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讓祖國和人民聽我們勝利的消息吧!”</h3><h3> ——黃繼光的故事</h3><h3><br></h3><h3>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七十周年,在歷時二年零九個月的戰(zhàn)爭中,志愿軍以極其落后的武器裝備、極其匱乏的生活物資戰(zhàn)勝了武裝到牙齒的以美帝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勇故事。</h3><h3><br></h3><h3>黃繼光就是其中的一個優(yōu)秀典型,和他有關(guān)的三個故事至今仍深深震撼著我。</h3><h3><br></h3><h3>第一個故事,黃繼光在以慘烈著稱的上甘嶺戰(zhàn)役中犧牲后,戰(zhàn)友在清理其尸體時發(fā)現(xiàn),他一條腿被打斷,身上有七處重傷,其中胸腹部的傷口有碗口大,這是堵槍眼時被敵人的機(jī)槍猛烈射擊所致,令人驚異的是,大家并未在其身下看到血跡,這么大的傷口怎么會沒有血呢?答案只有一個,當(dāng)他撲向槍眼的時候,他身上的血已經(jīng)流光了。</h3><h3><br></h3><h3>也就是說,他在堵槍眼之前,已經(jīng)“死”了。</h3><h3><br></h3><h3>第二個故事,黃繼光犧牲后被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是志愿軍中僅有的兩個特級英雄之一,一時聞名全國,其母親鄧芳芝更是先后受到毛主席三次親自接見和招待,但是,再大的榮譽(yù)也無法彌補(bǔ)一個母親失去兒子所帶來的永遠(yuǎn)的痛。</h3><h3><br></h3><h3>可是后來,鄧芳芝將自己的小兒子黃繼恕也送到了部隊(duì),再后來,又將自己的三個孫子、兩個孫女也送到了部隊(duì)。</h3><h3><br></h3><h3>第三個故事,黃繼光生前的部隊(duì)至今保持著這樣的習(xí)慣,宿舍里,永遠(yuǎn)有一張屬于黃繼光的床,每天晚上,“戰(zhàn)友”會把他的被褥打開鋪好,第二天早上,又會把他的被子疊得整整齊齊,每次出操點(diǎn)名時,黃繼光的名字始終排在第一個,而那聲響亮的“到”是所有的戰(zhàn)士一齊喊出的。</h3><h3><br></h3><h3>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戰(zhàn)士換了一茬又一茬,但英雄從未離開。</h3><h3><br></h3><h3>至今,抗美援朝的硝煙早已散去,和平中的人們無法體會到當(dāng)年的悲壯,一場戰(zhàn)爭,近二十萬年輕的生命就此長眠在遙遠(yuǎn)的異國他鄉(xiāng),為了祖國的安寧,為了同胞的幸福,他們義無反顧,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將敵人擋在了38線之外,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筑起了一道鋼鐵長城。</h3><h3><br></h3><h3>耳畔似乎又傳來黃繼光突擊爆破前沖連長喊出的那聲吶喊:“讓祖國和人民聽我們勝利的消息吧!”</h3><h3><br></h3><h3>我想,這聲吶喊一定喊出了每一個志愿軍戰(zhàn)士的心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林口县|
和平区|
木里|
扶沟县|
乌鲁木齐县|
隆子县|
汝州市|
宜川县|
龙井市|
柞水县|
稷山县|
遂川县|
都匀市|
石楼县|
昌乐县|
泸水县|
昌黎县|
青冈县|
连州市|
台江县|
历史|
土默特左旗|
汉寿县|
子长县|
延庆县|
林甸县|
海宁市|
余干县|
胶州市|
鹿邑县|
增城市|
英德市|
襄城县|
潍坊市|
呼伦贝尔市|
房产|
油尖旺区|
沽源县|
林口县|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