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東西兩大陽,南北四寨上,九十三個閣,七十二條巷,九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長。”流傳在大陽古鎮的這首民謠,向人們訴說著大陽古鎮曾經的規模和繁華。大陽古鎮,這個具有2600多年歷史的村鎮,擁有我國北方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是“中國古城鎮的活化石”。 </p><p> 大陽古鎮,坐落在山西澤州縣的太行山麓,現有人口15000多人,古稱陽阿。秦皇在此置縣,漢承秦制且在此封侯,西燕設郡,先后為縣、郡、候國的歷史長達800多年。明清時仕官如林,有“有官不到大陽夸”的霸氣民謠,也反映了當時文運興盛、仕官迭出的興旺狀況。從西漢到明清,色藝雙絕的趙飛燕,首創諸宮調的孔三傳,耿介不阿、上洪武萬言書的尚書茹太素,為國捐軀的武狀元張大經等,構成了大陽絢爛驕傲的畫卷。就連聞名華夏、2000年來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名垂青史600多人的聞喜裴家,也有一支在此落地生根、枝繁葉茂,成為大陽的名門望族。</p><p> “古有陽阿之劍,可陸斷牛馬,水截鴻雁”,豐富的礦藏資源使大陽成為我國冶鐵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而大陽古鎮不僅有冶煉鑄造的陽剛豪氣亦有輕歌曼舞的靈動柔美。從春秋戰國到兩漢魏晉,陽阿成為蜚聲于世的歌舞之鄉,“陽阿奇舞 ”、“陽阿薤露 ”成為了大陽文化藝術的輝煌。</p> <p>十月十七日,正式退休后和夫人的第一次自駕游,選在了七十公里外的大陽古鎮。</p> 古鎮外,綠樹掩映中的危樓,是不是傳說中的敵樓? <p>到此一游。</p> <p>小橋流水,把古鎮裝點的典雅而富有活力。</p> 一泓清水養育著這千年古鎮 鎮前的三座大門,是進入古鎮的必由之路,當然是依古制新建的。 <p>鎮前廣場留影</p> <p>進鎮后第一眼看到的,當然是古鎮的招牌之一--饌面館</p> 老北京爆肚,顯示出古鎮的海納百川 <p>古街,清渠,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陽光,空氣和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三大要素;水則是孕育古鎮文明的母體。</p> <p>當街一條小渠貫穿,像江南水鄉的清渠,更似麗江城中那一泓清泉,滋養了古鎮。</p> <p>做驢蹄面的小老板。街對面“洪七公叫花雞”的招牌隱約可見。</p> 老廣對驢蹄面也情有獨鐘 關東煮透出的則是古鎮的豪爽 十二生肖浮雕 小巷深深深幾許? <p>一個鎮子竟然有如此規模鎮史館,真讓人吃驚不小。鎮史館上下兩層,用文字,圖片,示意圖,實物等形式,述說古鎮的前世今生,展示古鎮的過去現代。</p> <p>鎮史館導言。</p> <p>中英文對照版的鎮史館前言。曹子建在“箜篌引”中吟道: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秦箏、齊瑟、陽阿奇舞與京洛名謳并稱,而且出自建安名流曹子建筆端,這是何等地尊崇!</p> <p>民謠。</p> <p>勒石紀事。鎮史館中各種碑記照片。</p> <p>上古神話。</p> <p>神奇大陽。</p> <p>國家級榮譽。</p> <p>古澤州四境圖。</p> <p>大陽歷史演變節點表。</p> <p>圖片展示。</p> <p>民間藝術集錦。</p> <p>澤州縣礦產資源豐富,尤以煤鐵著稱,大陽鎮也不例外。作為古鎮悠久的經濟命脈和立鎮之本,古鎮冶鐵是中華冶鐵源頭之一,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這個古法冶鐵館,實物的形態展示著古鎮冶鐵的輝煌。</p> 古法冶鐵館內,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鑄制精美的鐵器和工藝品,傾注了制作者的匠心和心血,精美絕倫。 <p>傳統鐵器,古法鑄造。</p> <p>大陽古鎮,九州針都。能把小小縫衣針做成偌大生意,當代溫州,不過如此。</p> <p>構建精巧的古戲臺。不唱戲的時候,寂寂無聲;可以想見,唱戲時,生旦凈末丑,絲竹鐃缽弦,出將入相,朝代興替,家長里短,喜怒哀樂……演員們隨劇情的展開盡情表達,是多么宏恢的埸景。</p> <p>小巷幽深,美女款款。</p> 山西的空心面,歷史悠久 <p>迎面而來的學童,保持了古鎮的文脈不斷</p> <p>資深美女,流連古鎮。</p> <p>這是明洪武戶部尚書茹太素府第旁的牌坊,不知是否朱皇帝頒旨所建,未作深究。</p> 裴家大院外雄壯的石獅,斑駁的外墻,訴說著曾經的輝煌和滄桑的歷史 <p>聞喜裴家,綿延2000年的輝煌。</p> <p>裴家十八院,到處是荒草萋萋,透著歷史的荒涼和厚重。</p> 裴氏治家格言,家風家訓,是保持裴家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秘密 <p>透過已然傾圮的裴家十八院古建,隱然有一座現代建筑,不知是否裴家后人?</p> 大陽鎮的文化大院 角落里的送子觀音廟 歪歪扭扭的廣告文字,加上鐵將軍把門,與古鎮的風格極不相稱 <p>關帝廟</p> 關帝廟內景 <p>古代與現代并存,也算一趣。其實這是一個老話題,如何把保存文物與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機結合,是需要政府做好的課題。</p> 保存完好的磚雕藝術 狀元府前的牌坊 狀元府,名號響亮,其實比之高官的府第,差的真不是一星半點。 狀元府里的建筑,也很一般。 <p>狀元府內木構建筑序言</p> <p>體驗木工。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唱大戲;搬女兒,叫女婿,外甥狗兒也要去。兒時的民謠,記憶深刻,狀元府的一幕,挖出了記憶深處的美好。</p> <p>精益求精館</p> <p>大頭儺戲,游人亦可參與其間。</p> <p>文昌廟,讀書人的圣地。過了文昌廟,就是西大陽。大陽鎮的學校,也在西大陽</p> <p>現代文廟</p> <p>西大陽一條街,一般的青石鋪成</p> <p>拐向趙知府院的過街門洞</p> <p>這條街走一半左拐,就是趙知府院</p> <p>通往趙知府院的小巷</p> <p>趙知府院內景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吕梁市|
宜黄县|
定襄县|
台前县|
黄平县|
嘉兴市|
南陵县|
呼伦贝尔市|
定边县|
西宁市|
寻乌县|
全椒县|
许昌县|
辽阳县|
瑞金市|
南城县|
浦江县|
怀柔区|
平昌县|
合江县|
雷山县|
吉水县|
泾源县|
贵阳市|
樟树市|
伊宁县|
新邵县|
辽宁省|
米脂县|
井冈山市|
澎湖县|
鲁甸县|
进贤县|
合作市|
乌拉特中旗|
绥阳县|
常山县|
平塘县|
朝阳市|
临湘市|