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梵凈山,得名于“梵天凈土”,位于貴州省銅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其古老的的山體距今己有10—I4億年的歷史,是從遠古的磅礴大海繁衍為巍峨崢嶸、蒼莽逶迤、秀美純凈、原生古樸的桑田的見證。它的地質、地貌、原始的亞熱帶生態系統孑遺的珍稀動植物,具有非常高的科學研究價值。是聯合國列為一級的“世界生態保護區”和第42屆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p> <p>梵凈山是貴州第一山,系武陵山脈主峰,海拔2572米。山巒起伏、奇石異境、層巒疊嶂,原始植被、古樹參天、云崢霧繞,集黃山之奇、峨眉之秀、華山之險、泰山之雄,被譽為“天下名岳之宗”,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p> <p>梵凈山的佛教文化豐贍,是中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與山西的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四川的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安徽的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浙江的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齊名為中國佛教五大名山。</p> <p>《梵凈山》的匾額,為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p> <p>攀登梵凈山我們選擇了索道,即免除了萬步云梯的艱難攀爬,又可在高空流覽梵凈山的雄偉壯景,領略原始森林的神奇風彩(徒步攀登約需4小時左右)。</p> <p>穿林海,跨山谷,駕臨云端,飄飄如仙。</p> <p>氣勢磅礴的云海,讓神山時隱時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煙水迷離,水墨丹青。</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奇的樹很有創意</p> <p>索道上站海拔2100米,草甸層(蘑菇石)海拔2318米,落差218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攀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賞憩</p> <p>梵凈山是一個原始古樸的生態王國,保存了亞熱帶原生生態系統,孑遺著7000萬至200萬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種,有全球僅存的“貴州紫薇”和堪稱植物界的熊貓“珙桐”等各種珍稀動植物(黔金絲猴、云豹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雅空靈的青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蒸霞蔚的峰林</p> <p>珙桐,是6000萬年前孑遺的植物,被移植到國外后被稱為“中國的鴿子樹”,有象征和平之意。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p> <p>鴿子樹春末夏初開花。此圖為網絡下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自然培植的盆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幅油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露芬芳</p> <p>原始洪荒是梵凈山的景觀特征。2.2億年以前,它所在的南方大部分地區原是一片海洋,海洋中的生物碎屑及其它顆粒不斷堆積,形成了碳酸鹽巖。隨著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發生碰撞,中國南方崛起成陸,大量碳酸鹽巖露出地表。由于碳酸鹽巖極易被水溶蝕,貴州大地被蝕刻得千瘡百孔、支離破碎,形成了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而梵凈山主體與碳酸鹽巖不同,是經過兩次碰撞擠壓形成、且不易被水溶蝕的變質巖形成的山體,這就是梵凈山與其它名山大川的特別之處。</p> <p>梵凈山的標志——蘑菇石,由于頻繁出現在央視的旅游廣告上,如今成了網紅打卡之地。</p> <p>庶民在這打卡,天下的地質學家、天體學家、史學家、哲學家、科幻作家、畫家、文學家們,對它也是頂禮膜拜。</p> <p>蘑菇石,以非對稱的美學結構,誕生于開天立地的奧陶紀,靜靜的屹立了十億年。這十億年歷經了侏羅紀恐龍時代;經歷了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冰封地球的白堊紀;經歷了6000萬年前地球解凍,海水溫暖孕育出人類細胞的新生代紀的開啟;經歷了兩次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數億年歷經地動山搖、風吹雨打,屹立于懸崖峭壁上,這就是人們對它頂禮膜拜的依據。</p> <p>蘑菇石的名字來源于形象,上大下小,形似蘑菇。因其獨特的造型,又被譽為魔幻現實主義的經典雕塑。</p> <p>蘑菇石,更像贊美人而伸出的大姆指,“你是第一”。據說,清代大書法家嚴寅亮書寫“黔山第一”就來源于它的靈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你是第一”前打卡。</p> <p>也有人稱蘑菇石為將軍石,與它對應的是鷹嘴石,像是在與將軍叫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圍觀的人群</p> <p>看到蘑菇石讓人興奮,看著經過億萬年水流蝕刻的變質巖山體和自成一景的獨立巖石,也讓人充滿想像。</p> <p>老金頂,海拔2493米,是一層層堆疊的變質板巖堆疊起來的山峰,裸露的峰腳像堆在那里的一摞摞書,人稱萬卷經書。</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戀愛,鳳求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既像海豹也像海獅,像是在怒吼。</p> <p>一塊巨石像是一方倒置的巨印,人稱“翻天印”。自古就有仕途求官之人在此祈福叩拜。</p> <p>嘴邊有草(左一),像是鯉魚須,正面看像鯉魚吐珠。</p> <p>藍天白云下的草甸,美的讓人窒息。</p> <p>多好的位置,拍張合影,可惜沒有我,請人代拍了一張,蘑菇沒了頭,只能刪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金頂與翻天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老金頂合張影</p> <p>各種奇石惟妙惟肖,妙趣橫生,每塊奇石都有名字,只要你有想象力都能取出個貼切的名字來。</p> <p>梵凈山景點眾多,主要景點有老金頂、新金頂、萬卷經書、老鷹巖、金盒洗手等等,時間不允許,只能作出取舍。我們選擇了梵凈山異常凸起的新金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霧繚繞的新金頂</p> <p>到梵凈山旅游是要憑運氣的,能趕上藍天白云,一年不過三十五、六天,山上氣象萬千,常年云霧繚繞,能見到金頂真容更不容易。</p> <p>趁著云霧沒完全遮擋抓緊拍張照。</p> <p>老金頂與新金頂之間是一個低洼的山谷,是云海穿行的通道,即使是藍天白云也時常被白云繚繞。</p> <p>蘑菇石與遠方的新金頂。如果站位偏左稍高一點,或航拍,應該是梵凈山最經典的照片,兩大標志性景點匯于一框。</p> <p>新金頂海拔2336米,因晨昏之時四周紅云映照,故得名“紅云金頂”。紅云金頂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會被它醒目的外形所吸引。</p> <p>從東西兩側看,像是人類的生命圖騰,從南北兩側看,狀若游龍,又似佛手二指禪(此圖為美友航拍)。</p> <p>若把視線拉遠,老金頂、新金頂、鳳凰山以及連接彼此的山脊,還會勾勒出一幅仰臥的人體形象,人稱萬米睡佛。千百年來,各地信眾把梵凈山當作大佛朝拜。山即一座佛,佛即一座山(在索道上拍了一張,白云繚繞、山峰疊疊,效果不好,借用美友圖片)。</p> <p>非常幸運,到了山腳云消霧散。</p> <p>仰望紅云金頂,峰腳至峰頂高差近百米,近乎垂直,登山道奇險無比。</p> <p>攀登金頂需由右側沿著絕壁上鑿出的狹窄石蹬,借助鐵鏈、手腳并用才能攀登而上。倘若不填便會墜入百米深淵。</p> <p>上山的路非常狹窄,只能容一人通過,前方有體力欠弱者或拍照,后面的人只能等待。</p> <p>紅云金頂是梵凈山人文景點和自然景觀的“聚景盆”,品位高,絕世僅有,哪有不攀之理。</p> <p>狹窄處,體胖屁股大的想轉身都費勁。其實,手腳并用,越狹窄越安全、越省勁。兩臂前伸向上正好是臂力發揮的最佳角度(身體力學)。</p> <p>只能容下半只腳的絕壁,只能上不能下,攀登金頂沒有回頭路。</p> <p>絕壁上的一線天,人稱金刀峽,此峽將紅云金頂一分為二。在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時,更得意自己在夾縫中向上沖鋒。登了此山,華山自然不在話下。</p> <p>到達峰頂用了40分鐘,沒覺得累,很興奮。</p> <p>我們都是花甲之人,此時覺得并不老,很年少。</p> <p>紅云金頂是佛山的核心,絕峰上兩殿鼎峙、兩佛臨鑾,無邊法界、極樂天宮的營造,是南宋白蓮社在“人間凈土”建設上的點睛之筆,是名山佛教建筑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圖片、視頻為美友航拍)。</p> <p>梵凈山的這種神奇、神圣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造跡,被科學界譽為“地球和人類之寶”,佛教界則視為“同體大悲”的菩薩精神的人間實相。</p> <p>紅云金頂上的兩座寺廟,是梵凈山佛教的最高象征。一邊為釋迦殿,一邊為彌勒殿,殿后有曬經臺、說法臺,兩殿中間的金刀峽由10米左右的天橋連接,稱為“天仙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曬經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說法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托起</p> <p>傳說紅云金頂是一個整體,后來釋迦佛與彌勒佛同時看中金頂,都到上面打坐修行。燃燈古佛看在眼里,便手持金刀從峰頂一刀劈下,從此一峰分兩頂,釋迦居左,彌勒居右。</p> <p>按照佛家“豎三世佛”的說法,燃燈代表過去,釋迦代表現在,彌勒代表未來。信佛的人可到這里參拜三佛,而且彌勒佛是最高的佛,把朝拜的香火燒在云天之上,善哉!善哉!</p> <p>金頂東側的彌勒佛殿,殿門兩側的對聯是毛主席的詩句:“江山如此多嬌,風景這邊獨好”。</p><p>金頂兩殿始建于明朝,歷經朝代更跌,多次滅佛,201I年重建完工后,由于歷史上沒有對聯,選來選去,只有毛主席的詩詞最好,形容最貼切,最有氣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釋迦殿</p> <p>云海蒼茫極目遠,無限風光在險峰。</p> <p>群山峻峰,白云繚繞,身處金頂,猶入仙境。</p> <p>陡見云奔霧涌,時而讓整山消失,瞬間又呈現一望無際的碧綠,忽而凸顯老金頂桀驁不馴的豐姿,一會又煙水迷離,大開大合、波瀾壯闊。隨著云霧起落,山型變幻,整個梵凈山成了一座美侖美奐的舞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遠方的老金頂、蘑菇石</p> <p>想以老金頂作背景拍照,剛起意就被云海遮掩。</p> <p>身處紅云金頂,下臨百米深淵,舉目四眺百里風云,甚為壯觀。</p> <p>真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p> <p>梵凈山變幻的景致,讓人如癡如醉。能無比貪婪的欣賞這里的山、石、樹、云,感受紅云金頂、高山石林、云海林濤,領略這座佛教名山所獨有的雄渾、博大、靈異怪絕,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創造出的曠世杰作。</p> <p>在云霧繚繞中想起了一位詩人創作的一首詩,“兩峰高插翠微巔,鬼國名山自古傳。舞鳳昂頭翔蔽日,游龍翹首嘯吞煙。金刀劈破佛分殿,鐵索牽扶人上天。轉眼風云相令處,平空移步作神仙”。</p> <p>紅云金頂上兩塊巨大的變質巖巖石就是它的峰頂,上去就是“山高人為峰”。</p> <p>那是曬經臺、說法臺,禁止攀爬,拍張照片下山吧。</p> <p>下山路是現代修建的,臺階雖然規整,沒有上山時的手腳并用和只能容下半只腳的石窩,但也只能容下一人慢慢下移,對于恐高的、膽小的、膝關節不好的游客比上山更恐懼、更艱難、更險峻。</p> <p>下山可以好好的欣賞一下山體。紅云金頂也是層層疊疊的變質巖堆疊起來的,更像萬卷經書。而不同的是紅云金頂的變質巖叫“萬寶巖”,也難怪它異峰突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萬寶巖介紹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長在萬寶巖陰面上的植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陽面植物,像是古老的金頂胡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贊美梵凈山的石刻</p> <p>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凈山的奇異風光,佛教徒們則揚名了梵凈山的靈山秀水,而宗教文化又為名山蒙上了一層凡人難解其意的神秘。自然而然的自然現象經過文化的渲染,讓人產生幽邃、神秘、玄妙的幻象和境界,令人神往,這就是佛教名山的魅力。</p> <p>承恩寺,位于新老金頂的峰谷之間,始建于明初,2009年在原遺址上重建,2011年完工,是梵凈山寺廟群的主體建筑。承恩寺供奉著彌勒佛,因時間關系沒有進去。但我喜歡彌勒佛慈祥和藹的微笑和伴隨左右的那付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p> <p>彌勒佛是中國佛教的形象大使,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顯莊嚴于詼諧,現慈悲于揶揄。代表著中華民族寬容、和善、智慧、快樂的精神,也蘊含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具體表現在中國的玉雕文化上)。</p> <p>離開佛殿前往索道上站,回頭仰望,梵凈山依然在那里,只是看不到藏在深山峽谷中的彌勒佛殿,但彌勒佛依然在那里,在等待著另外的一些紅塵凡人前來朝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梵凈山,再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安县|
邹城市|
壤塘县|
贞丰县|
铜梁县|
霍州市|
偏关县|
廉江市|
平凉市|
韩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新巴尔虎右旗|
耒阳市|
佛教|
安徽省|
衡南县|
辽阳县|
武夷山市|
博爱县|
阿合奇县|
轮台县|
万山特区|
尼玛县|
邛崃市|
酒泉市|
乐安县|
石台县|
高平市|
久治县|
新丰县|
德兴市|
山丹县|
岳西县|
大城县|
当雄县|
博罗县|
永康市|
达尔|
桐庐县|
星座|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