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前兩天,在一個發小大院的微信聊群里,突然收到了如下這一訃告信息:</p><p><br></p> <p> 我原來高一時的班主任,陳元智老師,前兩天,突然去世了。才74歲,且原本身體健康、好端端的,前兩天大家還在微信群里互動、問候,點贊呢,咋說走就突然陰陽兩隔了呢......</p><p> 百思不得其解,便立馬打電話給他的家里,想確證此事。以免有啥訛傳。正好他夫人接了電話,并確認了噩耗....... </p><p> 原來情況是這樣的:那天上午,他臨時應邀,回了趟老家臨高,參加了一個朋友生日聚會。然后,下午三點之后,回到其海南中學家中家。緊接著,他便又覺餓的,急匆匆地吃了塊當地傳統做的含餡兒的糯米粉糕。卻馬上因自己嚼咽過急,而突然被噎堵了喉嚨,而當即窒息昏了過去。而在旁的媳婦見狀,也一時慌了手腳。僅僅亂中按摩式施救,也未必正確而未果。便同時打電話120呼救??蓛H約這半個小時的過程中,人已不行。就這么突然走了........ </p><p> 悲痛之余,這也提醒了大家:這個年齡段了的人,飲食之嚼咽,還得格外小心翼翼,不可任性著來。</p><p> </p> <p> 驚聞陳元智老師噩耗,已十分悲痛。也由起初還不敢相信他突然離去,到確認之后,也不得不接受這一噩耗現實。浮想聯翩,往事如昨。</p><p> 他曾經是我上世紀,72年高一時的班主任兼化學老師。他為人品德,確實非常正直、正派。為師的行業道德操守,也非常健康端正。專業備課充分耐心、講課清晰易懂、責任感強。而且,還特能在課堂上,準確拿捏好當年那“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氣氛。而既為人師表,卻也不乏隨融洽。那時的他,才26歲,紅光滿面,風華正茂,特精神、且熱情。多年輕呵...... 平時非常能和同學們打成一片。</p><p> 因此,我們全體同學們至今都特別喜歡他。至今仍還能與他微信抱群,而幾乎天天見其微信音訊。而上周五,10月16日,班同學微信群里還收到他的轉帖微信呢。故而噩耗之突發,唏噓不已。倍感人生命脆,陰陽變幻僅在瞬間。</p><p><br></p> <p> 追溯他以前曾管理我們班時的點滴,仍歷歷在目。</p><p> 那時的我,數理化是比較差的。主要是很不興趣那些復雜繞類的學科。所以,聽課時呢,也總思想集中不起來,而難以專心??傞_小差于趕緊什么時候下課,也好到那操場踢足球去...... 而且呢,那時自己在班里,嘴巴算是有點淘氣的,總時不時地在他上課時,正神情專注于講課的時候,在課堂下面,不經意而冷不丁地、即興悄悄地拿他講課過程中,那海南臨高口音頗重的普通話做鸚鵡學舌地模仿兩句,逗得原本安靜的課堂下面,也忍不住捧腹發出動靜,也惹得他扭過頭來,欲笑還忍地對我無語瞋目……</p> <p> 而且,他上課時,每每在黑板前,轉身背對大家,而在黑板上寫東西時,他的身體和腦袋、以及其黑板上所書寫出那一行行長形斜體、且大體積還特占版面的字體等,都本能地一致性向左邊傾斜的整體諧趣視覺畫面,還偶爾惹得我們男生們,在課堂之后,當他不在時,背地里模仿著逗趣的情景。至今仍有著強烈的親切和可愛回憶感……</p><p> 實事求是地說,當年,他所給我們教授的化學課,其講課的水平,收效還是頗高的。他很會深入淺出講解課題。頗受到同學們的歡迎。而每當我難得幾次能稍微有點認真聽課的時候,都無不受益良多而佩服。</p><p> </p> <p> 當然,俺這類同學那時難得能專心認真聽課的狀態,通常都發生在面臨期中或期末考試之前的強化復習課的時候,才會有危機感似地臨陣擦槍式認真聽課。欲臨時抱佛腿、或口渴才臨時打井吧……只不過是,自己總會類似心急吃了熱豆腐而燙了嘴,卻還總沒考出好成績來……深感辜負了陳老師的栽培和辛苦的施教。俺這種當時社會流行“讀書無用論”態度的后續惡果,就是直至1977年,在高中畢業、又上山下鄉了四年之后,俺也隨大溜,第一次匆匆上陣,參加全國恢復了的高考時,卻鎩羽而歸。方覺痛悔不已。書到用時,方恨少呵。只有今天才更為領悟到,什么叫做“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也方才更感悟到了當年,我所在讀那間海南中學的老師們辛苦施教之偉大了……</p><p> 當然,高考失敗之后,也更是倍覺陳元智老師之親切和可愛。正所謂:早知如此,何必當初……</p><p><br></p> <p> 緊接著后來,第二次參加了1978月的高考,自己才算是乘著不少原本更為優秀的同學或同齡人們、一時半會兒尚未充分明白到,時下實乃人生唯一最佳上大學的機會的情況下,才又重新投入復習備考氛圍,熬夜苦讀,死記硬背,做畢其功于一役狀,結果“亂中取勝”而幸運地高考入圍,最終考取了廣外西語系就讀。也算是歪打正著吧。</p><p> 其實,這跟當時我父母的強硬激勵,有一定的關系。因為,父母是搞教育的,都分別在各自所任職的中學里任教。而當時的前一年,那你比俺學習更為優秀的妹妹,已經高考入榜上了大學。剩下我成了他們“望子成龍”的心結。而我當時,卻還因為上次的失敗,有點灰心氣餒。覺得復習太苦而無望,想返回知青點的林場復工算了,不想再做無望的追求。這時我父親急了,強硬對我道:“不!你必須考!你怕什么呀?失敗就再重來...... 再失敗,也再繼續考..... 考到人家規定的年齡限制為止,知道嗎?”所以,我才類似鴨子硬被攆上架似的,重新調整心理,返回備考的復習課堂。還果真,苦心沒白付......</p><p> 記得前段時間,陳老師還曾在師生們的聊群里,與回憶我父親。稱,我父親曾是校里,他比較喜歡的領導之一。并稱,我父親當年在他入黨的問題上,曾需要到他的老家搞政治背景調研時,去過他遠在臨高縣的老家。而他的老家呢,則坐落在臨高縣內離當地城鎮有幾公里(具體多少已經忘了)比較偏僻落后的村子里。而且,當年上世紀的70年代,還沒車子可抵達,而只能徒步。且走的還盡是些鄉村式的羊腸小道、路面不平、挺不好走???,我父親還是獨自走呀、走呀……還真的總算摸索到了他那農村的家里,見到了他的父母親以及該見的村里的其他人...... 這使得他和家人,還是頗為感動。他繼續道:這件事,現在回憶起來,聽似簡單無華,然,比較當今社會基層干部那種普遍高高在上、脫離群眾的現象而言,卻多少折射出:當年那個時代的基層領導干部,確實還比較更為親身親為地深入基層的......當然,他這些回憶,也許僅純屬他的個人看法吧……</p><p> 今天,他突然在身體尚十分健康的狀況下,因突發飲食過程之不慎而走人,深感悲痛和不舍。特別緬懷,深切悼念……</p> <p> 然,這一切的一切,卻已經轉瞬即逝而不再...... 因為,我父親早已經于17年走了,享年也跟陳老師接近:75歲。而今,陳元智老師,也突然走了……</p><p> 還記得我見到陳老師最后的一次,那是于2012年下旬的時候,我回國倒海南探親訪友的幾天里,于班里同學聚會時,特別邀請到了陳元智老師,一起高高興興地聚了一次。當時,即共同驅車赴邀去了趟桂林洋某同學家里。十分難得。盡管陳元智老師當時已因耳朵聽力不健而必須使用助聽器,然,大家還是相見甚歡,逗趣頻頻,不舍再分之感……而遺憾的是,當時也不知為何鬼使神差地漏了該跟陳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合張影。咳,人生之所以遺憾,往往不外乎,每遇轉瞬即逝的偶然而來機會時,卻沒能好好把握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重庆市|
山阴县|
九江县|
夏邑县|
讷河市|
汽车|
佛冈县|
铜山县|
永平县|
嘉黎县|
望奎县|
米林县|
高淳县|
罗平县|
蛟河市|
潞西市|
澄城县|
无锡市|
富锦市|
洪雅县|
宝坻区|
瑞昌市|
长兴县|
稻城县|
环江|
都兰县|
高碑店市|
新蔡县|
仙居县|
塔河县|
右玉县|
屏东县|
澳门|
远安县|
盘锦市|
文昌市|
白玉县|
郓城县|
广东省|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