀟灑,拙而寫意,動態如生。大家一般都稱他的作品為“大寫意”,以區別于逸筆草草、以拙稚簡括為特色的”小寫意。”</p><p><br></p><p> 古韻,是一種旋律,是一種音樂感的節奏,而這韻律又是來自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觀畫如賞月品茗之韻味。</p><p><br></p><p> 古意,是一種意境,也是中國歷史上那些文人騷客通過詩歌,音樂,繪畫融造出的一種文人意境,有時顯得高雅,有時又顯得粗曠古遠而令人玩味無窮。</p><p><br></p><p> 古風既古代名士之風,古人之風,亦指質樸淳古的習尚、氣度和文風,,也指質樸的生活作風,水歌就是這么一個不拘小節,豪爽不羈的人。他在生活上拔丁炸壩,對酒談歌,好不快活;他在藝術創作上,縱情揮灑,只為心境心意之舒坦,更為藝術精神之奔放!此乃水歌為人之本性!亦為友朋贊之不絕的豪杰本色!</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歌作品》</i></p> <p> 有那么一個女孩,他父親吳立忠是我本家好兄弟,也是一位優秀的書法家。他的小楷書法在貴州來說應該是堪稱前列的。他女兒自小拜貴州古琴名家,省古琴學會會長吳若杰先生為師,后又從貴州茶藝大師學茶道,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他父親曾想叫她學習中國傳統繪畫,但她都不感興趣。</p><p><br></p><p> 這次他從北京歸來,帶女兒去水歌家玩。她一進門看到水歌的花鳥畫,一下子就提起了她學習的興趣?;氐郊宜透赣H說,她想拜水歌為師,想好好跟著水歌學習畫花鳥畫。于是,立忠給水歌電話,轉達了女兒想拜他為師的意思。水歌看在多年老友的份上,也是看在他女兒聰慧內秀的資質上,同時更是為了傳承中國傳統國畫藝術的意義上,他滿口答應了。就在2020年10月18日,我們一起見證了一場隆重而又莊重的拜師儀式。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水歌花鳥畫的藝術魅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歌收徒儀式》</i></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作為貴州省民革中山畫院副院長、廣東嶺南藝術學院(研究員)特聘教授、中國藝術家對外交流中心注冊畫家、中國書畫院貴州分院副院長的張貴東(水歌),他的創作正處于當畫之年,他的花鳥畫的風格還在探索變化之中。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他的創作風格確實又有了一些新的變化。變得更加的重墨重彩,用筆更厚重,蒼古,筆墨更加講室簡潔生動,在創作中尋找新的墨韻和神彩。他追求一種高遠意境,試圖達到一種物我倆忘,人畫合一的境界。這是一個畫家追求完美的精神。這更是我們每一個人在不同行業都需追求完美的精神!只有不斷的去追求,這個世界才會更加進步,更加發展,才會更加的美好!</p><p><br></p><p> 吳老滿2020.10.28于貴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水歌的客座教授聘書》</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作者簡介:</i></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吳老滿,湖南長沙人,本名吳振武。1985年畢業于中央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2000年畢業于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法律本科。1989年下海,1991年曾創辦珠海星光制藥有限公司。2003年來貴陽創業,現為貴陽福萬家大藥房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州省藥品零售行業商會執委。</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吳老滿就與友人在長沙創辦《希翼》《田野》等民間刊物。當年曾寫下大量的文學評論,2018年出版文學評論集《隨心而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08, 24);">送花</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08, 24);">打賞</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7</span></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浮市|
信宜市|
安徽省|
正阳县|
平泉县|
包头市|
千阳县|
调兵山市|
城固县|
鱼台县|
都兰县|
田阳县|
昔阳县|
常山县|
北海市|
溧水县|
深圳市|
秦安县|
高邑县|
邵武市|
郴州市|
达孜县|
且末县|
靖州|
福清市|
孝昌县|
乐山市|
蓝田县|
甘肃省|
宁陕县|
澳门|
南充市|
邵阳县|
沅江市|
响水县|
石楼县|
安康市|
东明县|
阜阳市|
石家庄市|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